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阅读答案[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思》阅读答案[001].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秋思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8分) 秋思赠远 王涯 厌攀杨柳临清阁,闲采芙蕖傍碧潭。 走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 【注】“走马台”系指汉时张敞“走马章台街”之事。拂云堆,在朔方,指代征战之地。 小题1:诗的一、二句中哪两个字最为生动传神,为什么? (4分) 小题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完满地表达了“秋思赠远”的题意,请加以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厌”“闲”两个字用得好。“厌”有“厌烦”之意,一贯全句,“杨柳”触起离思,自然厌之有理;“清阁”似送别时的长亭,临清阁惹人伤情。(1分)写出了诗人竭力想躲避这离思之苦的愁苦之情。(1分)一个“闲”字,看似
2、“悠闲”,实则无聊,描摹出了诗人那种情不自禁的动作,(1分)这繁忙战事中的无聊赖反衬出的正是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1分)。 小题2:(4分)诗歌后两句不去描写对千里之外的亲人的思念,却腾出笔墨去描写边关战事,(1分)反映了诗人以国事为重的男儿情怀,(1分)表现的正是诗人竭力要从思念中解脱出来,(1分)恰是更深一层地表现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从而完满地表达了“秋思赠远”的题意。(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对于诗歌主旨的把握,原诗中的“赠远”中的“远”应当指自己的妻子,但从原诗中无法看出指妻子,所以这里的“远”只要理解成亲人、朋友、恋人都可以,关键是学生需要知道“秋思”是在思谁,“赠远”是要赠给
3、谁,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前两句中的”“厌”和“闲”,既可以是写诗人自己“厌”和“闲”,也可以是自己所思念的人“厌”和“闲”。 小题2: 试题分析:本小题在设计方面难度有点大,实际上是在考察学生本诗最终两句是怎样表达“秋思赠远”的,由于第三句中的“走马台”解释也不详细,这样只能从最终一个句子来理解,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造成了答题的困难。答题时,要能够表达出自己以国事为重的男儿情怀;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能够表达出看上去不是在思念,而实际上是更深一层的思念。对“秋思赠远”题意的理解,要结合诗句的详细分析。 秋思阅读答案2 【甲】乡愁(节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
4、/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 15.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详细可感的.物象。【甲】诗寄予在邮票、船票、 、 等对应物上,【乙】诗则寄予在枯藤、老树等对应物上。【甲】【乙】两首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甲】诗已将个人的家乡之思上升到了 。(3分) 16.诗人用浅浅的描述海峡,并不符合客观事实。诗人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2分) 17.【乙】诗中首句昏鸦的意象选择最有深意,最能表现远方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这是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5.坟墓、海峡 家国之思 16
5、.和诗人深切的故国家园之思相比,再深的海峡也变浅了。诗人这样写意在突出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情。 17.昏鸦即黄昏时归巢的乌鸦,乌鸦尚可归巢,而人却不能归家,这个意象深刻地表达了远方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秋思阅读答案3 闽中秋思 杜荀鹤注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 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客居福建时所作,后人对其评价极高。 (1)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请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试作简析。 答: (2)“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地。本诗在抒情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答: 答案: (1)上两联中“匀”“弄
6、”两字,运用拟人的手法,使“雨”与“风”情态毕现,极富情趣;“丛丛”与“叶叶”两词用叠字,增加了韵律感,朗朗上口,余味无穷。 (2)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前三句写景,极尽明媚欢愉与气象开阔之能事,全无北国秋天之萧瑟。末一句两个“堪”字,则构成心绪的比照。客居福建,他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安慰思乡之苦,诗歌无一句明言思乡,思乡之情却表现得淋漓尽致。 秋思阅读答案4 14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6分) 天净沙秋 (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 【注】白朴(
7、1226-约1306)元代闻名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终身未仕。 (1)白朴的天净沙秋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首曲子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请选择一个角度加以分析。(4分) (2)两首天净沙在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之处?(2分) 答案: 14(1)这是一幅寂寥、萧瑟(1分)而又明朗、清丽(1分)的秋日黄昏图; 写景特点: 由远及近,从远处的孤村、落日、残霞写到次近的寒鸦、老树、飞鸿,再到四周的青山绿水,近处的白草、黄叶、红花; 动静结合,动景:飞鸿,其他为静景; 多种颜色的搭配:青绿黄白红,使从前萧瑟、寂寥的秋景转而变为明朗、清丽; (答出任意一点并解释,2分) (2)白诗表现了对大自然、对闲适隐居
