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教案通用1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画》教案通用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画》教案通用15篇.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画教案通用15篇 【教学目标】 1.熟悉8个汉字,能找出字与画的关系。 2.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熟悉图标“小话筒”。 4.练习口头组词,丰富学生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8个汉字,知道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预备】图卡、字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在很早以前还没有汉字的时候。有兄妹俩,哥哥负责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饭。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来要到他家后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怎样告知还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个好方法,拿起树枝照着远处山的样子在地上画了一座山(贴图),旁边放上一根柴。哥哥走后妹妹醒来,看到地上的.图知道了哥哥的去向。中午,妹妹要去河边洗衣,她也向哥哥学在地上
2、画图,她照着小河的样子画了几道弯曲的水流(贴图),旁边放上一件衣服。哥哥回来看到图后到河边去果真找到了妹妹,兄妹俩可快乐了。从今以后,他们就用山、水图来表示字,渐渐地变成现在的字。汉字多有意思呀!古人多聪慧啊! 二、比拟字与图,找关系 请同学们把字与画对比起来看,说一说图中哪一局部与汉字的哪一笔相像,小组合作。 三、看图猜字练习 过渡: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中创造了汉字,多么不简洁!像这样的汉字还有许多,请大家看图猜字。 1 观看图画,启发学生猜字。 2猜中后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 四、学习“日”和“土” 1 观看图画,启发:太阳用一个字表示是什么?小幼芽从什么地方钻出来? 2读字。 3学生争论比照
3、图与字的想象之处。 五、课中休息找朋友 8人举图片,8人拿字卡,大家一起唱找朋友。 六、学认图标,口头组词 1出示小话筒,讲要求,教儿歌。 小话筒,嘴边放,比比谁的声音最嘹亮。 2练习口头组词。 发“一字开花”卡,学生练习组词。 请同学们在生活中留意观看哪些词语中有这些字,发觉一个记住一个,增加一个花瓣,比比谁的花瓣多。 画教案2 一、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培育幼儿喜爱参与绘画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想象,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进展艺术活动。小班的幼儿练习过画半圆、画圆的技能,美术课也画过圆形的西瓜,因此幼儿有了肯定的学问阅历。之前画的西瓜没有凃颜色,本节课通过播放课件圆形的西瓜和切片西瓜让幼儿感
4、受西瓜整体及局部的外形和颜色之美,并让幼儿用彩笔画企切片西瓜,在西瓜瓤涂满红色,并用手教导画西瓜籽,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西瓜局部的外形和颜色之美。 二、活动目标 (一)能感受西瓜整体及局部的外形和颜色之美。 (二)会画出半圆形的切片西瓜。 三、活动预备切西瓜课件,画好的范例,油画棒、图画纸、黑色水粉颜料。 四、活动过程: (一)嬉戏“猜猜看“引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师:教师这有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外面穿着绿衣裳,切开里面是红色,上面还有黑点点。我请一个坐的的小朋友来说说这是什么水果? 2、师:这位小朋友说是西瓜,你们认同吗?真棒,这是西瓜。(直接点击没有切的西瓜)(二)播放
