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页(共 12页)20192019 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2 个小题,1-10 题为化学试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到答题卡上每小题 2 分,共 44 分)1(2 分)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CO2BO2CN2DH2O2(2 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气体验满B量筒读数C倾倒液体D加入粉末3(2 分)下列活动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燃烧液化气炖制排骨B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C用大米、红薯等酿酒D利用熟石灰改良酸性的土壤4(2 分)2019 年 6 月 5 日,世界环境日活动在中国杭州举行。活动的
2、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B将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增加肥效C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D使用共享单车绿色出行5(2 分)五一国际劳动节,化学兴趣小组来到学校的学农基地,发现原本翠绿的葡萄叶片叶色变黄,为使葡萄叶片转绿,学农基地应为这些葡萄追施的化学肥料是()ACO(NH2)2BCa3(PO4)2CKClDKH2PO46(2 分)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第 2页(共 12页)A生活中软化硬水的常用方法是煮沸B地球表面约 71%被水覆盖,所以不必节约用水C水是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的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
3、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 2:17(2 分)甲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其中方框中需要补充的是()ABCD8(2 分)下列有关 CO 与 CO2的叙述正确的是()ACO 与 CO2都会污染环境BCO 与 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在一定条件下,CO 与 CO2可以互相转化DCO2气体中混有少量的 CO 气体,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CO9(2 分)在 进 行 实 验 室 制 取 和 收 集 O2的 过 程 中,有 关 做 法 不 正 确 的 是()A选择装置或作为 O2的发生装置B选择装置或作为 O2的收集装置C装置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将装置中的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以下10(2 分)如图
4、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第 3页(共 12页)AY 的溶解度比 X 的溶解度大Bt1时,X、Y 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是 20%C若烧杯内有晶体析出,则烧杯中饱和溶液的溶质为 YDt2时,若 X、Y 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XY二、非选择题11(5 分)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掌握了很多的化学知识和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湿衣服晾干,从微观角度分析是因为水分子的结果。(2)病人在手术后,为了促进伤口的愈合,从营养角度分析,应增加的摄入量。(3)我国生态环境部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 年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 74 个城市,PM2.5 平均浓度下降 42%,SO2
5、平均浓度下降 68%空气中 SO2的含量显著降低可减少造成的危害。如图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x。(4)蓝莓中的花青素可以促进视网膜细胞中的视紫质再生,预防近视,增进视力。种植蓝莓要求土壤的pH 值为 4.05.5,最适 pH 值为 4.04.8为了解家乡的土壤是否适合种植蓝莓。小张同学提取了本村土壤样品的浸出液。他的下一步操作是用测出土壤浸出液的 pH 值。12(5 分)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也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下面归纳了初中化学有关铁的知识。(1)比较生铁和纯铁,其中硬度较大的是。(2)焦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在生铁冶炼过程中,焦炭参与了下列反应:第 4页(共 12页)C+O2C
6、O2C+CO22CO其中为冶炼生铁提供热量的反应是(填序号)。(3)物质甲的阳离子符号是。(4)若铁与物质乙反应时,火星四射,则生成物中固体的化学式是。(5)若固体为红色单质,则铁与物质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任写一个)。13(8 分)在老师的指导下,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实验步骤将所需仪器按照装置图连接起来;打开 K1和 K2,向上拉动任意一支注射器的活塞;将实验所需药品加入对应的仪器中;将装有适量白磷的具支试管放入冷水中;打开 K1,关闭 K2,往装置甲中加入适量的双氧水,氧气进入具支试管中;关闭 K1,打开 K2,往装置乙
7、中加入适量的盐酸,二氧化碳进入具支试管中;将装有适量白磷的具支试管放入 80的热水中;打开 K1,关闭 K2,往装置甲中加入适量双氧水,氧气进入具支试管中;关闭 K1,打开 K2,往装置乙中加入适量的盐酸。问题解答(1)实验步骤的目的是。(2)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在实验步骤中,具支试管中氧气已经排尽的实验现象是。(4)能看到白磷燃烧起来的实验步骤是。第 5页(共 12页)实验结论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4(8 分)在化学实验室,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三瓶没有贴标签的试剂(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已知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8、同学们自主进行探究实验。化学课代表小李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1)将三瓶试剂分别标记为 A、B、C,然后两两混合,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编号甲乙丙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C 中溶质的化学式是;A 和 B 发生了化学反应,不能肯定 C 与 A,C 与 B发生了化学反应。(2)验证 C 分别与 A、B 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实验操作和现象如图实验结论试剂 X 的名称是,C 与发生了化学反应。(3)实验结束后,将实验甲、乙、丙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充分搅拌、静置、过滤,所得滤液中肯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15(4 分)为探究 CuO 和 C
