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182018 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H 一一 1 1C C1212N N1414O O 一一 1616NaNa2323S S 一一 3232ClCl35.535.5CaCa4040 FeFe5656CuCu6464AgAg108108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A.丝绸B.草药C.茶叶D.瓷器【答案】D【解析】A、丝绸是天然纤维,是有机化合物,错误;B、草药是有机化合物,错误;C、茶叶是有机化合物,错误;D、瓷器是无机化合物,正确。故选 D。
2、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过滤C.量取 5.5mL 液体D.称量 10.05g 固体【答案】B【解析】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酒精灯,错误;B、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正确;C、量取液体时要求“量一次,程最小”原则,量取 5.5 mL 的液体不能用 50 mL 的量筒,应该用 10mL 的量筒,错误;D、称量固体的质量时,天平的左盘放置的是物体,右盘放的是砝码,错误。故选 B。3.丁烯(C4H8)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丁烯中 C、H 元素的质量比为 1:2B.丁烯中碳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C.丁烯分子中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3、D.丁烯分子中含有 4 个碳元素和 8 个氢元素【答案】B【解析】A、丁烯的化学式是 C4H8,由化学式可知,丁烯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1:2,故碳、氢元素2的质量比不可能是 1:2,故 A 错误;B、碳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有 2 个电子层,故碳元素在第二周期,正确;C、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4,故错误;D、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 D 错误。故选 B。4.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C.生成物一定是氧化物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答案】C【解析】
4、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 2 种物质反应生成 1 种物质,故是化合反应,正确;B、任何的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正确;C、生成物中不能确定有氧元素,故不一定是氧化物,故错误;D、该反应中反应物都是单质,故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故正确。故选 C。5.下列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选项待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ACO2与 O2燃着的木条,观察木条燃烧情况B棉线与羊毛线点燃,闻产生的气味,观察生成的灰烬CAgCl 与 NaCl加水,观察是否溶解DNaOH 与 Na2CO3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A.AB.BC.CD.D【答案】D【
5、解析】A、燃着的木条放在二氧化碳中会熄灭,放在氧气中会燃烧的更旺,故正确;B、棉线点燃后没有烧羽毛气味,而羊毛点燃后有烧羽毛味道,故正确;C、氯化银难溶于水,而氯化钠易溶于水,故可以鉴别,正确;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于水都显碱性,故加入酚酞后都变为红色,故不能鉴别,错误。故选 D。36.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0%D.将 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20,会有晶体析出【答案】C【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6、相等,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 20 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正确;C、由图可知,40 时,乙的溶解度为 40 g,故 40 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6%,故错误;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将 40 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20,会有晶体析出,正确。故选 C。7.向一定质量的 CaCl2和 HCl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6%的 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 点时的溶液只含一种
7、溶质B.R 点对应横坐标的数值为 180C.0 至 P 过程中溶液的 pH 变大D.Q 至 R 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答案】A【解析】A、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后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由图可4知,P 点时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有生成的氯化钠和原溶液中的氯化钙,故含有两种溶质,故错误;B、设生成 4.4g 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 xNa2CO3+2HCl=2NaCl+H2O+CO210644x4.4g=,解得 x=100g设生成 8g 的碳酸钙需要稀碳酸钠的质量为 yNa2CO3+CaCl2=2NaCl+CaCO3、106100y8g=,解得
8、y=80g,故共需碳酸钠的质量为 100g+80g=180g,正确;C、0-P 的过程中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稀盐酸的含量逐渐减少,故 pH 逐渐增加,正确;D、0-P 段表示生成气体,Q 至 R 段表示生成沉淀,正确。故选 A。8.向一定量的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5.6 g 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固体 14g。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硝酸银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C.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银 7.6gD.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铜 6.4g【答案】A【解析】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不含有铁,假设 5.6g 铁粉只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四川省 德阳市 中考 化学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