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杜甫教学设计(1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绝句》杜甫教学设计(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绝句》杜甫教学设计(15篇).docx(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绝句杜甫教学设计(15篇)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气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还要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意境,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熟悉古诗中的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春天的勃勃生气。 3、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古诗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珍宝,流传千古,家喻户晓的古诗有许多,比方我们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就会想到(李白的就静夜思),那么李白有一位特别要好的朋友,名叫杜甫,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这首绝句。 二、解诗题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古诗的题目,绝句其实是古诗的一种体裁,根据每句话字数的多少,可以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2、,那你数一数,这首古诗应当属于哪一种? 三、熟悉 师:那大家对杜甫了解多少呢?我们一起再来补充一些杜甫的相关学问吧!(补充诗圣诗仙诗豪等学问) 四.精析古诗 1、读通古诗,订正易错字 重点订正“独”“鸳”“鸯”三个字 2.读出节奏 先由学生自己划分节奏,教师订正,学生自由 练习。 3.分析大意 (1)从“迟日江山丽”这句诗中你看到了什么?“迟日”是什么意思?“丽”是什么意思? (2)这些都是看到的,那闻到什么?气味是谁送来的?春风是什么感觉? (3)漂亮的春天还吸引了许多小动物,是谁呢?它们在干什么? 4.总结感情 都对春天什么感情?(宠爱、赞美) 绝句杜甫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习李清照
3、崇高宏大的爱国精神,培育学生喜爱祖国、奋勉图强的精神。 2、在古诗教学中将简单的历史背景运用多媒体加以介绍,使学生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3、鼓舞学生查资料,争论,自读自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课前预备 通过阅读、上网查资料,了解有关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及项羽的有关资料,将收集的资料与同学沟通。 教学流程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历史背景。 1、播放射雕英雄传片段 (荡气回肠的音乐,剧烈残酷的战斗场面给学生以剧烈的震撼) 2、师导入:刚刚,同学们看到的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片段,虽然是武侠片,可是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屈辱的历史。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原,
4、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炽热之中,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饱受战斗之苦,这其中就有一位闻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同学们通过查资料,已经了解了一些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3、学生将收集的资料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出来并向大家介绍。 如学生介绍不完整,可补充: 李清照:(1084约1151) 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闻名女词人。她出身于一个具有文化传统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学者,十八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混后婚后居汴京,生活幸福。建炎元年,李清照因靖康之耻南下,建炎三年,赵明诚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难,几年后转寓临安,孤苦伶仃地度过孤独的晚年。 靖康耻: 北宋靖
5、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之变”百姓觉得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所以又称“靖康耻”。 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作了皇帝,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 (由于本课涉及的历史背景较简单,事先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并利用多媒体加以介绍,对学生理解全诗大有帮忙,同时也培育了学生的自学力量。) 二、用多媒体出示全诗内容,指导朗读。 1、师导语: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炽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闻名的
6、夏日绝句。 2、用多媒体出示全诗。 (在激扬的琵琶声中,毛笔楷书的诗句一一消失,师富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3、提问:同学们听出教师带着怎样的感情读这首诗吗?(悲愤、激扬) 谁来试着读一读? 4、请三、五名同学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 5、全班同学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用多媒体课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将学生带入诗中描绘的意境中,因此,学生读得特别有感情。) 三、分小组争论,理解诗句含义。 1、理解第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学生争论后发言: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2、理解“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 学生争论后发言:至今人们还思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愿
