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武夷宫导游词范文3篇.docx
《武夷山武夷宫导游词范文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夷山武夷宫导游词范文3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武夷山武夷宫导游词范文3篇篇一:武夷山导游词 -小西瓜 武夷山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风景秀丽的武夷山旅游。我姓张,大家可以叫我小张。在中国这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家庭中,小张我能与你们相遇,为你们服务实在是一种荣幸。现在我们距离武夷山还有一段距路程,就让我在车上为大家简洁介绍一下今日的行程和目的地武夷山吧。 武夷山位于福建北部的南平武夷山市,东连浦城县,南接建阳市,西临光泽县,北与江西省铅山县毗邻,是一个以名山命名的新兴旅游城市。境内拥有首批国家重点自然爱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全国第4批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城村古闽越王城遗址,以及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华侨经
2、济开发区等。 武夷的美感在于山。由于远古时期地壳运动,加之重力倒塌、雨水侵蚀、风化剥落的综合作用,使山体发生奇妙改变:峰岩上升,沟谷下陷;山色因地热氧化而显红褐,山形因挤压而倾东。它是全国200多处丹霞地貌中发育最为典型者。地壳运动使这里的奇峰怪石千姿一百零一态,有的直插云霄,有的横亘数里,有的如屏垂挂,有的傲立雄踞,有的亭亭玉立 好,经过几非常钟的车程,我们最终来到了武夷山。请大家有序的下车,带好随身物品留意平安。 请大家随我来,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被称为“华东大陆屋脊”的黄岗山了。黄岗山山巅是一块约一平方公里的平坦草甸,看不到一棵树木,生长的野草一尺多厚,松软如毯。站在这华东屋脊上远眺四野,
3、远处的峰峦似岛屿般隐没在缥缈的云海之中,白云似轻纱般在山峰之间飘来拂去,茫茫沧海,尽收眼底。“尺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这里是登高望远的绝妙境地。秋末冬初漫山遍野开满了黄花,此时为登黄岗山的最佳时机。 绕过了黄岗山,就是曲折萦回的九曲溪。九曲溪发源于武夷山森林茂密的西部,水量充足,水质澄澈,全长62.8公里,贯穿于丹崖群峰之间,如玉带串珍宝,将36峰、101岩连为一体。山临水而立,水绕山而行,峰岩凹凸、河床宽窄、曲率大小、水流急缓、视域大小、视角仰俯等都达到绝妙的程度,构成“一溪贯群山,两岩列仙岫”的独特美景,溪光山色中溶注了中国传统的诗情画意和美学意境。 漂亮的玉女峰也位于此玉女的神话传闻,
4、激发了古今多少诗人的诗情与灵感,闻名作家刘白羽就为此写了一篇武夷颂。同样,让人感到无比奇妙的武夷山一线也在九曲溪,它岩倾斜而出,覆盖三个毗邻的山洞,其顶有裂隙101余丈,宽不及1米。探身洞中,仰观崖顶裂隙,可见天光一线奇景,此即“一线天”。 我们到达的第五个景点是天游峰。天游峰为福建省武夷山第一胜地,位于武夷山景区中部的五曲隐屏峰后,海拔408.8米,它独出群峰,云雾充满,山巅四周有诸名峰拱卫,三面有九曲溪环绕,武夷全景尽收眼底。该峰东接仙游岩,南续清隐岩,西连仙掌峰,壁立万仞,高耸于群峰之上。每当雨后天晴、晨曦初露之时,可在此观赏云海大观。 各位挚友们,现在在你们眼前的是武夷宫。他前临溪流,