5、课件,教师演示切西瓜。将西瓜切成两半,再切成小片,引导幼儿观看切开后的西瓜,感受西瓜的颜色变化和外形美。 1、引导幼儿观看切开后西瓜的特征。 (1)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看没有切的西瓜是什么外形?是什么颜色的呢? (2)师:没切的西瓜是圆形、绿色的。 (3)师:现在许教师要来变魔术“切西瓜“,请小朋友仔细看被切开后的西瓜瓤是什么颜色的?(红色)(4)师:那西瓜瓤上有什么呢?(黑色的西瓜籽)(5)师小结:被切开后的西瓜里面是红色的西瓜瓤,上面有黑色的西瓜籽2、引导幼儿观看小片的西瓜。 (1)师:教师再切一次西瓜,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这片小西瓜又是什么外形?(三角形、半圆形)3、师小结:小朋友们说的很对
6、,没有切开的西瓜是圆形、绿色的,被切开的西瓜有半圆形、三角形等,切开后的西瓜瓤是红色的,上面还有黑色的”西瓜籽。(要出示有圆形、半圆形、三角形的的图片)(三)讲解示范。 1、师:接下来,教师要把半圆形的切片西瓜画下来,请小朋友们认真看看,教师是怎么画的,先用绿色笔画一个半圆形的西瓜皮,弯弯的像月亮;再用红色笔画西瓜瓤,变成一个半圆形、有点像小船一样的切片西瓜;用红色的笔将西瓜瓤凃满红色,凃时要留意从上往下凃、从左往右凃,在下面留一点边,然后在西瓜瓤和西瓜皮间画点黄色;接下来请小朋友看看教师凃好的西瓜,然后再用手指蘸一点儿黑色水粉颜料点画西瓜籽。小朋友们看切开的西瓜片画好了。(教师边讲解边画)(
7、四)提出绘画要求。 1、师:等一下教师也请小朋友们来画切开的西瓜片,在画西瓜前教师有几点要求: 第一,涂色时,要把颜色凃在半圆形内。 其次,点画西瓜籽时手指蘸一点黑色颜料,按下然后拿开,西瓜籽点完后把手擦洁净;第三,画好后的小朋友把画粘在黑板上,把椅子放在线上,可以和小朋友说一说你画的切片西瓜。 (五)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指导幼儿留意西瓜的外形和颜色。 2、按肯定的挨次进展绘画。 3、指导幼儿在瓜瓤和瓜皮间加点黄色,使西瓜看起来更新奇更好吃。 (六)展现作品,共享欢乐。 1、师:小朋友们的西瓜都画好了,你觉得哪个西瓜画的看,好看在哪里?(请2、3名幼儿答复)2、师小结:教师也觉得
8、这张画的西瓜外形很好看,这张画的西瓜瓤颜色图的很美丽,这张画的西瓜籽点的很用力。今日小朋友们学会了画切片西瓜,下次教师再请你们画西瓜。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大局部幼儿都能按肯定的挨次画西瓜,画出半圆形切片西瓜。在提出绘画要求的环节,要求太多,与讲解示范重复,没有突出要求重点。指导重难点不突出,在点画西瓜籽可以用棉签,这样幼儿衣服、手指不简单脏,卫生。 画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对比图画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懂得为什么说这是一幅画。 2、学会“画、远、色、近、无、声、惊”7个生字,把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3、会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步观看
9、图画,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画,导入新课。 1、今日学习14课画。(板书课题) 叫学“画”字:半包围构造,八笔。书写时“田”字要居中,第一笔横要盖住“田”字,但不要过长。最终两笔要对称。 2、小朋友多很喜爱画,今日教师就请你们来认真看一幅画。(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 你们看这幅画上画了些什么?(让学生从远说到近。) 话的是什么季节?(春天)你怎么知道的?(让学生依据观看进展思索。) 3、这幅画很美,画出了春天漂亮的自然风光。现在我们再来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么来写的。 二、范读课文。 三、自学课文。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并想方法记住字形。 四、教学生字,初步理解课文大