9、反应的最佳质量比(忽略副反应),化学兴趣小组取 CuO 和 C 的混合物 17.2g,按不同的质量比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混合物中 CuO 所占的质量分数,纵坐标表示生成物中 Cu 的质量。第 6页(共 12页)(1)分析可知,CuO 和 C 的最佳质量比对应图中的点。(2)计算 a 点时,产生 CO2的质量(写出详细计算过程)。第 7页(共 12页)2019 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2 个小题,1-10 题为化学试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到答题卡上每小题 2 分,共 44 分)1【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
10、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解答】解:A、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0.03%,故选项错误;B、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21%,故选项错误;C、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78%,含量最多;故选项正确;D、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 0.03%,故选项错误;故选:C。2【分析】A、根据气体验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
11、方法(“一斜、二送、三直立”)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气体验满,燃着的或者带火星的木条应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D、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3【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液化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B、活性炭吸附异味过程中,
12、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C、用大米、红薯等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是化学变化;D、利用熟石灰改良酸性的土壤过程中,氢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盐和水,是化学变化。第 8页(共 12页)故选:B。4【分析】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有: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使用共享单车绿色出行等。【解答】解:A、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符合这一主题,故选项错误;B、将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增加肥效,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不符合这一主题,故选项正确;C、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符合这一主题,故选项错误;D、使用共享单车绿色出行,符合这一主题,
13、故选项错误;故选:B。5【分析】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钾肥能使农作物的茎秆粗壮,增强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农作物缺磷时,表现为生长迟缓,产量降低;田里的水稻出现了倒伏现象,说明土壤缺乏钾元素,应施用含钾元素的化肥。【解答】解:葡萄叶片叶色变黄,为使葡萄叶片转绿,说明土壤缺乏氮元素,应施用含氮元素的化肥。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符合要求,故选项正确;B、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C、KCl 中含有钾元素,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D、KH2PO4中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故选:A。6【分析】A、根据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
14、法分析;B、根据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进行分析;C、根据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的进行分析;D、根据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分析。【解答】解:A、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实验室硬水软化的方法是蒸馏,故 A 正确;B、地球上的总储水量很大,但淡水很少,为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节约用水,故 B 错误;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 C 错误;D、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正极产生的氧气与负极产生的氢气体积之比约为 1:2,故 D错误;故选:A。7【分析】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解答。【解 答】解:甲 烷 与 氧 气 在 点 燃 的 条 件
15、下 反 应 生 成 二 氧 化 碳 和 水,化 学 方 程 式 为第 9页(共 12页)CH4+2O2CO2+2H2O所以方框处应该补充 2 个氧分子,每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 2个氧分子表示为。故选:D。8【分析】A、CO 具有毒性,而 CO2没有毒性去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计算分析;C、CO 在氧气中点燃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要高温下会生成一氧化碳去分析;D、CO 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具有灭火性去分析。【解答】解:A、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环境,二氧化碳没有毒,不污染环境,故错误;B、CO 与 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 和+4,不相同,故错误;C、CO 在氧
16、气中点燃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要高温下会生成一氧化碳,所以 CO 和 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正确;D、CO2中混有少量的 CO,不能点燃,所以不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CO,故错误;故选:C。9【分析】A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的方法进行分析;B根据氧气的密度和水溶性选择收集装置;C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D根据实验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解:A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制取;用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用装置制取,故 A 正确;B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 B 正确;C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要等到
