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真题分项专题温度、物态变化(原卷版及解析版)(第2期).docx
《中考物理真题分项专题温度、物态变化(原卷版及解析版)(第2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真题分项专题温度、物态变化(原卷版及解析版)(第2期).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04温度、物态变化第2期一、单选题1(2021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真题)恩施山美水美,经常可以看到山上云雾缭绕,雾的形成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汽化B升华C液化D凝华2(2021湖南邵阳市中考真题)新宁崀山被有关专家誉为“丹霞之魂,国家瑰宝”、“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其中八角寨景区常年云雾缭绕,这些云雾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A液化B熔化C凝华D汽化3(2021湖南岳阳市中考真题)生命离不开水,水是宝贵的资源。以下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面上的水变干了是升华现象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C水结冰的过程需要吸热D岳阳水资源丰富,我们不需要节约用水4
2、(2021山西中考真题)“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联合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要吸收热量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大雪”节气,雪的形成要吸收热量5(2021湖南长沙市中考真题)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蜡烛“流泪”是液化现象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晚来天欲雪,能饮
3、一杯无”,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6(2021江苏苏州市中考真题)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几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B金属盘中放冰块可使液化现象更明显C瓶口上方的“白气”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7(2021湖南怀化市中考真题)下列是对九年级某学生的一些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身高约为16cmB正常体温约为36.8C质量约为50gD正常情况下1分钟脉搏跳动约200次8(2021山东济宁市中考真题)淡水资源缺乏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利用太阳能、海水等资源获得淡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图为小明设计的
4、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在海水淡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液化B先汽化,后液化C先汽化,后凝华D先液化,后汽化9(2021湖北宜昌市中考真题)中华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A“山明水浄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10(2021江苏中考真题)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吸热的是() 金属盘下水滴变多 烧杯中冰变少 推动活塞液态乙醚变多 碘锤中碘颗粒变少ABCD
5、11(2021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逐渐升高B在第8分钟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C该曲线可能是沥青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D该物质在BC段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12(2021湖南岳阳市中考真题)“阳光大课间”增强了学生体质,丰富了校园生活。活动中涉及中学生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质量50kgB体温50C跑400m用时10sD身高1.63cm13(2021湖南邵阳市中考真题)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所以保护水资
6、源节约用水迫在眉睫,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工业废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水中B洗完菜的水用来冲厕所C使用节水器具D及时修理漏水龙头14(2021湖北中考真题)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035min内对物质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在1520min内没有吸收热量B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该物质熔点为80,熔化过程持续了大约15minD除图甲中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器材有天平和停表15(2021湖南衡阳市中考真题)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步行速度为B洗澡时适宜的水温为C九年级物理课本长约D一名
7、中学生所受重力约16(2021湖北随州市中考真题)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学科素养。俊杰同学对物态变化中四种现象的下列阐述,其中错误的是()A在长时间佩戴口罩后,其内侧会逐渐出现小水珠,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这句诗中的“霜”是凝华形成的C夏天吃冰棒时偶尔会有冰棒粘嘴唇的现象。“粘”是因为发生了凝固现象D舞台上喷洒干冰后雾气缥缈,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雾气”属于升华现象二、填空题17(2021湖南长沙市中考真题)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象征了温度的变化,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如图甲是一个自制
8、温度计,把它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可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缓慢变_;在读数时,乙图中的_方法是正确的(选填“A”、“B”或“C”);请读出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温度计的单位是摄氏度)。18(2021江苏苏州市中考真题)如图是插在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两侧的“热棒”示意图,它能对路基进行主动降温,保持路基冻土不熔化。在热棒内封装有一定量的氨,棒内下端的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汽化/液化),热棒应采用_好的材料制作,以提高热棒的工作效率。19(2021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考真题)一天,小明和父母一起驾车从西昌到成都,途中看到了如图所示的“雾淞”景现和“禁鸣”标识。其中“雾凇”是物态变化中的_现象
9、形成的,“禁鸣”标识是表示在_处控制噪声。20(2021湖南衡阳市中考真题)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学校工作人员每天喷洒消毒液,并对进入校园的人员测量体温。如图,常用的测温枪是利用人体发出的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测量体温的。喷洒到地面的消毒液不久之后消失,这是因为消毒液发生了_(填物态变化名称)。三、实验题21(2021山西中考真题)下雪天,小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环卫工人向雪中撤盐,引发了他的思考:雪的熔点可能与所含杂质的多少有关。小明知道,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于是,他回家拿盐水做了实验,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盐水浓度/%0481216202426凝固点/-5-11-14
