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继电保护智能运维检修(合订本).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继电保护智能运维检修(合订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继电保护智能运维检修(合订本).docx(1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23继电保护智能运维检修 合订本继电保护智能运维检修第 1 部分:管控系统检验目次前言III 引言IV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缩略语2 5 总体要求2 6 功能检验3 7 显示界面要求15 8 与其他系统数据交互15 9 性能检验16 10 安全性检验17 附录 A (规范性) 主站、子站通信功能测试项19 附录 B (规范性) 运行状态监视测试项21 附录 C (资料性) 定值核对测试项22 附录 D (资料性) 定期巡视测试项23 附录 E (资料性) 远方操作测试项24 附录 F (资料性) 故障归档测试项25 附录 G (规范性) 缺陷智能诊断测
2、试项27 附录 H (资料性) 智能告警诊断测试项28 附录 I (规范性) 移动电子化作业远程管控功能测试项29 附录 J (资料性) 设备建模测试项31 附录 K (资料性) 配置校验测试项32 附录 L (资料性) 子站巡检测试项33 附录 M (资料性) 子站验收测试项34 附录 N (资料性) 典型主站接入数据规模35 I第 1 部分:管控系统检验; 第 2 部分:高级应用功能; 第 3 部分:网络安全要求; 第 4 部分:远方操作; 第 5 部分:在线监测站端信息描述; 第 6 部分:保护异常分析与处理; 第 7 部分:设备台账信息采集与应用; 第 8 部分:移动终端技术规范。 I
3、II继电保护智能运维检修 第 1 部分:管控系统检验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继电保护智能运维管控系统检验测试的功能、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继电保护智能运维管控系统,为该类系统的检验测试提供技术支撑。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261-201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40599-2021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在线监视与分析技术规范DL/T 860(所有部分)变电站通
4、信网络和系统 DL/T 1455-2015 电力系统控制类软件安全性及其测评技术要求DL/T 1782-2017 变电站继电保护信息规范 DL/T 2378-2021 变电站继电保护综合记录与智能运维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2531-2022 继电保护远程智能运行管控技术导则 N/BT XXXXX-202X 变电站继电保护综合记录与智能运维装置检测规范T/CEC XXXXXX 继电保护智能运维移动终端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GBT 40599-2021、DL/T 860(所有部分)、DL/T 2531-2022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3.1继电保护远程智能运行管控系
5、统 remote intelligent operation control system of protective relay一种可适用于调度中心、检修中心、集控中心等机构的主站系统,实现继电保护装置远程智能管理和控制,包括保护运行状态全景感知与智能巡视、电网故障分析及保护动作行为智能诊断、保护装置缺陷智能诊断及运行工况评估、现场移动电子化作业远程管控、远方操作等场景应用功能。以下简称主站。 3.2 3.2继电保护子站 protective relaymanagement subsystem部署于厂站端,收集继电保护及其他二次设备信息,实现电网故障监视、二次设备运行状态监视、操作,并按要求