5、背倚秀峰,沃野碧 川,巧构林立。其内部也有很多闻名景点,如仿宋古街,三清殿等等。 说道武夷山就不得不提他的茶,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那颗生长在峭壁上的大红袍了。大红袍景区位于武夷山风景区的中心部位,景区闻名大峡谷 九龙窠内。久负盛名的武夷茶王大红袍就根植在峡谷的最深底部。而且大红袍所处的谷地中、丹崖峭壁的上下,劲松青翠,修竹扶陈,绿意葱葱。 现在的我们处于西游记中的水帘洞哦,大家是不是有种穿越的感觉呢?水帘洞不仅以风景取胜,又是武夷山道教胜地,古来道观多择此构建,为山中闻名的洞天仙府,又称唐曜洞天。洞室轩宇光明,洞底岩叠数层,呈长条形,设有石桌石凳,供人休憩。全洞面积约101平方米,洞沿设石栏护卫,
6、凭栏可尽赏洞外飘洒飞散的水帘。透过光明的水晶珠幔,还可欣赏山中盆景式茶园胜景。 时间真是如流星般转瞬即逝啊,我们的武夷之旅即将结束,不知大家对小张的服务是否满足,假如我有什么不周之处,还请你们多多谅解。再次,小张祝大家每天快欢乐乐,心想事成。 篇二:福建武夷山九曲溪漂流导游词 导游内容武夷山简介>九曲溪概况>九曲>八曲>七曲>六曲>五曲>四曲>三曲>二曲>一曲 各位挚友,武夷山的各大酒店都座落在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内,从度假区到星村码头约需20分钟的行程。首先我简要地介绍一下九曲溪的概况:世间中山水幽奇以武夷山为第一,武夷之魂在九曲溪
7、。这条发源于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西南麓的溪流,澄沏清莹,经星村镇由西向东穿过武夷山景区,盈盈一水,折为九曲,因此得名。九曲溪面积为8.5平方公里,全长约9.5公里。山挟水转,水绕山行,每一曲都有不同景致的山水画意。游人乘坐宽约2米,长约9米,从远古小舟脱胎而来的竹筏,冲波击浪而下,不仅能领会到有惊无险的情趣,而且四面无遮无拦,抬头可见山景,俯首能赏水色,侧耳可听溪声,伸手能角清流。古人游九曲溪,是从武夷宫按由一曲逆流而上的。自崇(安)桐(木)马路开通后,游人则是从九曲到一曲顺流而下,这样同流合污,飘然前行,更加轻快、迅疾。 各位挚友,左边的图片是九曲溪码头。我简要介绍一下乘坐竹筏的一些留意事项
8、:一、按六个人乘坐一张竹筏,大家自由结合;二、上竹筏请不要争先献词后,留意横踩二根毛竹。以免滑落水中;三、竹筏行进中,要听从筏工指挥,请不要随意从坐椅上站立照相,更不要在竹筏上随意走动。 各位挚友,竹筏现飘然前行在九曲溪平川一带。右侧这座山与云齐,叫齐云峰,因形似火焰,故又俗称火焰山。民间传闻,古时候火焰山的烈焰常使山下这个村庄着火,乡民们一次次遭灾毁屋,一次次又被迫再建新屋,于是这个村庄便有“新村”的称号。后上天为挽救生灵,便派武夷十三仙人下凡施法术在山前凿开一条江墩溪,从今村庄安静,日渐旺盛,万家灯火如同天上点点繁星。从今村庄改名为“星村”。 左侧这座山峰叫白云岩,又名灵峰。白云岩重岩耸叠
9、,巍然云际,每当拂晓,常有白云在岩的半腰飘悠,忽聚忽散,分合不定,故名白云岩。白云岩上现遗有几堵残垣颓壁,是白云庵的旧址。在庵的后壁上,有一岩洞,称白云洞。我国演述周武王伐商的古代小说封神演义中提到的道人乔坤,就曾在此修养,自称是武夷山白云洞“散人”。后因帮助姜子牙破阵有功,受封为“夜游神”。岩的北面有一个轩敞的岩洞,人称“极乐国”。其进洞路径之险,可谓武夷第一。这里上下都是绝壁,壁间只有一线横坳,是进洞的唯一途径。人们肯定要伏身蛇行,手脚并用,才能爬过岩缝进入洞中。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我国古代闻名旅行家徐霞客首次入闽武夷山时,就曾半历其境,并在武夷山日记里生动地记述了这个惊险的历程
