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课标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套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2新课标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套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新课标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套教案.pdf(9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五2 0 1 2 新课标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套教案第一节酸及其性质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酸碱指示剂、酸碱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知道p H 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会 用 p H 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强弱。2、过程与方法:从 H+和 O H-的角度认识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通过亲历探究实验,初步学会运用间接观察的方法收集证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增强对化学学习的情感。重点、难点:1、用酸碱指示剂识别酸和碱的方法,从微观粒子H+和 0 匕的角度去认识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的原因。2、用 p H 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2、以及p 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实质。本节知识点:1、酸碱指示剂2、酸碱的共性3、原 子 团 4、酸和碱与溶液的酸碱性5、溶液酸碱性与 p H 的 关 系 6、p H 的 测 定 7、酸和碱与人的生理活动8、酸碱性与植物生长的关系相关知识:C0 2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是因为C0 2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原因,化学方程式为CO 2+I 1 2 O=1 I 2 CO 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生活中接触到一些有酸味的物质,如食醋、西红柿等,也接触到一些有涩味,滑腻感的物质,如肥皂水等。方法技巧:采用类比法记忆酸碱指示剂的变色以及p H与酸碱性的关系,使溶液的酸碱性一
3、指示剂一p H三者的关系理清。总结归纳法学习酸碱的特点与共性,总结出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使化学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把本节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联系实际的能力。思维误区:本节知识中酸与酸性,碱与碱性这两组概念容易混淆,酸溶液中都含有H+,溶液显酸性;溶液显酸性,说明溶液中含有H+,但并不是只有酸的溶液中才有H+。碱与碱性的关系也是如此。p H的大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是本节的易错点,正确理解和掌握p 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考点分析:1、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性溶液中的变化以及根据信息分析自制酸碱指示剂在实践中的应用,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简答题。2、p 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常结合其他知识
4、进行综合考查,常见题型为选择题第1页共6 5页和综合题。3、溶液的酸碱性与人体健康和植物生长的关系是中考命题的热点。课时安排:三课时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一、引言 不同的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决定它们必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因酸根离子不同,必然又有各自的特性,即共性与个性的并存。我们分别学习几种常见的、重要的酸。【提问】什么叫酸?写出盐酸、硫酸、硝酸的电离方程式【板书】一、盐酸(H C 1)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演示】浓盐酸的物理性质:展示纯净浓盐酸和工业盐酸各一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其色、态、闻气味(注意煽风闻味)。待学生观察后,请一个学生回答浓盐酸的颜色、状态、气味。【阅读
5、】课本相关内容。学生思考、师生互动、教师归纳:1 .瓶口的白雾是什么?如何形成的?说明浓盐酸具有什么性质?2 .如何保存浓盐酸?敞口放置后的浓盐酸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有何改变?【板书】1.盐酸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有挥发性,常用浓盐酸密度1.1 9 g/c m 3,H C 1的质量分数37%左右。烟与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雾为液体小液滴。二、硫 酸(H 2 s 0 4)展 示 浓H 2 S0 4样品(请 学 生 回 答 色、嗅、态)【板书】1.浓H 2 s 0 4(1)物理性质:无色、粘稠、油状液体,难挥发,高沸点(3 3 8)。常 见 浓H 2 s 0 4密度1.8 4 g/