6、向主站发送信息的系统,以下简称子站。 3.3 3.3继电保护综合记录与智能运维装置 protective relay comprehensive recording and intelligent operating-maintenance equipment一种可适用于符合 DL/T 860 标准的变电站,集成了故障录波、网络记录分析、二次系统可视化、智能运维功能的设备,由采集单元与管理单元组成。 来源:DL/T 23782021,3.13.4 3.41保信子站 protective relay and fault information subsystem一种可适用于常规变电站,负责与接入
7、设备通信,完成规约转换、信息收集、处理、控制、存储并按要求向主站系统发送等功能的继电保护子站。 4 缩略语DL/T860(所有部分)界定的及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OCS:电网运行监控系统(Operation Control System) EMS: 能 量 管 理 系 统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OMS:电网运行管理系统(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IM: 电网公共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 SVG: 可缩 放 矢 量 图 形 (Scalable Vector Graphics) JMS:Java
8、消息服务(Java Message Service) 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FTP:基于 SSH 的安全文件传输协议(SSH File Transfer Protocol) RESTful: 表述性状态转移(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 SOE:事件顺序记录(Sequence Of Events) 5 总体要求5.1 检验范围继电保护智能运维管控系统的检测范围为继电保护智能运维管控系统的系统软件以及与系统软件运行要求相关的运行环境,检验内容包括功能检验、性能检
9、验、安全性检验等。 5.2 检验环境要求5.2.1 硬件要求检验环境包括继电保护远程智能运行管控系统以及为实现检验所使用的辅助设备如继电保护综合记录与智能运维装置、保信子站、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录波器、测试仪器等,在主站服务器性能满足检验要求的前提条件下,可以对主站服务器设备进行适当精简。系统典型检验环境的硬件部署如下图: 2图 1 检验环境的硬件部署图1中的设备配置、部署分区、拓扑连接仅为检验环境硬件部署提供参考,与实际管控系的部署不完全对应。 5.2.2 软件要求待检系统应提供正式发行版本的继电保护智能运维管控系统软件,提供系统软件的软件版本号、校验码。 5.2.3 文档要求待检系统应提供系
10、统检验所需的技术说明书、用户使用说明书/运行操作手册等技术文档,宜提供与检验相关的调试检验手册,文档的版本应与送检系统的软件版本保持一致。 5.2.4 检测用设备要求检测所使用的仪器、仪表、检测工具应经过检验合格,并应满足 GB/T 7261-2016 中的规定。 6 功能检验6.1 可视化保护运行状态全景感知与智能巡视6.1.1 在线监视(全景感知)6.1.1.1 二次设备在线监视信息接入6.1.1.1.1 测试方法二次设备在线监视信息接入功能检验方法如下: a) 检查是否能通过配置召唤在主站建立保信子站的数据模型。检查是否能基于 SCD 模型文件在主站建立变电站继电保护综合记录与智能运维装
11、置的数据模型; 3b) 模拟子站与主站、二次设备与子站的通信状态变化,检查子站及其所接入的二次设备的通信状态是否与实际一致; c) 按照主站、子站间通信规范的要求,逐项检查通信采集数据,详细检查项参考附录 A。 6.1.1.1.2 技术要求二次设备在线监视信息接入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应能监视继电保护装置实时信息,包括 DL/T 1782-2017 中规定的动作信息中的保护事件、告警信息、状态变位信息; b) 应能召唤继电保护装置内的专业使用信息,包括 DL/T 1782-2017 中规定的在线监测信息、中间节点信息、动作信息中的保护录波。 6.1.1.2 二次设备运行状态监视6.1.1.2
