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生物A版课件12.pdf





《2019生物A版课件1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生物A版课件12.pdf(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十二植物的激素调节考纲专题解读考点分布 考 题 示 例 考 查 内 容 考 试 指 导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4 4.2016 课标III,412分生长素的运输与作用主要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两重性,常以实验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各种植物激素作用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实验的能力;选择题或简答题均有可能2015 课标 I,2生长素的合成与作用特性其他植物激素及应用.4 4.2017 课标 I,33 7分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2017 课标III,30脱落酸生理作用的实验分析2015 课标 II,29与乙烯有关的实验设计2013 课标 U,29与赤霉素有关的实验分析考点各个击破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m u
2、第C步 试 共 题1.(2017.江苏单科,13,2分)研究小组探究了蔡乙酸(NAA)对某果树托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驶曲NAA浓度/(mg/L)A.自变量是N A 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B.不同浓度的NAA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C.生产上应优选320 mg/L NAA处理插条D.400 mg/L NAA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解析】由图可知自变量是NAA浓度,因变量是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A错误;当NAA浓度超过300 mg/L时,会使生根率降低,B错误;综合两条曲线分析,生根率较高、平均生根数也最多的NAA浓度为200 mg/L,C错误:400 mg/LNAA处理的杆
3、插枝条平均生根数明显高于对照组,D正确。2.(2016课标III,4,6分)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胚芽鞘b侧 的IAA含量与U侧的相等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 的IAA含量不同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D.琼脂块d从1中获得的IAA量小于I的输出量【解析
4、】实验组a,中含有适宜浓度IA A,通过极性运输,胚芽鞘b侧 的IAA含量大于b侧,A错误;对照组a中不含生长素,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相等,B错误;胚芽鞘b侧细胞和c侧细胞都能极性运输IAA,C错误;a,的输出量除一部分运输到琼脂块d,外,还有一部分用于胚芽鞘的生长,所以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D正确。3.(2016四川理综,4,6分)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葛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O 1 2 5 10 20 50 100浓度/ppmA.甲、乙和丙对葛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
5、重性B.在。20Ppm范围内,甲对葛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C.乙的浓度大于20 Ppm后,对其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D.据图推测,用30Ppm的甲处理葛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解析】与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0时根长相对值比较,甲、乙和丙生长素类似物低浓度促进幼根生长,浓度过大时抑制生长,具有两重性,A正确;在。20 Ppm范围内,甲组离苣幼根长度大于丙,故甲对葛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B正确;乙的浓度大于20Ppm后,对黄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C正确;幼根和幼芽对生长素类似物的敏感程度不同,所以据图无法推测甲对葛苣幼芽生长的影响,D错误。4.(2015.课标I,2,6分)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
6、是(C)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产生、运输等相关知识。幼嫩的芽、叶、发育着的种子可以合成生长素,生长素合成的原料为色氨酸,A正确;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有极性运输、横向运输和非极性运输等,其中非极性运输发生在成熟组织的韧皮部,B正确;不同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幼嫩细胞的敏感程度大于成熟细胞,C错误;植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当生长素浓度过高时可以促进乙烯的合成,D正确。5.(2 0 1 5安徽理
7、综,6,6分)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C.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 D可防止落花落果D.用一定浓度的I B 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相关知识。同一植株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由高到低是根、芽、茎,A错误;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使生长素积累在侧芽,导致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的生长,B正确;2,4 D是生长素类似物,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能防止落花落果,所以喷洒一定浓度的2,4