6、c m 3、H 2 S0 4 的质量分数是 9 8%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教师演示实验,“浓硫酸特性的有关实验”请学生回答浓H 2 s 0 4具有哪些特性?讲解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浓1 1 2 s o 4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所以具有吸水性,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脱水性:即按水的组成从有机物中夺取氢、氧元素。纸和木炭均含C、H、0元 素(属 碳水化合物)可以被脱水成碳。浓H 2 s 0 4和金属反应不放H 2,而 生 成H 2 0、二氧化硫和其他产物,表现出强氧化性。【板书】浓硫酸的特性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放出H 2吸水性可作气体干燥剂脱水性如使蔗糖变黑【思考】1 .如果不慎将浓H 2 s 0
7、4 溅到皮肤或衣服上如何处理?2 .长期敞口放置浓H 2 s 0 4 质量如何改变?【提问】实验室中常用稀1 1 2 s o 4,如何将浓硫酸稀释呢?实 验“稀释浓硫酸”(可请同学用手接触烧杯外壁)。浓 H 2 S 0 4 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提问】为什么切不可将水倒入浓1 1 2 s o 4中?(请同学参考课有关内容回答)第 2页共 6 5 页【板书】(3)浓 H 2 s 0 4 的稀释:酸入水、沿内壁、慢慢搅动。【小结】浓 1 1 2 s o 4的物理性质及特性。第二课时、引入二、【板书】L酸的化学性质(1)酸与指示剂作用【演示】实 验“指示剂与酸、碱的作用”注意滴管的使用。做完实验后,总
8、结酸碱指示剂的概念,要求学生记住并能准确叙述石蕊试液、酚献试液在酸溶液、碱溶液中所显示的颜色。【板书】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酸里红”),使无色酚酰不变色。(2)酸与金属的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演示】酸与锌粒、铁丝反应。问题 反应现象如何?写出化学方程式Zn+2 H C Zn C 1 2+H 2 t (置换反应)F e+2 H C l=F e C 1 2+H 2 t (置换反应)氯 化 亚 铁(F e 为+2 价)Zn+H 2 S 0 4=Zn S 0 4+H 2 f (置换反应)F e+H 2 S 0 4=F e S 0 4+H 2 t (置换反应)(硫酸亚铁)现象:金属溶于酸,同时产生大量气
9、体。【练习】M g、A 1 与盐酸的反应。【板书】金属+酸一盐(氯化物)+H 2 t (3)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演示】实 验“盐酸与生锈的铁钉反应”请学生回答现象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F e 2 0 3+6 H C 1=F e C 1 3+31 1 2 0 不 溶(红色)溶(黄色)【思考】1.铁的化合价有无变化?铁与盐酸及氧化铁与盐酸的反应中,铁元素的价态是如何变化的?2.盐酸为何可以除去铁锈?(F e 2 0 3不溶一F e C 1 3溶)。(少量C u O 放入试管加少许水振荡,然后再加少量盐酸)C u O +H 2 S O 4 =C u S 0 4 +H 2 0 不溶(黑色)溶(蓝绿色)
10、现象:黑色C u O 溶解,溶液呈蓝色。F e 2 O 3 +3 H 2 S O 4 =F e 2 (S 0 4)3 +3 H 2 0 现象: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练习】M g O、A 1 2 0 3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般为金属氧化物。【板书】金 属(碱性)氧化物+酸一盐+水 第 3页 共 65 页第三课时一、引入二、新课教学:酸的化学性质(4)酸与碱的反应【演示】N a O H 溶液中加酚酸,然后加盐酸振荡。【演示】实验,在盛少量C u(O H)2的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观察现象,然后再加适量盐酸(盐酸浓度稍大或加热),再观察发生的
11、变化。C u(0 H)2 +2 H C 1 =C u C 1 2 +2 H 2 0不溶(蓝色)溶(蓝绿色)C u(0 H)2 +H 2 S 0 4 =C u S 0 4 +2 H 2 0现象:C u(O H)2溶解,溶液呈蓝色。分析反应的书写规律。【练习】写出氢氧化钾、氢氧化镁、氢 氧 化 铝(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板书】酸+碱一盐+水(中和反应)讲解以上反应是因为酸电离出的H+所表现的性质。(5)酸与盐的反应【演示】实 验“盐酸与硝酸银反应”,请一位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A g N 0 3 +H C A g C l I +H N 0 3 (A g C l I :
12、白色I ,不溶于水,不溶于稀硝酸)B a C 1 2+H 2 S 0 4=B a S 0 4 I +2 H C 1 (白色沉淀,不溶于水和稀H N 0 3 )在盛少量N a 2 s 0 4 的试管中;加几滴B a C 1 2 溶液和几滴稀I I N 0 3.N a 2 S 0 4+B a C 1 2=B a S 0 4 I +2 N a C l【小结】此反应用于检验(硫酸根)包括硫酸和可溶性的硫酸盐。【思考】1.如何鉴别盐酸和硝酸?【小结】盐酸或可溶性的氯化物与A g N 0 3 反应生成不溶于稀H N 0 3 的白色A g C l沉淀。利用此反应检验盐酸和可溶性的氯化物。【板书】酸+盐一新酸
13、+新盐【小结】学生按板书叙述总结出酸的性质,引导学生分析酸与C u(0 H)2(碱)、A g N 0 3(盐)反应时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物的成分,引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板书】3.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通式:A B+C D=A D+C B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复分解反应一般要在溶液中进行。复分解反应条件应从两方面去考虑。对反应物而言,酸和碱中只要有个是溶液,盐和碱、盐和盐的反应要求二者均为溶液才能发生反应。对生成物而言,交换离子后,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生成水或气体、沉淀,三者有其一,反应即可发生。此条件可概括为几句顺口溜:复分解,要发生,溶液当中来
