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抗洪救灾新闻事迹(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抗洪救灾新闻事迹(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抗洪救灾新闻事迹(5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23年抗洪救灾新闻事迹(5篇) 汛期以来,重庆、湖南、贵州、江西等南方地区爆发大规模洪水,鄱阳湖等多处水位线超过历史最高值。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广阔群众纷纷投入到防汛救灾中,彰显了困难灾难面前中国人民团结全都的磅礴力气。 科学施策,彰显顶层设计的组织力气。危险时刻,党组织就是“定海针”。各级党组织要深刻熟悉防洪救灾的重要意义,提前谋划,做好防洪物资、应急预案、疏散途径、人员分工等工作安排。要切实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科学调度,组织党员干部、民兵志愿者等多方力气参加抗汛。在安置点可成立“防汛救灾临时党支部”,做好群众的安抚、鼓舞、灾后重建等
2、工作,让党旗在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闻令而动,发扬身先士卒的先锋力气。党员干部是党组织的每一个细胞,党员干部动起来,党组织才有生气活力。背弓下去,让群众踩着背过河;身拴一根绳索,无所畏惧地冲向洪水中心,抢救站在车顶等待救援的群众一幕幕皆是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最美画面。灾情就是命令。人民群众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广阔党员干部要闻令而动,以爱民忧民、如履薄冰、责无旁贷的担当美,主动冲锋,第一时间投身抗洪救灾中,充当救援“主力军”,用实际行动践初心、担使命,筑牢人民群众的“安全之堤”。 汛情照旧,但坚信,只要我们手挽手、心连心、肩并肩,必能筑牢防汛抗洪最结实的屏障,最大限度削减损失,夺取抗
3、洪救灾的全面成功。 2023年抗洪救灾新闻事迹 篇二 19日凌晨开头时,预报中的特大降雨瓢泼落下,四下的山洪泡哮地裹挟着大量泥沙,无情地撕裂河道,冲垮桥梁,浸过河堤,沉没了烟田。_一夜不敢合眼,不到六点,_就带上身边的几个村干部和应急分队成员开头新一次巡查,顾不得个人形象,_穿着短裤在齐腰的泥水中来回奔波,眼见的村民又是感动又是玩笑地呼他_书记。 20日凌晨1点多,_值班的村干报告,上街组70多岁的_夫妇屋后的山体消失大面积塌方,但是_夫妇死守不愿出来。来不及打伞,_在滂沱的大雨中,高一脚,浅一脚地跑到_家,他看到老魏的后墙已经严峻浸涨,窗下的泥土已有一米多,坍塌随时有可能发生,当机立断说:大
4、伯,你们要出事,我对不起你们在外的仔女,也对不起我的职责,得罪了。不容老人再说,_和村干分别背起一个老人,就往外走,一米、二米、十米、二十米,身后轰的一声巨响,老魏的土木屋瞬间倒塌,激射的泥石打得众人生疼,大家一身泥水,不见了人形。大家都感到后怕,齐声叫到好险好险。老魏夫妇又是傻眼,又是感谢说:要不是许书记这一下,我们俩老棺村就埋那了。 20日中午,雨持续在下。已经30多个小时连续奋战在一线的_在吃完一个冷粽,想乘间隙休息一下的时候,梨树岭有人跑来报告说上午茂林村的一个_籍砍伐民工因山体倒塌被大石压胸,处于昏迷状态,急需送县医院救治,可是困在已塌方的梨树岭另一侧过不来,恳求支援。二话没说,_叫
5、上几个应急分队成员开着面包车赶到梨树岭接应。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清理开路,受伤民工的担架被安全抬过并载到_村。此时,整个陈坊已经是一片茫茫泽国,去县城方向的道路已完全浸没在洪水中,局部地段积水过腰,而且水下淤泥过膝。受伤民工的家属手足无措,号淘大哭。_见状,咬牙说:人命关天,耽误不起,车过不去,我们就抬。就这样,从陈坊到革命桥缺乏十里的道路,_和抬担架的工友不停换肩,用近乎爬行的速度,历经三个小时最终将病人送到前方另一支前来接应的队伍手上。接着又是两个小时困难的回程,动身时脚上的高脚雨靴,早不知陷在何处了,光脚的他连自己也说不清这一路被埋在淤泥中的山棘树根刺破了几次脚皮,出了几多血。 2023年抗
6、洪救灾新闻事迹 篇三 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难,安庆师范大学40余名青年志愿者,他们或在一线抗洪抢险,或在安置点做后勤保障、心理疏导。他们心中都有着同一个信念:“为家乡、为社会奉献一份微薄之力,义不容辞。” 1 一线抢险队 人累心不累 “白天要搬沙包、铲石子、挖沟渠;晚上在当地学校的教室里打地铺休息。若是轮到在排涝站值班,便只能用三个凳子拼成一张床睡或是直接躺在桌子上”,自7月17日开头,安庆师范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23级1班的薛祥成为马鞍山市黄池镇防汛抢险突击队的一员,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半个月。 面对繁重劳动以及不规律作息时间,薛祥说,“累确定是累,铲石子的时候甚至感到胳膊都没有知觉了。”但
