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pdf
《2023年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pdf(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 一 课 春 景【教学目标】1.能 听 辨 出 致春天的乐曲结构以及主题每次出现时的情绪变化。2.在聆听柳琴独奏曲 春到沂河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柳琴,并记住柳琴的音色。能简单描述乐曲所表现的 春到沂河”的意境。3.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 小鸟小鸟,表现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能说出歌曲各乐段在节奏、旋律、歌词内容上的不同。4.能用优美的歌声演唱 春雨蒙蒙地下,并背唱歌曲,能和同伴一起编创节奏,在合适的地方用沙槌为歌曲伴奏和表演。5.认识切分音(一),能正确运用于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懂得切分音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
2、爱。【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的运用。【核心素养】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 小鸟小鸟,表现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能说出歌曲各乐段在节奏、旋律、歌词内容上的不同。【课时安排】1.表演:小鸟、小鸟、2.春雨蒙蒙地下,音乐知识:切分音3.聆听:致春天、柳 琴 曲 春到沂河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表 演 小鸟小鸟【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教学难点】表 演 小鸟、小鸟【教学过程】一、表 演 小鸟小鸟1.生态环保导入。设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1(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2.聆听范唱 小鸟小鸟。设问:(1)
3、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习6/8 拍号)(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3 .学唱曲调。(1)教师范唱曲调。设问: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弱拍起唱一一第六拍起唱)(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a.教师范唱。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b.在教师指导下用6/8 拍指挥图式,跟着教师的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2 小节)。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d.按教材要求,画出该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e.按曲调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a.教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
4、曲调。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b.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2 小节)。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d.合唱合成。要求学生能相互倾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4 .学唱歌曲(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2)用“l a”唱全歌。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5 .表演歌曲。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
5、作表演。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二、课后小结2【教 学 反 思】第二课时【教 学 内 容】春 雨 蒙 蒙 地 下【教 学 重 点】表演歌曲【教 学 难 点】音 乐 知 识:切分音【教 学 过 程】一、学习歌曲1气 象 知 识 导 入:春 天 里 的“春 光 明 媚”是 一 种 天 气 的 现 象,天 气 不 可 能 是 永 远“春光 明 媚”的 日 子!设 问:(1)还 有 哪 一 种 天 气 现 象?2)人 们 是怎样来形容春雨的?(3)春 雨 给 大 地 带 来 了 什 么 生 机?2.欣 赏 歌 曲 范 唱。设 问:(1)歌 曲 的 情 绪 是 怎 样 的?(2)“刷 刷 刷 刷”是什么模拟
6、声?你 能 模 仿 唱 一 下 吗?3.在 教 师 指 导 下,练 习 模 拟 的 下 雨 声“刷 刷 刷 刷”。(1)前 面 部 分 的8小 节(包 括 间 奏)要 求 二 声 部。(2)结 尾 处 的5小 节(注 意 力 度 的 变 化)要 求。4.师 生 接 唱。教 师 唱 歌 曲 的 歌 词 部 分,学 生 接 唱 雨 声“刷 刷 刷 刷”部 分。5.学 唱 曲 调,学 习 切 分 音。(1)教 师 范 唱 曲 调。(2)讲 解 切 分 节 奏 及 切 分 音 唱 法。(3)在 教 师 指 导 下 学 唱 开 始 的9小节 曲 调(学 生 用2/4拍 指 挥 图 式 划 拍,弄清强 弱
