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和蹦蹦》教案[001].docx
《《滚滚和蹦蹦》教案[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滚滚和蹦蹦》教案[00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滚滚和蹦蹦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滚滚和蹦蹦,并依据对故事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2.熟悉到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帮忙,谁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忙,大家需要团结友爱。 活动预备: 1.幼儿用书滚滚和蹦蹦 2.将两颗乒乓球分别包入白纸中,画上五官,做成滚滚和蹦蹦的玩偶。 活动过程: 一、观赏故事滚滚和蹦蹦 1.教师:小朋友,你们喜爱听故事吗?那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听一个关于黄豆的故事。 教师播放故事滚滚和蹦蹦,请幼儿观赏。 2.幼儿一边翻看幼儿用书听教师讲故事。 二、分段理解故事滚滚和蹦蹦 1.教师从开头读到“蹦蹦更加神气“。 教师:有两颗豆子,他们叫什么?他们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滚滚是怎么滚的”?蹦蹦是
2、怎么蹦的? (滚滚是“轱辘辘“地滚,蹦蹦是“蹦达蹦达“地蹦) 2.教师从“滚起来好玩“读到“吵到脸红脖子粗” 提问:他们为什么吵架? 3.教师从“滚滚望着天上的月亮“读到“吵了起来“。 提问:滚滚是怎么说蹦蹦的?蹦蹦是怎么说滚滚的? 4.教师从“一阵风吹过来“读到“我要蹦到天上去“ 提问:滚滚要滚到哪里?蹦蹦要蹦到哪里?滚滚是怎么滚起来的?蹦蹦是怎么蹦起来的? 5.教师从“风停下来“读到“你才滚不动呢“。 提问:滚滚滚到大海边了吗?蹦蹦有没有蹦到月亮上?滚滚为什么躺在那里不动了, 怎么样才能滚?蹦蹦为什么掉下来蹦不起来了,怎样才能蹦? 6.教师朗读最终一段。 提问:最终滚滚和蹦蹦还吵架吗?他们
3、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争论 1.教师:在生活中我们有哪些事情是需要别人帮忙才能完成的? 2.教师小结:我们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到的,许多事情我们都需要别人的帮忙。 四、表演 1.教师出示乒乓球做的小豆子玩偶,边讲故事边用玩偶来表演。 2.师讲故事请幼儿扮演滚滚和蹦蹦。 故事滚滚和蹦蹦 晚上,一辆运豆子的车子从路上开过。两颗豆子从车上掉了下来。一颗豆子“轱辘辘”地滚了好一会儿,还有一颗豆子“蹦哒蹦哒”地蹦了好几下。这两颗豆子一个叫“滚滚”,一个叫“蹦蹦”。 滚滚得意地说:“我会滚,你看,轱辘辘、轱辘辘地滚起来,多好玩呀!” “我会蹦,你瞧见了,蹦哒、蹦哒地蹦起来多带劲儿呀!”蹦蹦更加神气。 “滚起
4、来好玩!” “蹦起来好玩!” “你不会滚!” “你不会蹦!” 滚滚和蹦蹦都觉得自己了不起,你一句,我一句,吵得脸红脖子粗。 滚滚说:“你不会滚!” “可你也不会蹦呀!”蹦蹦说。 滚滚望着天上的月亮说:“你那么会蹦,还能蹦到月亮上去吗?” “你、你、你”蹦蹦气得说话都结结巴巴的了。“你会滚,能滚到大海边上去吗?” 滚滚和蹦蹦吵着、吵着,天快亮了。一阵风吹过来,滚滚“轱辘辘,轱辘辘”地滚了起来。他一边滚一边唱:“滚呀滚,滚呀滚,我要滚到海边去” 正在这时候,一辆自行车从路上骑过,碾了蹦蹦一下,蹦蹦一下子蹦得老高老高, 蹦蹦快乐地唱起来:“蹦呀蹦,蹦呀蹦,我要蹦到天上去” 风停下来,滚滚躺在那里动不
5、了了。 蹦蹦呢,也一下子掉到地上蹦不了了。 滚滚说:“你怎么不蹦了?你不是要蹦到天上去吗?” 蹦蹦说:“你不是要滚到海边去吗?怎么不滚了呀?” 滚滚说:“没有自行车碾你一下,你才蹦不了那么高呢!” 蹦蹦说:“你也一样,没有吹过来的风,你才滚不动呢!” 滚滚和蹦蹦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又吵起来,始终吵到他们嗓子都哑了。 滚滚和蹦蹦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故事内容,感知“滚滚”和“蹦蹦”两种运动现象的形态及产生的缘由。 2、依据画面的内容进展思索,合理推想故事进展。 3、对运动的现象产生探究的愿望。 二、活动预备: 挂图、故事磁带、托盘、豆子。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今日
