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的设计要求.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建筑给水的设计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给水的设计要求.doc(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给水的设计要求1.1水质标准 水质标准是按不同用水对象而制定的相应标准。生活给水系统的水质,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的要求。生活杂用水系统的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锅炉用水水质标准,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低压锅炉水质标准GB15761985的要求。饮料矿泉水水质标准,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GB85371987的要求。净水水质标准,应符合现行标准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1999。工业用水水质标准,应符合现行各自行业标准的要求。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于1985年颁布。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自200
2、1年9月1日起施行。1.2水质防护措施 水质防护措施如下: l)城市给水管道严禁与自备水源的供水管道直接连接。 2)生活饮用水不得因回流而被污染,生活饮用水管道的配水件出水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A出水口不得被任何液体或杂质所淹没。 B出水口高出承接用水容器溢流边缘的最小空气间隙,不得小于出水口直径的2.5倍。 C特殊器具不能设置最小空气间隙时,应设置管道倒流防止器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隔断措施。 3)从给水管道上直接接出下列用水管道时,应在这些用水管道上设置管道倒流防止器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止倒流污染的装置: A单独接出消防用水管道时,在消防用水管道的起端(不含室外给水管道上接出的室外消火栓)。 B从城
3、市给水管道上直接吸水的水泵,其吸水管起端。 C当游泳池、水上游乐池、按摩池、水景观赏池、循环冷却水集水池等的充水或补水管道出口与溢流水位之间的空气间隙小于出口管径2.5倍时,在充(补)水管上。 D由城市给水管道直接向锅炉、热水机组、水加热器、气压水罐等有压容器或密闭容器注水的注水管上。 E垃圾处理站、动物养殖场(含动物园的饲养展览区)的冲洗管道及动物饮用水管道的起端。 F绿地等自动喷灌系统,当喷头为地下式或自动升降式时,其管道起端。 G从城市给水环网的不同管段接出引入管向居住小区供水,且小区供水管与城市给水管形成环状管网时,其引入管上(一般在总水表后)。4)严禁生活饮用水管道与大便器(槽)直接
4、连接。 5)生活饮用水管道应避开毒物污染区,当条件限制不能避开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6)生活饮用水池(箱)应与其他用水的水池(箱)分开设置。 7)埋地式生活饮用水贮水池周围10m以内,不得有化粪池、污水处理构筑物、渗水井、垃圾堆放点等污染源;周围2m以内不得有污水管和污染物。当达不到此要求时,应采取防污染的措施。 8)建筑物内的生活饮用水水池(箱)体,应采用独立结构形式,不得利用建筑物的本体结构作为水池(箱)的壁板、底板及顶盖。生活饮用水水池(箱)与其他用水水池(箱)并列设置时,应有各自独立的分隔墙,不得共用一幅分隔墙,隔墙与隔墙之间应有排水措施。 9)建筑物内的生活饮用水水池(箱)宜设在专用
