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庆市中考语文真题B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重庆市中考语文真题B卷(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庆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学校开展“我的读写时光”主题活动,小文写了一段读书心得,请帮他完成下列任务。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难以想象的惊涛害浪,锤炼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尤其是近代以来,在民族危亡的严峻时刻,铁骨铮铮的中国人前仆(p)后继,浴血奋战,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在国民党白色恐怖肆虐之际,中国共产党人以坚真不屈的气节,诠释
2、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当美帝国主义在中朝边境武力挑衅之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唱着振聋发聩的战歌,越过关山险隘(y),打破了美国侵略者不可战胜的神话。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不可阻挡,但道阻且长,更应该依靠全体人民自强不息、团结一致的磅礴力量,我们正处在一个愈进愈难而又非进不可的时候,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披荆斩棘,走向胜利。我们应该明白:_。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必须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跃马扬鞭,一路向前。【任务一】识字辨词1. 改正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字音修改字形修改(1)前仆(p)后继_(2)关山险隘(y)_(3)惊涛害浪_(4)坚真不屈_2. 指出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有
3、误的一项( )A. 严峻B. 可歌可泣C. 挑衅D. 振聋发聩【任务二】语句梳理3. 文段中的画线句顺序不合理,请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 )A. B. C. D. 【任务三】创意表达4. 小文想写一个句子放在末段的空白处,请帮他完成。要求:运用“不是而是因为”的句式,前后文语意要连贯。(不超过80字)【答案】1. . p . i . 骇 . 贞 2. D 3. A 4. 现在的美好生活不是轻易得来的,而是无数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敢拼敢想换来的,因为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不断奋斗。【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1)前仆(p)后继p;(2)关山险隘(y)i;(3)惊涛害浪惊
4、涛骇浪;(4)坚真不屈坚贞不屈;【2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A.严峻:严厉、严肃,严重。使用正确;B.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使用正确;C.挑衅:故意制造事端,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等。使用正确;D.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不能形容战歌,使用有误;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把握关联词的搭配;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句承接“如今”点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状“进程不可阻挡,但道阻且长
5、”;句“愈进愈难”承接句“道阻且长”;句点明这个时候应该采取的办法“依靠全体人民自强不息、团结一致的磅礴力量”,进而引出句结果“走向胜利”;故排为:;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首段围绕“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锤炼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展开,第二段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道阻且长,第三段“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必须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跃马扬鞭,一路向前”我们该如何去做,“我们应该明白”应该是由上文内容明白的道理,我们应该在继承中发展,自强不息,为民族复兴,国家繁荣富强而奋斗;需用“不是而是因为”的句式表达,注意字数不超过80字。示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道阻且长
6、不是我们停滞不前的借口,而是创造新局面的挑战,因为只有敢拼敢想,奋勇拼搏,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5. 根据傅雷家书和骆驼祥子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1)下面是对傅雷家书中“君子人格”的探究提纲,请你将内容补充完整。君子人格举例傅雷告诫儿子每次登台都与国家面子有关,个人的荣辱得失事小,国家的荣辱得失事大。谦虚恭谨傅雷教育儿子做人要谦虚,要认识到成绩是大家促成的,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反躬自省(2)老马祖孙俩在骆驼祥子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祥子的命运和小说的主旨进行分析。【答案】(1)热爱祖国;傅雷希望儿子时时检讨、反省自己,正视错误,要及时检查并改正自己的过失。 (2)老马祖孙的命运成为祥子人生
