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蜂》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蜂》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蜂》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蜂体裁:诗题文: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作者:名字:罗隐年代:唐代描述: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 833 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 859 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 867 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 887 年),55 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
2、职。公元 909 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 77 岁。翻译:原文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译文: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原文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译文: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作者对当时考试制度、当时朝廷的失望,以及在这样的情绪下,看见人民辛苦劳作在田间地头与部分朝廷官员不劳而获这样相对立的情景而产生的愤懑,大致是罗隐作出这首讽喻不劳而获者的蜂的原因。 赏析二:艺术特色前两句写蜜蜂的生存状态,“不论”“无限”,蜜蜂在辛勤劳动中“占尽风光”,简单写来看似平平无奇,纯行直
3、白,几乎是欣赏、夸赞的口吻,实则是匠心独运,先扬后抑,为下文的议论做出了铺垫。后两句紧乘“蜜蜂”这一意象,把它象征的“劳动者”意象加以引申、扩大,发出“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一声叹息。诗人以反诘的语气控诉了那些沉迷利禄之人,感喟良久之余不禁又对广大的劳苦人民产生了矜惜怜悯之情,从另一个侧面对这种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平现实加以嘲讽和鞭笞,在为劳动人民鸣冤叫屈的同时也是对自己久沉下僚、大志难伸的境遇予以反省,表达对唐末朋党倾轧、宦官专权、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更深的痛恨之情。这首咏蜂诗运用象征的手法、设问的形式反映了劳动者不能享受其劳动成果的社会现象。考点:一、必背名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解释:关键词:山尖山峰。关键词:尽都。关键词:占占其所有。关键词:甜醇香的蜂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小学语文 古诗文 原文 注释 翻译 赏析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