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和分米的认识》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毫米和分米的认识》说课稿.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说课稿 熟悉分米和毫米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熟悉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肯定的用尺度量力量的根底之上进展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熟悉,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进展效劳。共性的和谐,理性的培育,情操的陶冶,身心进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熟悉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学问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究学问间的内存联系,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实践操作力
2、量,简洁的推理力量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同时结合详细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育学生的细心、仔细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说教法: 1、教学分米的熟悉时采纳自主、合作、分层的教学策略。先测量吸管的长度,再通过牛奶盒的吸管,知道10厘米长的线段可以用分米来表示,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然后在尺上找一找1分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提醒1分米=10厘米。再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分米,感知1分米长的长度,紧接着让学生画出一分米的线段,最终说诞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分米。 2、教学毫米熟悉时利用直观操作,采纳导学法进展教学。先让学生测量卡的厚度,硬币的厚度,在
3、这个过程中学生发觉问题,需要引进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在体验1毫米时,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硬币或磁卡,感觉1毫米的厚度,然后专心体会。最终,教师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能用毫米表示单位的实物来。 3、教学单位进率时采纳引导发觉法进展教学,如教学1厘米=10毫米时,让学生观看学生尺,引导学生知道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再数一数有几小格,从而得出结论。 毫米和分米的熟悉说课稿2 教材分析: 1 教材简析: 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熟悉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肯定的用尺度量力量的根底之上进展教学的。教材安排了以学生估测数学书宽和厚,在测量时不能得到整厘米数时,自然地感悟毫米产生的需要,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它是属于量
4、与计量中的学问,也是几何教学中所必需的。这样的编排启发我们,教学这些计量单位时,要关注几何直觉、几何想象、几何测量。分米的编排与毫米类似,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学习好这课对今后学生从事的几何测量等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2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对几何教学的根本精神,本着把计算几何、证明几何转变为直观几何、发觉几何的想法,把今日要学习的与几何学问有关的分米、毫米的熟悉的教学目标定为 使学生熟悉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 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引导学生探究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联系,培育学生
5、的观看力量,在对实物的估测过程中培育学生实践操作力量,简洁的推理力量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在操作中培育学生的细心、仔细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教学重难点: 在今后学习中,常用到这几个长度单位,它是学习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根底,特别重要,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知道分米、毫米这二个长度单位和把握1米10分米、1分米10 厘米、1厘米10毫米。由于学生处身心进展阶段的特点,原来对米和厘米的长度观念比拟淡薄浅薄,现在要求他们建立分米毫米等长度观念是较难的。故此认为教学难点是建立分米、毫米的长度单位的观念。 说教法: 本课我拟采纳以下教法 1直观教学法。教学时利用直尺,观看分米、毫米标准的长度
