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联考质检卷打包13份.pdf





《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联考质检卷打包13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联考质检卷打包13份.pdf(10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届高三复习生物名校联考质检卷精编(1)细胞的分子组成1.下列对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N 元素参与磷脂的构成 B.Fe元素参与血红蛋白的构成C.脂质和糖类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D.核酸和蛋白质都含有C、H、0、N 等元素2.研究表明,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 蛋白)能识别靶细胞膜上特定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H(ACE2),并与之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再通过膜融合进入宿主细胞。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与 S 蛋白特异性结合的药物可抑制病毒感染B.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 N 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磷酸和4 种含氮碱基C.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和
2、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ACE2结合入侵细胞,这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是相对的D.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中,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3.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 中 X、Y 代表元素,a、b、c感且成A、B、C 三种大分子的单体,这三种单体的结构可用d 晚 表示。下列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中单体a、b 的结构可用d 表示,人体中d 朝 阕(4 种B.a、b 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C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大肠杆菌细胞内单体c 怫构可用e 表示,期 怫 因 R 的不同而不同D.A、B 的多样性由d 中的n 充分体现,C 的多样性由e 中
3、的R 充分体现4.下列有关生物体中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C、H、0、N 元素的有机物属于生物大分子B.DNA分子解旋后,空间结构改变,将失去其功能C.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D.性激素是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可调节生命活动5.氢键在生命物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种分子之间、某些分子内都可以形成氢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多肽链盘曲、折叠时能够形成氢键C.tRNA通过氢键维持其局部环状结构B.水分子之间可以通过氢键相互作用D.DNA 一条链上相邻核甘酸间通过氢键连接6.蛋白质和核酸是细胞内重要的大分子物质,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者
4、主要在细胞核内合成,都能通过核孔出入细胞核B.二者都是线粒体、高尔基体和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C.合成蛋白质需要核酸参与,合成核酸不需要蛋白质参与D.蛋白质和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为氨基酸和核甘酸7.下列有关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元素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B.真核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原核细胞中脱氧核糖核酸只分布在拟核中C.评价食品中构成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应注重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配制婴儿奶粉应重点关注的必需氨基酸有9 种D.多糖、蛋白质、核昔酸均为生物大分子,许多单体脱水缩合而成,每个单体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
5、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8.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磷酸腺昔由C、H、0、N 四种元素组成B.DNA分子解旋后空间结构改变将失去其功能C.酹母菌细胞中核糖体和质粒都不含磷脂,但都含蛋白质D.抗体、受体、酶和神经递质都具有特异性9.大麦种子吸水萌发时淀粉大量水解,新的蛋白质和RNA分别在吸水后1520min和 12h开始合成。水解淀粉的淀粉酶一部分来自种子中原有酶的活化,还有一部分来自新合成的蛋白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产物经斐林试剂检测后显砖红色B.干种子中淀粉酶和RNA消失,因此能够长期保存C.萌发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高于干燥种子D.用赤霉
6、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以使其无须发芽就产生新的淀粉酶10.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麦芽糖和庶糖属于植物特有的二糖,均为非还原性糖B.在细胞的不同生命活动中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C.胆固醇能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又参与构成细胞膜D.在噬菌体中由A、G、T、C 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昔酸最多有7 种11.下列有关氨基酸及蛋臼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硫氨酸中的硫元素只位于氨基酸的R 基中B.不同蛋白质中的肽键元素组成不同C.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与碳骨架、功能基团都相关D.在细胞间完成信息传递的物质都是蛋白质或氨基酸答案以及解析1 .答案:C2 .答案:B3 .答案:C
