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模板.docx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模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附件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原名称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修订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 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 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 制定本规定。第二条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统称安全监管监 察部门)实施监管监察,适用本规定。有关法律、法规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另有规定的,依照 其规定。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
2、全生产管理制 度 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 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场所的不安 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第四条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以及有关金融机构。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三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未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制度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 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10万元以上20 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 人员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 成犯罪的,依照 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的,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
3、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 的,责令停产停业整 顿,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 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 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采取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导 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 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 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 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 顿,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 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未按规定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如实记录的;(二)未按规定将事故隐患排查
4、治理情况向从业人员通 报的。第三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 一的,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000元以 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未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不符合 规定或者未实施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二)重大事故隐患未提交书面材料或者未在信息系统 中报送的;(三)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并责令全部 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完成后未经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恢 复生产经营的。第三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 全监管监察部门责令限期 改正,可以处5000元
5、以上3万元以 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 以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未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激励约束制度 的;(二)未按规定报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数 据的;第三十六条 承担安全评估的中介机构,出具虚假评价 证明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1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 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 得不足10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万元以下的 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 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 的,与生产经营 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 追究刑事责任。对
6、有前款违法行为的机构,吊销其相应的资质。第三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隐患 排查治理中未履行职责,及时组织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令限 期 改正;逾期 未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由此导致发生生产安全 事故的,依法给予处分并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 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八条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隐患排 查治理监督检查工作中有下列 情形之一,且无正当理由的, 由本单位进行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给 予处分。(一)未根据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制定相应专项 监督检查计划的;(二)发现属于其他有关部门职责范围内的重大
7、事故 隐患,未及时移送的;(三)未按规定及时处理事故隐患举报的;(四)对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未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进 行整改的。第五章附则第三十九条 省 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可以根据本规 定,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第四十条 本规定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安全生产十项注意事项:一、工作前穿戴好规定的劳动防护品,检查设备及作业 场地,做到安全可靠。二、不违章作业,并监督制止他人违章作业。三、不准擅自开动别人操作的机械,电器开关设备。登 高作业应戴好安全带、安全帽、并有专人监护、防止坠落, 严禁向下乱抛工具和设备零件。四、不准随便拆除各种安全防护装置、信号标志、仪表 及专指示器等。保
8、持设备齐全有效灵敏可靠。五、不准随意启动设备。机器设备停机检查或修理时, 应切断电源并悬挂警示牌,取牌人应是挂牌人。开机时发出 信号,听到回音确定安全后才能开机。六、不准吊装物及下行人。多人操作起重搬运要统一指 挥,密切配合。不准超负荷使用机器。七、不在易燃物品附近吸烟动火,不乱扔垃圾。八、不在厂内无证驾驶机动车辆,机动车进出车间转弯 必须鸣号减速。车辆行驶中严禁爬上跳下。九、工作时精力集中,不准打闹、赤脚、赤膊、穿拖鞋 和高跟鞋。十、上班时间不准怠工、滋事、脱岗或擅离职守。有事 请假经领导批准后方可离开岗位。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 和整 改难度 较小,发现后 能够立即整改消除的隐患。重大事故
9、隐患,是指危害 和整 改难度 较大,需要全 部或者局 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 改治理方能消除 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 响致使 生产经营单位自身 难 以消除的隐患。第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和 防控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完善事故隐患自查、自改、自报的管理机制,落实从主要负 责人到每位从业人员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责任,并加 强对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隐患排查治理的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工作全面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事故隐 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第六条 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按照职责对所辖区域 内生
10、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综合监督 管理;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生产经 营单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加强互联+隐患排查治理 体系 建设,推进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 度,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或者隐患排查 治理违法行为,均有权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举 报。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接到事故隐患举报后,应当按照职责 分工及时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发现所举报事故隐患应当由 其他有关部门处理的,应当及时移 送并记录备查。对举报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或者隐患排 查治理违法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 安全事故 隐患 排查 治理 规定 模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