12、.1 测试方法运行状态监视功能检验方法如下: a) 检查地理图或其他图形画面是否能正确展示变电站通信工况、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工况及通信工况; b) 在继电保护装置检修、非检修状态下,模拟产生各类信息,检查是否能在主站实时监测界面、告警窗、地理图、主接线图等页面上展示二次设备的实时信息,详细检测项参考附录 B; 6.1.1.2.2 技术要求二次设备运行状态监视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基于地理图对各变电站站级通信工况进行监视; b) 应能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工况及通信工况进行图形化展示。应具备基于一次设备接线图的全站所有保护装置运行状态(保护装置运行/退出、正常/告警状态以及通信正常/中断状态)可视
13、化全景展示,一次设备接线图中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工况分为运行、异常、检修、闭锁、跳闸五种运行状态,分别以绿色、黄色、蓝色、橙色、红色显示,状态显示的优先级由高到低为跳闸、闭锁、异常、检修、运行。 c) 应实现对二次设备保护功能投退压板状态、保护出口压板状态、保护面板指示灯等可视化展示。 6.1.1.3 全站保护装置物理连接可视化在线监视6.1.1.3.1 测试方法全站保护装置物理连接可视化在线监视功能检验方法如下: a) 导入继电保护综合记录与智能运维装置提供的 SCD、二次回路模型文件,检查是否能自动生成全站二次设备过程层物理连接网络拓扑图,是否能正确显示相关实时监测信息,如光强、通信状态、所
14、属 IED 端口号、链路状态、APPID 等信息; b) 检查是否能针对间隔、装置自动生成二次虚回路图、实回路图、虚实回路图,检查虚端子信息及虚回路关联软压板是否与 SCD 文件、二次回路模型文件中配置信息一致,检查回路功能描述是否与实际用途一致,检查 IED 名称与调度命名是否能够切换; c) 模拟虚端子信号数据变化,检查显示的虚端子信号实时值是否对应正确变化; d) 投退虚回路关联软压板,检查显示的虚回路状态是否正确; e) 采用断电、投退压板、插拔光纤等方式模拟二次回路出现断链、告警等异常,分别检查过程层、站控层显示的过程层物理连接状态、虚回路状态是否正确,并检查相关异常告警信息的显示与
15、推送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f) 检查是否可以通过 CRC 比较在线核对二次设备虚回路的正确性。 6.1.1.3.2 技术要求全站保护装置物理连接可视化在线监视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应具备全站二次设备过程层物理连接网络拓扑图可视化展示,并与相关实时监测信息进行关 联,实现全站物理连接在线监视及链路异常告警可视化展示,正常运行光纤及有关端口颜色为绿色、异常告警光纤及有关端口颜色为红色。通过过程层虚端子配置 CRC 与 SCD 模型文件相应CRC 比较,在线核对二次设备虚回路的正确性。 b) 应具备对间隔及单装置光纤连接、虚回路、虚端子图形化监视等功能。 c) 应能显示光纤标识信息,如光强、通信状态
16、、所属 IED 端口号、链路状态、APPID 等信息, 并与虚回路信息自动对应,应采用不同颜色进行虚实回路可视化展示,以方便运维人员查看保护装置与其他 IED 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46.1.2 智能巡视6.1.2.1 一二次不对应巡视6.1.2.1.1 测试方法参考N/BT XXXXX-202X(变电站继电保护综合记录与智能运维装置检测规范,编号待确认)中的一、二次设备运行状态不对应监视功能检查方法,模拟产生一二次不对应状态,检验主站端是否具备以下功能: a) 检查是否具备一、二次设备状态对应关系知识库或规则库; b) 检查是否可以获取一次设备运行状态以及对应二次设备的实时状态(功能软压板、
17、SV/GOOSE 软压板、检修压板等); c) 检查是否可以自动比对一、二次设备状态对应关系,如不满足设定的逻辑规则时则给出告警提示。 6.1.2.1.2 技术要求主站端宜具备一、二次设备状态对应关系知识库或规则库,获取一次设备运行状态、二次设备实时状态,自动比对一、二次设备状态对应关系,如不满足设定的逻辑规则时则给出告警提示。 6.1.2.2 定值核对6.1.2.2.1 测试方法定值核对功能检验方法如下: a) 通过召唤装置实际定值、导入定值单等方式生成定值基准值; b) 进行定值核对配置,启动定值核对功能,检查是否支持手动、自动定值核对,查看核对结果是否与预期一致、核对有差异时进行提示。
