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与“辱”(2006江苏盐城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含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荣”与“辱”(2006江苏盐城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荣”与“辱”(2006江苏盐城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含答案).doc(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荣”与“辱”“荣”与“辱”,在人的生活中,至关重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荣”,免受“辱”,并将“荣”和“辱”作为行事为人、判断取舍的标准。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荣”,什么是真正的“辱”呢?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 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后世传诵。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了。林则徐有诗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提出了一种新的荣辱观。个人的荣辱与国家民族的荣辱是息息相关的。当国家受到侵略,人民遭到蹂躏时,个人也就没有什么“荣”可言了
2、。只有我们的祖国繁荣起来,强大起来,每个人才能昂起头来生活。“荣”与“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萧伯纳说过:“一个人感到害羞的事情越多,就越值得尊敬。”是的,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受到些“辱”,但只要把“辱”作为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便会摆脱“辱”,最终获得“荣”。一个人具有怎样的荣辱观,便决定了他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对于我们青年来说,所谓“荣”与“辱”,就是反对无所作为,不劳而获,提倡奋发向上,努力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出自己的聪明和才智。 (选自初中语文自读课本第六册 有改动) 1(1)请为第3段补写一个名人的例子作为正面论据。(3分) (2)第3段从反面进行论证的作用是什么?(2分) 2第4段中心句是 。 第5段画线句主要阐明 的观点。(4分) 3从全文来看,“知荣辱”对做人有什么重要性?(3分)【参考答案】1(5分)(”(3分)写出人名1分,写出主要事迹2分。示例:朱自清不吃美国救济粮。 (2)(2分)通过正反对比使论证更加周密,更加深刻。(对比1分,作用1分)2(4分)个人的荣辱与国家民族的荣辱是息息相关的;“荣”与“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各2分)3(3分)“知荣辱”是“做人”的标准或对“做人”起决定作用。(与答案意思接近,酌情给分)(2006年江苏盐城中考试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6 江苏 盐城 中考 议论文 阅读 试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