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19 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1.下列做法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用石油分馏制得汽油、柴油等B.用碱和树叶制作“叶脉书签”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上的污渍D.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C.向稀硫酸中滴加石蕊溶液后,溶液由紫色变成蓝色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剧烈燃烧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药品B.检查装置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D.稀释浓硫酸4.下列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
2、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原子的种类不同B.2H O和22H O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间的间隙不同C.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分子在不断运动D.把液化石油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体积变小5.大蒜是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大蒜中主要成分大蒜素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大蒜素的化学式为6103C H 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蒜素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3B.大蒜素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C.大蒜素的一个分子由 6 个碳原子、10 个氢原子和 3 个硫原子构成D.大蒜素属于有机化合物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棉花、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B.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制腊肉C.用水灭火的原
3、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水银、干冰、酒精依次属于单质、氧化物、化合物7.草酸亚铁晶体242FeO()C2H 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4222FeC O2H OFeO+CO+CO+2H O.通过如图装置验证该反应得到的气体产物,其说法错误的是()A.中固体无水硫酸铜变蓝,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水蒸气B.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C.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碳D.中尾气可点燃,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8.下图是某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后进行的归纳,你认为相应图示表示正确的是()A.氮元素的化合价B.碳元素的质量分数B.含碳量D.金属活动性9.如图为甲、乙、
4、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纯甲,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B.2t 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C.将3t 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1t,析出固体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D.在3t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10.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方案合理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方案AFe粉碳粉加入足量稀24H SO、过滤、洗涤、干燥BNaOH溶液2Ca(OH)加入适量23K CO溶液,过滤CCaO3CaCO加水溶解、过滤DKCl固体2MnO粉末加水溶解、过滤、蒸发二、非选择题题(共 6 小题,满分 30 分)11.从N、K、氦、Cl中进行适当
5、选择,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用语。(1)2 个氦分子_。(2)一种复合肥_。(3)由形成的阴离子_。(4)写出氯酸钾的化学式并标出氯元素的化合价_。12.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端午节吃粽子是咸宁的传统民俗,制作原料主要有糯米、瘦肉、食盐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是因为_。(3)氢气是一种理想的能源,它的优点是无毒、热值高、_。(4)美丽中国人人都是建设者,下列关于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_。A.生活垃圾“一包扔”B.生活垃圾应分类处理C.直接进行焚烧处理D.各地应建生活垃圾处理厂13.无水氯化钙的用途广泛。以石灰石矿粉(含有4MgSO、2
6、3Fe O、2SiO等杂质)为原料,生产无水氯化钙的流程如图:(1)写出过滤操作中用到的任意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_;(2)写出滤液 1 中含有的所有金属阳离子的符号_;(3)滤渣 3 中的固体除有2Ca(OH)外,还有_(写化学式);(4)对滤液 3 调节pH值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4.回答下列问题。(1)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 a 的名称:_。(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择的装置为_(填字母,下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有学生对此反应后的溶液感兴趣,他取适量反应后过
7、滤的滤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并用pH传感器连续监测,得到如图曲线图(纵坐标为pH,横坐标为时间)I.请分析图,写出 AB 段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图中 CD 段上升的原因你认为是_。15.日常生活中,每位同学都会接触到硬水。咸宁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对硬水进行了一些探究和拓展实验。【查阅资料】水的硬度是由水中溶解的可溶性钙和镁化合物引起的,硬水中溶解的钙和镁化合物可分为两类:钙、镁的碳酸氢盐;钙、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物,一般所说的水的硬度是由上述两类化合物引起的。(1)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这种方法可靠吗?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模拟实验。实验序
8、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别取适量碳酸氢钙溶液和氯化钙溶液于 A、B 两支试管中,同时加热A 试管中产生气泡,有沉淀生成,B 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冷却后,在上述实验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肥皂水,振荡_(填“A”或“B”)试管中有较多泡沫,另一支试管中泡沫较少。实验结果: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2)小组同学对硬水中为什么含有碳酸氢钙非常感兴趣,于是再次学习九年级化学下册课本中的资料卡片: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知道了当石灰岩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32232CaCO+CO+H O(a HCO)C小组同学思考:若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是否也能生成碳酸氢钠