7、态度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表现勤劳工作却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劳动者的共同命运,揭露不让好人有出路的黑暗社会现实。【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傅雷家书收录了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100多封,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信件主要内容:生活和艺术追求方面,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谨慎、礼仪要得,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生活问题和成长问题方面,对儿子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比如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的问题
8、,都提出意见和建议;艺术方面:用大量篇幅谈美术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和艺术修养等,鼓励儿子多从诗歌、戏剧、艺术等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第一空,根据题干中“谦虚恭谨”“反躬自省”可知,此题答案应组织为四字词语格式,联系“傅雷告诫儿子每次登台都与国家面子有关,个人的荣辱得失事小,国家的荣辱得失事大”可知,傅雷教育傅聪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热爱祖国;第二空,根据“反躬自省”可知,列举傅雷告诫儿子要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的内容即可。示例:傅雷告诫儿子,在获得巨大成功的时候要戒骄戒躁,遭遇困境时也不要气馁,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中人物形象的作用。骆驼祥
9、子中,老马是一个自己有车的车夫,却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小马最终因为没钱治疗病死在老马的怀里。而没有小马儿的帮助,老马也拉不动车了,所以他只能摆个摊卖茶和烧饼了。老马祖孙的悲惨遭遇给祥子最大的希望蒙上了一层阴影,成为了祥子人生态度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祥子似乎从老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将来,他开始对理想产生了动摇,对靠个人奋斗可以摆脱贫穷的命运产生了怀疑。老马祖孙的命运揭示了勤苦而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劳动者的共同命运,也揭露了不让好人有出路的黑暗社会现实。据此总结作答即可。6. 学校开展“文学部落”综合性学习活动,要举行课本剧展演,请你完成下列任务。【课本剧编排】(1)班级准备编排一个课本剧参加
10、展演,请完善编排流程。第一步:确定展演篇目并研读第二步:_第三步:_第四步:同学们认真排练第五步:准备服装、道具和布景,进行彩排【活动开展】(2)你被选为展演活动的主持人,请写一段开场白。(要求:不超过100字)【答案】(1) . 改编故事内容 . 分配角色 (2)示例:尊敬的各位观众,晚上好!今晚,我们将为您带来多样化的课本剧表演,让您体验不一样的视听盛宴。我们的演员们已经准备好了,让我们为他们鼓掌,参与到这一夜的表演中,享受这一份难得的感动吧。【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活动设计。题干要求为课本剧表演完善编排流程。课本剧就是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形式,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表
11、演课本剧首先要选合适的课文编写成剧本,然后组队分角色、熟背台词、准备道具等,而后进行排练。具体流程:第一步:首先确定好课本剧,从学过的课文中选择最感兴趣的故事来表演,而且所选的文章要有故事情节和教育意义。选剧时要注意选择故事性强,情节波澜起伏。人物不多,性格鲜明突出。时空较集中,矛盾冲突尖锐。主要通过对话刻画人物的剧本;第二步:对故事进行改编。我们要根据表演需要对故事内容进行改编。改编不能脱离课文主题。设计人物的台词、动作、表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让表演的舞台人物更加生动形象。第三步:角色分配:根据剧本将角色分配给不同的学生,确定每个角色的演员,让他们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深入了解,并在表演中
12、充分发挥角色的特点。第四步:排练。根据剧本进行排练,分别练习台词、动作和表情等,要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画和语言表达的自然流畅,通过多次的反复排练,让表演更加精彩。第五步:准备服装、道具和布景,进行彩排。在表演中适当的使用舞美设计元素,比如舞台布置、服装、道具、音乐等,能够更好地展现故事的情节和气氛,让表演更加生动形象。【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拟写开场白。开场白一般要由称谓、问候语+开展活动的原因、目的或意义+导入语构成,拟写开场白时,要注意情景场合,语言要得体,表达要富有文采,能够营造氛围,引入活动。题干要求为课本剧展演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内容围绕主题,注意字数限制。示例: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欢
