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教学设计集合15篇.docx
《《绝句》教学设计集合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绝句》教学设计集合15篇.docx(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绝句教学设计集合15篇 一、教学目标: 1会认鹭等六个字,会写绝鸣两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培育学习古诗的习惯,激发学生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三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小朋友们,春天来了,你们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呢?能用一些四个字的词语来描述吗? 学生自由发言,积存词语。 我从你们得意的小嘴巴里听出了春天的漂亮,春天多好呀!唐代诗人杜甫也特殊喜爱春天,他还把他看到的春景写成了一首诗呢: 师范读诗句。这首诗的名字叫:绝句。析题:绝句是古诗的一种题材,并不代表诗句的意思。相机指导写:绝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诗,
2、字字读准,句句读通顺。 2、指名读,正音,随机识字。 3、多种方式稳固识字。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小朋友再轻轻地、专心地去读一读诗句,看看在读的时候,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依据学生汇报,结合课件,相机理解每一句诗意,指导朗读。 (预设一:我似乎听到了在黄鹂叫) 你怎么知道黄鹂在叫呢?理解“鸣”,相机指导写“鸣”。想听听她的歌声吗?黄鹂在唱歌什么呢?你喜爱这样的黄鹂吗?那你把这一句诗读一读。还有谁也想读?齐读。 (预设二:我似乎看到了白鹭) 哦?白鹭在干吗呢?你看,他们排着多整齐的队伍,在蔚蓝的天空中愉快的飞行,这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想不想做其中的一只小白鹭呢
3、,那你把这句诗读一读! (预设三:我还看到了雪) 真的吗?雪在哪?你看,这千年不化的积雪给春天又增加了不一样的美!谁来读?这句诗中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可能质疑:“窗含”是什么意思?通过动作理解。 (预设四:我看到了船) 看到船的时候,你在想什么呢?指导朗读“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品读诗歌感悟诗情 你们看到了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还有雪船,这多像一幅美美的画呀!我们一起美美地读出来吧!要是男生和女生分开来读,那会是怎样的情景呢?男女生赛读. 你们读得这么好,让我感觉这么欢乐,嘉奖你们去画中游一游吧! (课件)观赏动画. 我给你们配上美美的音乐,就当自己是大诗人杜甫,再来一次吧! 五背诵诗歌 这么
4、美的诗,你们把他记在心理了吗?谁把前面两句记住了?有没有全部都记住了的? 六拓展延长 其实我们的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幅多彩多姿的画,一首生气勃勃的诗,看看,这样的画面,会让你想起哪句诗呢?(课件出示画面,和相应的诗句,最终一幅画,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可以去查资料请教教师或者自己学着写诗)只要我们专心去感受,你会发觉我们的生活无处不是画,无处不是诗! 绝句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留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
5、写的风光和牧民的生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提醒课题 1师:今日,教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 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答复 3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简洁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解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庐覆盖见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展) 三、品读诗文,熟
6、读成诵 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很多的蒙古包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师: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 指名朗读 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覆盖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 教师针对课件叙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好I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宏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周八方。 谁情愿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 示范读第1、1句。 师评: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覆盖四野。”
7、示范读第3、4句。 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终3句。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很多的羊群。 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沟通。 指名答复:谁情愿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放在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教师看得出你真的喜爱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相互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沟通朗读。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小结 五、拓展 1今日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肯定有许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大草原就是幅漂亮画卷,赶快拿
8、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板书设计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覆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绝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学生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及新词。 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风光,体会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风光。 教学过程: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
9、。师生共同订正字音。 2.自读诗歌,要求学生找出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黄鹂翠柳 白鹭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 3.理解上述词语的意思,逐句诗句的内容。 黄鹂-也叫黄莺,一种益鸟。身体呈黄色,嘴淡红,在春天常常啼唱,声音很好听。 翠柳-翠,就是新绿。翠柳就是指处春季节刚抽出嫩芽的柳枝。 白鹭-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鸣-鸣叫。 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 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订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这样相称。千秋就是千年。 万里船-万里指遥远。万里船指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船。 含-包含。
10、泊-停靠。 重点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意境。 句意:从窗口可以观察西岭常年不化的积雪, 门外停靠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船只。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订正。 4.理解诗句的意思时同时用简笔画的形式加以表现,使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和体会。 5.川联诗句内容,要求学生独立说出译文。 6.结合图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近景-两个黄鹂鸣翠柳, 远景-一行白鹭上青天。数量 远景-窗含西岭千秋雪,颜色 近景-门泊东吴万里船。 7.在理解诗意的根底上知道朗读,背诵。 8.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 (2)解诗题 (3)明诗意 (4)悟诗情 9.“知诗人”-唐朝诗人杜甫。 10.“解
11、诗题”-绝句: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补充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境。 11.学生自由为加诗题。 进一步体会“绝句”为题的好处,体会诗人创作时的激情。 12.“悟诗情”-在体会背景和诗题的状况下,自然领悟到诗人是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和终生活的憧憬。 13.朗读全诗。 绝句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习李清照崇高宏大的爱国精神,培育学生喜爱祖国、奋勉图强的精神。 2、在古诗教学中将简单的历史背景运用多媒体加以介绍,使学生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3、鼓舞学生查资料,争论,自读自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课前预备 通过阅读、上网查资料,了解有关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