8、生活的喜爱之情,马诗表现羁旅行客的孤独漂泊之苦及思乡之情。(2分) 秋思阅读答案5 闽中秋思 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客居福建时所写,后人评价极高,谓工于炼字。 1.“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文表情达意的最高境地。本诗在抒写内心情感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内容,从诗歌抒情方法入手加以分析,写一段赏析文字。 2.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请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试作简析。(4分) 3.下面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 A第一句中的“匀”字,极精确地勾画出雨的细密,雨的轻柔。菊花经雨
9、,滋润而明丽。 B其次句中的”“弄”字,以拟人的手法将“风”人格化。风吹红蕉,蕉叶声声有韵,别有一番情致。 C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植物的描写,抓住了闽中秋天萧瑟多雨的特点。 D第三句诗人拓开一笔,将笔触由近处延长到远处,高度地概括出闽中的地势特点。 4.诗的最终一句是主旨所在,含蓄地表达了的之情。(1分) 参考答案: 1.例如一:本诗全篇的抒情手法是以乐景衬哀情。前三句写景,极尽明媚欢愉与气象开阔之能事,全然无北国秋日之萧瑟。末句两个“堪”字,即构成心绪的比照。他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解思乡之苦,乡思愈浓。诗歌无一句明言乡思,但曲致委婉之情,让全诗清爽自然,境地全出。 例如二:本诗以乐景写哀情。
10、前三句写景,极尽明媚欢愉与气象开阔之能事,全无北国秋天之萧瑟。末一句两个“堪”字,则构成心绪的比照。客居福建,他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安慰思乡之苦,诗歌无一句明言思乡,思乡之情却表现得淋漓尽致。(4分) 2.上联当中“匀”“弄”两字,运用拟人的手法,使“雨”与“风”情态毕现,极富情趣; “丛丛”与“叶叶”两词用叠字,增加了韵律感,朗朗上口,余味无穷。(4分) 3.C。 4.思乡(或愁闷、悲伤)(1分) 秋思阅读答案6 闽中秋思 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客居福建时所作,后人对其评价极高。 阅读题 1后人评说本诗工于
11、炼字,请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试作简析。 2“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地,本诗在抒情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上联当中“匀”“弄”两字,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匀”字,极精确地勾画出雨的细密、轻柔,在那动人的丛丛紫菊前,雨是那样的温情而善解花意,将那大片大片的紫菊之色,浸润得浓淡匀称,让人赏心悦目;(1分)“弄”字形象的写出清风拂动芭蕉叶所发出的悦耳乐音。使“雨”与“风”情态毕现,极富情趣。(1分)“丛丛”与“叶叶”两词用叠字,了增加了韵律感,(1分)且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秋景的美妙。(1分) 2本诗以乐景写哀情(1分)
12、。前三句写景明媚欢愉、气象开阔,却与末句“不堪行走”形成剧烈的比照。(2分)诗人客居福建,旅途艰辛,又时逢秋日,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全诗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客居异乡,旅途劳顿的隐痛。(2分) 赏析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诗的开篇,即写闽中秋景。 诗人以极为细腻的笔触,以雨中紫菊的明丽颜色和风里红蕉的悦耳乐音,新奇生动地写出了南国特点。前句的一个“匀”字,极精确地勾画出雨的细密,雨的轻柔。在那动人的丛丛紫菊前,雨是那样的温情而善解花意,是它,将那大片大片的紫菊之色,浸淫得浓淡匀称,让人赏心悦目;而后句的“弄”字,则以拟人的手法将“风”人格化。闭着眼想想,风吹红蕉,蕉叶声声有韵,
13、这该是怎么的一种情致。这样的一幅声色俱备的图画,是很简单让人沉醉的。 然而,诗人却不愿让你沉醉于其中。 接下来的三、四两句,诗人有意地拓开一笔,将笔触延长到人们的目力的尽处:“北畔是山南畔海”,诗句看似极为平实,却高度地概括出闽中的地势:北边是山,山道弯弯;南边是海,海浪滔滔。风景奇妙得可以入画,可以为诗,可以作为旁观者兴奋地指手画脚,可是,真的走马行船却实在不易。于是,便有了结句的”“只堪图画不堪行”。这不仅是诗人由衷地慨叹,也是全诗旨意之所在。 诗为诗人客中之作,描摹的也是客地之美景,而透过这些“紫”、“红”的刺眼颜色,透过那些音韵和谐的声响,我们不难发觉,诗人抒写的,原来是浓浓的思乡情怀
14、,诗人笔下的风光,也都不知觉地印上了深深的乡愁的印记。于是,“菊”也好,“蕉”也好,乃至那“山”,那“海”,都成为诗人一种情感的载体,成为诗人以景抒情的绝佳选择。这就是所谓“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之意了。 试想,诗人跋涉异乡,旅途艰辛,又恰逢秋日,慨然而萌怀乡之感,则成为一种必定。可诗人在诗中,却有意识地不直接言明,而是将极和谐的风景与不堪行走的冲突娓娓地道出,从而形成剧烈的比照,借此,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缘于内心深处的隐痛。于是,一种叫作“乡愁”的东西,也就隐逸于其中,充满于其中,让我们久久地回味了。 秋思阅读答案7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
15、衣未寄莫飞霜。 秋思赠远(其一) 王 涯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1)“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包含两重比照,请详细说明。(3分) 答: (2)“漫漫轻云露月光”和“唯看新月吐蛾眉”都写到月亮,各有什么作用?(3分) 答: 答案 (1)第一重比照是写当年自己甘愿与妻子离别独守空帷,现在感受到别离之苦;其次重比照是写梦境里历经千山万水和妻子相见,醒来后两人仍处别离之中。 (2)“漫漫”句渲染了模糊幽静的”气氛,衬托出孤枕难眠的思妇形象。“唯看”句由新月联想到远方的妻子,写出了思念和无可奈何的怅惘。 秋思阅读答案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
16、题。 秋思寄子由 黄庭坚 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 【注】此诗写于元丰四年(1081年),诗人任吉州太和县(令江西泰和)县令,很不得意。这时苏子由被贬为筠州(今江西高安)监盐酒税,两人相距不远。 8全诗虽只短短四句,却蕴涵着相当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8这首诗抒发了落魄无依的郁闷感受(1分),仕途坎坷多难、功名未遂的感慨(2分),剧烈地表达了与肮脏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的孤傲之情(1分),也有慰勉苏子由(苏辙)之意(1分)。(本小题5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9这两句运用了比方、夸大