6、,观看1毫米、1分米的长度,在脑中建立表象,并让学生用生活中典型的长度帮忙学生感悟专心体会。在估测中,把估测对象与标准长度反复比照,再测量。在整个教学中,给学生正面刺激,帮忙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 2练习法。学生稳固学问和形成各种学习技能需要反复的练习,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在教学熟悉分米、毫米时,让学生去找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做为参照物,在估测物体长度时,有效帮忙学生估测精确些。为了到达估测相对精确,课堂上采纳让学生去估测不同物体的反复练习,以帮忙学生形成估测长度方面的技能。 说学法: 依据对教材的熟悉和已制定的目标,我在学法培育方面做到 1进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培育学生操作力量。本
7、节课要让学生在找、摸、量、摆的自主试验、自主探究过程中,自主地建立起毫米和分米的观念,在建立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力量和实际的应用力量。 2学会与人合作养成良好习惯。本课教学比拟重视观看发觉,估量测量,让学生有了自主动手操作和沟通观看发觉的时机。在沟通中学会倾听他们的发言,取取长补短;在估量测量中,由于毫米相对较小,简单出错,采纳同学合作学习,分工完成,在课堂中培育了学生的合作力量。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备 出示公园调皮宝的告示:身高80厘米以上,1米30厘米以下的方可入内。你可以进入玩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说身高多少,能否进入游玩。 提问:这里涉及二个长度单位是什么?(依
8、据学生答复把米和厘米板书黑板上)你能比划一下1米长度和1厘米的长度吗? (在课初通过创设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境,稳定学生学习心情,做好学习的预备,同时这个情境是学生常常玩的,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情境中自然引出二个已学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唤起他们对米和厘米的印象,为新学问学习做好预备) 二、教学新知 1熟悉毫米 出示二把尺子(一把以厘米为单位,一把以毫米为单位)观看这二把尺子有什么不同? 在学生发觉特点时,提醒课题毫米的熟悉。 感受毫米的必要性 出示一支4厘米长的铅笔分别放在这二把尺子上方的图,观看用哪把尺子好点? 得出结论用这二把尺子量这4厘米长时,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分, 再出示图,是4厘米5毫
9、米的铅笔放在这二把尺子上的图,量这支铅笔,用哪把尺子好点呢? 学生通过观看比照,发觉有毫米的尺子去量不是整厘米数时较精确点. 建立毫米的表象 师:通过刚刚的测量,我们知道为了使结果比用米和厘米测更精确些,产生了一个新的单位:毫米。请你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用手比划一下。闭上眼睛想一想,记在脑中。 师提问:生活哪些物体的长或厚约为1毫米?依据学生答复,教师出示典型的硬币厚约为1毫米,让学生去观看。要求学生观看努力去记住1毫米的长度。接下去要求比划3毫米的长度并与尺子比拟调整比划结果,连续报几个毫米数让学生比划对比,最终要求比划10毫米的长度。 学习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追问:通过刚刚比
10、划和观看,你发觉什么? 估计学生不难发觉:毫米是相对较小的长度单位,1厘米10毫米。假如没有发觉就通过提问:通过观看你发觉:1厘米与毫米有什么关系?得出1厘米10毫米。 提问:假如某人对厘米比拟熟识,而对毫米印象不深,你有什么方法让他想起1毫米来呢? 引导学生除了记那典型的物体外,还可以想象把1厘米长平均分成10份来回想1毫米的长度。 应用毫米去估测 谈话:通过学习我们对毫米有了肯定的熟悉,你会用它来测量吗?看看课初的铅笔是多长? 估计学生有二种不同答案:4厘米5毫米或45毫米。告知学生这二种答案都可以。同时提示学生毫米相对较小的单位,测量操作更要标准,留意把左端与尺子上的刻度线对齐,避开移动
11、造成错误。 师:拿出数学书,让学生观看其厚度,你觉得数学是多厚? 二三人说后, 教师拿出带毫米的尺子放在离书有肯定距离的地方,让学生比照参照去估。接下去再把尺子靠近数学书,让学生估一次。最终要求去测量,数学书究竟是几毫米厚? (这个过程着眼学生毫米观念的建立,给学生一个估测、比照、再估测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助于帮忙学生建立毫米表象,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力量) 师:请你象刚刚这样,从身边选一个较短小的物体去估一估。 (我认为学生由于学习过用厘米和米去测量物体,所以其测量的方法,读多少长的认读法都能正迁移到毫米的有关应用中去。所以我认为测量时把物体与0刻度线对齐或1刻度线对齐等去测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去强
12、调,假如学生有消失告知是可以的就行。我把主要精力放在1毫米表象和几毫米的长度观看建立上,放在估量长度,测量长度上。这样教学是符合当前几何教学的改革趋势,做到关注几何直觉、几何想象、几何测量等。) 2分米的熟悉 分米 教师承接上面师生估测活动,出示一条10厘米长的小棒,让学生估,引出这条是10厘米。 师:这也是一个长度单位,你知道它是什么呢。估计学生能知这是1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师:请大家不借助于直尺等有刻度的物体,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 画后要求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比方0到10,10到20的距离都是1分米。让学生用1分米长与所画的线段比一比,思索如何记住1分米?让学生去找一找生活中
13、长约1分米的物体,来帮忙学生建立观念。如从中指尖到掌心之间大约长1分米,手掌宽约1分米等。 分米与米的关系 师:2分米长约是多少,用手比划一下?4分米?10分米? 师:你发觉什么? 引导学生发觉1米10分米。 应用分米估测 最终让学生去选择身边的物体如桌宽等去估量、测量。 (分米的教学与刚刚的毫米教学类似。着眼于学生分米观念的建立,着眼于学生可持续性进展。) 3长度单位的系统化和展望 谈话:同学们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又熟悉了长度单位的二位新朋友毫米和分米,请你把它们与原来学习过的米、厘米一起,排排队,从大到小排好? 师:排列后,请你们仔细观看,认真思索,你又有什么新的发觉呢?或者还有什么问题?