13、迎来到本学校的课本剧表演夜。这是一个学生们用心筹备和制作的活动,我们为此倍感自豪。我们希望你们能感受到每一位演员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和情绪,享受这一美好的晚上!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积累(10分,每空1分)7. 班级制作古诗主题墙报,请你完善相关内容。漫步古诗苑人与自然(1)“_,_”两句将田园生活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境,言近而旨远。(陶渊明饮酒其五)(2)东风吹拂,万物复苏,“_,_”将一幅早春时节草木萌发的美景呈现在眼前。(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人与家国(3)国家动乱,家人离散。杜甫悲叹“_,家书抵万金”。(春望)(4)国家有难,慷慨以赴。李贺高歌“报君黄金台上意
14、,_”。(雁门太守行)人与自我(5)壮志未酬,陈子昂用“_,_”两句诗道尽了宇宙邈远、个人渺小的孤寂与惆怅。(登幽州台歌(6)临近毕业,班主任寄语同学们:勇敢地往学业之峰攀登吧,“_,_”,登上峰顶,眼界自宽,胸襟自广。(王安石登飞来峰)【答案】 .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乱花渐欲迷人眼 . 浅草才能没马蹄 . 烽火连三月 . 提携玉龙为君死 . 念天地之悠悠 . 独怆然而涕下 .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识记注意易错字词“篱、悠、渐、烽、提携、怆、涕、畏、遮、缘”等正确书写。(二)(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
15、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8. 关于词义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通过比较辨析词义,“有仙则名”“名”,与醉翁亭记中“名之者谁”的“名”语义相同,都解释为“命名”。B. 借助偏旁释义,“馨”偏旁为“香”,意为能散布很远的香气,以“馨”来修饰“德”,指德行美好。C. 通过语境推导词义,“白丁”指没有功名的人,由此可以推出上文的“鸿儒”是指当官的人。D. 以今证古,理解词义,“素颜”在今天意为没有经过化妆、不施脂粉的脸,
16、那么“素琴”则可理解为能弹奏出本色乐曲的琴。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0.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运用比兴手法,以“仙”“龙”比陋室,为下文描写陋室埋下伏笔。B. 本文通过描写“陋室”清幽的环境、高雅的生活,突显作者的远大志向和杰出才能。C. 本文语言特色鲜明,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明快,音韵和谐。D. 作者以诸葛亮、扬子云自比,暗示自己与二人一样有隐居的意愿。11. 请阅读链接材料,结合选文,探究陋室铭在内容上的创新之处。【链接材料】铭,名也,记名其功也。又:述其功美,使可称名也。(铭
17、)多警自我,述功德。清代李扶九评解陋室铭一文曰:“小小短章,无法不备。凡铭多自警,此却自得自夸,体格稍变。”(创编自古文笔法百篇康熙字典等)注:记名:记述。称名:扬名。警:警诫。【答案】8. B 9. (1)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2)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10. C 11. 开头以山水比喻引入,使文章不显得突兀;末尾引用古人话语结尾,意味无穷;中间写陋室中的景物、来往的宾客和所做的事情,突出自己不同凡俗的意趣,使文章有层次;文末引用孔子“何陋之有”的言论,暗含“君子居之”的含义,间接表明自己是个真正的“君子”。【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词
18、义理解。A“有仙则名”意为: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其中“名”是名词作动词,出名。而“名之者谁”意为:给它起名的是谁。其中“名”是名词作动词,命名。选项理解有误;C“谈笑有鸿儒”句意为: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儒”旧指读书人,所以“鸿儒”在这里指博学的人。选项中“鸿儒是指当官的人”有误;D“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意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素”在文言文中可指不加修饰的,故“素琴”意为“不加装饰的琴”。选项“可理解为能弹奏出本色乐曲的琴”理解有误;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1)句重点词:上:长
19、到;入:映入。(2)句重点词:丝竹:指弦乐器与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扰乱;案牍:(官府的)公文、文书;劳:使劳累。【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与分析。A开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句采用比兴的手法,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其中“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即指“陋室”,而“仙”与“龙”指的是美好的品德。选项中“以仙龙比陋室”有误;B陋室铭一文通过对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及生活情趣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进而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文中并未突显作者的杰出才能,
