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真题生物(广东卷)真题及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高考真题生物(广东卷)真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真题生物(广东卷)真题及答案.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学一、选择题:1.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全球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为更有效地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我国政府正在大力实施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计划,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的关爱。目前接种的新冠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通过理化方法灭活病原体制成的疫苗安全可靠接种后抗原会迅速在机体的内环境中大量增殖接种后可以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产生体液免疫二次接种可提高机体对相应病原的免疫防卫功能A.B.C.D.【答案】A【解析】【分析】1、制取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对新冠病毒进行特殊处理,使其内部遗传物质(核酸)失活,但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仍然完整,
2、从而保持免疫原性。2、体液免疫的过程:(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详解】通过理化方法灭活病原体,使其内部核酸失活,失去繁殖和感染能力,该方法制成的疫苗安全可靠,正确;接种后,疫苗作为抗原会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疫苗已灭活不能大量增殖,错误;接种后,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产生体液免疫,错误;二次接种后,体内
3、的记忆细胞会识别抗原,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可提高机体对相应病原体的免疫防卫功能,正确。故选Ao2.“葛(葛藤)之覃兮,施与中谷(山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节 选 自 诗经 葛覃)。诗句中描写的美丽景象构成了一个()A.黄鸟种群 B.生物群落C.自然生态系统 D.农业生态系统【答案】C【解析】【分析】1、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2、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3、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详解】分析题意可知,诗中描写的有葛藤、黄鸟、灌木等生物,同时山谷包括了生活在其中的所有生物及
4、无机环境,故它们共同构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C正确。故选C3.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环境也持续改善。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水鸟进行研究,记录到146种水鸟,隶属9目2 1科,其中有国家级保护鸟类14种,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鸟的主要栖息地。该调查结果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 中 的()A.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B.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C【解析】【分析】1、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 基 因(遗传)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
5、、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详解】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题干中描述了 146种水鸟,体现了物种多样性,而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等生态系统,体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综上所述,C正确。故选c。4.研究表明,激活某种蛋白激酶P K R,可诱导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A.上述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后其功能可恢复B.上述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不是程序性死亡C.上述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过程不受基因控制D.PKR激活剂可作为潜在的抗病毒药物加以研究【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细胞编程
6、性死亡。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详解】A、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后,丧失其功能且不可恢复,A 错误;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程序性死亡,B错误;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受基因控制,C 错误;D、由题意可知,激活蛋白激酶PK R,可诱导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生凋亡,故 PKR激活剂可作为潜在的抗病毒药物加以研究,D 正确。故选D。5.D N 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之一。下列
7、研究成果中,为该模型构建提供主要依据的是()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 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富兰克林等拍摄的D N A 分子X 射线衍射图谱查哥夫发现的D N A 中噂吟含量与喘嘘含量相等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半保留复制机制A.B.C.D.【答案】B【解析】【分析】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 DNA衍射图谱;查哥夫提出碱基A的量总是等于T 的量,C 的量总是等于G 的量:沃森和克里克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详解】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与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无关,错误:沃森和克里克根据富兰克林等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推
8、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正确;查哥夫发现的DNA中喋吟含量与喀嚏含量相等,沃森和克里克据此推出碱基的配对方式,正确;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半保留复制机制,是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后提出的,(4)错误。故选Bo6.图示某S形增长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当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其对应的种群数量是()种群数量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1、环境容纳量是指在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容纳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2、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种群密度增加:当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密度保存稳定;当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时,种群密度降低。【详解】分析