18、详细的定值核对功能检测项参考资料性附录C。 6.1.2.2.2 技术要求应具备保存保护装置定值的功能,能周期性自动或人工手动召唤定值,并与数据库中保存的定值进行核对,若二者存在差异提供告警。 6.1.2.3 二次设备定期巡视6.1.2.3.1 测试方法二次设备定期巡视功能检验方法如下: a) 按照技术要求进行定期巡视配置,检查是否支持巡视内容及巡视计划设置; b) 模拟二次设备运行一段时间,按照技术要求产生各类信息,启动定期巡视,检查是否按照巡视计划对设置的巡视内容进行巡视; c) 在界面上查看巡视结果,检查巡视的内容、结果是否与模拟的信息一致,检查是否支持将巡视结果导出生成定期巡视报告,是否
19、能按照技术要求展示定期巡视的统计结果,并支持结果导出; 详细的定期巡视测试项参考资料性附录 D。 6.1.2.3.2 技术要求宜对变电站内各类保护装置进行定期巡视,巡视时间可设置。主站端支持巡视报告展示、查询,报告内容包括: a) 主变保护、母差保护、线路光纤差动保护等差流实时报告; b) 保护功能退出实时报告; c) 巡视时刻前 24 小时内保护动作报告; d) 巡视时刻前 24 小时内保护告警报告。 6.1.2.4 子站报告调阅6.1.2.4.1 测试方法参考N/BT XXXXX-202X(变电站继电保护综合记录与智能运维装置检测规范,编号待确认)中的保护设备智能巡检功能检查、保护设备智能
20、检验功能检查、软件版本及设备识别代码检查、时间同步检查、采集单元电压/电流回路及开关量输入输出检查、二次虚回路在线监视功能检查、过程层光纤回路在线监视功能检查、保护设备智能巡检功能检查、保护设备智能检验功能检查、一/二次设备运行状态不对应监视功能检查、同源数据比对功能检查等检查方法,在子站上模拟产生继电保护综合记录与智能运维装置智能巡检异常告警、智能检验异常告警、智能运维异常告警,检查: 5a) 是否支持监视巡检完成(有异常)告警、检验完成(有异常)告警及各类智能运维异常告警, 并自动召唤对应的报告文件;是否支持手动召唤巡检报告列表及文件;是否支持下发智能巡检标 准值文件; b) 检查是否支持
21、巡检报告、检验报告、智能运维报告的可视化展示及历史查询。 6.1.2.4.2 技术要求子站报告调阅技术要求如下: a) 支持从继电保护综合记录与智能运维装置召唤智能巡检报告、智能检验报告、智能运维报告的报告文件列表和报告文件; b) 应能根据巡检完成(有异常)、检验完成(有异常)及各类智能运维异常告警信号,主动召唤对应的巡检异常报告文件、检验异常报告文件、智能运维报告文件; c) 在继电保护综合记录与智能运维装置支持的情况下,可向继电保护综合记录与智能运维装置下发智能巡检标准值文件; d) 应能根据各厂站的智能巡检报告、智能检验报告、智能运维报告生成可视化界面,并支持按层级进行可视化展示; e
22、) 支持按类别将各厂站异常巡检报告、异常检验报告、智能运维报告进行汇总,并支持按时间、区域和厂站查询。 6.1.3 远方操作6.1.3.1 测试方法投入子站、保护的远方控制功能、远方修改定值、远方切换定值区软压板,在主站上对二次设备进行远方投退软压板、远方修改定值、远方切换定值区等操作,检查远方操作是否能按照技术要求满足权限管理要求、监护要求、操作设备确认要求、操作流程要求、操作记录要求、图形化界面要求。 详细的继电保护装置远方操作测试项参考资料性附录E。 6.1.3.2 技术要求应支持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远方操作,符合下列要求: a) 具备远方投退继电保护装置软压板功能,操作应按照限定的“选择-
23、返校-执行”步骤或者“选择-返校-取消”步骤进行; b) 具备远方切换继电保护装置定值区功能; c) 具备远方修改继电保护装置定值功能; d) 具备远方操作监护功能,实现双人双机监护,紧急情况下支持具备权限的人员解锁后实现单人操作功能; e) 具备远方操作记录保存、分类查询及审计功能,操作记录包括操作员/监护员姓名、操作对象、操作内容、操作时间、操作结果等。 6.2 电网故障分析及保护动作行为智能诊断6.2.1 保护动作简报6.2.1.1 测试方法对保护、录波器等进行加量试验,模拟产生线路故障、母线故障、变压器故障等各类电网故障,检查主站是否进行了电网故障分析并生成保护动作简报,简报内容是否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保护 智能 检修 合订本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