20、选项理解有误;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一句,作者借这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诸葛亮与杨雄为自己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这二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选项中“暗示自己与二人一样有隐居的意愿”理解有误;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探究。解答此题,抓住链接材料中关于“铭”的特点的叙述,联系本文在内容上的创新之处叙述即可。根据开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知,作者在开头采用比兴的手法,以山水比喻陋室,以仙、龙比
21、喻德馨,引入自然,不显突兀;阅读文章可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对陋室周围环境景色的描写,淡雅素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屋主人交往人物不俗;“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则表现了生活情趣的高雅。这三者共同表现了主人不同凡俗的意趣,使文章有层次感;文末“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一句,引用了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中的后半句,使文章意味无穷。同时,藏起前半句“君子居之”,简介表明了自己就是真正的君子,能够居在陋室。据此总结作答即可。【点睛】参考译文:陋室铭: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
22、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链接材料:铭,就是名,记述它的功德。又:叙述其功绩之高,让其可以扬名。(铭)多是用来警诫自己,陈述功业和恩德。清代的李扶九评论解释陋室铭一文说:“小小的短文,方法无不具备。凡是铭,多数是警示自己,这篇铭却自得自夸,体格稍有变化。”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日 子严风华早晨,天未亮,山里便嘈杂起来了。那是鸟叫声。
23、不知是什么鸟,也不知有多少,个头有多大,就在屋边的树丛里叽叽喳喳地叫。叫声很欢快,很清脆,也很灵动。每天清晨,我在鸟叫声中醒来,神清气爽。天亮后,鸟儿轻盈地从这枝头飞到那枝头,啼鸣声便像风一样从这儿飘到那儿,旋转个不停。土育树,树生风,风生雨,而生云。云为鹤家乡,树为鸟天地。这里树多,老伯上山时种了很多树。老伯在这里种了两棵很漂亮的树。一棵是牛甘果树。这棵树,就像一个看守寨门的卫士,立在屋下那道坡中段的路边。树干已有手臂粗了,有些弯曲。树身上有寄生虫,树皮被咬出了一个个伤疤,伤疤上又长成了瘤,树身便疙疙瘩瘩的,有一种古老、苍劲的神韵。这种树,滥生、贱生,广西南方荒山野岭到处可见。一般有一两米高
24、,春天长叶,七月结果。一张枝叶,丫杈纷繁。丫杈上的叶子,只有蛾翅般大小,到深秋,转青变黄。所结之果,如小孩玩的玻珠球般大小,浑圆,青中泛黄,如润玉般有透明之质感。另一棵是柠檬树。它就长在老伯的厨房门口。树皮灰黑,带白斑点。树茎挺直,有手臂粗。从树根到树顶,两米多高,直溜溜竟无枝丫,但到了树顶,枝丫繁茂,亭亭如盖,像一把绿伞。所结之果,初呈青色,熟后呈黄色,如乒乓球般大小,煞是好看。这棵漂亮的树,无论远看近看,其貌其形其神其态,皆如盆景,有缩龙成寸、以小见大之妙。这样的树,若长在庭院,便显富贵;而长在山野,则显慧雅,有幽幽仙气,令人心生敬意。柠檬树终日伴着老伯,老伯与人言无二三,却能与树倾心交谈
25、。树下嗅雨,孤屋御风,与鹿为群,同草木为伴,这就是老伯的日子。老伯的日子清淡,却不乏诗意。只是,仅过了一年多,那棵柠檬树就死了。张岱的陶庵梦忆,有一篇朱文懿家桂,记载了朱文懿家的后院里,种有一棵桂树,“干大如斗,枝叶溟蒙(茂盛),樾荫(树荫)亩许,下可坐客三四十席。”此树之所以能如此壮观,是因为主人在树下“不亭、不屋、不台、不栏、不砌”,“花时不许人入看,而主人亦禁足勿往,听其自开自谢。”也就是说,这颗树始终保持原生状态,没有受到人为干扰。老伯种的柠檬树,正好就在厨房门口,火烟熏扰,枯死就不足为奇了。同样,人不能太热闹,太热闹的日子会乱心;心乱则惘。山多草木,亦多草虫。热天住在山间,虫子让人备
26、受困扰。晚上刚躺下,刚盖上被子,手脚、身上就痒痒的。先是有一两个小虫不知从哪儿偷袭上来,轻手轻脚的,然后就是闲庭信步,悠然自得,实在是胆大妄为。我轻轻伸出手往痒痒的地方捏,想把那虫子捏住,却总也捏不到。不一会儿,这儿也痒,那儿也痒。一抓,便起疙瘩。一折腾,睡意全消。我把对虫子的厌烦与老伯说了,希望老伯能把这些虫子灭了。可老伯却说,唉,别跟它们计较,我吃鸡,鸡吃虫,虫咬我,过日子就是这样的啦至此,我渐渐明了,我到山里偶作闲居的原因了。在山里,草木也罢,蛇虫也罢,都是山的公民,彼此相依相偎,当可善待这个理,我们这些所谓的文化人,未必比老伯明白。(选自一座山,两个人,有改动)12. 散文理景物事件文
27、章主要叙写了两类景物和一个事件,请梳理全文内容,将下面的图补充完整。13. 散文明句子之意结合上下文和你的生活体验,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人不能太热闹,太热闹的日子会乱心;心乱则惘。14. 散文品语言之味(1)先是有一两个小虫不知从哪儿偷袭上来,轻手轻脚的,然后就是闲庭信步,悠然自得,实在是胆大妄为。(品味句中加点部分的用词之妙)(2)这棵漂亮的树,无论远看近看,其貌其形其神其态,皆如盆景,有缩龙成寸、以小见大之妙。(画线句语言极具表现力,请品析其表达效果。提示:可参考湖心亭看雪中“天与云与山与水”的品析方法)15. 散文析构思之妙联系上下文,分析第段作者引用张岱陶庵梦忆中的内容有何作用。16.
