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期末综合检测第一六章(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13苏州中考)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B.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m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D.人的正常体温为38【解析】选A。本题考查了生活中常见量的估测。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大致相同,约为1.0103kg/m3,A选项正确。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0.8m,B选项错误。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C选项错误。人的正常体温是37,D选项错误。故选A。2.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2、它说明了()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解析】选A。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3.(2013大连中考)乐队演奏时,听众能分辨出二胡声和小提琴声,主要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A.响度不同B.音色不同C.音调不同D.频率不同【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声音特性的认识。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大小有关,故A、C、D错;能分辨出二胡声和小提琴声,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故B正确。4.(2013
3、成都中考)如图所示,与图中情景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解析】选A。本题考查声现象知识的综合运用。动物能产生和听到一定频率范围的声音,所以可以通过声音传递信息,故A说法正确。禁止鸣笛即从声源处禁止噪声的产生,但也可以通过公路两边植树,即在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故B说法错误。因为海豚的听觉频率范围很大,所以能听到除超声波以外的声音,故C说法错误。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乐器音色不同,交响乐队中所有乐器音色不同,故D说法错误。故选A。5.(2013永州中考)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解析】选D。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由题图知:A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
4、烧杯底部。B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侧壁。C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接触得太少。D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但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故选D。6.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图中所示的各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解析】选A。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知识。冰雪消融是从固态到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收热量,A对;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会放出热量,B错;霜和窗玻璃上的冰花都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会放出热量,C、D均错,故选A。7.(2013株洲中考)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他三幅不同的是()【解析】选C。本题考查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的综合
5、应用。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故属于折射现象;放大镜是凸透镜,光经过凸透镜时,发生的是折射,故属于折射现象;湖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光的反射现象;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在空气与水的界面发生了折射,属于折射现象。故选C。8.(2014四川忠县期末)据人民网报道:近日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合作开展的防治儿童近视研究项目前期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50%60%,全国近视眼人数竟已近4亿!中国学生的近视率排到了世界第二,仅次于新加坡。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A.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
6、制成的眼镜B.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解析】选B。本题考查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越来越近,所以小华患上了近视眼,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要让像落在视网膜上,需要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选B。9.(2013阜新中考)小丽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她用此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则凸透镜到地图的距离应()A.小于20cmB.大于20cm小于40c
7、mC.等于40cmD.大于40cm【解析】选A。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平行的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得到最小最亮的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用作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小于焦距20cm。故选A。10.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解析】选D。由图可知乙在0s时开始运动,而甲在4s时开始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八 年级 物理 学期 期末 综合 检测 试卷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