7、4 .答案:C5 .答案:D解析:A、多肽链盘曲、折叠时能够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此时可能形成氢键,A正确;B、水是极性分子,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B正确;C、t R N A 是单链,其三叶草结构是通过氢键维持,C正确;D、D N A 一条链上相邻核昔酸间通过碳酸二酯键连接的,D错误.故选D.6 .答案:D7 .答案:C解析:A、细胞中的元素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A错误;B、原核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主要分布在拟核,在细胞质中可能含有环状的D N A分子质粒,B错误;C、必需氨基酸指人体(或其它脊椎动物)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远不适应机体的需要,必需由食物蛋白供给,评价食品中构成蛋白质成分的
8、营养价值时,应注重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配制婴儿奶粉应重点关注的必需氨基酸有9 种,C正确;D、核甘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不是生物大分子,D错误。故选:C o8 .答案:D9.答案:B解析:A、淀粉经淀粉酶水解成麦芽糖,具有还原性,用斐林试剂检测会产生病红色沉淀,A正确;B、由题意可知,在新的蛋白质和RNA合成前,干种子中已有淀粉酶和合成酶所需的R N A.B错误;C、萌发种子的新陈代谢旺盛,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高于干燥种子,C正确;D、启 动 a-淀粉醐合成的化学信使是赤霉素,因此用赤毒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以使其无需发芽就产生新的淀粉酶,D正确。故选B10.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
9、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选项分析:C项,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之一,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是由血浆脂蛋白完成的。脂蛋白是由蛋白质和脂类(包括磷脂、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组成,胆固醇在血液中以载脂蛋白形式存在,参与运输,故C项正确。A项,麦芽糖为还原糖,故A项错误。B项,转运RNA是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的翻译过程中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故B项错误。D项,噬菌体属于DNA病毒,不含有RNA,因此在噬菌体中由A、G、T、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甘酸最只有4种,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o11.答案:AC2021届高三复习生物名校联考质检卷精编(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有关“结构与功
10、能相统一”的观点说法错误的是()A.染色质超螺旋后形成染色体,以便于分裂过程中移动B.高尔基体的扁平囊结构中含有不同的酶,根据它们所加工的多聚体的类型而用于不同的功能C.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细胞骨架,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形态的维持和细胞分化中起重要作用D.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只对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进行分解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含量关系“c=a+b,且ab”的是()A.a非必需氨基酸种类、b 必需氨基酸种类、c 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B.a线粒体的内膜面积、b 线粒体的外膜面积、c 线粒体膜面积C.a各细胞器的膜面积、b 细胞核的膜面积、c 生物膜系统的膜面积D.a叶肉细胞的自由水、
11、b 叶肉细胞的结合水、c 叶肉细胞总含水量3.结构与功能观是生物学科基本的生命观念之一,下列与此观念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有几项()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在膜的两侧是不均匀分布的生物膜系统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的高效有序进行生物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必须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蛋白质变性,其空间结构的改变会导致其功能的丧失溶酶体的水解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后,不需要高尔基体的运输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4.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帕拉德等选用豚鼠胰腺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水解酶的合成、加工及分泌途径。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培养豚鼠的胰腺,然后通过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进行计时