14、 引导学生发觉:相邻单位的进率都是10。 师:从下往上看,这些单位是从小到大,你还想到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比米大的常用长度单位还有什么?比毫米小的常用长度单位还有什么?(说)。 师告知学生: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有千米,比毫米小的单位,还有微米等。11 小结:由于各国习惯的不同,有不同的长度单位,有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不同的长度单位,写篇数学小日记。 三、稳固练习 稳固练习是形成技能不行缺少的环节,这节课我安排了以下练习题 这些练习题都与几何测量、几何直觉直接相关,符合当前课改精神。同时在课堂上进展必要重复,帮忙学生形成技能技巧。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知道
15、了什么?你还想去讨论什么问题? (鼓舞学生大胆发言,准时反应。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收获的信息进展和筛选和整理,完善学问构造,并准时对所学的学问进展稳固。 毫米和分米的熟悉说课稿3 敬重的各位领导、教师们: 大家好!今日我说课的课题毫米和分米的熟悉。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3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的第1课时,本课内容是在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拟完整的”熟悉,对于今后学习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依据对教材的理解,同时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构造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熟悉长
16、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并能进展长度单位间的简洁换算。 (2)、力量目标: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培育和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力量、动手操作力量和推理力量。(3)、情感目标:经受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亲密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毫米、分米长度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是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和估测。 四、教法和学法: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纳如下方法: (1)直观演示,操作发觉:教师利用直观教具(或多媒体)的
17、演示,引导学生观看比拟,再让学生动手操作争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熟悉的根底上探究新知。 (2)巧设疑问,激发兴趣:教师通过设疑,指明学习方向,营造探究新知的气氛,有目的,有规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仆人,使学生在观看、比拟、争论、讨论等活动中参加教学全过程,从而到达把握新知和进展力量的目的。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学问的迁移规律,培育学生利用旧学问学习新学问的力量,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把握学问、形成技能。 五、教具预备学生预备: 纸尺、塑料尺、一分钱硬币、小金箍棒等。教师预备:多媒体课件、米尺、四根金箍棒(1米、20厘米、1分米、7毫米),生活中常见的接近1毫米和1分
18、米的物品。 六、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情境导入,引发冲突:课前,播放西游记主题曲猴哥,顺势引出孙悟空和他那件特别厉害的兵器金箍棒,此时用课件展现金箍棒渐渐变短,最终变到耳朵里的过程,在学生答复出自己的观看结果后,问他们想不想看看真的金箍棒,随即教师拿出一号金箍棒,学生先估量,然后量出长1米,也可以说长100厘米。出示长20厘米的二号金箍棒,先估量长度,再说说测量方法。这样设计主要有3个目的:一是选用富有童趣的素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整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二是用学生熟识的事物,唤醒学生对米、厘米的记忆,有效复习了原有的学问。三是这两根金箍棒在后面学习分米时
19、,还将用到,可谓一材多用。然后利用最小的金箍棒,引发冲突,学生用纸条尺测量时发觉长度不到1厘米,用准确到厘米的纸条尺不能准确测量出其长度,此时教师再鼓舞学生想方法,并引导他们最终在尺子上01之间把毫米表示出来,并准时告知学生,为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数学家真的把每个厘米分成了许多的小格,并且规定这1小格就是1毫米,从而引入熟悉1毫米的教学。这一环节通过动手量不到1厘米的金箍棒,充分暴露学生的认知起点,感受到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就是通过学生大胆的猜测和尝试,画出毫米以后,教师准时鼓舞,说他们可以像数学家那样思索问题了,增加其自信念,为下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根底。 (二)自主探究,熟悉新知
20、。首先熟悉毫米,先让学生在尺子上找1毫米,再利用展台选几名学生指出不同位置的1毫米,使学生明白1厘米之间的每个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然后通过用手势表示1毫米、找1毫米的物体、画几毫米等形式加深对毫米的熟悉和感知。在教学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时,我采纳的方法是:让学生画一条10毫米的线段,一边画一边想,你有什么发觉,学生很自然、很轻松的得出结论:10毫米就是1厘米。学生在自己画线段时发觉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特别有成就感。最终明确毫米的用途,别看1毫米特殊短,用处可不小,在生活中测量比拟短的物体的长度或更准确的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都要用到毫米。我们现在能不能精确测量出那根小金箍棒的长度呢?通过测量真正感
