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13篇.docx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1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13篇.docx(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13篇 【教学内容】 比例的根本性质(教材第4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根本性质。 2.提高学生观看、计算、发觉、验证和总结的力量。 3.在总结比例的根本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探究数学问题的乐趣。 【重点难点】 应用比例的根本性质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预备】 投影仪。 【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什么叫做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推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0.22.5和450 教师:同学们能正确推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局部的名称是什么? 【新课讲授】 1.教学比例各局部的名称。 引导学生自
2、学教材第41页第1行、第2行的内容。 教师板书:2.41.6=6040 指名让学生指出板书的比例的外项、内项。随着学生的答复教师接着板书: 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 2.探究比例的根本性质。 教师:我们知道了比例的各局部的名称,那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教师板书:比例的根本性质。 组织学生观看组成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并探究它们的关系。 学生小组内沟通。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说: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验证其他的比例有没有这个规律,举例说明,检验发觉。如:0.5=1.2,两个外项的积是=
3、0.6,两个内项的积是0.51.2=0.6。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假如把比例改成分数形式呢?如:=,315=59。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穿插相乘,所得的积相等。 教师:这个规律叫做比例的根本性质。引导学生说一说,比例的根本性质是什么?组织学生小组沟通、汇报。教师补充: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这叫做比例的根本性质。学生齐读两遍。 3.应用比例的根本性质,推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0.22.5和450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相互沟通,然后指名汇报。 4.教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有几种方法? 学生争论沟通后,指名答复。 教师小结:两种方法:看两个比
4、的比值是否相等;两个比的两个外项之积是否等于两个比的内项之积。 【课堂作业】 教材第41页“做一做”。组织学生独立思索,指名说一说,全班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作业】 1.教材第43页练习八第5题。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答案:(1)不行以组成比例;(2)可以组成比例;(3)可以组成比例;(4)不行以组成比例 第2课时比例的根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这叫做比例的根本性质。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根本性质优秀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理解比例的意义,熟悉比例各局部名称,初步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分;理解比例的根本性质。 2、
5、 能依据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正确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 在自主探究、观看比拟中,培育学生分析、概括力量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4、 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经受探究的过程,体验胜利的欢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能正确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难点:自主探究比例的根本性质。 教学预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比的有关学问,说说你比照已经有了哪些了解?(生答:比的意义、各局部名称、根本性质等。) 还记得怎样求比值吗? 2、 课件显示:算出下面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 3:5 18:30 0.4:0.2 1.8:0.9 5/
6、8:1/4 7.5:3 2:8 9:27 评析:从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入手,便利快捷,为新课做好预备。 二、熟悉比例的意义 (一)熟悉意义 1、 指名口答上题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课件依次显示答案。 师问:口算完了,你们有什么发觉吗?(3组比值相等,1组不等) 2、是啊,生活中的确有许多像这样的比值相等的例子,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讨论。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3:5=18:30 。 (课件显示:“3:5”与“18:30”先同时闪耀,接着两个比下面的比值隐去,再用等号连接) 最终一组能用等号连接吗?为什么?(课件显示:最终一组数据隐去) 数学中规定,像这样