12、追踪。模式图甲、乙、丙、丁是与该水解酶合成加工有关的细胞器。A.亮氨酸是水解酶的基本单位之一C.水解酶分泌前需依次经丁、丙加工B.首先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是甲D.甲、丙、丁所需全部能量都来自乙5.内质网膜包裹损伤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时,LC3-I 蛋白被修饰形成LC3-II蛋白,LC3-II蛋白促使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完成损伤的线粒体降解。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等强度运动组和大强度运动组,测量细胞中LC3-I 蛋白和LC3-H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O5.O.5O豳 LC3-I口 LC3-UA.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依赖膜的流动性B.LC3-II/LC3-I 的比值随运
13、动强度增大而增大C.运动可以抑制大鼠细胞的线粒体自噬D.推测LC3-II蛋白应在自噬体膜上,向溶酶体发出“吃我”的信号6.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液泡:含有大量色素,参与植物对光能的吸收B.中心体:主要成分是磷脂,参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C.细胞壁:含有纤维素和果胶,主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D.高尔基体:由单层膜构成,参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7.生物学家提出了“线粒体是起源于好氧细菌”的假说。该假说认为,在进化过程中原始真核细胞吞噬了某种好氧细菌形成共生关系,最终被吞噬的好氧细菌演化成线粒体。下列多个事实中无港有荐该假说的是()A.哺乳动物细胞的核DNA由雌雄双亲提供,而线粒体DN
14、A则主要来自雌性亲本B.线粒体外膜的成分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相似,而内膜则同现存细菌的细胞膜相似C.高等植物细胞的核DNA与蛋白质结合呈线状,而线粒体DNA裸露且主要呈环状D.真核细胞中有功能不同的多种细胞器,而线粒体中仅存在与细菌中类似的核糖体8.(3-淀粉样蛋白可由多种细胞产生,循环于血液、脑脊液和脑间质液中,对神经细胞有一定损伤作用,在脑内积累可诱发老年痴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0-淀粉样蛋白的产生需要核糖体和内质网参与BF-淀粉样蛋白可被唾液淀粉酶水解CF-淀粉样蛋白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抑制相关细胞高尔基体的功能有可能缓解老年痴呆症状9.下图是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的示意图
15、,表示细胞结构,胞内蛋白、膜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途径是不相同的。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与合成细胞膜(质膜)上的载体蛋白相关的膜性细胞器是B.若合成的是丙酮酸脱氢酶,则该酶在中发挥作用C.图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场所只有D.经合成的蛋白质有的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10.细胞内部多数蛋白质生成后被包裹于膜内形成不同囊泡,囊泡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细胞“货物”运送到正确的“目的地”。BFA蛋白转运抑制剂能够抑制蛋白质从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囊泡是一种体积微小、种类繁多、可定向运输物质的细胞器B.囊泡能把正确的细胞货物运送到正确的目的地说明囊泡膜表面有与识别
16、有关的物质C.细胞内部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以及细胞膜D.BFA蛋白转运抑制剂处理细胞后,溶酶体、细胞膜结构可能会在短期内发生变化11.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的数量倍增发生于分裂前期的细胞中B.具有单层生物膜的结构与细胞分泌活动有关C.RNA和 RNA聚合酶穿过结构的方向相同D.、处的核糖体均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A、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超螺旋后变成染色体,有利于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移动,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A正确;B、高尔基体是单膜囊状结构,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有关,所以其扁平囊结构中含有不
17、同的酶,根据它们所加工的多聚体的类型而用于不同的功能,B正确;C、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细胞骨架,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形态的维持和细胞分化中起重要作用,C正确;D、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D错误。故选:D。2.答案:C解析:A、c人体内氨基酸20种,b必需氨基酸8种,a非必须氨基酸12种,c=a+b且ab,A 正确;B、c 线粒体具双层膜结构,a 内膜和b 外膜构成了线粒体的总膜面积c=a+b且 ab,B 正确;C、细胞生物膜系统的膜面积c,包括细胞膜的面积、a 各细胞器的膜面积、b 核膜面积,因此不符合。=+1),C 错误;D、c 细胞内总含
18、水量只有两种,a 自由水和b 结合水,c=a+b且 ab,D 正确。故选:Co3.答案:B解析: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在膜的两侧分布是不均匀的,故正确;生物膜系统将细胞分成许多小的区室,能保证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故正确;生物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一定要依赖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如植物细胞的信息分子可通过胞间连丝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中,故错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故正确;蛋白质变性时,其空间结构改变,功能丧失,故正确;溶酶体的水解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后,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后,通过囊泡整合到溶酶体中,故错误。所以错误的叙述是两项,故 B 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19、。4.答案:D解析:A.由题可知,水解酶是胰腺合成的分泌蛋白,亮氨酸是水解酶的基本单位之一,故 A正确;B.由于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以3H标记的亮氨酸首先进入细胞器甲(核糖体),故 B 正确;C.由图可知,细胞器丙是高尔基体,细胞器丁是内质网。水解酶分泌前依次经丁(内质网)和 丙(高尔基体)的加工,故 C 正确;D.乙是线粒体,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甲、丙、丁所需能量主要由乙提供,不是全部由乙提供,故 D 错误。【答案】D5.答案:C解析:A、内质网膜包裹损伤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依赖膜的流动性,A 正确;B、根据柱形图分析,运动强度增大,LC3-I 蛋白被修饰形成LC