10、:“余从壁坳行,已而坳渐低,壁危,则就而伛偻;愈低愈狭,则膝行蛇伏。至坳转处,上下仅悬七寸,阔上尺五,坳外壁深万仞。余匍匐以进,胸背相摩,得度其险。岩果轩敞层叠,有斧凿于中,欲开道而未就也。”站在白云岩巅,南望九曲溪上游,平畴沃野,豁然开朗,别有一番天地。南宋闻名理学家朱熹的“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的诗句,描写的就是这一带的景色。 竹筏驶上浅滩,右边这座山峰名仙岩,请大家留意看,岩上这一块巨石像不像一把芭蕉扇。紧邻仙岩的这三座山峰,中间像不像个球,两边山峰如同两头雄狮,俗称“双狮戏球”。溪右边这块岩石嘴尖腿细,背上布满藤萝、花丛、俗称“孔雀开屏石”。 过仙岩脚下的白沙潭,竹筏始进入九
11、曲。白云岩在左边这座形似鼓的山峰,称鼓子峰。峰前这座山岩因形似乌纱帽岩。竹筏前行,回顾纱帽岩。竹筏前行,回顾纱帽岩又形似笔架,继而又见三石分立,象“品”字,故又称品石岩。品石岩左边是环佩岩,岩上有一巨石像不像头小猫,正伸出头扑食面前那块“猪肝”。浅滩将尽,大家看左岸边这块巨石,像不像水牛把头栽进水中,仅露出一角一眼,俗称“牛牯石”,石下深潭称牛牯潭。过牛牯潭,岸右边这两块相迭在一起的巨石像不像磨墩,因而俗称磨墩岩。南宋宰相李纲游九曲溪时,称其为大小廪石。磨墩岩对岸对岸这块巨石像不像人面,眼睛鼻子都清楚可见,左边眼睛睁着,右边眼睛闭着,俗称人面石。人面石右边这两块巨石一前一后,前面一石顶上光秃像
12、不像和尚,后面一石像不像尼姑帽,当地一百零一姓戏称为“和尚背尼姑”。相传武夷山有个好心的和尚,见尼姑要过溪到磨墩岩磨豆浆给“童子”吃有困难,就主动提出背尼姑过溪。这虽说有 违佛教戒律,但助人为乐的精神还是深深地感动了位于一旁的人面石。见此情景,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事。筏过浅滩,拐个弯便进入八曲。 八曲,夹溪两岸,奇峰环拱,怪石嶙峋,状如动物,素有“水上动物园”之称。溪左有卧狮笑猴、上下水龟石、猫儿石、鱼磕石、海蚧石;溪右有象鼻岩、骆驼峰等,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关于上、下水龟石,还流传这么一段动人的故事:传闻南宋淳熙10年(1184年),朱熹辞官回到武夷山,住在清隐
13、岩下的茶洞旁著书讲学。一天黄昏,朱熹正对着满天的晚霞吟诗作赋,忽听门外传来:“先生,先生。”的呼喊。朱熹出门一看,只见茶洞外正笑吟吟走来一位相貌端庄的姑娘,便问:“你是何人,家住哪里,为何来到此地?”姑娘答道:“我姓胡,名叫丽娘,家住五曲河对面。因仰慕先生的才学,特来拜您为师。”朱熹见女子端庄识礼,又求学心切,就收留了她。从今,丽娘风雨无阻,每天晚上都来到朱熹的书房。她读遍了四书五经,替朱熹眷写了大量的诗文。丽娘的才学、多情,使朱熹感到了暖和与快乐。一天傍晚,朱熹在五曲平林渡口遇到摆渡的乌老头两口子。乌老头对朱熹说:“看你气色不好,定是中邪了。你可知道每晚至你书房的女子是谁吗?她就是武夷山的狐
14、狸精。想谋你的才学,夺你祖传的玉碗!”“啊!”朱熹不禁大吃一惊,心里直纳闷:好端端一个正经女子,怎会是狐妖?“假如你不信,不妨待她睡着时,看看有没有双玉筷从她的鼻孔里伸出。”回家以后,朱熹心如乱麻,一连两个夜晚不能入眠,丽娘温存地相陪着。到了第三个夜晚,丽娘实在困极了,就伏在书桌上睡着了。四更天时,朱熹打个瞌睡醒来,忽然被眼前一片光亮惊呆了。果真,一双碧绿透亮的玉筷从丽娘的鼻孔伸了出来。他慌张之中,碰落了玉筷,闪出了一只狐狸的影子,一晃就不见了。丽娘醒来,顿觉天悬地转,苦痛地说:“先生,我是武夷山修炼千年的狐狸精。因仰慕先生的才学,知道先生孤独,才每晚渡河来陪伴。不料平林摆渡佬,那一对害人的乌
