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课后的教学反思(13篇).docx
《《认识钟表》课后的教学反思(1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钟表》课后的教学反思(13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认识钟表课后的教学反思(13篇) 12月9日,既兴奋又紧急的一天。第一次在这么多教师面前教学,颇有班门弄斧之感。不过,这节课像第一场战役一样,对我的教学生涯来说有着不同一般的意义。我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上)熟悉钟表第一课时,为这节课我始终思来想去努力想上出有自己想法的数学课,每一个环节细心打磨,每一句话斟酌半天前后用了1个半月的时间,最终新奇出炉。课后的反响还可以,究竟对于一个新人来说,前辈们都会本着包涵和鼓舞的态度,心里也开头大了胆子。心里特殊特殊感谢一个人啊,有她在下面听我上课心里就特殊定,也许这就是冥冥中的力气吧! 无论是设计出一堂如何精彩纷呈的课,它始终是为着学生做效劳的。
2、在随后的练习和测验中,学生的反应又让我产生了一些想法。 1、画12时,起先许多学生画的看上去似乎只有1根指针。为了避开这种状况,我统一让学生记住画针时肯定要带上箭头,并且箭头要正好指向那个数。假如这个小细节在上课时就落实下来,那学生可以走更少的弯路了。 2、半时的画法。在教学半时时,我是让学生学会说这样一句话:分针正好指向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假如是让学生看钟说几时半一般不存在问题,但是画钟的时候就存在学生该如何把“时针走过几”转化为钟面图的问题。比方说让学生画1时半,有不少学生会喜爱画在12和1之间;但是他们在认1时半的钟面时,却能毫不迟疑地告知我时针走过1。归根结底,还是学生没有能真
3、正熟悉到指针走的方向顺时针。而教科书上也没有涉及到“顺时针”的明确目标,这是与之相冲突的。 后来,我想了一想。假如在教学整时时,把课件设计成像一般钟表那样走动,让学生感受从1时到2时,2时到3时不管是时针还是分针都是朝着一个方向走动,那就是顺时针。让学生在看钟表走的过程中,不仅复习了整时,而且还感知到时针和分针走的方向。那么这就为半时,明确“走过几”这个问题就埋下了伏笔。 3、再过几小时,就是几时?这个问题,在练习中频频消失,而我在设计时并没有涉及到。假如在“学校中的一天”里渗透这样的思想就更好了。比方早自修8时,过了3小时,就是我们吃饭的时间11时。 4、整时和半时的两个写法。一般电子钟的写
4、法不会对学生造成困扰,机械钟的写法要求学生写出文字,有不少学生就写错字,多一画或者少一画。在教学时,应当注意书写的问题,特殊是“半”,不仅简单写出3画的横,而且简单漏掉这个字。 熟悉钟表课后的教学反思2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有关精神为指导,转变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力图表达“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进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表达了以下几个关注: 1、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课开头,让学生观赏一段音乐在钟表店里,猜一猜是什么声音,在观赏音乐的过程中让学生定下心来,并顺当过渡到新课的学习。去喜洋洋的钟表店观赏各式各样的钟
5、表,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由于喜洋洋是学生特别宠爱的一个动画人物,将日常生活中的动画人物引入课堂,能够引起学生的留意并激发其学习兴趣。 在学会了熟悉几时后,设置了“帮教师忙”的环节,这样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心理距离,同样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热忱。同时也起到了一个示范的作用,为接下去拨钟表的嬉戏做好了铺垫。“小小报时员”的嬉戏更是吸引了他们的热忱,低年级的学生都很好胜,不愿输给别人,都想在这个环节中好好表现,在嬉戏的过程中很好地加深了对几时的熟悉。 在熟悉大约几时的过程中,首先作为评判员,为喜洋洋和懒洋洋的赴约时间作出推断,喜洋洋遵守时间早到了,而懒洋洋则没有遵守时间,他迟到了。在这样的评断过程中,学生
6、能自觉地熟悉到要做一个遵守时间的人。 同时,给能够积极思索问题,积极回答下列问题,并答复正确的同学赐予鼓舞,嘉奖一朵“小花”,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准时反应,使学生在学问的海洋中获得无穷的乐趣。 2、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力量。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力量是相比照较弱的,许多时候没方法把自己的想法很好地表达出来,遏制了思维的进展。但是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表达力量的激发,同时也是数学思维的激发。 在熟悉时针、分针这一环节时,就安排了几个说的活动,让学生一起说“分针长,时针短”,又让学生同桌说一说,个别说,还让学生在自己的小钟表上找一找,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同桌说一说,个别说一说,注
7、意了学生说的过程。 本节课的重点是熟悉几时,关键是能说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在学生总结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后,让全班同学一起说一说这句话,同桌说一说,个别说一说。并且要求学生在认读钟表的时候能够说出这句话,使学问内化。 同样,在认读大约几时时,师生共同总结出认读方法“接近几时,可以称为大约几时”后,我也安排了学生自己说一说,由于是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语言表达也准时得到了稳固,所以在认读的过程中,学生都能说得很到位,这是语言得到内化的结果。 3、关注学生的认知根底,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力量。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
