2023高山滑雪雪道工程技术规程.docx





《2023高山滑雪雪道工程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高山滑雪雪道工程技术规程.docx(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山滑雪雪道工程技术规程目 次1 总则52 术语73 基本规定103.1 一般规定103.2 滑雪雪道103.3 技术雪道103.4 出发区和结束区113.5 生态环保114设计134.1 一般规定134.2 滑雪雪道134.3 技术雪道274.4 造雪系统304.5 安全系统314.6 景观恢复314.7 附属设施335施工345.1 一般规定345.2 施工准备355.3 滑雪雪道365.4 技术雪道525.5 造雪系统535.6 安全系统625.7 景观恢复625.8 附属设施656 运营维护676.1 人工制雪676.2 办赛期间运维保障677验收687.1 一般规定687.2 设备专
2、业施工验收707.3 造雪系统施工验收697.4 安全系统施工验收707.5 景观恢复施工验收70附录 A 高山滑雪各项比赛特别规定71附录 B岩质边坡的分类73附录 C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划分75附录 D孔隙率测定方法78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52 Terminology73 Basic Rules103.1 General Rules103.2 Piste103.3 Technical Piste103.4 Depature Area and Terminal Area113.5 Ecological and Envirnemental Protecti
3、on114 Design134.1 General Rules134.2 Piste134.3 Technical Piste274.4 Snowmaking System304.5 Safety System314.6 Landscape Restoration314.7 Ancillary Facilities335 Construction345.1 General Rules345.2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355.3 Piste365.4 Technical Piste525.5 Snowmaking System535.6 Safety System625
4、.7 Landscape Restoration625.8 Ancillary Facilities656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676.1 Artificial Snowmaking676.2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during Competitions677 Acceptance687.1 General Rules687.2 Acceptance of Professional Equipment707.3 Acceptance of Snow-making System697.4 Acceptance of Safety Sys
5、tem707.5 Acceptance of Landscape Restoration70Appendix A Special Regulations for Alpine Skiing Games71Appendix BClassification of Rock Slopes73Appendix CDivision of Divisional and Subdivisional Works75Appendix D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Porosity78Notes on Wording of the Specification80Directory of
6、 Reference Standards81831 总则1.0.1 为了在高山滑雪雪道设计、施工与质量控制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 术先进、因地制宜、安全适用、保护环境、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高山滑雪雪道、技术雪道的设计、施工和验收。1.0.3 高山滑雪雪道设计应做好工程地质选线工作,路线应绕避规模大、性质复杂、处理困 难的不良地质和特殊土(岩)地段,并避免高填深挖。1.0.4 雪道不宜选择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如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建设,应进行地质灾害危 险性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委托专业单位进行治理;不宜选在软土、湿陷性黄土、冻土、膨 胀土和其他特殊
7、性岩土地质区域,如确需设置在上述地质条件下,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应专 业标准的规定。1.0.5 高山滑雪雪道工程设计和施工必须遵守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雪道建设前,应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在建设及使用过程中,尽量保护原有植被地貌, 防止噪音和粉尘污染,对于施工废弃物必须妥善处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0.6 雪道雪基设计前应做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查明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提供设 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1.0.7 雪道雪基工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1.0.8 雪道雪基设计应从地基处理、雪道雪基填料选择、雪道雪基强度与稳定性、防护工程、 排水系统以及关键部位雪
