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宋词集粹(下)第10课《西江月阻风山峰下》教案沪教版五四制.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宋词集粹(下)第10课《西江月阻风山峰下》教案沪教版五四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宋词集粹(下)第10课《西江月阻风山峰下》教案沪教版五四制.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江月阻风山峰下教学目标1、在朗读体会的过程中,借助圈画想象、分析理解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意义及所描绘的景物的特点,充分 理解词的内容。2、理解作者运用奇幻的想象表达自己心情的诗词写作手法。3、了解作者少年得志后因爱国主战遭受贬谪的人生经历,及赴任途中遭遇风浪阻行而写作的背景,感受词 中所蕴含的作者旷达乐观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鉴赏精彩的诗句。2、难点:品味本词丰富的想象与新奇的比喻。原文: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可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 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译文:满载着一船的秋色,行驶在广阔平展的江面上。行船被
2、风浪所阻,微风吹起鳞鳞波浪,泛起波光。明日风向 转为顺风更加好,那么今夜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水中的宫殿像是在演奏霓裳羽衣曲,当到达岳阳时,准定 在岳阳楼上观赏湖光山色。教学过程:一、导入洞庭湖古称“云梦泽”,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面枳2, 820平方千米。洞庭湖南纳湘、滨、 沅、澧四水汇入,北由东面的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号称“八百里洞庭”。洞庭湖据传是“神仙洞府”的意思, 可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 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许多文人骚客都在此留卜了脍炙人口的篇章。李白的陪
3、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洞庭西望 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八百里洞庭,湖光山色,风光正好。可欣赏美景时,如遇恶劣天气,又会有怎样的心情呢二、作者介绍张孝祥(U32T170)南宋着名词人,书法家。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人。绍兴 二十四年(1154)廷试,高宗(赵构)亲擢为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 辩冤,为
4、当时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谋反,被下狱。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因赞助张浚北伐被免 职。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是年夏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三十八岁。其词早期多清丽婉约之作,南渡后转为慷慨悲凉,多抒发爱国思想,激昂奔放,风格近苏轼。有于湖居士 文集、于湖词传世。三、背景宋孝宗乾道四年秋八月,张孝祥离开湖南长沙,到达湖北荆州(今江陵)任职。这首词是他在赴任途中所作。 他在给友人黄子默的信中说:“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波臣风伯,亦善戏矣。”黄陵庙在湖南湘阴 县北的黄陵山。相传山上有舜的二妃娥皇.、女英庙,故称黄陵庙。可见孝祥在赴任途中曾为风浪所阻,然而 他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年级 语文 上册 宋词 10 西江 月阻风 山峰 教案 沪教版 五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