14、进行,生成水、气或沉淀,交换成份价不变。【思考归纳】我们学习过中哪几种基本反应类型?请用通式加以表示。练习:学生举例,教师指正讲解第4页 共 65 页 归纳稀 H 2 s 0 4 和盐酸样也能电离出H+和酸根离子,其化学性质相似。第二节碱及其性质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1 .掌握碱的化学性质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掌握其性质和用途。2 .进一步理解复分解反应。3 .通过展示样品及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重点难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是重点,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难点。教学方法:实验探讨法教学用品:仪器:试管、镶子、表面皿、平底烧瓶、滴管、单孔塞、玻璃管。药品:
15、氢氧化钠固体、石蕊试液、酚酸试液、氯化铁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其它:小气球。教学过程:一、引入:碱有哪些性质呢?今天我们学习氢氧化钠这种常见的碱。回忆、回答碱的概念,写出电离方程式。二、新课 演示实验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将少量氢氧化钠分别放在几个表面皿上,给各组学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其色态,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固体氢氧化钠表面的变化;再将其中的一块放入盛有少量水的大试管里振荡,并让学生触摸管外壁温度的变化。从感性上认识氢氧化钠物理性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小结指导学生小结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板书一、氢 氧 化 钠(N a O 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物理性质 问题讨论根据氢氧
16、化钠易潮解的性质,你能想到它有什么用途?思考、讨论:氢氧化钠可干燥某些气体。(-)化学性质1 .N a O H 溶液与酸碱指示剂反应指导学生做氢氧化钠溶液与石蕊试液和酚配试液反应的实验。2 .氢氧化钠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石灰水中通往二氧化碳有何现象?是哪类物质间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现象:臼色沉淀生成;是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C a(O H)2+C O 2=C a C O 3 I +H 2 0那么,N a O H 能否与C 0 2 反应呢?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并思考实验现象中的道理。演示实验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在充满二氧化碳的烧瓶中,加入少量第5页 共 6 5页氢氧化
17、钠浓溶液,迅速塞紧带有玻璃管和气球的橡皮塞,振荡烧杯,观察现象、思考问题。问题讨论为什么气球会逐渐涨大?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何写?怎样保存氢氧化钠?说明原因?指导学生完成化学方程式。讨论气球涨大的原因,最后得出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正确结论。反应方程式:C O2+2 Na OH=Na 2 C O3+H2 O与 C 0 2 与 C a (OH)2 反应对照:C 0 2+C a (OH)2=C a C O3 I +H2 0分析如何保存Na OH及原因。3 .氢氧化钠与酸反应(中和反应)我们学习了酸与碱的中和反应,这也是碱的重要性质。练 习:写 出 HC 1、HNO3 与 C a(
18、0 与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加强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加深理解Na OH性质。4.氢氧化钠与某些盐的反应 实验氢氧化钠跟某些盐的反应描述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C u S 0 4+2 Na 0 H=C u(0 H)2 I +Na 2 S 0 4Fe C 1 3+3 Na OH=Fe(OH)3 I+3 Na C l 小结组织学生共同总结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注意:碱与盐反应,反应物均应溶于水。(三)氢氧化钠的用途 设问 我们学习了氢氧化钠的性质,那么它有哪些用途呢?学生看书、总结、回答。第二课时教 学 目 标:1 .掌握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掌握其性质和用途。2 .进一步理解复分解反应。
19、3 .通过展示样品及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重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是重点。难点: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教学方法:实验、对比、归纳教学法。教学用品:仪器:蒸发皿、镜子、烧杯、药匙、玻璃棒、试管、滴管、玻璃管。药品;氢氧化钙粉末、生石灰、氢氧化钙溶液、浓碳酸钠溶液、石蕊试液、酚酸试液、稀盐酸。教学过程:复习提问 上节我们学习了氢氧化钠,请同学们想一想:1 .氢氧化钠有哪些物理性质?如何保存?2 .写出下列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第 6页 共 6 5 页 引言在学习了氢氧化钠这种常见的碱