8、学问阅历上”,本节课教学设计中始终严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动身,在学生汇报沟通的根底上进展整理归纳,构建形成新的学问体系。 在熟悉钟面时,并不是教师直接介绍,而是让学生观看钟面,依据生活阅历,说一说钟面上的12个数字;说一说钟面上两根较粗的针的名称,并能区分出来。 在总结几时的认读方法时,学生通过观看三个时刻钟表分针和时针的指向规律,找出三个钟表指针的一样点和不同点,并发觉规律,归纳方法。分针都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而熟悉大约几时时,通过推断喜洋洋没有迟到,是由于七点没到一点,喜洋洋就到了图书馆。而懒洋洋迟到了,是由于他七点超过了一点才到图书馆。从而在自主认读的过程
9、中,教师稍作引导,师生共同总结认读方法,接近几时,可以称为大约几时。在情境中自主探究,突破难点,学生自主学到的学问印象深刻、扎实、敏捷。 总之,这节课表达了学生是学习的仆人,教师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学生始终处在一个积极思索、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使教与学融为一体。但是不管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操作中都还有许多可以改良的空间,期盼大家的批判和教导。 熟悉钟表课后的教学反思3 熟悉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熟悉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根底。 在教学过程中我留意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动身,根据“熟悉钟面构造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
10、”的挨次,让学生能够生动又详细的去学习数学。因此一开头,我就直接向学生展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钟表,在欣赏的过程中拉近了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及学习兴趣。 在新授局部,我以渐进式的教学方式来指导学生发觉钟面的三个特点: 1、钟面上有12个数字; 2、有两条不同的针(强调又长又细的是分针,又短又粗的是时针)。接着进一步让学生争论沟通二个钟面的的共同特点,学生通过观看比照、争论沟通,最终达成共识:这二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等多种形式进展整时的教学。在这些过程中,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通过自己的学
11、习体验来学习新知。 整时对于学生来说,比拟简单承受。但又感觉一堂课下来练习的形式有些过于单一,始终实行的是教师出示时间,然后学生去读、去写的一种形式。下课之后,就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自己去做一个能转动时针、分针的钟!在做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很明确的体会到钟面上所显示的信息。下节课中就可以利用学生自己做的钟,让他们自己拨一拨钟,让学生的记忆能够更为深刻,同时也可以避开学生会看不会拨的状况消失,更能有效的增加教学效率。生活阅历实际上对本节课的认知有很大的帮忙,一些小朋友已经学会了看时间,因此上课时稍加点拨,就立刻能融会贯穿。因此课堂上关注最多的还是那些没有生活阅历的学生! 熟悉钟表课后的
12、教学反思4 课前,我安排孩子们预备了“钟点学习器”。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孩子们猜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驰不怕累,嘀嘀嗒嗒提示你,时间肯定要珍惜。(谜底:钟表)然后出示了钟表店里的各种样式的钟表,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接着,我引导孩子们认真观看钟面,熟悉时针、分针,并加以区分,让孩子们指出自己“钟点学习器”上的时针、分针。紧接着,通过了解“小明的一天”去重点熟悉“整时”、“半时”。在熟悉整时时,是根据以下步骤进展的: 1、出示“小明的一天”活动中与整时相关的主题图,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阅历试认钟表,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画面内容。 2、集中展现“整时”的4个钟面,让学生认真观看、发觉:
13、它们的分针都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3、让孩子们在“钟点学习器”上拨一拨整时时刻。随后的半时教学和整时教学步骤根本一样。 在熟悉了整时、半时之后,我又出示了电子表计时,让孩子们了解电子表计时方法,学会正确用电子表计时方法表示整时、半时。最终,我安排了一组“认一认”的练习,要求学生会认,并能用电子表计时方法计时。 熟悉钟表课后的教学反思5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孩子们的已有的生活阅历,自然迁移新知。注意孩子们的动手力量的培育,通过“我说你拨”,“我拨你认”,“师拨生认”,“生生互拨互认”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积极参加到活动之中来。在孩子们认时刻的时候,还让他们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认的,要求学
14、生完整表述,表达思维的层次性。 整节课下来,大局部孩子都会认、拨整时时刻了。但一局部孩子认“半时”时还有问题,比方:5时半,有的孩子简单认成6时半。认真思索后,我发觉这主要是由于我们的孩子对于钟表上时针和分针的运动轨迹不清晰,不能精确推断是过了几时,没到几时,所以才会消失上述问题。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我快速针对“半时”学习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1、进一步熟悉钟面。 2、出示活动钟表(时针、分针可以转动的),让学生观看时针和分针的运动轨迹,即:12341212。经过这样的观看,我发觉孩子们在认半时时有了很大的进步。 3、认、拨几个特别易混的时刻,如:12时、12时半、6时、6时半,让学生进一步
15、区分整时和半时的不同。 4、让学生回家试着在真实的小闹钟上拨整时和半时,进一步感受时针、分针的运动轨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力量。 课后,我还有这样的一个思索:假如课堂上的学具不用“钟点学习器“,而改用真正的钟表(小闹钟),效果会怎样?当孩子们在小闹钟上拨一拨时,是不是就自然地观看到了时针、分针的运动轨迹,更利于半时的熟悉?但同时我又有以下困惑: 1、真实的钟,时针、分针运动时有滴答滴答的声音,是否会转移孩子们的留意力? 2、孩子们原来动手力量就差,在钟上拨整时、半时是否更难? 胜利之处: 1、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营造高涨的学习气氛。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假如教师不想方法使学生产生心情昂扬和