9、题图可知,在b点之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在b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表示该种群数量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B正确。故选Bo7.金霉素(一种抗生素)可抑制tR N A与m R N A的结合,该作用直接影响的过程是()A.DNA复制 B.转录 C.翻译 D.逆转录【答案】C【解析】【分析】1、转录是指以D N A 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 N A 的过程。2、翻译是指以m R N A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3、D N A 复制是指以亲代D N A 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子代D N A 的过程。4、逆转录是
10、指以R N A 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 成 D N A 的过程。【详解】分析题意可知,金霉素可抑制t R N A 与 m R N A 的结合,使 t R N A 不能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从而直接影响翻译的过程,C正确。故选C 8 .兔的脂肪白色(尸)对淡黄色(/)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兔群由5 0 0 只纯合白色脂肪兔和1 5 0 0 只淡黄色脂肪兔组成,F、/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1 5%、8 5%B.2 5%、7 5%C.3 5%、6 5%D.4 5%、5 5%【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的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详解
11、】由题意可知,该兔种群由5 0 0 只纯合白色脂肪兔(F F)和 1 5 0 0 只淡黄色脂肪兔(斤)组成,故 F 的基因频率=F/(F+/)=(5 0 0 x 2)/(2 0 0 0 x 2)=2 5%,f 的基因频率=1-2 5%=7 5%,B正确。故选B.9 .桔杆的纤维素经酶水解后可作为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原料。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纤维素水解液(含 5%葡萄糖)培养酵母菌并探究其细胞呼吸(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爵 母 菌 自 蕊 漠 麝 香培养液E/r 酚篮昌思皆海甲 乙A.培养开始时向甲瓶中加入重铭酸钾以便检测乙醇生成B.乙瓶的溶液由蓝色变成红色,表明酵母菌已产生了 C 0 2
12、C.用甲基绿溶液染色后可观察到酵母菌中线粒体的分布D.实验中增加甲瓶的酵母菌数量不能提高乙醇最大产量【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为探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装置示意图。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乙醇和C 02检测乙醇的方法是:橙色的重格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检测C02的方法是:C0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以使溪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详解】A、检测乙醇的生成,应取甲瓶中的滤液2m L注入到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0.5mL溶有0.1g重铭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A错误;B、CCh可以使澳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
13、黄,因此乙瓶的溶液不会变成红色,B错误;C、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因此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可观察到酵母菌中线粒体的分布,C错误;D、乙醇最大产量与甲瓶中葡萄糖的量有关,因甲瓶中葡萄糖的量是一定,因此实验中增加甲瓶的醇母菌数量不能提高乙醇最大产量,D正确。故选D。10.孔 雀鱼雄鱼的鱼身具有艳丽的斑点,斑点数量多的雄鱼有更多机会繁殖后代,但也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关于种群中雄鱼的平均斑点数量,下列推测错考的是()A.缺少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增多B.引入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减少C.天敌存在与否决定斑点数量相关基因的变异方向D.自然环境
14、中,斑点数量增减对雄鱼既有利也有弊【答案】C【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详解】A、缺少天敌的环境中,孔雀鱼的斑点数量逐渐增多,原因是由于孔雀鱼群体中斑点数多的雄性个体体色艳丽易吸引雌性个体,从而获得更多的交配机会,导致群体中该类型个体的数量增多,A正确;B、引入天敌的环境中,斑点数量多的雄鱼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数量减少,反而斑点数量少的雄鱼获得更多交配机会,导致群体中斑点数量可能会减少,B正确;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故天敌存在与否不能决定斑点数量相关基因的变异方向,C错误;D、由题干信息可知,斑点数量多的雄鱼有更多
15、机会繁殖后代,但也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则斑点少的雄鱼繁殖后代的机会少,但不易被天敌捕食,可知自然环境中,斑点数量增减对雄鱼既有利也有弊,D正确。故选C o1 1.白菜型油菜(2 n=2 0)的种子可以榨取食用油(菜籽油)。为了培育高产新品种,科学家诱导该油菜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形成完整植株B e。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 e 成熟叶肉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将 B e 作为育种材料,能缩短育种年限C.秋水仙素处理B e 幼苗可以培育出纯合植株D.自然状态下B e 因配子发育异常而高度不育【答案】A【解析】【分析】1、根据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可知,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
16、体组就叫几倍体;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无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为单倍体。2、单倍体往往是由配子发育形成的,无同源染色体,故高度不育,而多倍体含多个染色体组,一般茎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详解】A、白菜型油菜(2 n=2 0)的种子,表明白菜型油菜属于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而 B e 是通过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其成熟叶肉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A错误:B C、B e 是通过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秋水仙素处理B e 幼苗可以培育出纯合植株,此种方法为单倍体育种,能缩短育种年限,B C 正确;D、自然状态下,B e 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不能形成正常配子,
