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陕西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年陕西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陕西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 年陕西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注事事项:1.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2.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全卷共 8 页,请直接在试卷上作答。4.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共 500 小题,每小题 1 分,计 50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地外文明”的科学家和生物学家一起用计算机模拟出了银河系中两个可能孕育着生命的外星天体,其中一个命名为蓝月亮”(题 1、2、3 图)。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光照良好。据此完成 1-3 题。题 1、2、3 图1.“蓝月亮”应
2、属于A.行星 B.恒星 C.卫星 D.彗星2.“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A.太阳 B.地球 C.行星 D.恒星【答案】1.C2.D【解析】1.读图可知,“蓝月亮”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应是卫星,故选 C.2.依题意,“蓝月亮”与某行星构成较低一级的天体系统,该行星与某恒星构成较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恒星能发光发热,行星和卫星不能发光发热,但是可以反射来自恒星的光线,故选 D。【点睛】天体,由不同形态的物质组成,分为星云、恒星、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行星在椭圆形轨道上围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
3、的天体,质量较小,不发光,表面通过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的质量不大的天体。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组成物质是氢。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彗星是在扁长形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独特外貌。平时肉眼能看到的大多为能自身发光发亮的恒星。3.判断一个行星是否宜居,主要考虑其运行轨道是不是椭圆距离太阳的远近是否有液态水的存在是否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A.B.C.D.3、B【解析】,由关键词“是否宜居”可知,本题要求回答行星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行星运行轨道的形状不是生命存活的必要条件,排除;系外行星是围绕其他恒星运动的,其是否宜
4、居和距太阳的远近并无关系,排除。2017 年 6 月 15 日上午 11 时 00 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首颗 X 射线空间天文卫星。这是我国首颗大型天文望远镜卫星,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际土也具有相当高的水平,据此完成 4-5 题。4.该天文卫星发射时下列地区白昼最长的是A.哈尔滨 B.西安 C.北京 D.广州5.该天文卫星发射时下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A.哈尔滨 B.西安 C.北京 D.广州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题 6、7、8 图),据此完成 6-8 题。题 6、7、8 图6.有关大气热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出现在晚上B.为长波辐射,为短波辐射C.地面热量的收入主要
5、来自D.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7.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关于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A.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与大小有关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大小有关C.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大小有关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大小有关6、D7、A【解析】从图中可知为太阳短波辐射;为地面长波辐射;为大气逆辐射,白天晚上都存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降低较慢,故气温日较差较小。8.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A.强,地表降温慢 B.,地表降温快C.弱,地表降温
6、快 D.强,地表降温慢9.影响塔里木河径流量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 B.气温 C.水利工程 D.人工降水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题 10、11 图),据此完成 10、11 题。题 10、11 图10.图中表示的是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喷出岩B.岩浆岩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C.石灰岩属于变质岩D.花岗岩属于沉积岩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题 12、13 图),据此完成 12-13 题。题 12、13 图12.库区所在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B.风力侵蚀作用为主C.岩层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D.断层附近岩层破
7、碎易被侵蚀13.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动 B.流水作用C.外力作用 D.风力作用12C13A【解析】12根据图中岩层弯曲情况,水库库区的岩层向下弯曲,则可知其所在的谷地属于背斜谷,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而成谷地。13该处地质构造主要有褶皱和断层,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地壳运动形成的。14.泰山在地质构造上属于A.背斜 B.向斜 C.地堑 D.地垒蓝窗是一个由石灰启形成的天然拱门,透过大门,游人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读蓝窗图(题 15、16 图),据此完成 15-16 题题 15、16 图15.蓝窗的形成过程中A.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B.风力侵蚀起主导作用C.海水侵蚀起主导
8、作用D.不受内力作用的影响16.形成蓝窗的岩石属于A.喷出岩B.侵入岩C.变质岩D.沉积岩15、C16、D【解析】15.读图,图中沉积岩层是石灰岩,与海水长期接触过程中,石灰岩松软的部分被侵蚀、溶蚀掉,形成天然拱门,称蓝窗。蓝窗的形成过程中海水侵蚀起主导作用,C 对。内力作用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内力作用不是主导作用,A 错。图示岩石与海水长期接触,风力不是主导作用,B 错。地质作用总是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同时存在的,D 错.16.根据材料,形成蓝窗的岩石由石灰岩形成的天然拱门,石灰岩属于沉积岩,D 对。材料不能表示蓝窗的形成岩石喷出岩、侵入岩、变质岩,A、B、C 错。【考点定位】
9、地质作用,岩石类型及特征。读”水循环示意图”(题 17、18 图),据此完成 17-18 题。题 17、18 图17.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主要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是A.B.C.D.18.有关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塑造地形地貌促进海陆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促使全球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趋于平衡A.B.C.D.右图(题 19、20 图)为某一锋面天气系统符号图,据此完成 19、20 题。题 19、20 图19.下面四副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的是20.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过程中气压变化情况的是19.A20.B【解析】试题分析:19.读图,图示为冷锋符号,表示冷锋天气系统。选项中 A
10、图冷气团主动前进,推动暖气团移动,是冷锋天气,A 对。图 B、图 C 是锋面上面应是暖气团,B、C 错。图 D 暖气团在推动冷气团前进,是暖锋,D 错。20.冷锋过境,气压升高,气温降低,根据图中气压曲线的变化,选项中 B 符合,B 对,A、D 错。图 C 气压先降,后升,C 错。考点: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题 21、22 图),据此完成 21、22 题。题 21、22 图21.b 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D.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22.受 a 风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A.寒潮影响 B.寒冷干燥C.高温多雨 D
11、.高温少雨23.下列天气系统示意图中,与形成长江中下游伏旱天气有关的是(C)读”塔里木盆地略图”(题 24、25 图),据此完成 24-25 题。题 24、25 图24.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A.山间低地 B.山谷地带 C.盆地中部 D.山前冲积扇25.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A.网状分布B.“之”字型分布C.放射状分布 D.环状分布26.在各种成土的因素中,比较活跃的因素是成土母质地形气候生物A.B.C.D.读“某假想地城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题 27、28 图),据此完成 27、28 题。题 27、28 图27.图中所示地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体现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陕西 普通高中 会考 地理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