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00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 应用题教学改革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应当怎样进展应用题教学?这是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应当增加应用题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培育学生的应用意识.开放应用题的教学内容,就是要转变传统应用题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呈现方式单一,条件答案唯一的状况,让学生感受到应用题生动、好玩、有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本节课主要是教学连乘应用题,连乘应用题有两种解法。教材依据连乘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特点,依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找出要解答的问题,较好地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方法。纵观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本课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2、、制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情境。心理讨论说明,当学习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生活背景,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越高,越有兴趣.为此教师要学会制造性地处理教材,应用题的选材要从学生的生活及学习背景动身,要留意收集相关的数学信息材料,扩展或替换教材的例题和习题,让学生从中体会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是真实的有用的,这是培育学生应用意识的条件之一本节课中,新授局部:同学门告知你们一个好消息,学校为了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想为你们购置一些体育用品,你们快乐吗?我们看一看学校要为我们买什么呢?(足球)出示图(有三箱足球、每箱有6个、每个50元)问:从画面中你发觉了哪些数学信息?接着请学生依据这些信息思索:你能提出哪些数学
3、问题?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的提出用一步解答的问题,这就解决了连乘应用题两种解法的第一步。有的提出了用两步解答的问题;这样再依据第一步求出的数量与题目中的”第三个条件,就不难求出题目的结果了。这就为学生在学习连乘应用题时,采纳综合思路,从查找有联系的条件动身确定中间问题做了预备,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不同解法的理解,由学生喜爱的信息编写相应的应用题,使学生深刻的领悟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 教材里两种解法都采纳综合法思路引导学生分析推理。第一种解法是引导学生依据两个有关生活费的条件思索能求什么问题,再依据什么求出题目的结果,然后依次用分步列式和综合算式解答。其次种解法是先引导
4、学生依据另外两个联系的条件思索能求什么问题,再依据什么求出题目的结果,然后依次用分步列式和综合算式解答。让学生用综合法思路来分析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找出不同的中间问题,理解两种解法所表示的不同的数量关系,明确两种解题方法的区分,便于学生把握分析和解答的方法。 2、学生自主的探究与合作沟通相结合。本课,我不是引着学生逐字逐句分析并解同意用题的,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自主的探究和合作沟通,“你自己试一试,然后小组争论,你教一教不会的同学。”学生的思维和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连乘应用题消失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而且学生普遍能讲出道理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仆人,积极的参加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的探究解决问题的方
5、法,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制造了一种和谐的、民主和学习气氛。每个问题的提出,先是由学生独立思索,再到两人商讨,然后小组沟通,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加、个个思索的无限空间。 3、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一个简洁的学问传授者,而是一个胜利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设计者。面对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感到数学枯燥无味、抽象难学的现状。变“简洁的求钢笔的价钱”为解决“学生身边的体育用品”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喜闻乐见,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扶半扶半放放,师生沟通,生生沟通。使全体学生都有所得。 4、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进展学生创新思维。