15、龟精,想谋先生玉碗和丽娘的玉筷,曾跟我斗法输了,被贬在那儿摆渡。他们就恶语中伤,拨弄是非,迫使我俩分别。先生啊!如今丽娘玉筷离身,千年道行已破,我该到南螟靖里长眠去了。”说完,泪水涟涟,与朱熹难舍难分。突然空中轰隆滚过一阵闷雷,在一阵旋风里闪过一对黑影,丽娘忙指着窗外的黑影喊道:“先生,它们毁了丽娘,拆散我们之间的情意呀!”朱熹气得咬牙切齿,浑身打打颤,抄起朱笔就往窗外扔去,只见朱笔就像一只燃烧的箭直向这一对黑影刺去。两个摆渡佬立时现出乌龟原形,慌张向五曲上游爬去,但爬到八曲上水狮旁,就再也爬不动了,变成了一对石龟。请大家留意看,左岸边这座横亘的巨岩,称鼓楼岩,岩石像不像一童子在跪拜。岩后有紫
16、芝峰。在峰的半腰有一座岩石像观世音菩萨,这一景叫“童子拜观音”。前面跟大家说,尼姑磨豆浆,就是给这位童子吃。位于紫芝峰后的并列两峰像不像一对硕大的乳房,俗称“双乳峰”。有一外国小挚友欣赏双乳峰后天真地说:假如妈妈的乳房也有这么大,那天下的小孩子就不愁没有奶吃了。 舟过湍急的芙蓉滩,是为七曲。溪右边的这座山峰,四面峭壁,犹如屹立于水中的雄伟的石城,俗称“城高岩”。其半腰有门可见,那是攀登城高岩的唯一石径。岩上松竹环簇,满坡滴绿。在始建于明代的城高庵旧址。岩下的潭,名放生潭。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端午节,山中道士曾奉旨在此设坛祈祷,放生鱼潭内。从那时起九曲溪禁止捕鱼,相沿成为习俗。 筏下獭控滩
17、,便进入了六曲,诸曲唯此曲行程最短,然天游峰乃“武夷第一胜地”。南宋闻名理学家朱熹题诗赞道:“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筏至六曲,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这块如刀切斧劈的岩壁,就是晒布岩。神话传闻是赤脚大仙晾晒帛绵的,晒布岩又高又阔,又平又险,宽约800米,高200米,似一张巨大的屏风,把武夷山景区隔为溪南山北。岩壁上有宋、元、明、清历代名士留下的题刻二十余处,其中朱熹的“逝者如斯”题刻,是迄今武夷山景区内所能分辨的400多处摩崖石刻中最早的一幅。由于此处题刻又多又雅,故而经常引来诸多凡夫俗子到此评头论足,欣赏一番。他们高一声,低一声,闹闹哄哄有时还加上过往竹
18、筏工的山歌和号子,既给游人助兴,又给评论众士添烦。时间久了,那些生长在九曲溪的筏工,都惊异的发觉,无论山歌还是号子,对唱还是呼喊,都能引发出阵阵空谷回声,招至从近至远此起彼伏的声浪,真是唯妙唯肖。一些文人墨客便给这块本不起眼的巨岩取了个“响声岩”的雅名。响声岩前这块巨石叫目鱼石,大家看其形,像不像个簇新饱满的目鱼。 筏过老雅滩,是为五曲。诸曲唯五曲地势宽旷。左侧这座山峰是隐屏峰,峰下有宋代大儒朱熹亲自创建的武夷精舍。右侧这座山峰是晚对峰,峰的石壁上镌刻有出自清乾隆状元马易斋之手的“道南理窟”四个足有三米见方的大字。据专家、学者的探讨结果,道南理窟大意是:宋元丰四年(1081年),闽学鼻祖游酢和
19、杨时一道前往河南颖昌(今许昌)拜大理学家程颢为师。二人到程家时,恰遇老先生正闭目养神,两人不敢惊扰,恭立门外。时值隆冬季节,大雪纷飞,待老先生醒来时,门外积雪已达尽余,故留下了“程门立雪”的佳话。二人诚意拜师求学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老先生,老先生便全力以赴训诲这二位学生。时至学成,程颢送至大路口,望着他们慢慢远去的背影,兴奋地说:“吾道南矣”。游酢和杨时回闽后极力传播程氏理学,相继涌现出罗从彦、李侗、朱熹等闽学先贤。尤其是朱熹,这位理学集大成者,在武夷山亲自创建武夷精舍聚众讲学达十年之久,培育出了大批理学人才,如蔡元定、游九言、黄干、真德秀等。在此期间,他完成了集理学之大成的代表作论语集注和孟子集
