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救济与善后工作.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论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救济与善后工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救济与善后工作.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酹中国学术期刊网Hy论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救济与善后工作【摘 要】国民政府行总河南分署在扶沟县的救济与善后工作主 要包括:发放救济物资、以工代赈、成立孤儿院等来安置和稳定民 众生活;派遣医疗队开展免费医疗与医务人员培训工作;派出农垦 队利用机械化进行农业恢复工作,并相应培养一批技术人员。【关键词】行总;善后与救济;扶沟1943年10月,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国家在华盛顿签订联合国 救济善后公约,随之组建善后救济总署,即联总,“计划、统筹、 执行、或者准备执行若干办法,以救济在联合国控制下之任何地区 内之战争受难者。济以粮食、燃料、衣着、房屋及其他基本必须 品,供以医药及其他重要服务,并于
2、足以供应救济之必需限度内, 在上述地区内促进上述之服务与各种必需品之生产及运输。” lpl为 配合联总驻华办事处开展对华救济工作,1945年1月1 日,国民政府成立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以下简称行总),分设15 个省份署及滇西、福建2个直辖办事处,开展救济与善后工作。 行总河南分署 于1945年9月在开封建立。1946年10月,行总河 南分署所属的救济工作队、卫生工作队及农业垦荒队相继来到扶沟 县,同时联总派出美籍人员尾随工作队、垦荒队作监督指导 2pl70o本文以扶沟 县为考察中心,以小见大,概述行总如何在 河南扶沟县开展救济与善后工作。地酹中国学术期刊网Hy抗战时期,河南饱受天灾人祸的摧残。
3、特殊是1938年黄河花园 口决口,据记载6月19日,“滔滔黄水顺贾鲁河、涡河奔泻而来, 扶沟大部尽成泽国,顿时房屋崩塌,人畜漂没,死伤无际。” 3p23 此次决口导致扶沟县91%的村落被淹没,是河南境内受灾17个县区 中淹没比率最大的县4p7o大面积的受灾,灾民不得不迁移别处, 据统计,扶沟县因此次灾害而造成的灾民逃亡率为55% 4p430抗 战胜利后,加之黄河花园口堵口复堤工程的完成,为灾民返家创造 了条件。黄泛区估计返乡难民约为20万人lp232o到1946年底, 扶沟县在外难民归耕者约有70%摆布,此时全县黄水退出面积已达 90%以上2pl70o对于返乡的灾民,”原居的村落已淤在丈深之下
4、 了,只能在大致方位踩到一片蒿草,铺上席片露天而眠。” 5p4 那末,如何安置返乡难民和维持泛区灾民生活,是行总河南分署要 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扶沟县而言,负责救济工作的河南分署救济机 构第16工作队主要是采取以下措施来开展安置与救济难民工作:发放救济物资从1946年10月到1947年7月底,行总几乎每天 都派出十几辆大卡车往扶沟县运送物资。运来的救济物资包括:生 活用品方面,如大米、小麦、面粉、马铃薯干、罐头、旧衣、布匹、 毛线、毛毯、棉被、鞋袜等;生产用品方面,有麻袋、铁镐、帐篷、 步犁、斧、包I、锯条、粮种、菜种、肥料等。救济工作刚开始时, 工作队“见城郊饥民日不一餐,吃、烧来源都很艰难,
5、便在城内设 立北街、大寺两个粥场,做熟米饭,让饥民三餐用罐子、饭盒等器地酹中国学术期刊网Hy皿前去领饭。”随着灾民安置工作的进行,工作队便“挨门挨户调 查登记,制发领赈凭证,灾民持证领取各种救济物资。在农村,有 的凭此证发放,有的是根据由外地回来时所带的难民证发放;也有 通过基层行政组织(保甲长)发放的,但为避免经手人贪污中饱, 极少采用这个方法。” 2pl72救济物资的及时发放,保障着当地 民众基本生活。以工代赈为进一步的安定当地民众的生产与生活,从1947年5 月开始,原来的救济工作由发放物资改为以工代赈,同时把原来设 置的物资发放站改名为工作站,“领导着各种不同的手工业组织和 普通劳工组
6、织”,他们利用各种资源,将当地具备劳动能力、有技 术的人组成专业组或者专业队,进行生产自救,“编席、纺纱、织布、 织毛巾、打铁、翻沙、木工、泥工、打堤、挖沟、修路等。就地取 材,计件包工,按劳付酬。 6pl22相对来说,县城里的工作站 组织的专业组织较多,非但成立了纺纱、织布、织毛巾、织袜、编 席、编篮子、红炉等生产组织,还成立了 “两个木工队,每队15 人以上;4个泥工队,专门在城里搞修缮建造。” 6pl23以工代 赈的效果,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来印证,但据当时负责发放面粉工 作的雷云潮回顾,“填平文庙里的大坑小坑时,光用去的救济面粉 也能填平。” 6pl23由此看出,当时救济工作队充分利用行
7、总的 救济物资,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安置民众进行生产,也很大程度上 稳定了民众情绪,利于当地社会秩序的恢复。地酹中国学术期刊网Hy成立孤儿院战乱与灾害对当地造成的社会问题之一便是大批孤 儿的产生。如何安置和收留孤儿也被纳入到工作队工作内容中来。1946年11月,工作队在扶沟县城西大街城隍庙,成立了以荣延龄 为院长的孤儿院。当时所收留的孤儿“年龄大者十三四岁。小者七 八岁”;孤儿入院的前提是“需经可靠人介绍,院方审查为本县区 贫寒无依无靠的孤儿方可”,这样可最大限度的保障对扶沟县救济 工作;孤儿入院后,每日的内容是“半天学文化,半天学生产技术, 设有白铁、编席、织袜子、织毛巾等部门。各部门都请有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民政府 行政院 善后 救济 总署 工作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