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考点提升训练专题四:内能.docx
《中考物理考点提升训练专题四:内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考点提升训练专题四:内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考物理考点提升训练专题四:内能考点一:分子动理论.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的是1A.花开时香气扑鼻B.扫地时尘土飞扬C.红墨水在水中散开D.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2.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紧压,两个铅柱结合了起来,在下面吊挂一个重物,它们仍没有分开,如图。该实验说明了( )。A.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间隙B. 分子间存在斥力D. 分子无规则运动3.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A. 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B. 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
2、重了C. 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作用D. 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4.将复写纸夹在两张白纸之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分别取两个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相同铝质易拉罐压在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纸上留下痕迹的颜色深浅不同。该现象说明( )。A.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C.分子间存在斥力B. 分子间存在引力D. 分子间有空隙 5.如图所示,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出玻璃板后,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进到了上面的瓶子.这个现象说明()A.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气体是由分子组成的D.温度越高,
3、气体分子运动越剧烈6.学习了分子的相关知识后,小明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在观察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几种猜想:A.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B.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研究猜想 A 是否正确,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热水和冷水,同时各滴入一滴蓝墨水,观察两杯水的颜色变化的快慢(如图所示).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运动与物质温度之间的关系.(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得出的结论是(2)为验证猜想 B,小明和同学们又设计出如下实验方案:取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各滴入一滴蓝墨水,观察两杯水
4、的颜色变化的快慢.请你指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一条即可).考点二:内能 1.对下列常见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A.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C.雾霾弥漫,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 围火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D. 雪花纷飞,是因为分子之间有排斥力作用2.如图所示,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可看到瓶塞跳起,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给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B.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C.给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少D.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B.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C.0
5、的冰熔化成 0的水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D. 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4.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5. 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4 时刻物体内能为零B.t2、t3 时刻物体内能相等C.t2 时刻物体内能比 t3 大D.t1 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 t2 时刻大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地球的温室效应
6、太阳通过热辐射把能量输送到地面,温暖了地球,养育了万物。地表受热后,也会产生热辐射,向外传递能量。由于地球表面有一层大气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减弱这种向外的热辐射,因此地表温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就是温室效应。适度的温室效应是维持地球上生命生存环境的必要保证。大气层中的大部分二氧化碳是自然产生的,然而现代工业大量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了更多的二氧化碳;另外,由于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削弱了植物因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消耗。这些都加剧了地球的温室效应。这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如果地球表面温度过高,将会导致两极的冰雪融化,使得海平面上升,淹没城市,大片良田盐碱化。温度的升高还会影响
7、全球气候,使得一些地区暴雨成灾,而另一些地区干旱少雨,促使土地荒漠化。(1)“太阳通过热辐射把能量输送到地面,温暖了地球,养育了万物。”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内能。(2)地表受热后,也会产生热辐射,向外球表面有一层大气层,大气中的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由于地气体会减弱热辐射,因此地表温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就是温室效应。(3)地球温室效应加剧,主要的人为因素有两个,一是考点三:比热容,二是。1. 煤油的比热容为 2.1103J/(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为 2kg 的煤油,其比热容为 4.2103J/(kg)B.质量为 2kg 的煤油吸收 4.2103J 的热量,温
8、度升高 1C.质量为 1kg 的煤油放出 2.1103J 的热量,温度降低 1D.质量为 1kg 的煤油温度升高 1,吸收的热量为 2.1103J/(kg).夏天,人们喜欢到海边度假.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而沙漠的夏天昼夜温差可达 50.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太阳照射沙漠地区的时间较长 B.海边有风而沙漠地区可能没有2) C.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由 Q=cm(tt0)得 c=D.太阳直射沙漠地区,斜射海边3,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C.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
9、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无关D.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4.如图,在比较酒精和水比热容大小的实验中,用图甲装置对相同质量的酒精和水进行加热,得到图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同一盏酒精灯对两个试管同时加热是为了使酒精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B.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热量不同C.从图线可知水的比热容比酒精的小D.从图线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相同5.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10、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选填“高”或“低”)。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实验表明,_(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如图甲,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6(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相同的水和煤油.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2)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甲可判断出 a 物质是根据图乙可判断出.(选填“水”或“煤油”)吸热能力强.(选填“水”或“煤油”)考点四:热量的计算.某太阳能热水器装有质量为 200k
11、g 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该热水器中的水的温度从 15升高了 50,求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12.在冬天,为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每小时大约需提供 1.26 107J 的热量,若进入散热器的水的温度是 80,从散热器流出水的温度是 65 ,则每天需提供给散热器 80 的水多少 kg? 3.燃气灶烧水时,把质量为 2kg、初温为 20的水加热到 100,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了 1.68(106J 的热量.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求:1)水吸收的热量;2)燃气灶烧水时的效率.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进行取
12、暖。其原理是:在房间地面装饰层下铺设散热管道,通过管道内的热水散热提高室温。当供水温度为 45时,单位面积的散热功率与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管材料的对应关系见下表:(1)若该地暖系统的总水量为 2103kg,将全部的水从 5加热至 45,水至少需要吸收多少热量?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2)某家庭木地板的面积为 80m2,散热管材料为聚丁烯(PB),供水温度为 45,则该供暖系统每小时的散热量为多少焦耳?3)“水地暖”散热量除与散热时间、面积有关外,你认为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至少写出两点。( 中考物理考点提升训练专题四:内能参考答案考点一:分子动理论.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物理 考点 提升 训练 专题 内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