7、逃回江东。 3、思索争论: (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的故事。)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毁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亥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愿过江逃命,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终沉着自刎,时年31岁。 (2)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愿过江东”吗? 师小结: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统治
8、者却在做什么?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资料。 (多媒体放一段有关的历史资料) (3)看完这段介绍,你又有何感想? 师小结:虽然岳飞被害的事情发生在李清照写这首诗之后,但假如李清照知道了这件事也肯定会痛骂当时的统治者。有一首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反映的就是当时中原人民的状况,而另一首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的就是状况,面对这样的遗民,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 四、在理解全诗的根底上,对学生进展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 师过渡:李清照大声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生接着说“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 (诗句内容较简洁,学生通过自学争论就能
9、理解诗意,后面几道思索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李清照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五、总结全诗,朗读升华 1、师总结:是啊!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势,实在令人佩服。 2、争论: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3、师小结: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喜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抱负,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立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的欺辱。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仰慕,让我们抱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 4、配乐朗读全诗,让学生的思想境地得到进一步地升华。 (在激扬的琵琶曲中,同学们对着大屏幕上的诗句
10、大声朗读,让这首诗的字字句句和李清照的精神永久留在同学们的心中。) 六、作业 1、写一写这首诗的读后感。 2、读一读李清照其他的诗词。 (在古诗教学中注意“情境交融”,不仅能促进学生理解诗意,更能帮忙他们体会的感情和诗中的意境,激发他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绝句杜甫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 学习绝句,理解古诗的含义,理解诗句中“鸣”、“上”、“含”、“泊”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力量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积存背诵一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3、情感目标: 通过对古诗的学习,感受春天的美妙,培育喜爱大自然、喜爱祖国传统文化
11、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难点:对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理解。 三、教学流程: (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喜爱读古诗吗?我想你们肯定积存了不少古诗吧!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几首古诗就藏在图画里,我们一起去把它们找出来,好不好? (出示草、宿新市徐公店的图片,请学生依据出示的图片背诵描写春天的古诗。) 2、师:同学们发觉了吗?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哪个季节的风光?(生:春天)春天是漂亮的、多彩的。有很多人歌颂过春天,有很多人赞美过春天,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美丽的诗作。今日,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吧。 它的题目是绝句
12、(课件出示) (板书:绝句,教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生跟着教师书空) 课件出示:绝句是一种古诗的体裁,一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 4、师: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78页,看看杜甫所写的这首绝句是几言绝句。 (学生看后答复) (二)初读古诗,尝试感悟 1、学生自由读古诗: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古诗,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 2、检查生字:要读好杜甫的绝句,必需穿过一个漂亮的生字花园,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生字和拼音,检查学生的预习状况) 3、师:(课件出示节奏)读诗不仅要读准,还要读出诗的节奏,诗的韵味,这也是绝句的一个重要的特点,让我们通过一个嬉戏体会一下。 4、对
