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教学实录(4篇).docx
《《挑山工》教学实录(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挑山工》教学实录(4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挑山工教学实录(4篇) :王丽萍 一、目标: 1、教育: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肯定能到达目的的道理。教育学生学习挑山工坚韧不拔、奋勉向上的精神。 2、教养: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句的读书力量和质疑力量。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进展:培育学生的想象、思维力量。 二、重难点:联系课文对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讲的意味深长的话的意思。 三、教具:挂图、幻灯、小黑板。 四、预备:家庭作业(初读第一自然段后,每人画出挑山工登山的路线图) 五、过程: (一)复习: 1、齐读课题
2、。 2、请用段意归并法简洁说说全文主要讲什么? (二)学第三段。 1、教师边指图边感情引入:是的,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好像没有终点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这幅画始终挂在我的书桌前,由于我需要它。 2、出示末句,学生默读,抓重点词质疑,教师归纳具有深究性的问题。 这幅画始终挂在我的书桌前,由于我需要它。 它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我需要它? “始终”这个词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要把“由于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后局部? 3、引出学习上文的思路: 要弄清“它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我需要它?”就要联系上文理解好以下三个问题:(小黑板出示三个问题
3、) a、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 b、从哪儿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可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 c、为什么挑山工反而走到游人的前面去了? (三)学第一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用划句子。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1)“他们肩上。保持平衡。”用简短的语句,形象地描画出挑山工挑着重物上山的样子。(登山姿态的特点) (2)“他们走的路线。扁担换一次肩。”(登山的路线是折尺形的) 出示几幅学生画的挑山工登山的路线图辨别对错。依据课文说理由。 2、教师小结:边读文字边想象,动手画图,也是一种理解句子的方法。 3、指名看图说话(挑山工登山的特点),内化语言。 4、引读:为什么要走折尺
4、形路线? 5、从哪儿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可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 指名读其次节,边听边想,沟通。 6、过渡:对此,我觉得很惊奇。我的疑团是怎样解开的?课文讲了我和一个挑山工4次相遇,经过了解,最终解开了不解之迷。 (四)学其次段 1、快速默读,我和挑山工在哪4个地方相遇?用括出。并且找出表现我们和挑山工速度变化的句子,用划出。 教师小结:这几次相遇,每次都是开头时我们很快超过了挑山工,但结果又总是他走到了前面。 2、那为什么挑山工反而走到我们前面去了?这使我感到很惊异,所以走过去跟他交谈,挑山工的哪些话解开了我的疑团,用划出。 3、汇报后,请抓住重点词提问题,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你
5、是怎样理解的?(争论、教师点拨) 学生提的问题(“任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不像你们那么任凭,快乐怎么就怎么?为什么一步踩不实不行?“耽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耽搁工夫,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4、教师贴出写有道理的字条 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肯定能到达目的的。 并指着小结: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实的话,好像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五)回头再深究第三段。 1、引入:所以从泰山回来,我就画了这样的一幅画,(指挂图)这幅画始终挂在我的书桌前,由于我需要它。 2、出示幻灯(文章末句和学生质疑的3个问题) (1)“它”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指什
6、么?其次个意思指什么?我需要的毕竟是什么?为什么我需要它? (2)教师:体会到挑山工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奋勉向上的精神,受到了教育、感染、启发,所以始终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让这种精神时时刻刻鼓励自己做好每一件事。 (3)教师小结:边读边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同样是重要的读书方法。 3、“始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4、为什么要把“由于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后局部?这样处理起强调作用,强调什么? 5、教师:对,这种精神不但需要它,教师同样需要它,同学们更加需要它。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肯定能到达目标的。(指着写有道理的字条讲) 6、教师指
7、着“始终、由于我需要它”小结:围绕写作目的细心用词造句。 (六)质疑。 (七)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试用“耽搁、朴实”造句。 3、背诵第五自然段。 板书: 4挑山工 挑山工 游人 沉甸甸 没挑子 路程长 一条道 速度快 落在后面 一个劲儿走 玩玩闹闹 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肯定能到达目的的。 挑山工教学实录 篇二 之二 执教者:夏碧莲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挑山工一心向着目标,脚踏实地,一个劲往前走的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能专心悦诚服、意味深长等词语造句。 3、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
8、容。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理解挑山工说的话的深刻含义,能从中受到启迪。 教具预备: 1、写有生字新词和挑山工说的一段话的小黑板。 2、一把折尺,一张灯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此课为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整体入手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挑山工一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同学们已预习了课文内容,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主要讲了登泰山时,看到挑山工登山时走的路程比游人长,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而产生了疑问,后来,通过一个挑山工几次超过他的事实,以及与挑山工的对话,解开了不解之谜,并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 二、讲读课文
9、(一)自由小声朗读课文,找出写挑山工登山的特点的段落,写的亲身经受的段落,写受到启发后的段落,并注上符号。然后争论。 (二)讲读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句,争论:用这一句开头能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起到了开门见山的作用?(一开头就触及题目,不绕弯子。) 2、指读其次句,争论: 其次句写了什么?(挑山工挑重物的样子) 扁担是光溜溜的,绳子是垂下的,这说明白什么?(说明扁担担的时间久,磨光滑了。因担的物品重,沉甸甸的,故绳子垂下。)你从挑山工的扁担是光溜溜的联想到了什么?(有阅历) 毕竟挑山工登山有什么阅历(特点),课文是从哪些地方来写的?请默看第一自然段的后面局部,用笔注上符号。(先写登山的姿态,
10、再写登山的路线)。他们登山的这种姿态起到什么作用?(保持身体平衡)他们的路线是折尺形的-破折号是表示什么?(表示解释)。折尺是什么?(实物演示)他们折尺形路线是怎样的?(齐读)指名在黑板上画出来。从游人登山直上直下,挑山工登山的折尺形路线,你看出什么?(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既然走折尺形路线,会使路程加长,为什么挑山工还要走这种路线呢?(使东西不碰台阶,省些力气,对膝头有好处。) (三)讲读其次自然段。 1、是什么现象使感到很惊奇?为什么感到惊奇?(默读其次自然段,划出有关语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 2、腾云驾雾是什么意思?(原指传奇中利用法术乘着云雾飞行。形容挑山工像仙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挑山工 教学 实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