12、平及项羽的有关资料,将收集的资料与同学沟通。 教学流程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历史背景。 1、播放射雕英雄传片段 (荡气回肠的音乐,剧烈残酷的战斗场面给学生以剧烈的震撼) 2、师导入:刚刚,同学们看到的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片段,虽然是武侠片,可是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屈辱的历史。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炽热之中,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饱受战斗之苦,这其中就有一位闻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同学们通过查资料,已经了解了一些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3、学生将收集的资料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出来并向大家介绍。 如学生介绍不完整,可补充: 李
13、清照:(1084约1151) 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闻名女词人。她出身于一个具有文化传统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学者,十八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混后婚后居汴京,生活幸福。建炎元年,李清照因靖康之耻南下,建炎三年,赵明诚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难,几年后转寓临安,孤苦伶仃地度过孤独的晚年。 靖康耻: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之变”百姓觉得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所以又称“靖康耻”。 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作了皇帝,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 (由于本课涉及的历史背景较简单,事先布置学生收集资料
14、,并利用多媒体加以介绍,对学生理解全诗大有帮忙,同时也培育了学生的自学力量。) 二、用多媒体出示全诗内容,指导朗读。 1、师导语: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炽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闻名的夏日绝句。 2、用多媒体出示全诗。 (在激扬的琵琶声中,毛笔楷书的诗句一一消失,师富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3、提问:同学们听出教师带着怎样的感情读这首诗吗?(悲愤、激扬) 谁来试着读一读? 4、请三、五名同学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 5、全班同学有感情地
15、大声朗读。 (用多媒体课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将学生带入诗中描绘的意境中,因此,学生读得特别有感情。) 三、分小组争论,理解诗句含义。 1、理解第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学生争论后发言: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2、理解“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 学生争论后发言:至今人们还思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愿逃回江东。 3、思索争论: (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的故事。)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毁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亥下,
16、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愿过江逃命,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终沉着自刎,时年31岁。 (2)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愿过江东”吗? 师小结: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资料。 (多媒体放一段有关的历史资料) (3)看完这段介绍,你又有何感想? 师小结:虽然岳飞被害的事情发生在李清照写这首诗之后,但假如李清照知道了这件事也肯定会痛骂当时的统治者。有一首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反映的就是当时中原人民
17、的状况,而另一首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的就是状况,面对这样的遗民,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 四、在理解全诗的根底上,对学生进展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 师过渡:李清照大声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生接着说“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 (诗句内容较简洁,学生通过自学争论就能理解诗意,后面几道思索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李清照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五、总结全诗,朗读升华 1、师总结:是啊!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势,实在令人佩服。 2、争论: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3、师小结: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喜
18、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抱负,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立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的欺辱。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仰慕,让我们抱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 4、配乐朗读全诗,让学生的思想境地得到进一步地升华。 (在激扬的琵琶曲中,同学们对着大屏幕上的诗句大声朗读,让这首诗的字字句句和李清照的精神永久留在同学们的心中。) 六、作业 1、写一写这首诗的读后感。 2、读一读李清照其他的诗词。 (在古诗教学中注意“情境交融”,不仅能促进学生理解诗意,更能帮忙他们体会的感情和诗中的意境,激发他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绝句教学设计4
19、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说明 绝句是唐代闻名“诗圣”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颜色明快,意境开阔。在教学时我遵循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教学层次清楚,从激趣引题到感知全诗到逐句讲解到学生扮演诗人呤诵诗句,层层绽开构成了一个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体会诗境的良好教学构造。在教学中我还留意通过听配乐诵读,想象画面,绽开画面,贴图丰富画面的五步环节引导学生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并以此作为教学线索,贯穿整个教学情境,帮忙学生领悟诗的意境,突破透景悟情的教学重点。在指导学生理解关键字词的教学过程 中,我设计用简笔画让学生直观感受“含”字的意思,融听、思、画、说为一体,使学生领悟到“含”字的比方写法,同时对“含”字作替
20、换比拟分析,不仅帮忙加深理解句子,而且能使学生在潜意识中领悟到“拟人”这种修辞形式对突出景物描述的生动性以及表现诗意的特定作用,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学难点 。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根底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绽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悟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教学预备 大幅彩贴画、录音带(机)、小黑板、大黑板上板书好全诗。 教学间时 一课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透景悟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
21、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揭题,激发兴趣 1、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唐代有两位闻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谁啊?-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齐读课题绝句是旧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就称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就称七言绝句。这一首诗就是一首几言绝句?(七言绝句)这首七言绝句是杜甫在公元12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4年重返成都杜甫草堂时所作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安史之乱“最终被平静,忧国忧民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绝句 教学 设计 集合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