28、 散文悟文本主旨本文意蕴丰富,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多种感悟,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答案】12. 繁茂漂亮的树木;柠檬树受烟熏而死。 13. 人要学会远离喧哗,懂得静心,心乱了就会迷惘,这于我们的人生无益,甚至让我们的人生如同那株被烟火熏扰而枯死的柠檬树一般枯死。上个五一假期,老师叮嘱我们节后有测验,要在假期中静心复习,而我却在假期与朋友到处循着热闹去放松自己,临近开学才手忙脚乱地复习,最终成绩一落千丈。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只有静心,才能坚定目标前行。 14. (1)“闲庭信步”采用拟人修辞,赋予了两只小虫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虫在床上爬动仿佛散步一般,表现山间别致的住宿生活。(2)连用四
29、个“其”字,全面地写出了柠檬树的貌、形、神、态,由内而外都如同精心培育的盆景一般,极富有韵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柠檬树的漂亮,表现“我”对柠檬树的欣赏。 15. 承接上文,解释了柠檬树死亡的原因是受到了烟火的熏扰;引起下文,借朱文懿家的桂树不受干扰而生长茂盛的故事,引出后文人也要远离热闹,才能静心的主题;丰富文章内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6. 世间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太热闹的日子会乱人心,对人生无益;万物依存,我们应当善待自然万物;要善于从他人身上学习,汲取他人的人生智慧。【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及概括。第一空,根据题干中“两类景物和一个事件”可知,此空应仿照“欢快活泼的群
30、鸟”,将文中叙写的景物组织成“特点(四字词语)+景物”的形式。根据第段“老伯在这里种了两棵很漂亮的树”及后文两棵树的描写,可组织答案为:繁茂漂亮的树木;第二空,审题可知,此空应概括文中叙写的事件,根据第至段对柠檬树的叙写,联系第段“老伯种的柠檬树,正好就在厨房门口,火烟熏扰,枯死就不足为奇了”可概括为:柠檬树受烟熏而死。【13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此题,注意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根据第段“此树之所以能如此壮观,是因为主人在树下不亭、不屋、不台、不栏、不砌”“老伯种的柠檬树,正好就在厨房门口,火烟熏扰,枯死就不足为奇了”可知,这句话是对前文柠檬树受烟熏而枯死的总结,作者从
31、柠檬树上得出人生启发,人也如同树一般,不能太热闹、太浮躁,否则就会扰乱心绪,而心绪一乱,人生就会因迷惘而无所适从,甚至走向生命的深渊。同时,联系个人生活体验组织答案即可。示例:这句话意在借柠檬树受到烟熏火扰而枯死的故事,告诫人们过于热闹会扰乱心境,甚至陷入迷惘,只有静心才能有所得。曾经学校组织跳蚤市场活动,我因流连于热闹的摊位而疏于照料自己的生意,最终什么也没有卖出去。这让我懂得了只有静心追逐自己的目标,才能够有所成的道理。【14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赏析。(1)“闲庭信步”是形容很清闲的样子,在句中用来形容两个小虫,采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小虫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虫在“我”的床上爬动时
32、的淡然与从容,表现了山间别致的住宿生活。(2)解答此题,注意题干中“可参考湖心亭看雪中天与云与山与水的品析方法”,抓住句中关键词进行赏析。“其貌其形其神其态”一句,连用四个“其”字,从外貌、身形、神韵、姿态四个角度全方位地描写柠檬树,表现其由内而外都如同园艺师精心培育的盆景一般,极其富有韵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柠檬树的漂亮与美妙,也传达出“我”对柠檬树的欣赏与喜爱。【15题详解】本题考查段落作用解答此题,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第段“只是,仅过了一年多,那棵柠檬树就死了”,根据第段“此树之所以能如此壮观,是因为主人在树下不亭、不屋、不台、不栏、不砌”可知,对桂树壮观原因的解释,其实
33、承接了上文的柠檬树之死,变相解释了其死亡的原因;结合第段“同样,人不能太热闹,太热闹的日子会乱心;心乱则惘”可知,第段中“此树之所以能如此壮观,是因为主人在树下不亭、不屋、不台、不栏、不砌,花时不许人入看,而主人亦禁足勿往,听其自开自谢。也就是说,这颗树始终保持原生状态,没有受到人为干扰”,借朱文懿家的桂树不受干扰而生长茂盛的故事,引出后文告诫人也要远离热闹,才不会心乱而迷惘,表现文章主题。同时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据此总结作答即可。【1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主题的探究。解答此题,根据文章内容提炼文章主题即可。根据第段“土育树,树生风,风生雨,而生云。云为鹤家乡,树为鸟天