10、意。 1、叫学“远”“色”。 跟“远”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 谁会写这个“远”字(书空) “色”,指什么?(颜色)(指名分析字形。) “远看山有色”是什么意思?(远看山有颜色) 2、叫学“近”、“无”“声”。 “近”,前鼻音,与“进”比拟。 “无”,跟“无”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 “声”,上下构造,上面是“士”不是“土”,下面遇“色”比拟,留意不要写错。声音的“声”,“歌声”的“声”。 “近听水无声”是什么意思?(走近听流水没有声音。) 3、“春去花还在”的“在”什么意思?(这儿是“开着”的意思。)这句话什么意思?(春天过去了,花儿还没有谢。) 4、叫学“惊”。 “惊”,慌张、可怕。为什么“惊”用
11、竖心旁? “人来鸟不惊”的意思谁能来说说? 5、现在谁能把四句话连起来说说意思。 五、齐读课文后小结: 课文说远远看去,山色非常鲜亮,走近从山上流下的.溪水,却听不到一点流水的声音。春天过去了,可是花儿照旧没谢,人走过去,小鸟不慌张、可怕。这首诗究竟讲的是什么?这幅画毕竟是不是真正的山水风光?下节课再争论。 柒、稳固生字。 认读生字卡片。 指导写字,每个生字写三遍。 七、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第1题、第3题。 其次课时 教学要点: 图文对比,看懂图意,进一步理解内容,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卡片,难字边认读边书空。 2、指名口头扩词:远、色、近、声、惊。 二、图
12、文对比,深入理解。 1、学生边看突变读课文,想一想每一句主要说什么?(用笔划出句中的重点词语。) 2、齐读。(提示留意带点的字要读重音。) 3、诗人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我们现在就来当诗人,看看是不是这样?(指定一个学生当诗人。)你先从远处看画中的山(让学生跑道教室后面看)。 现在你站在远处,看那画中的山,有没有看到它的颜色?(这就叫远看山有色。)(板书:有色) 再到前面来,从近处听画上的流水有没有声音?(让这位小朋友走到画前听) 你听到水的声音了吗?这是为什么呢?(由于是画,所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板书:无声) 4、大家想想,春天过去了,春天是开的花
13、,像桃花、梨花都怎么样了?可是课文却怎么说呢?(板书:还在)这是为什么? 5、(教师走近图画,做赶鸟的动作。)你们看教师走到这些小鸟前面,鸟儿有没有飞走?(这就叫“人来鸟不惊”。)(板书:不惊) 6、现在小朋友们想一想,课文上将的这种现象,你在实际生活中看到的,究竟是不是这样? 现在你知道了吗?这四行诗写的是什么?(写的是一幅画,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鸟的画。) 三、指导朗读。 本诗的停顿和重音可作如下处理: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来/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四、复习稳固。 这首诗的意思都懂了吗?(指名说,同桌对说。) 五、指导背诵。 各自试背课文,看板书齐背,在擦掉板书
14、齐背,指名背诵。 六、默写课文。 画教案4 活动目标: 1、情愿尝试新的绘画方法烛画,并能按自己的意愿进展烛画创作。 2、学看图解并能按图解进展绘画活动。 3、了解蜡烛使用过程中的留意事项,有肯定的自我爱护意识。 4、在创作时体验颜色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预备: 1、教具:烛花范图,图解一套、打火机。 2、学具:蜡烛、水粉颜料、油画棒等绘画工具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一、观赏烛画,了解烛画工具。 1、教师叙述故事。 师:今日教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叙述故事漂亮的烛花) 2、观赏烛画。 师:这就是小熊画的美丽的烛花,跟我们平常画
15、的画一样吗?(不一样。)它是用什么画的?(油画棒、蜡烛、还有颜料) 师:谁知道这幅画是怎么画的?(油画棒画的花瓶,蜡烛画了花,底色是颜料画的。) 二、理解图解,了解烛画的画法 1、出示示意图1、2、3、4,幼儿观看、叙述。 师:小朋友说的很对,小熊还给我们画了示意图,这四幅图告知了我们烛画的”画法。 师:这个就是小熊画画的过程,谁能看出来烛画应当怎么画? 2、提问示意观看重点。 师:这四幅图告知了我们烛画怎么画,你知道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终画什么,花瓶用什么画? 第一幅图是用蜡笔画花瓶,还有枝条。 其次幅图是蜡烛在滴油,好象盛开的花一样。 第三幅图是给花瓶画上美丽的花纹。 第四幅图是用颜料涂