9、?于是他们对此开始实验探究(不考虑二氧化碳和碳酸作为溶质的情况)【提出问题】所得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质为23Na CO;猜想二:溶质为3NaHCO;猜想三:溶质为_。【设计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2C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二_(填“成立”或“不成立”)b.取实验步骤 a 中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气泡冒出猜想一不成立写出实验步骤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通过实验,小组同学得出了正确结论。(3)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老师说其成分主要是碳酸钙、氢氧化镁等。小组同学认为可使用稀盐酸除去,请写出发生中和
1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小组同学还对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用pH传感器测得烧杯内溶液的pH变化图象(如图二),同时用温度传感器测得烧杯内温度变化图象(如图三),实验过程中保温良好,忽略热量散失。.请分析图三,能得到什么结论_。.图三中 A 点对应溶液的溶质成分是_(填写化学式)。16.有镁和氯化镁固体混合物,取一定量的该混合物放入烧杯中,然后取稀盐酸 200 g,平均分五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第 1 次第 2 次第 3 次第 4 次第 5 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4040404040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0.16m0.480.50.5(1)表中 m
11、的值为_。(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湖北省咸宁市 2019 年中考化学试卷化学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A、用石油分馏制得汽油、柴油等,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 A错;B、用碱和树叶制作“叶脉书签”是利用碱与叶肉发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 B 正确;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上的污渍,是利用将其摩擦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C 错;D、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属于物理变化,故 D 错。故选:B。【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2.【答案】A【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
12、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向稀硫酸中滴加石蕊溶液后,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考点】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3.【答案】B【解析】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
13、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考点】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4.【答案】C【解析】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B、2H O和22H O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C、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D、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C。【考点】分子的基本性质。5.【答案
14、】A【解析】A、大蒜素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 1032 336:5:4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大蒜素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C、大蒜素的一个分子由 6 个碳原子、10 个氢原子和 3 个硫原子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D、大蒜素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考点】物质的化学式表示的意义。6.【答案】D【解析】A、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棉花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B、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制腊肉,故选项说法错误。C、用水灭火的原理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选项说法错误。D、水银
15、是金属汞的俗称,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干冰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酒精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考点】合成材料的特征,亚硝酸钠有毒,灭火的原理。7.【答案】C【解析】A.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故 A 正确;B.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即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故 B 正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确定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引起的还是原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引起的,故 C 错误;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中尾气可点燃,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故 D 正确。故选:C。【考点】物质的性
16、质。8.【答案】B【解析】A、利用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根据H为1、O 为2-价,可计算3NH中N为3-价、2NO中N为+4价、单质2N中化合价规定为 0,与数轴关系不一致,因此表示的关系是错误的;B、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公式,化学式中碳原子的个数为 1,2CO、CO、4CH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44、28、16,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为24COCOCH,与数轴关系一致,因此表示的关系是正确的;C、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钢的含碳量小于生铁的含碳量,与数轴关系不一致,因此表示的关系是错误的;D、银、镁、铁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镁铁银,与数轴关
17、系不一致,因此表示的关系是错误的;故选:B。【考点】数轴法表示化学知识。9.【答案】C【解析】A、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纯甲,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故 A 正确;B、2t 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 25g,所以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g:100g1:4,故 B 正确;C、将3t 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1t,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析出固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 C错误;D、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在3t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 D 正确。故选:C。【考点】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10.【答案】D【解析】A、Fe粉能与稀硫酸