16、智力兴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学问,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乏。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所以,我始终在思考,怎样从一上课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立刻处于兴奋状态呢?于是,我利用课件,伴着音乐观赏各种各样的钟表,学生特别感兴趣。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剧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泼、向上的学习气氛,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2、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在玩中学数学。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加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为学生供应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观看与思索、发觉、表达的
17、时机,激发了学生的参加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育了学生动手实践力量。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学问,亲密联系实际。表达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意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留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儿童的才智在他的手指尖上。”课标提倡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依据学习学问的性质特点,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习,我让学生每人预备一个学具钟面,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让学生动手拨一拨,由于时间是比拟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有肯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大量的操作活动学习。课中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钟,为学生供应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观看与思索、发觉,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充分调动
18、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准时反应沟通,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育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缺乏之处: 1、 教师语言不够精练。作为教师,教学语言要讲究艺术性,尤其是数学课堂上更要严谨、标准、标准,这方面我做的不够。或许是这几年来始终在教低年级的原因吧,显得在课堂上语言罗嗦、重复、不精练。 2、学生学习习惯需加强培育。由于一年级学生来到小学才一个多月,来自各个幼儿园,课堂常规大不一样,在这一个月里,很多习惯还没有养成,如:课堂上当我提出问题时,有些小朋友不举手很快地说出答案;请同学回答下列问题时不仔细倾听 3、组织教学还不到位。学生会看钟表认时间,但依据时间拨出相应的钟
19、表就有难度了:由于学生不是常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教师的指挥,在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究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培育学生的实践操作力量,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和语言表达力量。 熟悉钟表课后的教学反思6 熟悉半时是熟悉钟表的其次课时,熟悉半时比熟悉整时难一些。突破重点、难点的关键在于把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起来,运用观看与操作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在师生沟通、生生沟通中体验感悟半时指针位置的特点。我把电子多媒体走进课堂,以“守株待兔”的故事为线索绽开,讲解“8时已过,分针再走半圈就是8时
20、半”,利用学问的迁移规律,学生联想、推想得出9时半、10时半、12时半,由已有学问生成新学问,既发觉了学问之间的联系,又体验到半时是由整时进展而来的。吸引了学生与教师的目光,成为课堂的一个亮点。在本课教学中我比拟有效地使用了实物投影,学生亲自拔一拔、画一画、亲身经受体验学问的形成过程。练习设计遵循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了读时间、写时间、画指针等内容,使学生在沟通、合作中,多侧面积存感性熟悉,再上升为理性熟悉,感受数学的力气。 本节课由于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探究性,教学中设置了很多新奇好玩的实践活动内容,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共性进展,增加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习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钟表 认识 钟表 课后 教学 反思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