10、-18-22-25-25-22(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绘制出盐水凝固点随浓度变化的图像_。(2)分析实验数据可获取的信息有:_(写出一条即可)。(3)为了减少因路面积雪造成的交通事故,请你再列举一条具体措施:_。22(2021湖南怀化市中考真题)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图乙中温度计显示的是固体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2)每隔1min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状态,作出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图内中BC段物体处于_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此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
11、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4)比较图内中的AB段与CD段可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D段的比热容。(加热过程中可认为被加热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23(2021山东枣庄市中考真题)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王丽同学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样品设计实验,验证王丽的猜想是否正确。(1)实验时,应控制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的温度和液体_都相同;(2)实验室已提供了用规格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酒精和水的甲、乙,丙、丁4个样品,如图所示。按实验要求,应选择_两个样品进行对比研究;(3)若一个
12、同学正确选好两个样品后,将一个放在温暖的室内,另一个放在寒冷无风的室外,经过相同时间后讲行对比研究。这个同学设计的方案存在的问题是没控制_相同。该同学发现问题后及时纠正错误并进行了正确实验操作,经过相同时间后,样品的情况如图所示。据此,你认为王丽的猜想是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24(2021山东潍坊市中考真题)一同学从实验室借来带密封条的玻璃罩、抽气泵等器材,分别进行了下列探究,请你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选择“变大”、“变小”或“不变”填入空格中。(1)将图甲所示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玻璃罩内,抽走罩内气体,闹铃的声音_;(2)将图乙所示盛有少量热水的烧杯放入玻璃罩内,抽走罩内气体,杯
13、内的水沸腾,杯内水的温度值_;(3)将图丙所示的装置放入玻璃罩内,抽走罩内气体,试管内外水面的高度差_。专题04温度、物态变化第2期一、单选题1(2021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真题)恩施山美水美,经常可以看到山上云雾缭绕,雾的形成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汽化B升华C液化D凝华【答案】C【详解】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2(2021湖南邵阳市中考真题)新宁崀山被有关专家誉为“丹霞之魂,国家瑰宝”、“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其中八角寨景区常年云雾缭绕,这些云雾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A液化B熔化C凝华D汽化【答案】A【详解】云
14、雾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发生了液化现象,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3(2021湖南岳阳市中考真题)生命离不开水,水是宝贵的资源。以下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面上的水变干了是升华现象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C水结冰的过程需要吸热D岳阳水资源丰富,我们不需要节约用水【答案】B【详解】A地面上的水变干,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此为汽化现象,故A错误;B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热水袋用水来取暖,故和水的比热容大有关,故B正确;C水结冰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C错误;D水是可再生能源,水资源丰富,但
15、是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需要节约用水,故D错误。故选B。4(2021山西中考真题)“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联合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要吸收热量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大雪”节气,雪的形成要吸收热量【答案】C【详解】A露的形成是液化,故A错误;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是液化,要放出热量,故B错误;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从气体变为固体,故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D雪的形成属于凝华,凝华放热,故D错误。
16、故选C。5(2021湖南长沙市中考真题)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蜡烛“流泪”是液化现象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答案】C【详解】A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B蜡烛“流泪”是由固体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B错误;C霜是由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C正确;D雪的形成是一种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C。6(2021江苏苏州市中考真题)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几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烧瓶
17、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B金属盘中放冰块可使液化现象更明显C瓶口上方的“白气”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答案】C【详解】A烧瓶内的水会吸收热量,汽化为水蒸气,所以水量会减少,A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在金属盘上面放一些冰块,金属盘的温度更低,水蒸气更容易发生液化现象,B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C瓶口上方的“白气”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错误,故C符合题意;D烧瓶内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的温度较高,遇冷的金属盘液化,也可能是高温的水蒸气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金属盘的温度升高,则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物理 真题分项 专题 温度 物态 变化 原卷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