21、受到毫米的用途,更明确了测量的方法。熟悉分米时,我先让学生在纸条尺上用剪刀剪下10厘米,教师再出示一根1分米长的小金箍棒,和学生10厘米长的纸条比一比,结果长度相等,得出:1分米10厘米。分米的教学直观引入,简洁有效。接着通过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借助纸条或直尺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找一找身边长度大约为1分米的物体等形式充分感知1分米。在理解分米和米的关系时,先让学生说说2号金箍棒的长度假如用分米作单位,是几分米,用剪下的1分米尺子比一比,也可依据分米和厘米的关系想一想。学生能答复出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然后让学生思索:1号金箍棒的长度假如用分米作单位,是几分米,此处难度较大,
22、学生发言完毕后,准时鼓舞,并用课件演示:1米10分米。 (三)总结长度单位教师首先指出毫米和分米,同米和厘米一样,都是计量长度的单位,叫做长度单位。然后让学生把这4个长度单位根据从小到大的挨次进展排列,学生答复时,让其他同学分别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大约有多长,再请学生思索,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该怎样选择长度单位。通过这一环节,对已学过的长度单位进展了梳理。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来选择适宜的长度单位,有效地培育了学生的规律力量。在学生对长度单位的选择有了明确熟悉后,告知他们:生活中,人们就是这样来运用长度单位的,然后出示几则信息:n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约8844米。
23、中学生课桌高度应为7分米左右,椅子高度应为4分米左右。新加坡竹节虫是世界上最长的昆虫,瘦长的身体达27厘米。世界上最小的鸟是生活在古巴和美国的一种蜂鸟,其体长大约为5厘米。地板厚度在68毫米之间能确保地板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及散热功能。由此表达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四)稳固练习在习题的设计上,不仅注意了学问的综合性、生活性、还注意了趣味性。我设计了两个题型: 一是单位换算,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每个题目都让学生说说自己换算的想法,对学生思维力量的培育很有帮忙。 二是改“八戒的日记”,这是对长度单位的又一次梳理,练习时,学生能通过用手势描述、在脑海中想象等形式来表述物
24、体的长度,在感受用错单位造成笑话的同时,深刻体会到数学的亲切和合理选择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再通过“你想对八戒说些什么”这一问题,使学生明白对待学习要慎重、仔细。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长先让学生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然后教师总结,并告知学生:金箍棒还能变得更长,也能变得更短更短,短到眼睛看不清了(课件)。这就需要比米更大的单位和比毫米更小的单位,在今后的学习中会逐步学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家查找资料提前进展一些了解。这不仅对整节课进展了回忆,而且自然引出了下节课和以后将要学习的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开阔学生思维的作用。总之,整节课我始终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为素材,通过观看、估测、实测、思索等丰
25、富的活动,让全部学生都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其学习热忱,让他们不仅学有所获,而且学得轻松、欢乐! 七、板书设计: 毫米、分米的熟悉mmdm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00厘米n八、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富于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展观看、试验、猜想、验证、推理及沟通等等数学活动。可是在稍显枯燥的练习中,如何来表达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如何让数学练习也能深深的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我们设计了“小明的日记”这一环节,学生在读日记的过程中发觉了错误,笑声不断,教师就因此而提问:“你们笑什么?”学生指出各种错处而改正,整个改错过
26、程中,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环节就让数学学问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学生真真实切地感受到数学的亲切,久而久之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兴趣和积极地情感。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纳“做”数学的教育理念,主要注意新课的引入,注意学生活动的开放性、有序性和有效性。总的设计思路为:以学生身高的变化为切入点绽开教学;接着,在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厚的活动中引起认知冲突;然后让学生用眼观看直尺、结合课件熟悉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接下来,让学生在类比联想中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最终,让学生在实际测量活动中深化拓展学问。固然这是我预设的教学程序,实际上教学流程还要随着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而变化。 毫米和
27、分米的熟悉说课稿4 今日说的是第一课时,熟悉分米和毫米。第一个例题先通过争论铅笔盒的长和宽的数据,引出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的描述。在此根底上,教材设计了一些列活动来引导学生通过观看、操作、沟通等进一步感知一分米的实际长度。最终要求学生在米尺上数一数一米有几分米,来推算出分米与米的进率从而在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建立起完整的联系。其次个例题让学生用尺测量数学书的厚度,引出缺乏1厘米引起小朋友的认知冲突,教材再引导小朋友数小格子来明确测量结果。由此提醒:直尺上一厘米中间每一小个的长度是1毫米。然后要求学生用笔尖指着尺上的小格数数,一厘米有多少毫米,借此明确厘米与毫米的关系。随后还呈现
28、出一些1毫米的物体,借助这些直观的例子更加充分的使学生感知1毫米的实际长度。最终教材提出你知道那些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吗这一问题,启发学生在沟通中进一步丰富对1毫米或几毫米实际长度的感知,并初步建立相关长度的表象。随后想想做做6题帮忙学生进一步稳固对1分米,1毫米实际长度的熟悉。 这局部内容主要是教学分米和毫米的熟悉及长度单位的简洁换算。在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也初步学会用厘米分米作单位测量或估量物体线段的长度。分米和毫米不仅是熟悉长度单位的根底之一,也是学生逐步把握测量方法和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所以通过这一局部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增加从量与计量的角