7、由于心里那份保卫家乡的责任感,薛祥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总不能就这样看着家被淹了吧,抢险队里爷爷辈的人都没说一个苦字,我这么年轻又有什么理由退却。” 抗洪期间,当地群众自发组织慰问了薛祥所在的抢险队,这让薛祥感到既感动又意外。他说,“村民们的一句辛苦了就让我觉得没那么累了,感觉自己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安庆师大化学专业2023级1班的余曦每天都会来到安庆市迎江区长风乡枞南村罗塘联圩防汛点,进展6-7个小时的志愿效劳工作。谈到成为一名志愿者的初衷,这和高中时自己曾被救助的经受分不开,“当时我的家乡也曾发生过一次水灾,房屋被淹,当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一群志愿者为我们送来了食物,并帮忙我们转移至
8、安置点,从那之后,我就想着假如有时机,我也要像他们一样给无助的人送去暖和。” 在得知家乡发生洪涝灾难需要志愿者时,余曦毅然前往报名。在抗洪这段时间里,余曦时时刻刻都在关怀汛情,她每天都最早到达现场,身上沾满了汗水和泥水、手上也磨起了水泡。“我觉得这都是我应当做的,谈不上苦和累,只是盼望能把当时志愿者赐予我们的帮忙再传递下去,回报社会,这也算是志愿精神的一种传递吧。”余曦表示。 02 后勤爱心餐 饭热心更热 洗菜、打包、送餐,6个志愿者每天从早上6点半忙到下午5点半,为350余名受灾群众供应爱心餐。安庆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2023级1班的王慧娟就是其中一名志愿者。 在得知洪涝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王
9、慧娟就在庐江县招募志愿者的群里报了名,“我家是开饭店的,这些活我都会干。”由于志愿者紧缺,王慧娟等6名志愿者每天需要给安置点的350余位受灾群众送餐。 面对蚊虫叮咬、光线昏暗、潮湿闷热的工作环境,王慧娟说,“我并没有觉得苦和累,这些都是我应当做的。每次送餐时看到灾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心里也暖暖的。只要洪水不退下,我就会始终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直到战胜洪水的那一天。” 03 心理疏导员 话暖心更暖 “风雨同舟,守望家园”是安庆师大环境科学2023级3班的高梦洁同学所在暑期实践效劳团的名称,同时也是高梦洁参加此次抗洪救灾志愿活动的一份愿景。 在枞阳县汤沟镇官锋村,高梦洁和队员们前往当地防汛一线了解
10、汛情,观测河流水位线和农田道路受损状况。同时挨家挨户的走访村民,普及防汛抗洪学问,对有需要的村民进展心理疏导。 “大学生就应当像他们这样,不仅学好文化学问,还懂得回报家乡。”这是当地村民对高梦洁及其队员的评价。高梦洁说,“村民们特别支持和协作我们的工作,他们的热忱让我感受到了大家对战胜汛情的殷切期盼和坚决信念。” 2023年抗洪救灾新闻事迹 篇四 入夏以来,我国南方多地连续患病暴雨攻击,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威逼和损失。面临危难险情,各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成为危急地带的“突击队员”;得意的人民子弟兵不眠不休,为受灾群众带来生的盼望;友善的人民群众互伸援手,演绎出一幕幕感人瞬间。 灾难带给我们苦痛
11、,同时,灾难也让我们更加团结,更加顽强。在灾难面前,人人都有保卫家园的责任和义务,当亿万国人在电视、报纸、播送中看到、听到一线救援人员的感人事迹时,都忍不住落下了感动的泪水,这种感动,就是我们让我们团结、让我们顽强的深厚力气。与此同时,这些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抢险人员,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由于有爱国的共怜悯愫,所以我们能够团结在一起,众志成城抗击洪水猛兽。 不顾自身安危,转移受困群众;昼夜不息、连续作战,始终坚守在堤坝上;急躁细致,循环往复帮忙受灾小区居民进进出出;友爱奉献,把唯一的生存时机让给他人,自己却被无情的洪水卷走,臧克家在诗歌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抗洪 救灾 新闻 事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