20、之后,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种常见的、重要的碱一氢氧化钙。设问氢氧化钙欲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它是怎样制得的呢?(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思 )氢氧化钙的制取学生思考讨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 a O+H2 O=C a(OH)2 板书二、氢氧化钙C a(0 1 1)2(-)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取熟石灰 演示实验氢氧化钙的溶解性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与氢氧化钠相比较。观察物质色态,在水中溶解的情况,并与氢氧化钠的溶解性进行比较,总结出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板书(二)氢氧化钙物理性质1 .颜色、状态2 .溶解性:微溶于水教师做演示实验:氢氧化钙溶液与批示剂反应向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向石灰水中滴加盐酸。观察分
21、析、回答问题:1 .描述各反应现象,并与氢氧化钠性质对比。2 .找出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更正。在实验、讨论基础上,总结出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板书(三)氢氧化钙化学性质1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2 .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3 .与酸反应(中和反应)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本实验 思考这个实验证明氢氧化钙还具有什么化学性质?你能否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板书4.与某些盐反应。实验证明石灰水能与某些盐反应,这是氢氧化钙的又一-条重要化学性质,根据现象,分析产物,写出化学方程式。C a(O H)2+N a 2 C 0 3=2 N a 0 H+C a C 0 3 I根据氢氧化钙的性质分析它可能有哪些用途?并看书
22、,引导学生规纳、小结出C a(0 H)2的用途。指导学生小结本节我们重点学习了 C a(O H)2 的化学性质及碱的通性,了解了C a(0 H)2 的制取、用途物理性质。板书碱的通性我们学习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这两种常见的、重要的碱之外,还 有 K O H、F e(O H)3、C u(0 H)2 等许多碱,所以碱具有通性。碱 第 7 页 共 6 5 页引导学生用相互关系图,归纳出碱的通性。总结归纳出如下的相互关系图:板书: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 .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2.学会利用pH试纸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3.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及其农作
23、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影响。能力目标:1.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能通过实验现象对某些问题初步作出正确的科学判断。情感目标:通过酸碱指示剂的使用,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2.用 pll试纸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3.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二、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实验试样白醋酸 果汁盐稀酸纯 碱 溶液肥 皂水石 灰水氨水紫蕊加石液滴色讨变红变红生红变蓝变蓝变蓝变蓝滴 加 无色酚麟试液无色无色无色变红变红变红变红结论酸性酸性酸性碱性碱性碱性
24、碱性(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第8页共6 5页酚配试液变色;(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猷试液变红;(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酿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儆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注意: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2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过氧乙酸等(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3 .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
25、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例如:硫酸铜、氯化镂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 C 1、H N 0 3、H 2 s 0 4、H 2 c 0 3等。H C 1=H+C 1-;H 2 S 0 4=2 H+S 0 4 2-;(2)碱: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 a O H、C a(0 H)2等。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新课 标鲁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全套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