16、底色。 三、使用蜡烛,进展烛画创作。 1、教师提出绘画要求。 (1)蜡烛怎样拿才能滴油?(蜡烛要横着拿,要不蜡烛油会滴到手上。) (2)我们拿蜡烛的时候应当留意些什么?(拿在蜡烛的下面。) (3)底色用什么来画,要用到什么工具? (4)我们在画的时候按图解一步一步往下画,用完一种工具后将它放回原来的位置。 (5)假如在画画时有困难可以请教师帮助,在使用蜡烛时不要烫到自己或别人,肯定要横着拿。 2、幼儿作画。 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小朋友点蜡烛当心。 滴完蜡烛油的小朋友就到旁边的桌子上涂上颜料。 四、烛画展。 1、请画完的小朋友把画放在前面,然后去看看别人的画。 2、今日你用蜡烛画了什么?下次你还想
17、和蜡烛什么? 附:故事漂亮的烛花 森林里要开画展了,小熊也要画上美丽的画去参与竞赛。晚上,小熊拿出纸预备画画,就在在这个时候,停电了。小熊很焦急,妈妈说:“没事,我帮你点蜡烛,你画吧!” 妈妈点来蜡烛,照的房子里亮堂堂的。小熊又可以画了。小熊画的很仔细,妈妈看的也很仔细。蜡烛斜掉了都没有感觉到,蜡烛油一滴滴的滴到了地上。 小熊画完画,观察地上的蜡烛油,说:“这里怎么有这么多美丽的花呀?”妈妈一看,笑了:“这是蜡烛滴下来的油啊!”小熊想了想:“对呀,我可以用蜡烛来画一幅美丽的画,别的小朋友肯定喜爱。”于是,小熊又画了一幅画。 其次天,小熊送上去竞赛的画,得奖了。小动物们都围着小熊说他的画最特殊,
18、最美丽。 小百科:蜡烛,是一种日常照明工具,主要用石蜡制成,在古代,通常由动物油脂制造。可燃烧发出光亮。此外,蜡烛的用途也非常广泛:在生日宴会、宗教节日、集体哀悼、红白喜事等活动中也有重要用途。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蜡烛有牺牲、奉献的象征意义。 画教案5 活动设计背景 我园依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语音沟通力量,为了全面有效的实施本堂活动,必需结合实际运用充分的教具及教学工具来组织教学,因此我制定了此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学习和了解印画,观赏和体会不同的物体所拓印出的不同画面。 2、探究物体的外形,进展印画,能区分不同的颜色。 3、观赏印画作品,能够用语言描述,或拓展想象空间。 4、让幼儿
19、体验自主、独立、制造的力量。 5、引导幼儿能用帮助材料丰富作品,培育他们大胆创新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自主动手操作完成画。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用简洁的言语介绍自己画的画。 活动预备 1每人一瓶水,一个毛笔,一份水粉颜料,一份空白的图纸。 2幼儿收集各种外形的树叶。 活动过程 一、开头环节 出示范画,让幼儿感受画面。 小朋友们,大家好!教师啊今日给你们带来一幅奇异的画(出示图片)看美丽吧!我们来看看这幅画象什么?你们在图画里发觉了什么?谁来告知大家?(金鱼,菠萝,羽毛)其实教师要告知你们这些得意的画不是用手画出来的是用东西印出来了,奇妙吧!所以我们给它取了个新名字叫印画。那我
20、们就来看看我们怎样印画吧! 二、根本环节 教师示范作画过程。 1、出示实物,了解物体的外形和作画的.用处。 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出示叶子)它是什么颜色啊!那你们想不想也有一片叶子啊!那就请我们的小朋友把你们收集的树叶从凳子下拿出来和教师一起发觉它的特点吧!我们先摸一摸我们的小叶子,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啊?(一面滑滑的,一面有高有低,摸着不舒适)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面吧!你们见过鱼骨头吗?这个叶子上面也有鱼骨头,就是这个粗粗的长线旁边有许短线的象鱼骨头的一面,我们啊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叶脉!想知道这漂亮的图画是怎么变出来的吗?就是用这个叶脉变出来的,你们想看是怎么变出来的吗?哦!大家都想!那就请我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通用 1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