8、道雪基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1.0.9 雪道应为运动员创造良好的比赛和训练场地,为工作人员提供方便有效的工作环境。1.0.10 高山滑雪雪道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 满足冬奥组委及单项组织提出的竞赛技术要求及相关场地要求规定。2 雪道建设应注意地基处理、面层压实、雪层铺设等关键环节,满足雪道稳定性要求。3 雪道建设应结合我国国情,根据地区气候和地理条件,因地制宜进行设计。4 雪道建设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应适当考虑赛后的使用和经营,发挥其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1.0.11 高山滑雪雪道工程施工必须遵守国家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遇有文物时,应立即停 止施工,并保护好现场,会同有关单位妥善处理
9、。1.0.12 高山滑雪雪道工程施工在满足质量标准的前提下,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1.0.13 本规程使用时应加强与国家现行规范的联系和协调,紧密结合。2 术语2.0.1 高山滑雪 alpine skiing一项在高山上进行的冬季运动项目。奥运会高山滑雪设有男子滑降、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全能(滑降/回转)及女子滑降、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全能(滑降/回转),共 10 个小项。2.0.2 滑雪雪道 piste运动员使用的比赛雪道、训练雪道、联系雪道的统称。2.0.3 技术雪道 technical piste赛时作为高山滑雪雪道之间连接的服务类道路。用于雪道和索道的维护
10、以及连接各比赛 赛道,主要服务于滑雪者、压雪车辆及特殊工程车辆。2.0.4 出发区 departure area竞赛雪道和训练雪道上即将进行比赛的运动员的准备区域。2.0.5 结束区 terminal area竞赛雪道和训练雪道上运动员完成比赛时所在的区域。2.0.6 雪道雪基 foundation按照线路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筑物,是雪道的基础,承受由雪道表面传来 的荷载。覆雪层以下 1.5m 范围内的雪基部分是上雪基;上雪基以下的雪基称为下雪基。2.0.7 填石雪基 rock-fill foundation用粒径大于 40mm 且含量超过总质量 70%的石料填筑的雪基。2.0.8
11、土石雪基 earth-rock foundation石料含量占总质量 30%70%的土石混合材料填筑的雪基。2.0.9 填土雪基 earth-fill foundation粒径大于 40mm 的石料含量占总质量 30%以下的填料填筑的雪基。2.0.10 雪道雪堑 piste cutting低于原地面的挖方雪道雪基。2.0.11 雪道高填方 high foundation填方高度大于 15m 的雪道雪基。2.0.12 CBR(加州承载比)California bearing ratio表征雪道雪基土、粒料、稳定土强度的一种指标。即标准试件在贯入量为 2.5mm 时所施加的试验荷载与标准碎石材料在
12、相同贯入量时所施加的荷载之比值,以百分比表示。2.0.13 压实度 degree of compaction雪道雪基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2.0.14 孔隙率 porosity孔隙率是指土中孔隙的体积与土的总体积之比,以百分数表示。2.0.15 表土剥离 topsoil stripping即表土剥离再利用,是指将建设用地或露天开采用地(包括临时性或永久性用地)所涉 及到的适合耕种的表层土壤进行剥离,并用于原地或异地土地复垦、土壤改造、造地及其他 用途的剥离、存放、搬运、耕层构造与检测等一系列相关技术的总称。2.0.16 亚高山草甸 sub-alpine mead
13、ow是高寒草甸的一种类型,以耐寒冷、密丛短根茎地下芽嵩草以及苔草、禾草、杂类草为 建群植物的草甸群落。2.0.17 干球温度 dry-bulb temperature暴露于空气中而又不受太阳直接照射的干球温度表上所读取的数值。2.0.18 湿球温度 wet-bulb temperature湿球温度将干球温度和湿度联系起来,是水滴最终达到的稳定温度。湿球温度是干球温 度和相对湿度(空气中的水汽含量)的一个函数。2.0.19 水土保持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2.0.20 地质灾害 geological disa
14、ster不良地质作用引起人类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的损失。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 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种。2.0.21 冻土 frozen earth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2.0.22 滑坡 landslide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带或面滑动的现象。2.0.20崩塌 rock fall高陡斜坡上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倒塌、倾倒或坠落的现象。2.0.23 泥石流 debris flow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的间歇性洪流。2.0.24 挡土墙 retaining wall承受土体侧压力的墙式构造物。2.0.25 抗滑桩 slide-resis
15、tant pile抵抗土压力或滑坡下滑力的横向受力桩。2.0.26 土钉 soil nailing在土质或破碎软弱岩质边坡中设置钢筋钉或钢丝绳锚杆以维持边坡稳定的支护结构。2.0.27 预应力锚杆(索) prestressed anchor(anchorage)由锚头、预应力筋、锚固体组成,通过对预应力筋施加张拉力以加固岩土体使其达到稳 定状态的支护结构。2.0.28 检验 inspection对检验项目中的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 确定每项性能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2.0.29 评定 evaluation依据检验结果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分并确定其等级的活动。