13、对子嬉戏。 师:对对子,同学们都对过吧,和教师一起来对对子! 师:两个、对生:一行 师:黄鹂、对生:白鹭 师:鸣翠柳、对生:上青天 师:两个黄鹂鸣翠柳、对生:一行白鹭上青天 (下两句同上) 师生合作,师1、3句,生2、4句。 男女生合作,男生1、3句,女生2、4句。 5、师:好了,同学们,读得欢乐吧?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去观赏诗中的美景吧。 三、看图说话,领悟全诗。 1、同学们快看,多么漂亮的风景啊?谁来跟大家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啊? 黄鹂、翠柳 白鹭、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板书) 2、感悟诗中的颜色。 师:漂亮的风景之所以打动人心,确定少不了美丽的颜色。你能找道这些景物的颜色吗? 师:同
14、学们真厉害,一下子就发觉了藏在这四种景物中的四种漂亮的颜色,那么在课前导学单中有没有答对啊? 现在,教师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这些漂亮的风景。 3、感悟前两句。 (1)师:今日教师介绍两个新伙伴给大家熟悉一下,它们来了。(课件出示黄鹂翠柳的图片) 师:谁来说说你观察了什么? (生:我观察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唱歌。假如学生没有说的很完整,比方说漏掉“两只”“翠绿”,就提示他们说完整。 提示:小鸟叫,可以用哪个字?(鸣,板书) 师质疑:两个。“只”在古代汉语里不做量词用。 师:你能找到藏在这幅画中的诗句吗?(课件出示诗句) (2)指导朗读。 师:两只小黄鹂叽叽喳喳地叫着,似乎在说话呢,它们在说些什么
15、啊? 随机采访:小黄鹂,你在说些什么啊?那你的心情怎么样?(指导朗读“两个黄鹂鸣翠柳”。 (3)师:近处的柳树上有欢快唱歌的黄鹂,那么远处的蓝色的天空中有什么啊?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蓝天白鹭图)。 师:你看到什么了?(生:我观察了一行白鹭在天上飞。)一行:横着排叫行,竖着排叫列。 (随机出示诗句) 师:白鹭在蓝天飞行,用了一个“上”字?你有什么感觉?请你来读一读?哪位同学能让白鹭再往上飞高一点?(请学生朗读) (一行行同学赛读,理解一行的意思。) (4)朗读前两句诗。 师: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这是多么清爽自然的一张画啊!多么漂亮的一张画啊,你们喜爱吗?(生:喜爱)此时,大家已经和诗人心愿
16、相通了,诗人也很喜爱这风景,让我们用朗读读出你们的喜爱吧。 4、感悟后两句。 (1)师:看过高飞的白鹭,诗人的视线开头往下移,另一番风光消失在他眼前,这漂亮的风光就在这两句诗中。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师:对于这两句诗,同学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生质疑,再让其他知道的学生答复,教师补充。) 绝句杜甫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根底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绽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悟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
17、心情。 3、有感谢情地背诵全诗。 教学预备 引导学生透景司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我们唐代有两位闻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齐读) 2、指句读“绝”。 3、指生说记字方法。师:大家都知道,绞丝旁的字多与丝线有关。所以这个字也可以这样说:丝线染成颜色,称为天下独特,就是绝。 4、扩词:绝技、绝活、绝技。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8、 2、师范读,留意听教师读诗的节奏。这首诗的节奏是223。 3、自由练读,留意节奏。 4、师生合作,接读。 5、同桌之间像我们师生合作读那样读。 6、指名一对同桌读。 7、男女生接读。 8、同学们读得挺顺当,但读诗要有感情。教师预备了这首诗的配乐,教师配乐读。 9、指名一名同学来配乐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画面? 三、创设情境,细读古诗 1、学习第一句诗 (1)假如把诗配上画,按诗句的描绘,应首先画什么?(黄鹂) (2)出示“黄鹂”剪贴画。诗中那活泼得意、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什么地方呢?(柳树间)(教师随机板画柳树,并贴上黄鹂)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
19、(翠)可见此时正是早春季节,那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做什么?(鸣叫)怎样记信这个“鸣”字(谜语:鸟儿把口张,叫声真洪亮)扩词:一鸣惊人、鸣叫、电闪雷鸣。那么你们想漂亮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拘束地) (3)让我们用欢快的语调读第一句诗,留意节奏。 2、学习其次句诗 (1)诗人正沉醉于黄鹂动听的鸣叫声中,突然眼前拂过一道白色的弧线,你们猜猜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白鹭) (2)出示“白鹭”剪贴画,并介绍: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雪白,在天空飞行的身姿非常美丽。 (3)诗中写的是一只白鹭吗?(不是)哪个词告知你的?(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青天)青天是什么意
20、思?(蔚蓝的天空。教师把一行白鹭贴上。) (4)雪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可真美啊!让我们齐读其次句,读出画面的美来。 3、体会诗境 (1)诗人作诗用语简洁明快,画面里的颜色,诗中都表达出来了,你找到了诗中的字吗?教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标出来(黄、白、青、蓝)。 (2)在读课文前。同学们能不能看着画面,结合诗句,大家可以按这样的句式来说: 出示句式:这早春的风光真美啊,天空,柳树,黄鹂,白鹭。诗人觉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同学们描绘得真美啊,让我们把一、二句诗联起来读一读,读出画面的美来。 4、学习第三句。 (1)真是春意融融,生气勃勃,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这时他一抬头,却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绝句 杜甫 教学 设计 1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