5、房间内,其上方的房间不应有厕所。浴室、盥洗室、厨房、污水处理间等。 10)生活饮用水水池(箱)的构造和配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人孔、通气管、溢流管应有防止昆虫爬入水池(箱)的措施。 B进水管应在水池(箱)的溢流水位以上接入,当溢流水位确定有困难时,进水管口的最低点高出溢流边缘的高度等于进水管管径,但最小不应小于25mm,最大可不大于150mm。当进水管口为淹没出流时,管顶应钻孔,孔径不宜小于管径的1/5。孔上宜装设同径的吸气阀或其他能破坏管内产生真空的装置。(不存在虹吸倒流的低位水池,其进水管宜从最高水面以上进入水池) C进出水管布置不得产生水流短路,必要时应设导流装置。 D不得接纳消防管道
6、试压水、泄压水等回流水或溢流水。 E泄空管和溢流管的出口,不得直接与排水构筑物或排水管道相连接,应采取间接排水的方式,管口应露空;当水池(箱)中的水不能以重力自流径泄空时,应设置移动或固定的提升装置。 F 水池(箱)材质、衬砌材料和内壁涂料,不得影响水质。 11)当生活饮用水水池(箱)内的贮水,48h内不能得到更新时,宜设置水消毒处理装置。 12)在非饮用水管道上接水嘴或取水短管时,应采取防止误饮误用的措施。1.3给水系统1.3.1给水系统的组成 (1)引入管 由室外管网(小区本身管网或城市市政管网)与建筑内部管网相连接的管段叫引入管。若该建筑物的水量为独立计量时,在引入管段应装设水表、阀门。
7、 (2)建筑给水管网 将水输送到建筑内部各个用水点的管道,由水平于管、立管、支管、分支管组成。 (3)给水附件用以控制调节系统内水的流向、流量、压力,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附件,按作用又分为调节附件、控制附件、安全附件。 给水附件指给水管路上的阀门、水锤消除器、多功能水泵控制阀、过滤器、减压孔板等管路附件,用以控制、调节水流。消防给水系统的附件主要有水泵接合器、报警阀组、水流指示器、信号阀门和末端试水装置等。 (4)给水设备 指给水系统中用于升压、稳压、贮水和调节的设备。当室外给水管网水压不足,或室外给水管网水量不足,或建筑给水对水压恒定、对水质、或对用水安全有一定要求时,需设置升压或贮水设备。升
8、压或贮水设备有:水箱、水泵、贮水池、吸水井、吸水罐、气压给水设备等。 (5)配水设施 即生活、生产和消防给水系统及其管网的终端。生活给水系统的配水设施主要指卫生器具的给水配件,如水龙头;生产给水系统的配水设施主要指与生产工艺有关用水设备;消防给水系统的配水设施有室内消火栓、消防软管卷盘、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头等。 (6)计量仪表 计量、显示给水系统中的水量、流量、压力、温度、水位的仪表。如水表、流量计、压力计、真空计、温度计、水位计等。 (7)系统选择 1)居住小区的室外给水系统,其水量应满足居住小区内全部用水的要求。居住小区的室外给水系统,应尽量利用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当市政给水
9、管网的水压、水量不足时,应设置贮水调节和加压装置。 2)居住小区的加压给水系统,应根据小区的规模、建筑高度和建筑物的分布等因素确定加压泵站的数量、规模和水压。 3)建筑物内不同使用性质或计费的给水系统,应在引人管后分成各自独立的给水管网。1.3.2管材建筑内部给水和热水最常用的管材有钢管、铸铁管、塑料管、铜管、不锈钢管等。给水系统采用的管材和管件,应符合现行产品标准的要求。管道和管件的工作压力不得大于产品标准标称的允许工作压力。 埋地给水管道采用的管材,应具有耐腐蚀和能承受相应地面荷载的能力。可采用塑料给水管、有衬里的铸铁给水管、经可靠防腐处理的钢管。 室内给水管道,应选用耐腐蚀和安装连接方便
10、可靠的管材,可采用塑料给水管、塑料和金属复合管、铜管、不锈钢管及经可靠防腐处理的钢管。 给水管道上使用的各类阀门的材质,应耐腐蚀和耐压。根据管径大小和所承受压力的等级及使用温度,可采用全铜、全不锈钢、铁壳铜芯和全塑阀门等。1.3.3管件、附件 门)附件安装的一般规定 给水管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阀门: l)居住小区给水管道从市政给水管道的引入管段上。 2)小区的室外环状管网的节点处,应按分隔要求设置。环状管段过长时,宜设置分段阀门。 3)从居住小区给水干管上接出的支管起端或接户管起端。 4)人户管、水表前和各分支立管。 5)室内给水管道向住户、公用卫生间等接出的配水管起端;配水支管上配水点在3个及