7、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板书:比例) 评析:通过口算求比值,发觉有3组比值相等,1组不等,自然流畅地引出比例。有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像这样做好已有阅历与新学问的连接。 3、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比例,你想讨论哪些内容呢? (生答:想讨论比例的意义,学比例有什么用?比例有什么特点) 5、 那好,我们就先来讨论比例的意义,究竟什么是比例呢?观看这些式子,你能说出什么叫比例吗? (依据学生的答复,教师抓住关键点板书:两个比 比值相等) 同学们说的比例的意义都正确,不过数学中还可以说得更简洁些。 课件显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学生读一读,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
8、假如是比例,就肯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评析:比例的意义其实是一种规定,学生只要搞清它“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本环节让学生先观看,再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比例,学生都能说出比例意义的关键所在两个比且比值相等,教师再精简语句,得出概念,注意了对学生语言概括力量的培育。在总结得出概念之后,教师没有嘎然而止,而是连续引导学生读一读,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熟悉比例,加深了学生比照例的内涵的理解。 (二)练习 1、 出例如1 依据下表,先分别写出两次买练习本的钱数和本数的比,再推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第一次 其次次 买练习本的钱数(元) 12 2 买的本数 3 5 (1)学生独立完成。 (2
9、)集体沟通,明确:依据比例的意义可以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完成练习纸第一题。 一辆汽车上午4小时行驶了200千米,下午3小时行驶了150千米。 分别写出上、下午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分别写出上、下午行驶的路程的比和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评析:这两道练习题既帮忙学生稳固了比例的意义,学会依据比例的意义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又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练习1其实是对例题的奇妙补充。 3、刚刚我们先写出了比,然后再写出了比例,你觉得比和比例一样吗?有什么区分? (引导学生归纳出:比例由两个比组成,有四个数;比是一个比,有两个数
10、) 4、教学比例各局部的名称 (1) 课件出示: 3 : 5 前项 后项 (2) 课件出示:3 : 5 = 18 : 30 内项 外项 (3) 假如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 课件出示:3/5=18/30 评析:由练习题中先写比、再写比例,自然引出比和比例的的区分,再由比的各局部名称到比例的各局部名称,环环相扣、自然流畅、一气呵成。 5、小结、过渡: 刚刚我们已经讨论了比例的意义、各局部名称,也知道了比例在生活中有许多的应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讨论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规律或者性质,有兴趣吗? 三、探究比例的根本性质 1、课件先出示一组数:3、5、10、6 再出示:运用这四个数,你
11、能组成几个等式?(等号两边各两个数) 2、 独立思索,并在作业本上写一写。 学生组成的等式可能有:105=63 或10:5=6:3;35=610或3:5=6:10;3:6=5:10;56=310 依据学生答复板书: 310=56 3:5=6:10 3:6=5:10 5:3=10:6 6:3=10:5 3、 引导发觉规律 (1)还有不同的乘法算式吗?(没有,交换因数的位置还是一样) 乘法算式只能写一个,比例却写了这么多,这些比例一样吗?(不同,由于比值各不一样) (2)那么,这些比例式中,有没有什么一样的特点或规律呢?认真观看,你能发觉比例的性质或规律吗? (3)学生先独立思索,再小组沟通,探究
12、规律。 (板书: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评析:“运用这四个数,你能组成几个等式”,不同的学生写出的算式各不一样,也会有多少之别,这里充分发挥沟通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索都变成有用的教学资源。考虑到直接探究比例的根本性质学生会有困难,教师作了适当的引导,通过乘法算式和比例式的横向联系,让学生在变中寻不变,从而探究出性质。 4、验证:是不是任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 课件显示复习题(4组),学生验证。 学生任意写一个比例并验证。 完整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根本性质。 评析:给学生供应大量的事例,要求他们多方面验证,从个别推广到一般,让学生学会科学地
13、、实事求是地讨论问题。 5、思索3/5=18/30是那些数的乘积相等。课件显示:穿插相乘。 6、小结:刚刚我们是怎样发觉比例的根本性质的?(写了一些比例式,观看比拟,发觉规律,再验证) 四、 综合练习 完成练习纸2、3、4 附练习纸:2、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并说说推断的理由。 14 :21 和 6 :9 1.4 :2 和 5 :10 3、推断下面哪一个比能与 1/5:4组成比例。 5:4 20:1 1:20 5:1/4 4、在( )里填上适宜的数。 15:3=( ):4 = 12:( )=( ):5 评析:习题的安排旨在比照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进展进一步的稳固和应
14、用,最终一道开放题答案不唯一,意在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的“变”与“不变”的奇妙与统一。 五、全课总结(略)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根本性质优秀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教材第3031页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练习六第15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能用比例的意义或性质推断两个比成不成比例;通过教学培育学生初步的综合、概括力量。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 教学难点:用比例的意义或性质推断两个比成不成比例。 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把较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探究、沟通、概括。 教具、学具预备:小黑板,教学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铺垫 l什么叫做两个数的比?请你说出两个