17、而高度不育,D正确。故选A o【点睛】1 2.在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卡尔文循环中,唯一催化C 0 2 固定形成C 3 的酶被称为R u b i s c 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Rubisco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B.激 活 Rubisco需要黑暗条件C.Rubisco催化C02固定需要ATPD.Rubisco催化C5和 C02结合【答案】D【解析】【分析】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CO2 的固定:CO2+C5,2c3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Q旧森厂(2凡0)+6+凡0【详解1A、Rubisco参与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暗反应,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基质,故Rubisco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A 错误
18、;B、暗反应在有光和无光条件下都可以进行,故参与暗反应的酶Rubisco的激活对光无要求,B 错误;C、Rubisco催化C02固定不需要ATP,C 错误;D、Rubisco催化二氧化碳的固定,即 C5和 CO2结合生成C3的过程,D 正确。故选D。1 3.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使植物气孔张开。适宜条件下,制作紫鸭跖草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观察蔗糖溶液对气孔开闭的影响,图为操作及观察结果示意图。下列叙述母送的是()用 等 渗 溶 液 恢 复 用 等 渗 溶 液 恢 复滴加蔗糖S溶液细 胞 洛而上卡浸润标率气 孔 一段时高后观察初 始 状 态 后 滴 加 初 始 状 态 后 滴 加蔗 糖 溶 液 小 蔗
19、 糖 溶 液 /浸注润而标匕本*/-.A浸 润 标 本 仁 一段时间后观察,:,一 段 时 间 弋;:7后观察A.比较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处理后 处理后B.质壁分离现象最可能出现在滴加后的观察视野中C.滴加后有较多水分子进入保卫细胞D.推测3种蔗糖溶液浓度高低为,,【答案】A【解析】【分析】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在于能够自动的开闭。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分析图示:滴加蔗糖溶液后一段时间,保卫细胞气孔张开一定程度,说明保卫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吸收一定水分;滴加蔗糖溶液后一段时间,保卫细胞气
20、孔关闭,说明保卫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去一定水分,滴加蔗糖溶液后一段时间,保卫细胞气孔张开程度较大,说明保卫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吸收水分多,且多于蔗糖溶液,由此推断三种蔗糖溶液浓度大小为:【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细胞处吸水量少于处细胞,说明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处理后 处 理后,A错误;B、处细胞失水,故质壁分离现象最可能出现在滴加后的观察视野中,B正确;C、滴加后细胞大量吸水,故滴加后有较多水分子进入保卫细胞,C正确:D、通过分析可知,推测3种蔗糖溶液浓度高低为 ,D正确。故选A。【点睛】1 4.乙烯可促进香焦果皮逐渐变黄、果肉逐渐变甜变软的成熟过程。同学们去香蕉种植合作社开展研学活动,以乙烯利溶液为
21、处理剂,研究乙烯对香蕉的催熟过程,设计的技术路线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对照组香蕉果实的成熟不会受到乙烯影响B.实验材料应选择已经开始成熟的香蕉果实C.根据实验安排第6次取样的时间为第10天D.处理组3个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答案】C【解析】【分析】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具有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特点。3、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详解】A、对照组香蕉
22、果实的成熟会受到乙烯影响,因为对照组香蕉会产生内源乙烯,A错误;B、实验材料应尽量选择未开始成熟的香蕉果实,这样内源乙烯对实验的影响较小,B错误;C、图示表明每两天取样一次,共6次,为了了解香蕉实验前本身的还原糖量、淀粉量、果皮色素量,应该从。天开始,故第6次取样的时间为第1 0天,C正确;D、处理组3个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不一致,应该是还原糖量增加,淀粉量下降,果皮黄色色素增加,D错误。故选C。【点睛】1 5.与野生型拟南芥W T相比,突变体”和t2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在叶肉细胞中的分布及位置不同(图a,示意图),造成叶绿体相对受光面积的不同(图b),进而引起光合速率差异,但叶绿素含量及其
23、它性状基本一致。在不考虑叶绿体运动的前提下,下列叙述错A/2比tl具有更高的光饱和点(光合速率不再随光强增加而增加时的光照强度)B.比,2具有更低的光补偿点(光合吸收C 02与呼吸释放C 0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C.三者光合速率的高低与叶绿素的含量无关D.三者光合速率的差异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变大【答案】D【解析】【分析】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由于绿色植物每时每刻都要进行细胞呼吸,所以在光下测定植物光合强度时,实际测得的数值应为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代数和(称为 表观光合作用强度)。如下图:g圈重c oI2释放量总光合年用净光合作用-光照强度 C在黑暗中呼吸所放出的coa量A表示植物呼吸作
24、用强度,A点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B点表示光补偿点,C点表示光饱和点。【详解】A、图 1 可知,t i 较多的叶绿体分布在光照下,t 2 较少的叶绿体分布在光照下,由此可推断,t 2 比t l具有更高的光饱和点(光合速率不再随光强增加而增加时的光照强度),A正确;B、图 1 可知,t l较多的叶绿体分布在光照下,t 2 较少的叶绿体分布在光照下,由此可推断,t l比t 2 具有更低的光补偿点(光合吸收C 02与呼吸释放C 0 2 等量时的光照强度),B正确;C、通过题干信息可知,三者的叶绿素含量及其它性状基本一致,由此推测,三者光合速率的高低与叶绿素的含量无关,C正确;D、三者光合速率的差异,在
25、一定光照强度下,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变大,但是超过光的饱和点,再增大光照强度三者光合速率的差异不再变化,D错误。故选D。【点睛】16.人 类(2 n=46)14号与2 1号染色体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点处融合形成14/2 1平衡易位染色体,该染色体携带者具有正常的表现型,但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其细胞中形成复杂的联会复合物(如图),在进行减数分裂时,若该联会复合物的染色体遵循正常的染色体行为规 律(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关于平衡易位染色体携带者的叙述,错误的是()14/21 平 衡 易K.a位染色生蝇体14号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的联会复合物A.观察平衡易位染色体也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细胞B.男性携带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高 考真题 生物 广东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