11、3个以上时应设置。 6)水池、水箱、加压泵房、加热器、减压阀、管道倒流防止器等应按安装要求配置。 7)给水管道上使用的阀门,应根据使用要求按下列原则选型: 8)需调节流量、水压时,宜采用调节间、截止阀; 9)要求水流阻力小的部位(如水泵吸水管上),宜采用闸板阀; 10)安装空间小的场所,宜采用蝶阀、球阀; 11)水流需双向流动的管段上,不得使用截止阀; 12)口径较大的水泵,出水管上宜采用多功能阀。 (2)止回阀 给水管道的下列管段上应设置止回阀: l)引入管上。 2)密闭的水加热器或用水设备的进水管上。 3)水泵出水管上。 4)进出水管合用一条管道的水箱、水塔、高地水池的出水管段上。 5)装
12、有管道倒流防止器的管段,不需再装止回阀。 止回阀的阀型选择,应根据止回阀的安装部位、阀前水压、关闭后的密闭性能要求和关闭时引发的水锤大小等因素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l)阀前水压小的部位,宜选用旋启式、球式和梭式止回阀。 2)关闭后密封性能要求严密的部位,宜选用有关闭弹簧的止回阀。 3)要求削弱关闭水锤的部位,宜选用缓闭消声止回阀和有阻尼装置的缓闭止回阀。 4)止回阀的阀瓣或阀芯,应能在重力或弹簧力作用下自行关闭。 (3)减压阀 减压阀是将阀前介质传递至阀后,并压力降低至给定值防止超压的阀门,使系统在最佳压力工况运行。 给水管网的压力高于配水点允许的最高使用压力时,应设置减压阀,减压阀的配置应
13、符合下列要求: 1)比例式减压阀的减压比不宜大于3:1互;可调式减压阀的阀前与间后的最大压差不应大于0.4MPa,要求环境安静的场所不应大于0.3MPa。 2)阀后配水件处的最大压力应按减压阀失效情况下进行校校,其压力不应大于配水件的产品标准规定的水压试验压力。当减压阀串联时,按其中一个失效情况下,计算阀后最高压力。配水件的试验压力一般按其工作压力的1.5倍计。 3)减压阀前的水压宜保持稳定,阀前的管道不宜兼作配水管。 4)阀后压力允许波动时,宜采用比例式减压阀;阀后压力要求稳定时,宜采用可调式减压阀。 5)供水保证率要求高,停水会引起重大经济损失的给水管道上设置减压阀时,宜采用两个减压阀,并
14、联设置,一用一备工作,但不得设置旁通管。 减压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l)减压阀的公称直径应与管道管径相一致。 2)减压阀前应设阀门和过滤器;需拆卸阀体才能检修的减压阀后,应设管道伸缩;检修时间后水会倒流时,阀后应设阀门。 3)减压阀节点处的前后应装设压力表。 4)比例式减压阀宜垂直安装,可调式减压阀宜水平安装。 5)设置减压阀的部位,应便于管道过滤器的排污和减压阀的检修,地面宜有排水设施。 (4)泄压阀 当给水管网存在短时超压工况,且短时超压会引起使用不安全时,应设置泄压阀,泄压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泄压阀用于管网泄压,阀前应设置阀门。 2)泄压阀的泄水口,应连接管道,泄压水宜排入
15、非生活用水水池,当直接排放时,应有消能措施。 (5)排气装置 给水管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排气装置: l)间歇性使用的给水管网,其管网末端和最高点应设置自动排气阀。 2)给水管网有明显起伏积聚空气的管段,宜在该管段的峰点设自动排气阀或手动阀门排气。 3)气压给水装置,当采用自动补气式气压水罐时,其配水管网的最高点应设自动排气阀。 (6)管道过滤器 给水管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管道过滤器: 1)减压阀、自动水位控制阀、温度调节阀等阀件前应设置。 2)水加热器的进水管上,换热装置的循环冷却水进水管上宜设置。 3)水泵吸水管上宜设置管道过滤器。 4)进水总表前应设置;住宅进户水表前宜设置。 5)过滤器的滤网