8、 D可防止落花落果,C正确;I B A是呷喋丁酸,是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杆插枝条的生根,用一定浓度的I B 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D正确。6.(2 0 1 5四川理综,1 0,1 2分)植物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I A A)及其他物质的共同影响,有人以豌豆完整植株为对照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顶并在切口涂抹I A A处理后,定时测定侧芽长度,见下左图;实验二:用1 4 c o 2饲喂叶片,测定去顶8 h时侧芽附近 C放射性强度和I A A含量,见下右图。.2.O.8.6.4.2O116O.6O.实验一I组 n组 m组(完整)(去顶
9、)(去顶+IAA).O.5.O.5.O.5O工zzLLO.胡照玄箕中姻?一实验二(完整)(芸 诩oUId)、*侬VVIooO420000011186420(D I A A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 _ _ _ _ _ _ _ 的分子,顶芽合成的I A A通过的方式向下运输。实验一中,去 顶3 2 h时i n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n组,其原因是实验二中,1 气。2 进入叶绿体后,首先能检测到含1 4 c 的有机物是,该物质被还原成糖类需要光反应提供 o a、b两组侧芽附近1 4 c 信号强度差异明显,说 明 去 顶 后 往 侧 芽 分 配 的 光 合 产 物。(4)综合两个实验的数据推测,去 顶 8 h时
10、 I 组和I I I 组侧芽附近的I A A 浓度关系为:I 组(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 )I U 组;去 顶 8 h时 H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I 组,请对此结果提出合理的假设: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O【解析】(l)I A A 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分子,顶芽合成的I A A 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向下运输。(2)实验一中,去 顶 3 2 h 时I I I 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H组,其原因是人工
11、涂抹的IAA通过极性运输到侧芽部位,导致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的生长。(3)实验二中,M e o2 进入叶绿体后,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C 0 2 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首先能检测到含l 4C 的有机物是C 3,该物质被还原成糖类需要光反应提供A T P 和 H。a、b两组侧芽附近I,C信号强度差异明显,b组明显高于a 组,且 1 4 c 位于光合产物中,说明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加。(4)根据实验二可知,去 顶 8 h时 I组(a)和 H组(b)侧芽附近的I A A 浓度相同,都 为 1 0 0 pm ol/g;根据实验一可知,去 顶 8h时,I I 和i n 组的侧芽
12、长度相同,可推测此时侧芽附近的IA A浓度相同,即m组中涂抹的I A A 还没有运输到侧芽。故此时三组中侧芽附近的I A A 浓度都相同。根据实验二可知,去 顶 8 h时侧芽附近1 4C放射性强,即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多,从而促进侧芽的生长。【答案】(1)信息 主 动 运 输(2)涂抹的I A A 运输到侧芽附近,高浓度的I A A抑 制 了 侧 芽 的 生 长(3)三 碳 化 合 物 H 和 ATP增 多(4)等 于 I I 组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多,促进侧芽生长第A步提能力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3、 _一、生长素的经典实验分析i.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分析科学家实 验 处 理 方 法、现象实验结论1 9世纪末达尔文甲可二1 1*光弯曲生长制二1篙丙主n 直立生长丁七二向光弯曲生长a.甲和乙对照说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b.丙、丁 与 甲 对 照 说 明:感光部位在_ _ _ _ _ _ _ _ _,而向光弯曲部位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 9 1 0年鲍森詹森向 光弯曲生W兴J.长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给下部1 9 1 4年拜
14、尔向放置尖端对侧弯曲生长胚 芽 鞘 的 弯 曲 生 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_ _ _ _ _ _ _ _ _造成的1 9 2 8年温特/ML实 验 组:目对 照 组:注:表口表一当 背 光 侧)极 性 运 输(上 一 下)尖端以下部位生长素分布不均 匀(内 因)背光侧多生长不均匀 向光侧少j f(背 光 侧 快)向光弯曲(有 利 于 充 分 接 受 光 照)规律总结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1)胚芽鞘感光部位O(2)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9)o(3)生长素的产生部位-o(4)生长素的产生是否需要光o(5)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o(6)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o针对训练1 1928年,温特在前人
15、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下实验:一 g 一下列分析错误的是(D)A.采用胚芽鞘尖端是因为前人初步证实胚芽鞘尖端可产生某种化学物质B.实验结果可用于解释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C.为了排除琼脂本身的影响,还应设置在胚芽鞘上放置空白琼脂的对照组D.步 骤T时,若在胚芽鞘右侧进行光照,相同时间后其。角将比未光照组大【解析】温特的实验是在拜尔等人通过实验证实胚芽鞘尖端可产生某种化学物质的基础上进行的,A正确;因为没有尖端,胚芽鞘不能感受到光的刺激,所 以a角的大小与有光、无光没有关系,D错误。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主要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I 产生I原料:G2.