16、2.0.30 关键项目 key item分项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实测项目。2.0.31 一般项目 general item分项工程中除关键项目以外的实测项目。2.0.32 外观(质量) appearance (quality)通过观察和必要的量测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3 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高山滑雪雪道的建设须符合国际单项组织及国际奥委会对该项目的竞赛规则及体育 工艺的要求。3.1.2 所有比赛必须在国际单项组织认可的雪道上进行。3.1.3 雪道设计建设应结合现场地形地质情况,从减小施工难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雪 道纵段尽可能遵循原始地形,减少
17、土方量及支挡防护。注重环境保护,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 则。3.1.4 雪道构造应满足雪道稳定性要求及雪道技术要求。3.1.5 雪道雪层为人工压实后高强度均匀的竞赛雪道用雪,雪的厚度及物理性能参数应满足 国际单项组织的相关要求,保证竞赛安全。3.1.6 雪道两侧运动员滑出线路时有可能撞上的障碍物,需设置相应安全防护措施加以保 护。3.2 滑雪雪道3.2.1 高山滑雪雪道其规格和设施标准应符合高山滑雪各个项目规则的有关规定。3.2.2 竞赛道宽通常不小于 40m,应满足滑降、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混合赛各小项对线路宽度设置的要求。竞技雪道的实际宽度可由进行线路认证的 FIS 指定人员决定。3.2
18、.3 雪道的平面设计应遵循国际单项组织认证的中心线设计,并以 20m 间距设定桩号, 对雪道边缘主要控制点进行坐标定位。3.2.4 竖向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整体坡度应满足国际单项组织设定的雪道坡度要求;2 竖向设计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体现工程量少、见效快、环境好的整体效果。3 应结合自然地形、减少土方量。4 应合理解决场地排水问题。5 满足雪道工程建设与使用的地质、水文条件。6 应避免及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3.3 技术雪道3.3.1 为保证赛时的正常运行组织和赛后的运营要求,应设置技术雪道。3.3.2 高山滑雪技术雪道主要功能为工程维护和滑雪连接。具体功能包括服务赛道、赛时设 施建设、联
19、系各练习道、工作人员滑雪连接、教练入场离场、紧急救援、工程维护与运营的 车辆通行等。3.3.3 技术雪道应满足相应功能的基本通行条件。技术雪道雪基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技术 雪道雪基的挖方段上口应预留 0.5m 宽排水设施空间及相应景观绿化空间;雪基填方路段、沿路面应做自然放坡或挡墙构筑物,不设置排水沟。3.3.4 高山滑雪技术雪道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3.3.4 要求。3.3.5 技术雪道全程不允许有逆向纵坡。3.3.6 所有技术雪道都需要覆雪,且需可以滑雪和行走压雪车。表 3.3.4 技术雪道技术指标表雪道性质等级技术雪道平面线形不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m)12.5纵断面线形最大纵坡一般值22%
20、最小纵坡0.3%最小坡长(m)10最小竖曲线半径(m)凸型100最小竖曲线半径(m)凹型100竖曲线最小长度(m)8横断面雪基宽度(m)6-15注:仅作为滑雪连接用技术雪道,其不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 5m。3.4 出发区和结束区3.4.1 出发区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 出发区应具备适当防止恶劣天气的能力。2 出发区应设置运动员起点、取暖屋和器材存放处。3 为防止外界公众对即将进行比赛的运动员、教练员、服务人员进行干扰,出发区四周应设置分隔和防护。3.4.2 结束区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 比赛终点应清晰可见,宽阔平缓。2 运动员穿过终点时的线路应顺应自然的地形。3 结束区周围应设置分隔
21、和防护措施,保证运动员和观众的安全,避免观众对比赛场地的干扰。3.5 生态环保3.5.1 表土剥离1 雪道建设中应收集保护山体表土资源,减少表土资源在建设施工中的流失浪费。2 剥离的表土应用于赛区内的造地复垦,以开展景观重建与生态环境修复等工作。3 表土剥离的施工流程包括测量放样、清理场地、采集土壤、装袋、运输、存放。3.5.2 剥离表土的利用1 表土剥离的利用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用于景观绿化;2) 用于造地,通过对不适宜植树造林区域进行覆土,新造林地。2 剥离表土的利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同区优先高山草甸区的剥离表土与项目区(高山滑雪比赛区)内其他区域的剥离表土应分别优先 在自己区域内
22、进行利用,避免交叉使用。2) 需求优先项目区内剥离表土的利用包括生境保护、边坡工程和景观营造三个方向。为了尽快减少 对动植物生境的影响,恢复项目区内原有的生态环境,应优先利用剥离表土完成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如保护区、生态廊道的建设,珍惜植被资源的养护与保护等;其次是完成边坡工 程中的表土供给,减少不必要的水土流失;最后考虑景观营造方面的剥离表土利用。3) 提早利用,控制时间为了避免高山滑雪比赛区非草甸区域种子库在超过一年的堆放期后失活,应在施工完毕 后尽早开展表土利用,在春夏两季进行相应的剥离表土利用工作。4) 避免、减少客土的利用在项目内剥离表土无法满足各方面需求的情况下,可从赛区所在地区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山 滑雪 工程技术 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