6、应用题教学理当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解题思路的梳理。本节课在分析应用题时,让学生从情景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谈论、去争论、去探究。例如:如何购置钢笔等。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的进展。 5、练习设计开放,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本节课时打破了传统的“稳固练习”的常规,设计了具有开放性、敏捷性、多变性的生活情景,学生可以依据题目所供应的材料,去选择、去优化,查找解决问题的最正确策略。这样教学不仅给学生萌发求异思维制造了一个宽阔的空间,而且也使学生切实地体
7、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信念。 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2 教学内容: 应用题例1 课时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理解两种解法的思路,把握两种解题的方法。 3、知道用一种解法检查另一种解法的正确性。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两种方法解题的思路,并把握解题方法。 板书设计: 应用题 (一)每箱卖多少元? (二)5箱有多少个? (学生板演处)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 师:“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为了把我班装扮得漂美丽亮,想买一些彩丝,买两捆,每捆10条,每条5角,请同学们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 二、自主探究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自己完成,
8、教师巡察,把学生不同解法板演到黑板上。 (一)210=20(条) (二)105=50(角) 205=100(角)=10(元) 502=100(角)=10(元) 学生争论:那种方法精确,每一步求什么? 3、列综合算式该怎样做? 学生自己列综合算式沟通争论 师强调列综合算式时要留意使用小括号。 三、稳固练习 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板演并说说你的想法。 四、实践应用 练习二十二第4、5题 独立完成,再订正。 五、沟通收获 今日,我们学到了什么? 六、作业(略) 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 我采纳了“引出问题自主探究小组合作集体争论归纳总结深化学问的思路进展教学的。在教学中,教师要赐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留
9、意爱护学生的”制造性思维,对有创新的学生,要给他发挥自己想象力量、思维力量的空间及表现自己的时机。同时,留意挖掘学生的想象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进展学生的规律思维、语言表达及创新力量。我觉得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只要学生能够合理推理解答,求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就应赐予确定。但教师不必要强求全部的学生都能这样解答或直接告知学生,还可以有其他的解答方法。只要学生用自己的学问阅历,通过分析、想象、思索,合理推理后,能自圆其说,教师就应赐予鼓舞、确定和赞扬。 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3 提高小学生解同意用题的力量,实现应用题的多能性目标,教师必需以思维训练为主弦律,弹好数学应用题教学五部曲。 一、审题。 由于应
10、用题表达的生活化语言与数学语言的差异,加上冗长、抽象的特点,学生对理解题意往往产生困难。对此,可采纳“缩写”、“改写”的方法帮忙理解。“缩写”即是把与解题有关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从题中分化出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重新构建,使句式简洁,数量关系趋于明朗;“改写”即把应用题的生活化表达改为更贴近四则运算意义的数学表达,使学生在学习四则运算后形成的认知构造纳入新的学问构造并予以同化,形成新的认知构造。 二、析题。 这是解同意用题的关键一步。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用实物演示、学具操作、画线段图或示意图等帮助手段,使数量关系更直观地显示出来,减缓思维坡度;其次要引导学生把握根本的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法的
11、思维方向是逆向思维执果索因。即从最终问题想起:“要求出这个问题,必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通过一步步的逆推分析,把未知量变成两个已知量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即通过已知量之间的某种运算能得出所需的未知量);综合法的思维方向是正向思维由因导果。即从已知条件动身,由两个已知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导出一个必定结果。依此法,在根本数量关系的支配下一步一步前进,直至最终求出问题。第三,在学生根本把握常用分析方法的根底上,逐步简缩思维过程,要求学生直接说出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桥梁,同时逐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数量关系,拓展解题思路,拓宽思维广度。 三、解题。 要做到“一看二算三查”:看列式与思路是否全都,数据是否抄错,算式
12、有无利于简算的特点;算要根据四则运算的挨次进展,熬炼口算力量和速算力量;查指检查结果是否精确,是否符合题意、符合常理。在有条理的计算中培育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敏捷性。 四、论题。 通过审、析、解三步,教学已知一段落,但不能停留在此。还要让学生学会论题,把思维训练推向新的境地。这局部训练包括:较完整、条理地表达分析过程;计算时表达每步计算的意义;变换题目的表达方法;转变应用题的条件或问题并作出相应解答;把问题与算式搭配起来;依据算式补充相应的条件或问题;推断多余条件;补充条件或问题并作出相应解答。 五、编题。 在前四步的训练中,学生已初步把握了应用题的根本数量关系,形成了肯定的解题技能。通过编题,