29、度观看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拓宽用数学只是和方法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范围,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亲密联系,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面积和体积的测量等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其他内容积存阅历,打好根底。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熟悉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各单位间的进率。 2. 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力量和简洁的推理力量。 毫米和分米的熟悉说课稿5 一说教材: 分米和毫米的熟悉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熟悉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肯定的用尺度量力量的根底之上进展教学的。 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熟悉,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
30、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进展效劳。共性的和谐,理性的培育,情操的陶冶,身心进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熟悉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学问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究学问间的内存联系,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实践操作力量,简洁的推理力量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同时结合详细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育学生的细心、仔细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进展,处理好
31、传授学问与培育情感态度、培育力量的关系。在分米和毫米的熟悉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承受和积存学问,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意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加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学问阅历动身,在轻松的气氛中通过观看、操作、比拟等一系列活动,相互合作,集体探讨,猎取学问,应用学问。 三说教学过程: 一、用自主探究,育实践力量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转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力量的进展。基于此,分米和毫米的熟悉中,对于分米的教学,
32、我把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觉问题,通过试验、操作、表达与沟通等探究活动,自主探究。例如教师问:关于分米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接着出示1分米的尺,让学生理解1分米在尺上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估一估、画一画、数一数、量一量等环节加深对一分米长度的印象,通过自已的操作来发觉学问,学习学问。 二、 以层层引入,导数学新知承受式的学习当然同样给了学生科学概念的结论,却没有给学生一个探究和探险的经受,学生随之失去了培育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的时机。会发觉学生把学问抛得很快,究其缘由,是学生缺乏对教学学问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学分米和毫米的熟悉时,对于米、分米、厘米、毫米
33、的进率关系,我们没有硬性灌输,而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阅历,学问阅历动身对教师所讲的1小格就是1毫米,10厘米就是1分米,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起新的认知构造。 在比拟、分析、推理之后,学生形成了新的学问体系,也就是不同单位的长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从而真正地运用所学学问,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在熟悉毫米时,教师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问:你发觉了哪些有关毫米的学问?当学生说出直尺上一小格就是1毫米时,教师立即出示课件并引导问:那么1厘米有多少毫米呢?让学生来数一数,得出1厘米=10毫米。教师连续问:那么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请学生量一量,了解生活中一毫米厚的物体有哪些,加深对毫米的熟悉。 三、 让趣味练习,促学问稳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富于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展观看、试验、猜想、验证、推理及沟通等等数学活动。可是在稍显枯燥的练习中,如何来表达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如何让数学练习也能深深的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我们设计了小明的日记这一环节,学生在读日记的过程中发觉了错误,笑声不断,教师就因此而提问:你们笑什么?学生指出各种错处而改正,整个改错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环节就让数学学问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学生真真实切地感受到数学的亲切,久而久之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兴趣和积极地情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