16、运输(1)极性运输:从运输到0(2)非极性运输:在中可以通过进行。横向一发生部位:根尖、茎尖等生长素产生部位运 输 原 因:单侧光、重力等单一方向刺激3.分布:各器官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思维拓展(1)宇宙飞船中植物体内的生长素能否进行极性运输?_o(2)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过程是否消耗A T P?0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 .作 用:(1)促进植物生长;(2)促进托插的枝条生根;(3)促进果实发育。2 .作 用 特 点:两重性。(1)含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2)体现: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既能防止落花落果,又能疏花疏果;既能促进发芽,又能抑制发芽。3 .两重性的
17、实例(1)顶端优势概念: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顶芽产生生长素极性运输加什导致-侧芽顶芽一少一促进生长侧芽一多一抑制生长,f顶端优势现象解除方法:摘除顶芽,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了,侧芽受到的抑制作用就会解除,不久,侧芽就可以发育成枝条。应用:果树的剪枝、茶树摘心、棉花打顶等都能增加分枝,提高产量。根的向地性如图所示,在重力的作用下生长素发生,导致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背地侧,即 B 侧生长素浓度高于A侧,D 侧生长素浓度高于C侧。由于根对生长素比茎,促进根生长的生长素的最适浓度较低,因此,近地侧(B、D 侧)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茎生长却抑制根生长;背地侧(A、C侧)低浓度的
18、生长素促进茎生长的作用微弱,却强烈促进根生长。结果表现为茎的背地 性 和 根 的 向 地 性。体 现 了 生 长 素 作 用 的 两 重 性,不能体现两重性o(3)除草剂的使用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单子叶植物适宜的生长素浓度较高,而双子叶植物适宜的生长素浓度较低,所以在单子叶作物的农田中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除去双子叶杂草。4.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曲线双子叶促进t 植物 单子叶生长植物牌I弋 生长素浓度图3(1)图 1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不同,表现为两重性。(2)图2 表示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芽茎。(3)图 3 表示不同植物对生
19、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针对训练2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B)A.生长素对3 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例如10一2Ppm)抑制生长B.A、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芽的生长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四、不同处理条件下植物向性运动的结果分析【解析】由图可知,10-ppm的生长素对根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但是对芽和茎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A错误;。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的作用都是促进,C错误
20、;由该图不能判断幼嫩的细胞和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的灵敏程度,D错误。类别图解条件相关结果遮盖类号,K一 空一光 直立生长向光生长暗箱类m皿;光 直立生长向光(小孔)生长插入类v 4 向右侧生长直立生长向光生长向光生长旋转类 盆转 盒转 都转 盘转直立生长向光生长向小孔生长茎向心生长,根离心生长横置类4 b 失重 有重力a=b、c=d,都促进生长ab、cd,a、c、d 促进生长,b 抑制生长 1胚芽鞘的向光性与尖端有关尖端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分布不均匀促进生长的物质生长素口引味乙酸(IA A)尖端尖端下面一段胚芽鞘尖端不需要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色 氨 酸 形态学的上端形态学的下端成熟组
21、织韧皮部能。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由内因植物的遗传特性决定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消耗A T P 横向运输敏感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第0步 且 模 拟1.(2017.江苏南京调研,13)为探究单侧光是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某研究性课题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图1中的琼脂块一段时间后放置到图2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下列有关说法 错 误 的 是(A)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四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生长,原因是生长素促进了细胞生长C.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 a=b=d,说明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分解了D.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说明单
22、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转移了【解析】根 据 图1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单侧光照的有无,A错误;根据 图1、图2分析可知,若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分解了,则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若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转移了,则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o2.(2018山东济南历城二中月考,5)如下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D)单侧光小三单侧光含生长索的琼脂块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D.图d中如果
23、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解析】图a中由于生长素不能透过玻J离片,故a直立生长。图b中生长素能透过琼脂片,单侧光照使b向光弯曲生长。图c中由于胚芽鞘没有尖端,对光不产生反应,c向右侧弯曲生长。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植株向右弯曲生长;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光只能从开口进入,因此植株弯向纸盒开口方向生长。3.(2018湖北六校联考,5)图甲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作用效应,图乙表示植物的芽在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中的生长情况,则图甲中的。、A c、d点所对应的图乙中生长状况,正确的是(C)对芽生长的效应【解析】图中无生长素处理的作为空白对照,a、b点对应的生
24、长素浓度均促进生长,但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促进生长作用最强,对应;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对应;4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抑制生长,对应;而。点对应。4.(2016江西南昌二模,5)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C)A.生长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也能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的成熟B.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C.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都可以证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植物表现出向光性的原因都是因为光照导致了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解析】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和果实发育,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和种子萌发,乙烯促进果实的成熟,A错误;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进
25、行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的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的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B错误;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侧芽部位积累,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发育引起的;根的向地性是因为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促进生长,都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有关,C正确;植物若受均匀光照,则直立生长,均匀光照不会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D错误。5.(2017.安徽合肥一模,4)某实验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某植物根和茎的作用效应,进行了相关实验,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据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C)A.该植物的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B.促进该植物的茎和根生长的最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生物 课件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