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教案设计3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唯一的听众》教案设计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一的听众》教案设计3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唯一的听众教案设计3篇 一、提醒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说说对课题“唯一”和“听众”的理解。 听众:听讲演、音乐或播送的人。 唯一:表示只有一个,独一无二。 3、课题质疑 课题为什么用“唯一”来修饰“听众”?而这个“唯一”是谁?文章向我们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2、沟通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重点引导: (1)“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表演者是谁? (2)“我”和“唯一的听众”之间是什么关系。 (3)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三、抓关键语句,熟悉“唯一的听众” 研读课文,体会这是一位怎样的观众。 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对“唯一的听众”的详细描写。
2、 2、归纳: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这位老人的? (1)语言:几次语言描写?从这些语言描写中,都是在什么状况下说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神态:几次神态描写?几次神态描写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为什么三次的眼神描写都是“安静”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安静眼神”的背后隐蔽的是什么? (3)文中怎样描写老人的外貌?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4)老人消失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这样的环境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四、课堂小结 至此,这位老人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溜走、割舍、愧疚、悠悠的小令”等词语
3、。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惜、鼓舞,以及“我”对老人的鄙视、感谢之情。 4、学习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妙情感的。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惜、鼓舞,以及“我”对老人的鄙视、感谢之情。 三、教学预备 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唯一的听众(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 课件出示词语,教师重点指导“割、歉”的写法。 理解“悠悠的小令”,读所在的句子,体会“反衬”这种写作方法。
4、 读“悠悠的小令”所在的段落,体会并理解写作方法:“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我”先后在哪些地方拉小提琴?都有哪些听众?心情有哪些不同?请你专心读一读课文,然后概括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家人是如何评价“我”的琴声的?这样的评价对我来说如同什么?“我”的心情如何? (四)、品读文字,体会情感 过度:后来一个人的消失转变了“我”,她是? 1、品尝描写“我”发生变化的句子,引出老人的“三次望”,体会人物情感。 2、最美不过初相见 读课文的46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我”心情的变化,老人语言的魅力。 3、升华情感,体会“我”对老人的鄙视之情。 引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唯一的听众 唯一 听众 教案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