7、 拍 及 后 半 拍 节 奏)。(4)学 生 自 学 第17小 节 以 后 的 曲 调:先 弄 清 节 奏,再 学 唱 曲 调,教师有重点3地指导有读谱困难的学生。(5)用小快板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天的赞美,唱好全曲。6.学唱歌曲,表演歌曲。在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后,填入歌词歌唱。歌词词义讨论。设问:第一段歌词的含义是什么?第二段歌词:“这是生命在歌唱,这是种子在发芽”,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借景抒情)在理解词、曲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4)配上打击乐,尤其是沙球在哪里用比较合适?使歌曲的表现更有声、有景、有情。二、音乐知识:切分音1.正常的强弱节奏:2.改变了强弱关系,产生了切分音:改写成节
8、奏,并唱一唱:三、课后小结【教学反思】第三课时聆 听 致春天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2.初 听 致春天。(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3.复 听 致春天。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
9、绪变化。4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但情绪不同。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一一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热烈。5.三度(欣赏)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聆听柳琴曲 春到沂河教学基本要求1.导入方式:(1)直接导入。播放乐曲引子部分,学生聆听后想象,说一说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并为乐曲命名。交流分
10、享之后,教师点出曲名 春到沂河,简单介绍作者。教师不要局限学生的思维,也不要追求答案必须与乐曲的名字相一致,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达。(2)也可从聆听 沂蒙山小调入手。先播放歌曲或听教师演唱,然后让学生跟着哼唱一段,熟悉旋律。接着播放乐曲 春到沂河的引子部分,引导学生听出乐曲的旋律是来源于这首歌曲的曲调。2.初听第一部分,熟悉主题音乐。聆听后,可指导学生通过哼唱或竖笛演奏等方式来熟悉主题音乐。3.认识演奏乐器柳琴。可先引导学生听出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很多学生可能并不认识柳琴,只要能听出是民族乐器、弹拨乐即可。接着,借助教科书插图、实物或视频,在与琵琶做外形的比较中,认识柳琴的形状、音色
11、和演奏方法,并请学生随着主题音乐模仿柳琴演奏的动作,记住柳琴的音色。4.完整聆听乐曲。教师可结合第一、第二部分在速度上的变化以及曲名 春到沂河,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沂河的春不仅有大自然流水潺潺和万物生辉的景,更有着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情。学生听后交流和分享。【教学反思】5第二课欢乐的村寨【教学目标】1.聆听乐曲 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能听出乐曲相同的部分,并能说出它们在速度和情绪上的不同,选出与各段音乐情景相应的画面。2.能感受到歌曲 打起手鼓唱起歌的新疆风格,说出其演唱音色的特点。3.用自然、朴实、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巴塘连北京和 迷人的火塘,边唱边表演;能背唱 巴塘连北京。4
12、.在学唱和听辨过程中,掌握音乐知识切分音(二);能和同伴一起合奏竖笛曲 土拨鼠。教学内容:1.聆听 北京喜讯到边寨、打起手鼓唱起歌2.表演 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3.编创与活动【教学重点】体会祖国的多民族音乐【教学难点】切分音型的掌握【核心素养】在学唱和听辨过程中,掌握音乐知识切分音。【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课时安排】1.聆听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重点】体会少数民族的音乐气氛【教学难点】掌握音乐的强弱韵律,唱好歌曲【教学过程】一、聆 听 北京喜讯到边寨1.猜谜导入:(播放乐曲第一主题音乐)谜语:考考你的小耳朵: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描绘的场面是热烈的舞蹈场景还是恐怖的战争场面?
13、演奏的乐队是中国民族乐队,还是西洋管弦乐队?演奏的形式是合奏还是独奏?2.揭示课题 北京喜讯到边寨并解题。设问:(1)为什么喜讯是从北京传出?(2)“边寨”是什么地方?3.熟悉各主题音调。播放各主题音调(在课前要制作好各主题的音带片段。放某一主题,让学生在课本的谱例上找出是第几主题,并跟录音哼唱曲调,同时听辨是什么乐器演奏,完成课本上右下角的练习。4.视听乐曲,了解作品的结构。仔细聆听乐曲,同时根据刚熟悉的各主题音调,随音乐的演奏用手指表示出各主题的序号。教师可从学生的举手示意中获得反馈,了解学生的听赏水平,及时地加以指导。5.师生讨论。设问:各主题都描绘了各种民族舞蹈。你能用动作、颜色或语言