18、反应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碳粉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2Ca(OH)能与适量23K CO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KCl易溶于水,2MnO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D。【考点】物质的分离与除杂。二、非选择题11.【答案】(1)2He(2)3KNO(3)2S(4)53KClO【解析】(1
19、)2 个氦分子可以表示为2He;(2)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是复合肥,可以表示为3KNO;(3)由形成的阴离子是带 2 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可以表示为2S;(4)氯酸钾中钾元素化合价是1,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是5,可以表示为53KClO。【考点】化学符号的书写。12.【答案】(1)瘦肉(2)身体内温度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二氧化碳逸出(3)无污染(4)BD【解析】(1)糯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瘦肉中富含蛋白质;食盐属于无机盐;(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因为身体内温度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二氧化碳逸出;(3)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
20、,其优点是无污染、热值高、来源广等;(4)A、垃圾应合理处理,无毒无害的可深埋,废金属制品、废玻璃、塑料、废旧纸制品等可回收再利用,故处理方法不合理;B、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合理处理垃圾,要变废为宝,生活垃圾应分类处理,这样既节省能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故处理方法合理;C、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造成空气污染,故处理方法不合理。D、各地应建生活垃圾处理厂,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故处理方法合理。【考点】化学与生活。13.【答案】(1)烧杯、漏斗、玻璃棒(2)2+Mg、3+Fe、2+Ca、2Mg(OH)(3)3Fe(OH)(4)222Ca(OH)+2HClCaCl+2H O【解析】A、在化
21、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保持不变,选项错误;B、反应前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反应后生成的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所以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选项错误;C、根据图示给出的是微观世界的反应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42CO+2H OCH+2O可见光复合光催化剂,则生成物分子个数比为1:2,选项错误;D、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转变为甲烷,变废为宝,选项正确,故选 D。【考点】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14.【答案】(1)酒精灯(2)AC 或 AD424222KMnOK MnO+MnO+O(3)BI.2322Na CO+2HCl2NaCl+H O+CO.滴入过量的碱性碳
22、酸钠溶液,使溶液碱性逐渐增强【解析】(1)据图可以看出,图中仪器 A 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是固体加热型反应,选择 A 装置,采用排水法或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应选择的装置为 AC 或 A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4222KMnOK MnO+MnO+O,故填:AC 或 AD;424222KMnOK MnO+MnO+O。(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是固液常温型反应,故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B,故填:B。有学生对此反应后的溶液感兴趣,他取适量反应后过滤的滤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并用 pH 传感器连续监测,得到如图
23、曲线图(纵坐标为pH,横坐标为时间)I AB 段 内 发 生 的 化 学 反 应 是 碳 酸 钠 和 盐 酸 反 应 生 成 氯 化 钠、水 和 二 氧 化 碳,方 程 式 为2322Na CO+2HCl2NaCl+H O+CO,故填:2322Na CO+2HCl2NaCl+H O+CO。图中 CD 段pH上升是因为滴入过量的碱性碳酸钠溶液,使溶液碱性逐渐增强,故填:滴入过量的碱性碳酸钠溶液,使溶液碱性逐渐增强。据图即可知道有关仪器的名称,根据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考点】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1
24、5.【答案】(1)A(2)23Na CO和3NaHCO不成立322NaHCO+HClNaCl+H O+CO(3)222Mg(OH)+2HClMgCl+2H O(4)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热量NaCl和NaOH【解析】(1)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所以 A 试管中有较多泡沫,另一支试管中泡沫较少;(2)【提出猜想】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所得溶液中溶质有以下几种情况:碳酸钠不和二氧化碳、水反应,溶质是碳酸钠;部分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溶质是23Na CO和3NaHCO;全部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溶质是碳酸氢钠;故猜想三:溶质为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25、设计实验】A 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2C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猜想二不成立;b取实验步骤 A 中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氢钠,则猜想一不成立;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22NaHCO+HClNaCl+H O+CO;(3)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是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22Mg(OH)+2HClMgCl+2H O;(4).根据图三中的信息,能得到的结论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热量;图三中 A 点对应溶液中氢氧化钠过量,溶质是NaCl和NaOH。【考点】物质的性质。16.【答案】(1)0.32【解析】(1)第 1 次 40 g 稀盐酸对应 0.16 g 氢气,而第 3 次 40 g 稀盐酸对应的氢气为 0.48 g,说明每加入40 g 稀盐酸生成 0.16 g 氢气,所以第 2 次 40 g 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应为 0.16 g,0a.160.160.32;(2)设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22Mg+2HClMgCl+H24 240g x 0.16gx14.6%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考点】化学方程式计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