6、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颗奇妙的豆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好吗? 二、逐一出示图画 1、谁是滚滚?谁是蹦蹦? 两颗豆子,一个叫滚滚一个叫蹦蹦。你们知道哪个是滚滚?那个是蹦蹦吗?怎么看出来的”? 幼:跳得高的是蹦蹦,躺在地上的是滚滚。 幼:线条朝上的是蹦蹦,曲线的是滚滚。 2、怎么滚?怎么蹦? (1)滚滚是怎么滚的?蹦蹦又是怎么蹦的?用肢体仿照一下。 (2)你觉得滚起来好玩?还是蹦起来好玩?滚滚会说哪一种好玩?蹦蹦呢?接下来他们俩会怎样呢? 3、往哪里滚?往哪里蹦? 滚滚它滚到海边了吗?蹦蹦它蹦到月亮上去了吗? 4、怎样才能滚?怎样才能蹦? (1)滚滚为什么躺在那里滚不动了?蹦蹦为什么会掉在地上蹦不动了
7、? (2)滚滚怎样才能滚起来?蹦蹦怎样才能蹦起来? 三、完整观赏一遍故事。 四、活动延长。 幼儿玩一玩托盘中的黄豆,怎样才能让它们滚起来?蹦起来? 滚滚和蹦蹦教案3 目标: 1、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感知运动的关键要素:状态。方向,作用力。 2、对运动的现象产生探究愿望。 重点:借助故事让幼儿去感知物体运动的要素:状态。方向。作用力。 难点:对运动的现象产生探究愿望。 预备: 1、自制故事形象:滚滚和蹦蹦(可将乒乓球包入短统袜中制成)。 2、挂图第11号,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1、4页,故事磁带 过程: 一:引题:谈话入题,引起幼儿兴趣。 二:谁是滚滚?谁是蹦蹦? 1、出示自制故事形象。有两颗豆子
8、,一个叫滚滚,一个叫蹦蹦。提问,小朋友们知不知道他们为何叫这个名字呢? 2、引导幼儿争论,知道滚滚喜爱滚来滚去,蹦蹦喜爱一蹦一蹦。 3、我们一起来听听滚滚和蹦蹦的故事,好吗? 三:如何滚,如何蹦? 1、幼儿倾听故事第一节至地三节。 2、滚滚是如何滚的.?蹦蹦有是如何蹦的?(“轱辘辘”的滚”,”蹦哒蹦哒”地蹦。引导幼儿以象声词与肢体动作相结合的方式来描述) 4、提问,你们觉得滚起来好玩还是蹦起来好玩?滚滚会说哪一种好玩?蹦蹦呢? 四:往哪里滚?往哪里蹦? 1、滚滚说滚起来好玩,蹦蹦说蹦起来好玩。接下来,他们俩则没样了? 2、结合挂图,倾听故事第四节至第八节(从”滚起来好玩”到”.掉到地上蹦不了了
9、”) 3、滚滚想要滚到那里去?蹦蹦想要蹦到什么地方去?(滚到海边,蹦到月亮上) 五如何才能滚?如何才能蹦? 1、提问:滚滚到了海边了吗?蹦蹦到了月亮上了吗?(让幼儿较充分地发表自己的猜测推想) 2、结合挂图,倾听故事第九节至结尾(从”风停下来.”至”.嗓子都哑了”) 3、滚滚为何躺在那里动不了了?蹦蹦为何掉到地上蹦不了了?滚滚如何才能滚起来?蹦蹦如何才能蹦起来?(要有风滚滚才能滚,风停了,滚滚就躺在地上动不了了,自行车碾了一下,蹦蹦才能蹦起来,没有自行车碾,蹦蹦也动不了) 4、让幼儿来想想有其他好方法让滚滚滚起来,让蹦蹦蹦起来吗? 幼儿一边阅读幼儿活动材料,一边完整倾听故事磁带。 滚滚和蹦蹦教
10、案4 活动名称: 滚滚和蹦蹦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滚滚和蹦蹦,并依据对故事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2、熟悉到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帮忙,谁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忙,大家需要团结友爱。 3、进展幼儿的观看、分析力量、动手力量。 4、引导幼儿能用帮助材料丰富作品,培育他们大胆创新力量。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帮忙,需要团结友爱。 活动难点:依据对故事的理解简洁的叙述故事内容。 活动预备: 1、幼儿用书滚滚和蹦蹦、故事滚滚和蹦蹦光碟。 2、将两颗乒乓球分别包入白纸中,画上五官,做成滚滚和蹦蹦的玩偶。 活动过程: 一、观赏故事滚滚和蹦蹦 1、师:小朋友,你们喜爱听故事吗?那今日我们就一起
11、来听一个关于黄豆的故事。教师播放故事滚滚和蹦蹦光碟请幼儿观赏。 2、幼儿一边翻看幼儿用书听教师讲故事。 二、分段理解故事滚滚和蹦蹦 1、教师从开头读到“蹦蹦更加神气“。 教师:有两颗豆子,他们叫什么?他们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滚滚是怎么滚的?蹦蹦是怎么蹦的?(滚滚是“轱辘辘“地滚,蹦蹦是“蹦达蹦达“地蹦) 2、教师从“滚起来好玩“读到“吵到脸红脖子粗”/教师:他们为什么吵架? 3、教师从“滚滚望着天上的月亮“读到“吵了起来“。 教师:滚滚是怎么说蹦蹦的.?蹦蹦是怎么说滚滚的? 4、教师从“一阵风吹过来“读到“我要蹦到天上去“教师:滚滚要滚到哪里?蹦蹦要蹦到哪里?滚滚是怎么滚起来的?蹦蹦是怎么蹦起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滚滚和蹦蹦 001 滚滚 蹦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