14、来表达各主题的舞蹈场景吗?完成课本右上角的练习。6.复听全曲,各组选择某一主题边听边表演。(1)分组讨论选择五个主题中的某一主题设计简练的舞蹈动作。教师巡视,分别作指导(根据教材分析群舞、女群舞、独舞、男青年舞、男女对舞等)。(2)聆听全面,当进入某一主题时,相应的该小组同学到教室的空间中表演这一主题舞蹈的场景。7.小结:我国西南边疆的各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热情奔放。当首都北京有特大喜讯传入边寨时,他们就用歌舞欢庆喜讯,表达他们的欢乐情景。【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聆 听 阿值人民唱新歌2.表 演 巴塘连北京一、聆 听 歌 曲 打起手鼓唱起歌教学基本要求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浓郁的民族
15、风格。聆听前设问:这首歌曲具有我国哪个地区风格?7听后,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和衬词等方面回答,当中可复唱 新疆是个好地方和 丰收的节日等以前学过的具有新疆风格的歌曲片段,在唱与听中比较和归纳。2.复听歌曲,感受歌曲表现的情景和情感。聆听时,可请学生边听边做几个新疆舞蹈的动作,听后结合歌词内容和律动体验来回答。3.再听歌曲,听出歌曲的演唱形式和音色。听前可先复习演唱的形式和人声的音色,在与女高音音色的比较中,请学生说说女中音音色上的不同特点。4.简单介绍曲作者施光南。二、表 演 巴塘连北京1 .地理地貌知识导入:青藏高原海拨几千米,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就在青藏高原。由于山高冰封的时间很长。公路的修
16、筑是非常困难的。每当一地的工路修筑起来当地的人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歌曲 巴塘连北京正是这样背景的反映。2.边唱、边放映藏族人民歌舞画面,视听结合,效果更佳。3.学唱曲调。(1)教师范唱曲调,并边唱边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做好示范。(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指挥图式划拍,慢速度视唱前6小节。注意唱好连线(连音线、圆滑线)及乐句的完整性。(3)学生分组视唱后5小节,教师巡视,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4)完整地唱好全曲。注意强弱节拍感。4.复习切分音节奏,找出歌曲中跨小节的切分音。5 .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全曲。6.在流畅完整地唱好曲调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是迎刃而解的。注意连线一定要唱好,这是表现藏族歌
17、曲风格的重要手段。7.表演歌曲,用自制的道具(服饰、哈达等)及藏族基本舞蹈动作边唱边演,表达藏族同胞欢乐的情绪。三、课后小结【教学反思】8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表 演 迷人的火塘【教学重点】切分节奏的掌握【教学难点】切分节奏的掌握【教学过程】一、学 唱 迷人的火塘1.以民族的风情风俗导入:侗族同胞在喜庆节日的晚上,生起篝火围在火塘的四周唱歌跳舞,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征着欢乐时光。这是侗家的风格。设问:你还能举出几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吗?2欣 赏 迷人的火塘范唱:先听音带的范唱,让学生对合唱有一个完整的印象。然后教师在伴奏音带的伴奏下,分别范唱第一段歌词的两个声部,让学生对每一个声部有一个
18、初步的感受。3解决重点:切分节奏(1)教师范唱第四乐句(即第7.8小节)。板书这两小节,教师分别范唱歌词与曲调。设问:这两种节奏是什么节奏?与学过的切分节奏有什么联系?一一师生讨论,复习节奏。教师归纳并讲授新知识,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它是与“”属特殊的节奏型,也称切分节奏,该音称切分音。4.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切分音的知识学唱第四乐句。二、课后小结【教学反思】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表演歌曲 迷人的火塘2.编创与活动3.听辨训练9【教学重点】表现歌曲的情绪【教学难点】编创与活动【教学过程】一、表演歌曲 迷人的火塘1.齐唱歌曲复习旋律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第一、二乐句(即第1一4小节),并能流
19、畅地唱好。3.全班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承担两个声部的演唱,由这两个组分别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分别巡视指导。4.两个声部分别演唱,在教师的指挥下合成,由于是复调声部,如果两个声部对自己的声部都能流畅地唱好,合成时,只要能相互倾听,一般来说是能唱好的。5.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词的意境。6.以中速、抒情优美地演唱歌曲。7 .表演歌曲。(1)选择打击乐器伴奏。由学生自由选择,然后试做伴奏并作出评价。确定合适的打击乐器后为营造歌曲的情景作烘托。(2)作情景表演。按教材图示围成两圈,内圈学生挥动红绸作火塘的火苗,外圈的学生手拉手边唱边转动歌舞。8.小结:欢乐的侗家村寨。二、各族儿童联唱表演实践活动1 .