20、注。南宋时期,武夷山五曲一带书院林立,除武夷精舍外,相继还有游九言的“水支寮”。蔡沈的“南山书堂”,蔡沅的“咏归堂”,徐几的“静可书堂”,熊禾的“洪源书堂”等等。武夷山俨然成为祖国南方理学探讨的中心,因而把武夷山称为“道南理窟”是恰如其分的。 大家请看,前面右边这二座山峰,一座是丹炉岩,一座是仙迹岩。前者因颇像传闻中的太上老君的炼丹炉而得名;后者山岩上有两个圆石窝,相传是武夷仙人跪拜皇太姥留下的膝窝,故又名“仙膝岩”。溪边的这两个岩洞,一个叫米仓,一个叫盐仓。再往前走,扑入眼帘的这座山峰是天柱峰,俗称“酒坛峰”。传闻在一次瑶池的蟠桃会上,李铁拐不屑于王母娘娘所赐的“仙酒”,却端出一坛从武夷山山
21、民家里讨来的家酿米酒,咕嘟咕嘟大喝起来。不料想,醇郁的酒香四处飘溢,众仙们便纷纷丢弃“仙酒”,来抢喝铁拐李的武夷米酒。铁拐李眼看酒被指抢光了,一气之下,便举起拐杖向酒坛击去,酒巴坛便不偏不倚地落在更衣台旁的九曲溪边。请大家留意看,它的半腰有遭击的杖痕。连着天柱峰这座山岩是更衣台。相传武夷仙人魏王子骞是在此更衣登天柱峰成仙,故名。登上更衣台,五曲山水一览列遗。 与御茶园隔岸相对的这个渡口,就是平林渡。这是古时候上云窝、天游峰的必经渡口。渡口石壁上镌刻有“庞公吃茶处”和“应接无暇”这两段好玩的题刻。庞公是明代福建建州太守,即现在的地区专员。一天这位闽北地区最高行政长官微服私访到此,见僧人正忙着以茶
22、待客,顾不上招呼他。他等了很久才品了茶,于是写了“宠公吃茶处”放在桌上。事后僧人察觉怠慢了太守,连忙将“庞公吃茶处”刻在石壁上,旁边加上“应接无暇”表明歉意。太守没有摆架子唬人整人,和尚不卑不亢,彼此心照不宣了。渡口边斜倚一石,石上裂开一罅,犹如利剑所劈。相传是武夷控鹤仙人试剑之处,故名“试剑石”。溪流穿过试剑石,可见石上有峭壁、穹崖、裂罅、洞窟,几竿翠竹低垂于水面,乘筏洄洑其中,好像在九曲溪里漂流一样,故人称“小九曲”。 过小九曲,经题诗岩,前面这座壁立万仞的山峰为大藏峰。后面那座是鸣鹤峰,相传曾有白鹤翔集,仰天长唳而得名。大藏峰横亘数一百零一丈。山巅耸拔如檐,岩溜滴落水中,叮叮咚咚敲击水面
23、,大家是否感觉到有如悦耳好听的琴声。筏过其下,但觉“日午吹阴风,昼气暗若夕”,不知大家有否这种感觉。请大家抬头看,大藏峰半壁有两个洞窟,一上一下,相去不甚远。上为鸡窠岩,洞内一团稻草,不知何时搁此,至今录腐不朽;下为金鸡洞。峰顶有超真亭、仙史馆,今已废圯。请大家坐稳,现在我们筏下的这个潭,名卧龙潭,深达30多米,是九曲溪内最深的水潭。关于这个深潭的来历,有着一段令人惊心动魄的传闻。相传在很早以前,这潭里曾潜藏着一条恶龙,它时常带领八条小龙张牙舞爪,追逐游戏,搅得天昏地暗,溪水泛滥。有一天,一位仙人途径此地,见恶龙作怪,便拔出宝剑,将8条恶龙斩死在潭中,唯有一条小龙摇尾乞怜,苦苦求情,情愿改邪归
24、正,仙人便留下它,命它在此护佑武夷山。从今,这潭便有了“卧龙潭”之称。假如有缘,大家到武夷山观光时说不定还可以看到小龙出游的情景。西游记中小白龙腾出水面的镜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与大藏峰相对的这座山岩叫仙钓台。请大家留意看,岩壁半腰相距不远的两个石隙里,插着三根不朽的木器厂杆,相传是姜太公的钓竿。 从卧龙潭前行,过仙游岩,便进入了三曲。仙钓台旁边这座山峰是仙游岩。紧挨着仙游岩的是上升峰。三曲的这个滩叫雷磕滩,滩前这个山岩名车线岩。车线岩背后这座独立的峰岩,叫升日峰。每天早晨峰顶映日,色调明丽,故名“升日”。竹筏前移,大家再回头看这座山峰,像不像个猿人,故又称“猿人石”。 溪右边这座陡峭的山峰,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武夷山 武夷宫 导游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