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非常广泛的作用,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进展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力量,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单元是学生把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口算、笔算以及加减法估算、一位数乘法估算的根底上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估算的方法虽不确定,但应依据要解决的详细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精确值,使估算的过程尽可能简便。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60页的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使学生把握乘
2、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详细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适宜的方法进展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2、培育学生敏捷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过程与方法: 结合详细事例,使学生懂得应依据要解决的.详细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结果符合问题实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严密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理解、把握估算的根本方法。 难点:能使估算结果符合实际状况。 关键:依据要解决的详细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铺垫孕伏 (多媒体出示:一组海南省琼海市漂亮的自然风光图) 师:我们琼海市是风景美丽的旅游
3、胜地,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客人(这是一节接待课)一起观赏吧!(多媒体播放,教师介绍:万泉河、白石岭、博鳌、) 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做些什么呢? 分别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师:今日就让我们一起在画中来一次“琼海一日游”,好吗? 设计思路:选择学生熟识的当地景点,把数学学问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对马上学习的数学学问产生亲切感,集中学生的留意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制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二、探究方法,学习新知 师:动身前,我们必需预备好车票和门票。 1、(多媒体出例如题)例5:一套车票和门票49元,四年级一共需要104套票,需要预备多少钱呢? 2、审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指名口
4、答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乘法算,加深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3、学生独立估算。(当学生选择笔算时,教师把笔算的竖式板书,同时说明:笔算的结果很精确,但当我们去旅游时一般不需要把钱算得那么准,这时我们可以选择估算。) 师:你会估算吗? 学生独立估算,算好后,反应学生不同的估算方法: 方法一:491045000(元) 50 100 方法二:491045500(元) 50 110 方法三:491044500(元) 45100 方法四:491045250(元) 50105 教师留意倾听并准时记录学生的不同方法以便准时评价,有便于后面的集体争论,一方面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另一方面从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动身,奇妙
5、引导学生逐层争论,逐项比拟,发表自己共性化的看法,形成思索的习惯,提高区分比拟的力量,培育思维的敏捷性、有序性和口头表达力量。 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第51页。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的根底上进展的,是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转化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上来,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学习阅历,创设现实的学习情景,增加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观看比照的时机,培育学生的估算力量。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屡次经受过估算,对于估算的根本方法学生并不生疏,教学时应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
6、估算的方法,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种方法中选择一种合理的、简洁的方法进展估算。 四、教学目标分析: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估算的方法,并能娴熟地进展估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详细的情境中,能对估算的结果作出合理的推断,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学会估算的方法,并能娴熟的进展估算。 2、难点:选择一种合理的、简洁的方法进展估算。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2023年奥运会的帆船竞赛在青岛进行
7、。为了办好奥运会,青岛人人都积极行动起来,想知道青岛的小学生在做什么吗?请看大屏幕出示情境图。 (2)搜集信息。 师:认真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我为奥运种棵树”几个字。 生2:育才小学有18个班,平均每班发223包树种。 生3:光明小学有12个班,平均每班发340包树种。 (3)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观看得真认真,为了美化青岛,青岛市政府向全社会发出了建议书,还免费向市民发放树种呢,人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植树造林。依据两位小同学的介绍,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我想知道育才小学发了多少包树种? 生2:我想知道光明小学发了多少包树种? 生3:我想知道哪个学校发的树种多? 2、
8、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学习估算的方法。 (1)解决问题“育才小学大约发了多少包树种”,探究估算的方法。 A、引入课题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哪位同学能列式?(22318) 师:同学们,这是几位数乘法?(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算22318? 生1:我想列竖式计算。 生2:我想估算。 生3:我想口算。 师:这些方法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假如要求育才小学大约发了多少包树种,应当选用哪种方法算?今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估算,好吗? B、独立探究 师:下面我们就开动脑筋,先自己想一想、估一估,然后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说一说,预备全班沟通。 C、全班沟通 师:谁能说一说? 生1:我是把223
9、看作200,把18看作20,200204000,所以223184000。 生2:我把223看作220,把18看做20,220204400,所以223184400。 生3:我把223看作200,18不变,200183600,所以223183600。 D、验证,总结方法 师:好了,同学们想到了3种估算的方法,估算的结果分别是4000、4400、3600,育才小学毕竟发了多少包树种呢?赶快用计算机计算下吧。 师:准确的结果是多少?(4104包) 师:准确的结果是4104包,我们估算的结果都在4104包左右,看来同学们的方法都是合理的。同学们看,这几种估算的方法都是把因数看作什么数来估算的? 生1:都
10、是把因数看作整十、整百数。 生2:都是把因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整百数。 师:是,估算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两个因数都看作接近的整十、整百数,也可以只把其中的一个因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另一个因数不变。同学们,这两种方法相比,哪种方法更简便些? 生:都看作整十整百数简便,这样口算起来更快。 师:所以,在估算的时候我们一般都选用这种方法。 E、估一估: 1511971349 (2)解决问题“光明小学大约发了多少包树种”。 A、沟通估算方法 师:下面独立解决“光明小学大约发了多少包树种”,预备全班沟通。 师:谁情愿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 生1:我把340看作300,把12看作10,300103000,所
11、以340123000。 生2:我把340看作350,把12看作10,350103500,所以340123500。 生3:340是整十数,可以不变,把12看作10,340103400,所以340123400。 B、引导对估算结果作出推断。 师:同学们,我们先看第一种方法,估算的结果是3000,不用计算器,猜猜看,估算的结果比实际发的包数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 生:我认为少了,由于把340看作300,变小了,把12看作10又变小了,两个因数都看小了,积确定就小了。 师:说得多清晰!我们再来看第三个同学的方法,估算的结果是3400。你认为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为什么? 生:我认为还是估小了。由于340不变,另一个因数12看作10变小了,所以,估算的结果还是小了。 师:我们再来看其次个同学的方法,结果是3500。你认为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呢? 生:我认为估小了。 师:为什么呢? 生:你看,原来是12个340,看成了10个340,少了680。 师:这位同学说,原来是12个340,看成了10个340,少了680,所以估算的结果就肯定小了,大家同意吗? (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发言) C、验证,总结估算规律 师:3500还是估小了,我们的推断对不对呢?用计算器验证一下吧。结果是多少?(4080) 【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教学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