17、的修辞手法(2分),把自己比做高卧云壑的老松,还语带夸大地说只有沧江挽纤的万牛才能把老松拖走(2分),生动形象、瘦硬蕴藉的语言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行(2分)。(本小题6分。修辞手法答出比方即可得2分。其他经得起推敲、符合情理的赏析亦给相应分。) 秋思阅读答案9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忙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的体裁是 ,唐代另一种闻名的诗歌体裁是 。(2分) 三、四两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20.(1)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 (2)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
18、本诗有一处胜利的细节描写,正表达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4分) 答: 10、(1)绝句 律诗 (2)三、四句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担忧自己要说的话没能在信中一一表达,在行人快要动身的时候又把信件翻开,通过这个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尽思念。(意思对即可) 诗歌鉴赏 20(l)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到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示意和联想。(3分) (2)“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顾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简单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寻常的描
19、写中深味到浓浓的乡思。(4分) 张籍秋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忙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8.碛砂唐诗云:“一倍笔墨便写出十倍精彩。”秋风无形,何以“见”得?请谈谈你的理解。(5分) 9.王安石评张籍的诗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简单却艰辛。”请鉴赏诗的三四句。(6分) 答案: 8.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1分)秋风无形,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行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一样,秋风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它无形可见,却到处可见。(2分)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凄凉摇落之景,生羁
20、旅、凄寂、思乡之情。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赐予读者的示意和联想,是很丰富的。(2分) 9. 三、四两句突出心理和细节描写“复恐”,“又开封”。 “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顾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和“匆忙”。“复恐”二字 ,细致入微地刻画出似有千言万语生怕言之不尽的简单微妙的心理;“ 临发又开封”的细节,让人在看似寻常的描写中深味到浓浓的思乡之情。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忙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怀疑和担忧。作品寓情于事,极本色、极平淡,像生活本身一样自然而又高于生活,这正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分析各3分) 秋思阅读答案10 闽中秋思 (唐)杜荀鹤 雨
21、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客居福建时所写,后人评价极高,谓工于炼字。 不堪一字,尽得风流是诗文表情达意的最高境地。本诗在抒写内心情感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内容,从诗歌抒情方法入手加以分析,写一段赏析文字。 答案:本诗全篇的抒情手法是以乐景衬哀情。前三句写景,极尽明媚欢愉与气象开阔之能事,全然无北国秋日之萧瑟。末句两个堪字,即构成心绪的比照。他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解思乡之苦,乡思愈浓。诗歌无一句明言乡思,但曲致委婉之情,让全诗清爽自然,境地全出。 (1)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请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
22、试作简析。(4分) (2)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地。本诗在抒情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上联当中匀弄两字,运用拟人的手法,使雨与风情态毕现,极富情趣; 丛丛与叶叶两词用叠字,增加了韵律感,朗朗上口,余味无穷。(4分) (2)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前三句写景,极尽明媚欢愉与气象开阔之能事,全无北国秋天之萧瑟。末一句两个堪字,则构成心绪的比照。客居福建,他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安慰思乡之苦,诗歌无一句明言思乡,思乡之情却表现得淋漓尽致。(4分) 阅读练习二: (1)下面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 A第一句中的匀字,极精确地勾画
23、出雨的细密,雨的轻柔。菊花经雨,滋润而明丽。 B其次句中的弄字,以拟人的手法将风人格化。风吹红蕉,蕉叶声声有韵,别有一番情致。 C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植物的描写,抓住了闽中秋天萧瑟多雨的特点。 D第三句诗人拓开一笔,将笔触由近处延长到远处,高度地概括出闽中的地势特点。 (2)诗的最终一句是主旨所在,含蓄地表达了的之情。(1分) 【答案】(1)C(2分) (2)思乡(或愁闷、悲伤) (1分) 赏析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诗的开篇,即写闽中秋景。诗人以极为细腻的笔触,以雨中紫菊的明丽颜色和风里红蕉的悦耳乐音,新奇生动地写出了南国特点。前句的一个匀字,极精确地勾画出雨的细密,雨的轻柔。在那动人
24、的.丛丛紫菊前,雨是那样的温情而善解花意,是它,将那大片大片的紫菊之色,浸淫得浓淡匀称,让人赏心悦目;而后句的弄字,则以拟人的手法将风人格化。闭着眼想想,风吹红蕉,蕉叶声声有韵,这该是怎么的一种情致。这样的一幅声色俱备的图画,是很简单让人沉醉的。 接下来的三、四两句,诗人有意地拓开一笔,将笔触延长到人们的目力的尽处:北畔是山南畔海,诗句看似极为平实,却高度地概括出闽中的地势:北边是山,山道弯弯;南边是海,海浪滔滔。风景奇妙得可以入画,可以为诗,可以作为旁观者兴奋地指手画脚,可是,真的走马行船却实在不易。于是,便有了结句的只堪图画不堪行。这不仅是诗人由衷地慨叹,也是全诗旨意之所在。 诗为诗人客中