20、在本活动的前一课,教师要求学生回家收集本地区及本民族的歌与舞。收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可以向家长学习,可以向邻居、朋友学习,还可以到图书馆及网上收集,这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旨在拓展性学习。2.做组织工作,了解学生中有多少学生已收集到有关的内容及表演形式,这样活动就有的放矢,活而不乱。3.以学生的收集内容为主,把教材中的四首作品穿插在其中,这样风格各异,五彩缤纷,就能形成一个各族儿童联唱表演,以体现本单元的学习成果,是一次艺术实践活动的体验。三、听辨活动1.这两条曲调的音高组合是一样的,仅仅是在奇数小节的强拍节奏不一样,A是“”,10而B是 ”听辨的目的显而易见是要求能分辨这两种节奏型,这是本课切
21、分音知识点的复习巩固与实践的环节。2.听辨后再跟琴唱一唱,这样不仅是听,通过唱的实践更能体验两种节奏的对比。如果班级学生的识谱能力较好,也可以不必跟琴唱。四、课后小结【教学反思】第三课飞翔的梦【教学目标】1.聆听 飞越彩虹和 飞翔的女武神,能哼唱音乐主题,并用简要的语言描述音乐中的意境与情景。能用动作表现旋律的特点和音乐中的独特效果。2.用欢快、舒展的歌声演唱歌曲 真善美的小世界和 小白船。并能与同伴合作,用唱、奏、舞等形式进行表演,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对美好梦想的向往。3.在学唱歌曲中认识和掌握反复记号,能为歌曲 真善美的小世界划分乐段。4.能按视唱练习的要求唱一唱,并找出带有切分音的旋律
22、。【教学内容】1.聆听 飞越彩虹和 飞翔的女武神,在学唱歌曲中认识和掌握反复记号”,能为歌曲 真善美的小世界2.演唱歌曲 真善美的小世界和 小白船。3.编创与活动【教学重点】通过音乐和歌唱表演让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教学难点】唱好两首歌曲,用声音表达“幻想”的主题。【核心素养】能哼唱音乐主题,并用简要的语言描述音乐中的意境与情景。能用动作表现旋律的特点和音乐中的独特效果。【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一、聆听歌曲 飞越彩虹1.从曲名入手,请学生谈谈:你怎么理解 飞越彩虹 这个名字?当你看到这个名字时,11你会想到或者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五线谱版:可以以编创与活动”中的视唱作为导入。(可参考”编创
23、与活动”的教学要求)2.简 介 电 影 绿野仙踪的故事情节。3.初听歌曲(电影原声版),感 受 歌 曲 飞越彩虹的意境。聆听前,可启发学生关注聆听旋律大跳的特点,听后说说哪一句旋律有 飞越彩虹 的感觉。4.跟琴用W u 轻声哼唱第一、二句旋律,边唱边随旋律的高低,用简单的律动动作体验旋律的起伏。如:旋律向上大跳时,双手从腰前上举至头顶前方,眼睛看手;旋律下行时,双手左右分开,由上而下至腰部两侧。在此基础上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动作来表现。5.完整地聆听歌曲,引导学生从节奏、旋律上听出歌曲不同的乐句、乐段。6.对照教科书中提供的歌词,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可设问:主人公有什么梦想?你认为她的梦想能实
24、现吗?教师可抓住 美梦只要敢做总能盼得到”这一句歌词,激励学生从小要心存梦想,并为之而努力。7 .播放配套音响资料中提供的不同版本(萨克斯管演奏的和张韶涵演唱的版本),再次聆听歌曲,比较歌曲用不同表现形式所带来的不同效果。二、演 唱 歌 曲 真善美的小世界教学基本要求1 .导入方式:(1)迪士尼乐园是孩子们向往的地方,可用展示迪士尼乐园的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导入。如教师设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谁去过呢?然后请一些去过迪士尼乐园的学生来介绍。接着,出示赞美迪士尼乐园的歌曲曲名 真善美的小世界,以激发学生向往真善美世界的歌唱热情。(2)也可先播放歌曲 真善美的小世界,设问:当你听到这首歌曲时,会想
25、到什么情景或者哪些你熟悉的童话人物?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音乐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从而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进行学习。2.聆听歌曲,感受情绪。聆听前,教师可提示学生:歌曲不断重复了哪句歌词?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3.再听歌曲,说出歌曲分为几个乐段。教师可引导学生说说乐段中的歌词、情绪和节12奏的特点,如:与A段相比较,B段的歌词不断重复真善美的小世界,旋律舒展,节奏拉宽。还可启发学生设计一些迪士尼卡通形象,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不同的乐段,边听边即兴地走走,感受和表现不同情绪的乐段。4.结合歌曲的歌谱和范唱录音,说出歌曲演唱的顺序。认识反复记号”,并在歌曲中找一找反复记号。(可参考”知识与技能”的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人音版 音乐 年级 下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