17、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故 C 错误;D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要把长颈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以下,故 D 正确。故选:C。10【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 A 错误;B、t1时,X、Y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 20g,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是100%20%,故 B第 10页(共 12页)错误
18、;C、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若烧杯内有晶体析出,X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烧杯中饱和溶液的溶质为 X,故 C 错误;D、t2时,Y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X 物质的溶解度,所以若 X、Y 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XY,故 D 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11【分析】(1)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2)根据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进行分析;(3)根据二氧化硫带来的危害主要酸雨,以及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进行分析;(4)根据实验室常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 值进行分析。【解答】解:(1)湿衣服晾干,从微观角度分析是因为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2)蛋白质是构
19、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组织修复、更新离不开蛋白质,所以病人在手术后,为了促进伤口的愈合,从营养角度分析,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3)二氧化硫带来的危害主要酸雨,依据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x16288;(4)实验室常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 值,所以下一步操作是用 pH 试纸测出土壤浸出液的 pH 值。故答案为:(1)不断地运动(不停地运动);(2)蛋白质;(3)酸雨,6;(4)pH 试纸(pH 计)。12【分析】(1)根据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常见反应反应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铁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铁在
20、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进行分析解答。(5)若固体为红色单质,则发生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生铁是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大。(2)碳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为冶炼生铁提供热量的反应是,属于吸热反应。(3)铁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物质甲的阳离子是氢离子,其离子符号为:H+。(4)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生成物中固体的化学式是 Fe3O4。(5)若固体为红色单质,则发生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第 11页(共 12页)Fe+CuSO4FeSO4+Cu
21、(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生铁;(2);(3)H+;(4)Fe3O4;(5)Fe+CuSO4FeSO4+Cu。13【分析】(1)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来分析;(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解答;(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4)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来分析。【解答】解:(1)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故填:检查装置气密性;(2)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当具支试管中的氧气被排净后,会从支管进入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当观察到烧杯中澄清的
22、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具支试管中氧气已经排尽;故填:烧杯中石灰水变浑浊;(4)白磷具有可燃性,在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其着火点时,白磷即可发生燃烧,即步骤中白磷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步骤又与氧气接触立刻发生了燃烧;故填:。14【分析】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稀盐酸;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遇酸性和中性溶液不变色。【解答】解:(1)将三瓶试剂分别标记为 A、B、C,然后两两混合,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A 和 B 可产生白色沉淀,则 A 和 B 是氯化钡和稀硫酸中的一种,C 是 NaOH 溶液;(2)试剂 X 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红,则试剂 X 是无色酚酞,C 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可发生反应,溶
23、液变无色,则 C 与 H2SO4发生反应;(3)实验结束后,将实验甲、乙、丙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实验甲反应后的物质是硫酸钡和稀盐酸,和乙、丙混合后,所得滤液中肯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化学式为 NaCl;故填:(1)NaOH;(2)无色酚酞;H2SO4;(3)NaCl。15【分析】(1)根据混合物中 CuO 所占的质量分数与生成物中 Cu 的质量的关系分析回答;(2)根据在 a 点时混合物的质量和氧化铜的质量分数计算出氧化铜,据此计算出产生 CO2的质量。第 12页(共 12页)【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混合物中 CuO 所占的质量分数为时,生成的铜的质量多,CuO 和 C 的最佳质量比对应图中的 b 点。(2)由图象可知,a 点时 CuO 和 C 的混合物 17.2g 中氧化铜的质量为:17.2g8g,碳的质量是 9.2g,由方程式质量关系可知,碳没有完全与氧化铜反应。设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x2CuO+C2Cu+CO2160448gx解得;x2.2g。故答为:(1)b;(2)点时,产生 CO2的质量 2.2g。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