25、之作,描摹的也是客地之美景,而透过这些紫、红的刺眼颜色,透过那些音韵和谐的声响,不难发觉,诗人抒写的,原来是浓浓的思乡情怀,诗人笔下的风光,也都不知觉地印上了深深的乡愁的印记。于是,菊也好,蕉也好,乃至那山,那海,都成为诗人一种情感的载体,成为诗人以景抒情的绝佳选择。这就是所谓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之意了。 诗人跋涉异乡,旅途艰辛,又恰逢秋日,慨然而萌怀乡之感,则成为一种必定。可诗人在诗中,却有意识地不直接言明,而是将极和谐的风景与不堪行走的冲突娓娓地道出,从而形成剧烈的比照,借此,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缘于内心深处的隐痛。于是,一种叫作乡愁的东西,也就隐逸于其中,充满于其中。 秋思阅读答案
26、11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周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的上片描写 ,以一个 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2分) .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边塞秋景 异(每空1分,总分值2分) .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朝廷腐朽、脆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思念家乡、功业难成、愤懑不平各1分,总分值3分) 全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对家乡的思念和忠贞的爱国情意 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
27、的语言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2分) 例如: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戈壁延绵千里,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已是夕阳时刻,荒凉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闭的城们隐隐中透出将士们内心的无奈. 秋思阅读答案12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 1.曲中断肠人指的是_ 2.以下不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 A.马致远是元代闻名的杂剧家、散曲家,代表作有汉宫秋等。 B.曲中形容乌鸦昏昏沉沉地归巢,以此来含蓄地表达断肠人的内心。 C.天净沙是这首曲的曲牌名,秋思是这首曲的题目。 D.曲中前二句营造出了一种凄苦
28、的意境,夕阳西下更增加了萧瑟感。 3天净沙秋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4.该曲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进展赏析。 5.该诗组成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6.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3分) 1.形容难过哀思到极点的人。这里指漂泊天际、极度悲伤的旅人。 2.B (黄昏时的乌鸦) 3.天际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4.例如一:寓情于景用枯藤老树昏鸦夕阳西下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飘泊天际的孤寂愁苦之情。 例如二:运用了静物与动景相互衬托的.写法,如:动态的流水、与处于静态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闲、幽静的环境使沦落人更添愁苦。 5.苍凉的深秋晚景图。运用
29、大量的名词,用这些特定的意象抒发的情感。 6.例如:点明白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气氛;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言之成理即可) 秋思阅读答案13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14-15题。(共4分) 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春 (元)马致远 (元)白朴 枯藤老树昏鸦, 春山暖日和风, 小桥流水人家, 阑干楼阁帘栊, 古道西风瘦马。 杨柳秋千院中。 夕阳西下, 啼莺舞燕, 断肠人在天际。 小桥流水飞红。 注:帘栊(lng)带帘子的窗户。飞红花瓣飘舞,指落花。 14.关于以上两首元曲,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曲牌是曲子的调名,又叫曲调。“天净沙”就是曲
30、牌名,“秋思”和“春”则分别是两首小令的题目。 B.天净沙秋思中消失了多个景物,其中“夕阳”为全诗覆盖上一层暖和的颜色,让游子凄凉的心得到劝慰。 C.天净沙秋思中的景象相互衬托:动态的“流水”与静态的“小桥”相映,动态的“西风”与静态的“古道”相映。 D.天净沙春的首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阳光明媚的春色图:“山”春意盎然,“日”暖意融融,“风”温暖温情。 15.两首元曲中都有“小桥流水”,请你结合作品,说说“小桥流水”的图景分别蕴含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情感。(2分) 答案:(共4分) 14.答案:B(2分) 15.答案例如: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妙画面,衬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
31、的孤独凄凉(或:表达了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白朴在天净沙春中,则通过“小桥流水飞红”之景,抒发了对春天的宠爱之情。(2分。每首元曲的情感各1分) 秋思阅读答案14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周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 22以下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渔家傲秋思围绕“异”字写出了塞外的萧瑟荒芜,表达了将土们生活的艰难。 B“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闲的景