20、3-H蛋白,LC3-II/LC3-I 的比值增大,B 正确;C、运动LC3-H蛋白增加,可以促进大鼠细胞的线粒体自噬,C 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LC3-U蛋白促使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完成损伤的线粒体降解“,说明LC3-II蛋白应在自噬体膜上,向溶酶体发出“吃我”的信号,即溶酶体内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线粒体,D 正确。故选:Co6.答案:D解析:A、液泡中含有大量色素,与果实和花瓣的颜色有关,其中的色素不能吸收光能,A错误;B、中心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其中不含磷脂,其功能是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B 错误;C、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
21、 错误;D、高尔基体是单层膜的细胞器,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D 正确。故选:D。7.答案:A解析:A、哺乳动物细胞的核D N A 由雌雄双亲提供,而线粒体DN A则主要来白雌性亲本,这与题干假说无关,不支持题干假说,A 错误;B、线粒体外膜的成分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相似,而内膜则同现存细菌的细胞膜相似,这支持题干假说,B 正确;C、高等植物细胞的核DNA与蛋白质结合呈线状,而线粒体DNA裸露且主要呈环状,这与细菌拟核DNA相同,因此支持题干假说,C 正确;D、真核细胞中有功能不同的多种细胞器,而线粒体中仅存在与细菌中类似的核糖体,这支持题干假说,D 正确。故选:A。8.答案:B9.答案:C10
22、.答 案:BCD11.答案:BD解析:题图为高等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为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复制,在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为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是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均为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详解】结构为中心体,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因复制而导致其倍增,A错误;结构为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B正确;结构是核孔,R N A聚合酶在核糖体中合成后穿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参与转录过程,而在细胞核中经转录过程形成的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参与翻译过程,可见,二者穿过结构的方向不同,C错误
23、;、分别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核糖体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D正确。故选BD。2021届高三复习生物名校联考质检卷精编(3)细胞代谢1.用人工脂双层膜将容器分隔为A、B两部分(如图所示),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A中加入一定浓度的KC1溶液,B中加蒸锚水,初始液面等高,一段时间后,A侧液面高于B侧。实验二:再往A中加入微量的物质X,结果A侧液面明显下降。对上述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A.制备该人工脂双层膜时,应用磷脂分子为原料B.实验二加入的物质X可能是水通道蛋白C.实验一现象与动物细胞渗透吸水现象的原理相同D.该人工膜不同于生物膜,不具有生物活性2.在植物体内叶
24、肉细胞中合成的蔗糖不断运出.再由筛管转运到其他部位贮存、利用。下图表示蔗糖分子的跨膜运输及相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蔗糖载体和ATP酶之间功能的差异与它们分子结构的差异直接相关B.图中蔗糖和K+的运输都属于主动运输,但两者的运输动力不同C.据图推测,若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可能会发生质壁分离利自动复原现象D.叶肉细胞保持较高的pH有利于蔗糖分子运出3.将玉米籽粒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籽粒,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籽粒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下列说法不正确
25、的是()A.折线a 代表完整籽粒干重,折线b 代表胚乳干重B.72 96时段籽粒的呼吸速率最大,该时段每粒籽粒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43.6 mgC.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为幼苗的组成物质,最大转化速率为22 mg.粒 一D.0 24 h,两条折线近乎平行,表明幼苗的质量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4.某科研人员将水稻幼苗培养在含Mg?+和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培养液中Mg?+的浓度上升,的浓度下降。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水稻幼苗吸收Mg2+和需要消耗能量B.若增大培养液中Mg?+和的浓度,二者的吸收速率可能下降C.水稻吸收Mg2+和速率不同与细胞膜上不同载体的数量有关D.该结果说明水稻不吸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届高三 生物 一轮 联考 质检 打包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