34、地”可知,作者借土、树、风、雨、云、鸟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表现了世间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一主题;根据第段“同样,人不能太热闹,太热闹的日子会乱心;心乱则惘”可知,作者借柠檬树受烟火熏扰而枯死的故事,告诫人们太热闹的日子会乱人心,对人生无益;根据第段“在山里,草木也罢,蛇虫也罢,都是山的公民,彼此相依相偎,当可善待”可提炼出:万物依存,我们应当善待自然万物;根据第段“这个理,我们这些所谓的文化人,未必比老伯明白”可知,文中的老伯“孤屋御风,与鹿为群,同草木为伴”,过着寡淡却富有诗意的生活,同时能够疏导“我”看淡虫子的侵扰,富有人生智慧,从中可以得出:要善于从他人身上学习,汲取他人的人生智慧。据此
35、总结作答即可。(二)(18分)阅读下列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曾经有个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的外国学生读完静夜思后,一脸茫然地问他的朋友:月亮跟故乡有什么关系呢?这位外国学生之所以有此疑问,是因为他不懂中国诗歌中的意象。意象,是打开诗歌大门的钥匙。什么是意象呢?意象就是“意”加“象”的组合。自然界里,一切看得见的物体,如山、水、草、木等,都可以称之为“象”,即物象。物象一旦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这样的物象就成了意象。如“梅”是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有色,具备某种形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时,它就成为诗
36、歌的意象。诗歌为什么要用意象呢?因为诗歌讲究含蓄,忌直接宣泄主观情思。只有将抽象的情思转化为意象,才能构成诗的艺术。如诗人鲁藜的泥土: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诗歌用“珍珠”和“泥土”两个极平常的意象进行对比,就表现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对人生的思索和追求,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直接讲述道理,诗歌的艺术境界就荡然无存。“立象”可以“尽意”。诗是心之精微,要把主观情思准确地表达出来很难,古人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说。为能“尽言尽意”,古人想出了化意为象的方法,以“不言出”来代替“言不出”和“言不尽”,把大量的空间留给读者去
37、想象、去填充、去思考,尺幅之间表无穷意蕴。这种“立象以尽意”的方法是诗人表达满腔情思的最好方式。如余光中的乡愁。乡愁是一种十分抽象的情绪,要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很难。但诗人把抽象的乡愁转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种意象,把“乡愁”物化,继而写出了母子离别之愁、新婚离别之愁、母子永别之愁和家国之愁,令人动容。诗歌离不开意象。有意无象的诗,很难让人得到审美的满足;有象无意的诗,难以让读者获得深刻的认识。意象是沟通诗人与读者的桥梁,读者通过领悟意象的寓意,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主旨,感知诗人情感。(摘编自王宜振诗是意象的艺术,有改动)【材料二】如果说意象是一些砖石,那么意境就是一座完整的建筑。意
38、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与意象构成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这种意境不仅能包括诗里所有意象的审美指向,更能集中突出全诗的主旨。只有物象,或意象散乱,都不能构成一首有意境的诗。诗人要围绕诗的主旨将一组或多组意象有机组合,才能营造出意境。就像一幅画,多个意象围绕画的主题有机组合,构成的整体画面营造出的境界就是意境。如江雪图。(摘编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有改动)【材料三】从诗歌写作的本质来讲,诗歌以表达诗人情感为首要目的,意象只是将诗人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的载体,但是它也可能限制读者的想象力。例如,如果诗人写月亮代表思念,那么当读者读这首诗时看到月亮,必然觉得月亮就只是思
39、念的象征物。但每个人的思考方式不同,月亮除了代表思念,还能寓意团圆、爱情、凄冷等意义,寄托思念的也不止月亮,还有杨柳、酒杯、歌曲等物象,但读者读这首诗时却认为思念只能用月亮来寄托,想象力就被限制了。另外,意象的模糊性和多义性,让读者难以准确理解诗歌意蕴;而无意象的诗歌直抒胸臆,能直接传达诗人的情感,易于读者准确把握诗歌主旨,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所以诗歌并非一定要用意象。只要诗人能写出最真实动人的情感,给人以思想的启迪,这样的诗歌也具有艺术性。(创编自冯天,袁毅非意象化:论纯意识诗歌的思维)17. 根据上面三则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一切看得见的客观物体,如山、水