13、给思维以宽阔的驰骋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认知构造中的旧知板块,进入学问的运转状态,在思维的制造性活动中,形成新的学问网络。教学时,教师要留意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循序渐进地进展。这局部训练主要包括:仿按例题编题;看实物编题;看直观实物编题;依据线段图或示意图编题;依据算式编题;定范围编题等。 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4 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题的教学难度较大,特殊是低年级学生初涉简洁应用题学问,对以后学习复合应用题、分数应用题、比例应用题等都非常重要。因此,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依照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应对症下药。下面就对低年级学生讲简洁的应用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针对“儿童
14、情愿算而不愿想”的特点应实行的措施 低年级数学简洁应用题,是随着四则运算概念的消失而消失的,这时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是显得尤为重要。一年级学生经过大量的试题和口算训练后,就形成急于算的心理现象,只看是“加或减”还是“乘或除”赶忙算出得数,不擅长动脑考虑为什么这样算。为了转变这种状况,可实行这样两种方法: (一)同一算式,多种提法。 例如:“9-5=?”有八种提法: (1)9减去5得多少?(2)9比5多多少?(3)9与5相差多少?(4)5比9少多少?(5)比9少5的数是多少?(6)什么数比9少5?(7)9减去5差是多少?(8)被减数是9,减数是5,差是多少? (二)穿插编排,综合变换 例如:笼子里
15、又白兔5只,黑兔8只,黑兔比白兔多几只? 可以变换这样几道练习题: (1)笼子里有黑兔8只,白兔5只,黑兔比白兔多几只?(2)笼子里有白兔5只,黑兔8只,白兔比黑土少几只?(3)笼子里有白兔5只,黑兔8只,黑兔与白兔相差几只?(略) 二、针对低年级学生只知单一词句的特点实行相应教学方法 在简洁应用题的教学中,过多的使用单一提法学生只产生条件反射,不能促使思维活动。 例如低年级学生做了大量的单一提法,“一共是多少?”或“还剩多少?”的加减法应用题后,他们一见到“一共”二字就想到加法,“还剩”就想到减法。像这样“10斤油菜籽可以榨油3斤,50斤油菜籽一共榨油多少斤?”他们一见“一共”就列出算式为:
16、10+3+50=63斤,这明显不是该题的得数。针对这种状况可以实行以下几种方法: (一)两个数的和“用加法”教成“一共是多少?”就用加法,也不要强调用“一共”二字判定算法。而应紧扣“合并”二字的含义讲加法应用题。 (二)对学生进展自编简洁应用题多样化的练习。要求学生用同一数量关系运用多种表达词语,进展编排题或者教师写出一些不完整的应用题,有过失的应用题,让学生们填充或更改。 总之,只要通过教师对简洁应用题行之有效的讲解,才能使学生过渡到较简单的应用题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底。 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5 本节课主要是教学连乘应用题,连乘应用题有多种解法。教材依据连乘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特点,依据不同的已知条
17、件找出要解答的问题,较好地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方法。纵观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本课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制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情境。 创设了过运动会的场景,从学生熟识的生活场景动身,问:从画面中你发觉了哪些数学信息?接着请学生依据这些信息思索: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的提出用一步解答的问题,这就解决了连乘应用题两种解法的第一步。有的提出了用两步解答的问题;这样再依据第一步求出的数量与题目中的第三个条件,就不难求出题目的结果了。这就为学生在学习连乘应用题时,从查找有联系的条件动身确定中间问题做了预备,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不同解法的理解,由学生喜爱的信息编写相应的应
18、用题,使学生深刻的领悟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最终应用于生活。 2、学生自主的探究与合作沟通相结合。 本课,我不是引着学生逐字逐句分析并解同意用题的,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自主的探究和合作沟通,“你自己试一试,然后小组争论,你教一教不会的同学。”学生的思维和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连乘应用题消失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而且学生普遍能讲出道理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仆人,积极的参加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的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制造了一种和谐的、民主和学习气氛。每个问题的提出,先是由学生独立思索,再到两人商讨,然后小组沟通,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加、人人