15、比。(教师板书) 2什么是比的比值?上面两个比的比值是多少?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熟悉了比,知道怎样求比值。今日就依据比和比值来学习比例,并且熟悉比例的根本性质。(板书课题) 二、导入新课 1教学比例的意义。 让学生算出下面各比的比值,再比拟每组里两个比的比值有什么关系。(指名板演) (1) 3 :5 24 :40 (2) :75 :3 追问:比值相等,说明每组里两个比怎样? 指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说一说,上面两个等式表示的是怎样的式子? 2下面两个比之间的哪些里能填“=”,为什么? 1 :23 :6 05 :025 :2 15 :315 :3:2:1 提问:填了等号后的式子
16、是什么? 15 :3和15 :3为什么不能组成比例?要推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可以看它们的什么?指出:要推断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看比值是不是相等;也可以把两个比化简后看是不是一样的两个比。 3教学例1。 出例如1,让学生先写出两次买练习本的钱数和本数的比。提问:怎样推断这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让学生推断并写出比例。提问:能不能组成比例?(板书比例式)为什么?强调:只有两个比值相等的比才能组成比例。 让学生依据比例的意义,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3 :65 :( ) 08 :( )1 : 4教学比例的根本性质。 向学生说明比例各局部的名称。 让学生看开头组成的两个比例,说一说其中的内项和外
17、项。让学生计算上面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并要求观看,从中发觉什么。 5推断能否组成比例。 出示“36 :18和05 :025”。让学生自己依据比例的根本性质推断,假如能组成比例就写出这个比例式。提问:26 :18和05 :025能组成比例吗? 强调指出:依据比例的根本性质,也可以推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推断时可以先把两个比看成是比例。假如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假如不相等,就不能组成比例。 假如学生有困难,启发用比值相等的方法推算。填写以后,学生答复:为什么填这个数? 让学生口答结果。提问:从上面的计算里,你发觉了什么,出示比例的根本性质,并让学生说一说
18、。假如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请你说一说外项和内项。提问:在这个比例里穿插相乘的积有什么关系?追问:为什么穿插相乘的积相等? 三、稳固练习 1 提问: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怎样推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2 完成“练一练”。 指名4人板演集体订正说说是怎样推断的? 3做练习六第1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假如能组成比例就再写出比例。提问练习状况并板书,让学生说明“为什么”。 4做练习六第2题。 让学生推断,在练习本上写出来。提问:哪一个比和:4组成比例?为什么,(比值相等,或化简后两个比一样) 5完成练习六第3题。 学生先观看、计算,然后口答,说明理由。 四、全课小结
19、 这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根本性质是什么?可以怎样推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五、布置作业 练习六第4、5题。 比例的根本性质教学设计 篇四 【教材分析】 比例的根本性质这节课在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的根底上教学的,为下节课教学解比例打下根底。教材直接以比例“2.4:1.660:40”教学比例各项的名称,即什么叫做比例的项,什么是比例的內项,什么是比例的外项。引导学生计算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并追问“假如把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穿插相乘,所得的积有什么关系?”即呈现: “2.4401.660”。在此根底上,发觉规律,提醒比例的根本性质。“做一做”教学利
20、用比例的根本性质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个人认为这样的材料呈现方式至少存在两个弊端:(1)例题缺乏意义和挑战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索欲望;(2)没有给学生想想的猜测和验证的空间。 【教学目标】 1、了解比例各局部的名称,探究并把握比例的根本性质,会依据比例的根本性质正确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依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2、通过观看、猜想、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受探究比例根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索,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根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探究并把握比例的根本性质。 【教学难点】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依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教学设想】: 1、教学情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 基本 性质 教学 设计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