40、、草、木等只要进入作品,就成了意象。B. 诗和画的意境都是用物象组合而成。如江雪图,把“山”“雪”等物象组合,就构成了孤独寂寞的意境。C. 由于每首诗都由众多的物象构成,所以每首诗都有多种意境,这使得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D. 由于每个人的思考方式不同,一种物象可以寄托多种寓意,一种寓意也可以寄托于多种物象。18. 请根据材料一,解释什么叫“立象以尽意”。19. 材料一中说“诗歌离不开意象”,材料三却说“诗歌并非一定要用意象”。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从学过的诗歌中举例阐明理由。(不能以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诗歌以及天净沙秋思为例)20. 请你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意象和意境的阐述,为小
41、文解决疑惑。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小文:写诗,该怎样创设意境呢?请你以天净沙秋思为例,给我讲讲吧。你:_【答案】17. D 18. 为能“尽言尽意”,古人想出了化意为象的方法,以“不言出”来代替“言不出”和“言不尽”,把大量的空间留给读者去想象、去填充、去思考,尺幅之间表无穷意蕴 19. 示例:我的看法是:诗歌并非一定要用意象。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没有什么意象可言,短短八句,都是劝告的口吻按常理这是诗歌创作要尽力避免的,但这首诗却以说理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原因在于诗人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似乎诗人在与
42、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20. 此曲以多种意象并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全部是名词的连缀,省却了一切连接、交代和修饰,而直接地将几个意象如蒙太奇一样地组合起来,“象”的方面看好像是孤立的,“意”的方面却有一种潜在的联系,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
43、理解材料内容。A.结合材料一第段“物象一旦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这样的物象就成了意象”可知,“只要进入作品,就成了意象”错误;B.结合材料二“只有物象,或意象散乱,都不能构成一首有意境的诗。诗人要围绕诗的主旨将一组或多组意象有机组合,才能营造出意境”可知,“物象组合,就构成了孤独寂寞的意境”错误;C.结合材料二“诗人要围绕诗的主旨将一组或多组意象有机组合,才能营造出意境。就像一幅画,多个意象围绕画的主题有机组合,构成的整体画面营造出的境界就是意境”可知,“每首诗都有多种意境”于文无据;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材
44、料一第段“为能尽言尽意,古人想出了化意为象的方法,以不言出来代替言不出和言不尽,把大量的空间留给读者去想象、去填充、去思考,尺幅之间表无穷意蕴”可直接提取答案。【19题详解】本题考查谈看法。两种说法都可以认可。示例:我的看法是:诗歌离不开意象。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运用了杨花和子规两种意象。杨花即柳絮,柳絮纷飞,既点出了时节特点,又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而子规即是杜鹃,相传为蜀帝杜宇死后精血所化,杜鹃啼血表达了一种悲伤的心境。此处王昌龄左迁即贬官到龙标,地处荒凉,诗人用“杨花”、“子规”两种意象意在表达对好友不幸遭遇的同情,体现了内心的哀伤。【20题详解】本题考查联系实际的能力。围绕“
45、意象和意境”的关系论述。这首小令在意象并置方面且运用独特:一是它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都是自然与社会中普通寻常之物,它们的组合就显得更为自然,比较容易理解;二是在每个单字的名词前都用一个形容词来修饰,既带有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又减低了意象的密度,增强了情感的表现与渲染力;三是既对偶工整,又层次分明,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枯藤老树到小桥流水,再到远的古道,空间层层延伸,视野逐渐扩大,错综有致,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将作者的悲愁思乡情表达得非常丰富。四、写作(55分)以下两题,选做一题。(55分)21. 读图,就是读生活。透过一幅幅图片,我们可以读出生动的故事、感人的细节、深刻的道理请围绕下面这幅图片,展开联想与想象,创编一个故事,题目自拟。要求:不少于5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答案】例文:雪地里的脚印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它们漫天飞舞,迅速向大地扑去。不一会儿,地上就像铺了一层白色的地毯。窗外,寒风凛冽,刮在脸上比刀割还疼。路上的行人急匆匆地走着,都赶着回家去时钟已经敲了六下了,谁不想早点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