19、思索的无限空间。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进展学生创新思维。 应用题教学理当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解题思路的梳理。本节课在分析应用题时,让学生从情景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谈论、去争论、去探究。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进展。 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6 小学数学第六册的例是本册教材的难点,学生第一次遇到这种构造的连乘应用题。如何让学生了解并把握此类应用题的构造特点,如何培育学生的推理力量,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我在“连乘应用题”这堂课的教学中作了如下努力: 一、从实
20、际问题引入新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进展推理力量的训练。 数学教学法上有句名言:“理解了题意,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理解题意也是进展推理的前提条件。三年级孩子的思维正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为此在进展例这种特别构造的连乘应用题的教学时,我创设“从学具操作把握运算规律”的教学过程。首先从实际问题动身,引起兴趣:我拿出盒圆珠笔,问学生知不知道教师这些圆珠笔一共用了多少钱,大家都说不知道;接着我请学生说出要求这个问题必需知道什么条件;然后依据实物给出“吴教师买来3盒圆珠笔”、“每盒10支”、“每支3元”这三个条件,请学生依据对应条件求出对应问题。学生反响热闹。依据学生答复我板书如下:(“盒”
21、、“支”、“元”分别用蓝色、绿色、红色写出) 吴教师买来盒圆笔,每盒支,每支元,一支多少元?(元);3盒共有多少支?(?);1盒多少元?(?);一共有多少盒?(盒);一共用了多少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由于教师帮忙学生从学具操作理解题意,形象性强,学生简单从实物分析中把握题意,并随着教师的设问激疑,引起探究兴趣,从而进入分析推理的抽象思维训练的环节。在教师的板书帮忙下,自己找出对应条件,胜利地得出解题方法。这时,学生们面露喜色,学习心情高涨。 二、查找突破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被乘数不易找对,被乘数与乘数的对应关系简单搞错,因此我利用每份数、份数与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作突破口来解
22、决重点、难点问题。 、在“根本训练”中加强对应关系训练。 我在“根本训练”中出了两道练习题: 出示“每组种棵”,“每班种棵”,“每个装箱”,请学生说出“、”分别表示什么数,为什么,并说出对应的份数(组数、班数、箱数),然后教师给出对应的份数,请学生说出对应的总数,并列式。 这一题为新课找准对应关系作好初步的分析力量训练。 假定“一共可卖多少元”、“一共运进多少个”是要求的总数,请学生在“每个卖元”、“每箱有个”中选取与总数对应的每份数。 这一题的练习为解决新课中消失两个每份数,而应把哪个每份数作被乘数作了突破重点问题的解题力量训练。 、在新授时突出查找对应关系。 在出示“吴教师买来盒圆珠笔”、
23、“每盒支”、“每支元”后,我让学生边找对应条件边推理。学生答复说“每盒支”中“”对应的份数应当是“盒数”,故与“盒”对应;“每支元”中“”对应的份数应当是“支数”,故与“每盒支”对应。我说:“不对呀,怎么把与这两个每份数对到一块去了呢?”学生这下很得意地告知我说“每盒支”可理解为“一盒子里装支”,对于“”来说,“”是个份数。从而学生清晰地看到“每盒支”这个条件的两面性:与“盒”对应时,“”是每份数;与“每支元”对应时,“”是份数。但为什么没有人把“盒”与“每支元”看作对应条件呢?我把这个问题交与大家争论得出正确结论,避开消失被乘数与乘数不对应的错误。接着我乘胜追击,引导学生解决两个每份数中哪个
24、作被乘数的问题。我在进展推理训练的根底上,先让学生尝试列式计算。由于学生理解题意,尝试精确率达。我装作怀疑不解地问:题目初看有两个每份数,你们为什么都选“”作被乘数而不选“”呢?学生抢着告知教师由于“”才是与总数直接对应的每份数,故作被乘数。 教师运用尝试教学法,逐步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步步扎实地突破重点和难点,从而使学生从胜利的喜悦中积极地把握了本类应用题的构造特征和列式特点。 三、重视课堂练习,培育思维力量。 练习是使学生把握学问、形成技能、进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为此我进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练习。 、稳固练习 先让学生找出对应条件及与总数直接对应的每份数,再列式计算(半扶着走,进一步突出
25、重点、难点、精确率)只列式不计算(独立走、精确率)选择题、推断题(精确率)。 、比照练习 为了消退思维定势,防止新旧学问的相互干扰,我出了以下两道练习题:(只列式) 水泥厂用汽车运送水泥,每一辆汽车一次能运吨,辆汽车次能运多少吨? 水泥厂用汽车运送水泥,先来了辆汽车,后又来了辆汽车,每辆汽车运吨,一共能运多少吨? 通过以上两道练习,学生知道并非全部连乘题都是今日学的题型,也不要一观察每份数就盲目用连乘法,从而从比拟中进一步把握了例的本质特征。 、进展练习 在这一局部练习中,让学生的学问与实际结合起来,进一步帮忙学生把握连乘应用题构造,升华熟悉,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出示“我们三()班有人,为扶助失学儿童假如每人捐款元,全班一共可捐款多少元?” 要求将“人”改成间接条件,改完口头列式,并留意比拟不同构造。(学生改成“三()班有个小组,每组人”和“三()班有男生人,女生人”等)这一题培育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制造性,还渗透了思想教育。出示实物包练习本(每包本)和包卫生纸(每包卷),请学生编出例构造的连乘应用题。 在最终一分钟请学生回忆生活中有意义的连乘应用题,进一步把数学学习和解答生活实践的问题结合起来。这时,全班同学分成小组热闹争论抢着编题。我又鼓舞大家课后进展调查讨论,编出更有意义的题。一节课在开心的气氛中完毕。 【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