16、应采用耐腐蚀材料,滤网网孔尺寸应按使用要求确定。 (7)水表 1)建筑物的引入管,住宅的入户管及公用建筑物内需计量水量的水管上均应设置水表。 2)住宅的分户水表宜相对集中读数,且设置于户外;对设在户内的水表,宜采用远传水表或IC卡水表等智能化水表。 3)水表口径的确定应符合:水表口径直与给水管道接口管径一致;用水量均匀的生活给水系统的水表应以设计流量选定水表的常用流量;用水量不均匀的生活给水系统的水表应以设计流量选定水表的过载流量;在消防时除生活用水外尚需通过消防流量的水表,应以生活用水的设计流量叠加消防流量进行校核,校核流量不应大于水表的过载流量。 4)水表应装设在观察方便、不冻结、不被任何
17、液体及杂质所淹没和不易受损坏的地方。 5)各种有累计水量功能的流量计,均可代替水表。 (8)其他规定 1)安全阀阀前不得设置阀门,泄压口应连接管道将泄压水(汽)引至安全地点排放。 2)给水系统的调节水池(箱),除进水能自动控制切断进水管外,其进水管上应设自动水位控制阀,水位控制阀的公称直径应与进水管管径一致。3)给水加压系统,应根据水泵扬程、管道走向、环境噪声要求等因素,设置水锤消除装置。 4)隔音防噪要求严格的场所,给水管道的支架应采用隔震支架;配水管起端宜设置水锤吸纳装置;配水支管与卫生器具配水件的连接宜采用软管连接。 1.3.4设备 (l)水泵 1)选择生活给水系统的加压水泵,应遵守规定
18、:水泵的QH特性曲线,应随承受流量的增大,扬程逐渐下降的曲线(对QH特性曲线存在有上升段的水泵,应分析在运行工况中不会出现不稳定式工作时方可采用);应根据管网水力计算进行选泵,水泵应在其高效区内运行;生活加压给水系统的水泵机组应设备用泵,备用泵的供水能力不应小于最大一台运行水泵的供水能力。水泵宜自动切换交替运行。 2)居住小区的加压泵站,当给水管网无调节设施时,宜采用调速泵组或额定转速泵编组运行供水。泵组的最大出水量不应小于小区给水设计流量,并应以消防工况校核。 3)建筑物内采用高位水箱调节的生活给水系统时,水泵的最大出水量不应小于最大小时用水量。 4)生活给水系统采用调速泵组供水时,应按设计
19、秒流量选泵,调速泵在额定转速时的工作点,应位于水泵高效区的末端。5)生活给水系统采用气压给水设备供水时,应符合:气压水罐内的最低工作压力,应满足管网最不利处的配水点所需水压;气压水罐内的最高工作压力,不得使管网最大水压处配水点的水压大于0.55MPa;水泵或泵组的流量(以气压水罐内的平均压力计,其对应的水泵扬程的流量),不应小于给水系统最大小时用水量的1.2倍。气压水罐的调节容积 (1l)式中Vq2气压水罐的调节容积(m3); qb水泵(或泵组)的出流量(m3h); a安全系数,宜取1.01.3; nq水泵在1h内的启动次数,宜采用68次。 气压水罐的总容积 (12)式中Vq气压水罐总容积(m
20、3); Vq1气压水罐的水容积(m3),应等于或大于调节容积; b气压水罐内的工作压力比(以绝对压力计),宜采用 0.650.85; 气压水罐内的容积系数,隔膜式气压水罐取1.05。 6)水泵宜自灌吸水,每台水泵宜设置单独从水地吸水的吸水管。吸水管内的流速宜采用 1.01.2m/s;吸水管口应设置向下的喇叭口,喇叭口低于水池最低水位,不宜小于0.5min,达不到此要求时,应采取防止空气被吸人的措施。 吸水管喇叭口至池底的净距,不应小于0.8倍吸水管管径,且不应小于0.1m;吸水管喇叭口边缘与池壁的净距不宜小于1.5倍吸水管管径;吸水管与吸水管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3.5倍吸水管管径(管径以相邻两
21、者的平均值计)。当水池水位不能满足水泵自灌启动水位时,应有防止水泵启动的保护措施。 7)当每台水泵单独从水池吸水有困难时,可采用单独从吸水总管上自灌吸水,吸水总管应符合:吸水总管伸入水池的引水管不宜少于两条,当一条引水管发生故障时,其余引水管应能通过全部设计流量。每条引水管上应设闸门,水池有独立的两个及以上的分格,每格有一条引水管,可视为有两条以上引水管;引水管应设向下的喇叭口,喇叭口的设置应符合第6)条中吸水管喇叭口的相应规定,但喇叭口低于水池最低水位的距离不宜小于03m;吸水总管内的流速应小于12ms;水泵吸管与吸水总管的连接,应采用管顶平接,或高出管顶连接。 8)自吸式水泵以水池最低水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给水 设计 要求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