32、象,使沦落异乡的游子更添悲然。 C天净沙秋思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 D两首诗歌,一首是宋词,一首是元曲,都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3这两首古代诗歌皆以“秋思”为题,请指出它们所表达的“秋思”有何不同。(4分) 答 22.CC项“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不恰当。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意在衬托游子的漂泊之苦,景物是陪衬。 23.渔家傲秋思表达的”“秋思”是身处边寒的征人之情:既有建功立业的情怀,又有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天净沙秋思表达的“秋思”是天际论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羁旅之愁)。 解析渔家傲秋思中“燕然未勒归无计”大意为“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归期无法预
33、汁”,而“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大意是“征人不能入眠,将军战士头发花白,流下眼泪”。这些语句呈现的是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简单而又冲突的心情。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是主旨句,抒发了一个飘落天际的游子在秋天思念家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秋思阅读答案15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际。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困难地前行。 夕阳慢慢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断肠人漂泊在遥远的
34、地方。 【鉴赏】 一、主题:通过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实地表现出天际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二、赏析:它运用了景物衬托的写法,将抒情仆人公置于特定的气氛中,使主观感情和客观环境到达了高度的统一。 前三行全是写景,十八字白描勾画出这样一幅生动的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这“枯”“老”“昏”三个词,描绘出当时诗人所处的悲凉气氛。“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一幅安静、和谐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使“断肠人”更添悲愁。“古道西风瘦马”正是诗人当时自己的真实写照,他长期奔波与劳累已不言而喻了。这与归巢的昏鸦与团聚的人家真可谓构成了鲜亮的对比。寄情于物表达天际沦落人的凄
35、苦之情。 三、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号东篱,元代大都(今北京市)人。他的散曲被推崇为“元代第一大家”。 全文 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凄清衰颓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悲戚的心情。凄 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深秋晚景图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答:悲凉的 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游子(天际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枯藤老树西风;与“夕阳”相照应的是:“昏鸦,与“天际”相照应的是:“_古道”,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人家”。表达全文主旨
36、的“思”字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际 天净沙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在旅途中孤独悲凉的心情。 “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亮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答案: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亮的比照,反衬“天际”人的思乡愁绪。 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制造出怎样的意境?衬托了天际游子怎样的心情? 这首小令极其精彩地运用了景物衬托的写法,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意境,衬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舒适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为什么这样写。 答:以乐景写哀情,通过比照,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
37、。 小令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 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知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此诗句有一样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 2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小令中,起到怎样的作用?(3分) 23、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22、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离人思乡的愁绪。 23、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23、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 24、“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舒适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为什么这样写。(2分) 【参考答案】: 23、断肠人在天际;抒写游子的孤苦孤独之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4、以乐景写哀情,通过比照,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聪慧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存。山草香为大家共享的5篇秋思阅读答案就到这里了,盼望在秋思阅读答案的写作方面赐予您相应的帮忙。 【秋思阅读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