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含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含答案).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 0 2 3 年人教版初中(上)期中检测七年级语文(含答案)(满分:15 0 分 时间:12 0 分钟)A 卷(共 10 0 分)第 I 卷(选择题,共 2 4 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 分,共 12 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D)A 绅士(s hen)酝酉艮(n i a n g)人声鼎沸(d i n g)B 草 垛(d u d)攒 成(c u a n)水波粼期(H n)C 蕾 茗(ha n)粗才广(g u a n g)绿茵西(y i n)D 霎 时(s ha)浸 满(q i n)花团锦簇(c u)2.下列语句书写正确的一项是(C)A.瘫痪烂漫争先恐后B.静谧草垛喜出望外C.徘徊
2、诀别迫不急待D.沉寂并蒂各得其所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A 经过老师耐心地点拨,卓不群才恍然冰脩,原来这道题是他做错了。B 四川博物馆展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玉器,真是琳琅满目,手不胜收。C 齐育才知识广博,涉猎广泛,总是可以把学到的知识混为:谈,令人称道。D 大家听说了解放军在郑州暴雨中的抗洪事迹后,敬佩之情涉等画第。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A 近八成受访市民认为,成都老旧小区“微改造”工程改善了社区生活环境。B 为确保2 0 2 2 年成都大运会顺利召开,在全市各个部门进行了周密的部署。C 初一同学们下课常常去墨池的目的是为了那条生长了 1 2 年的娃娃鱼
3、而来。D各中小学开设的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极大地开拓了中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完 成5-8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贤哉
4、,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A 为人课而不忠乎 谋:计谋 B思而不学则希C去后乃至 去:离开 D不亦说乎愉快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 人不堪基忧 择其善者而从之 B可以为师矣乎C学加时习之 温故四知新 D下车引申7.对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B)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A 军队的主帅可以夺走,勇夫的志向不可以夺走的。B 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
5、民百姓的志向不可以改变。C三个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勇夫的志向不可以改变。D三个军队的主帅可以夺走,平民百姓的志向不可以夺走。殆:疑惑说:通“悦”,为人谋而不忠曲肱而枕之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 )A两组文字都写了人物语言:甲文通过对话塑造了陈元方方正率直的形象,乙文通过人物语录表达了对学习、修身的看法。B两组文字语言都十分简洁:甲 文“无信”“无礼”一针见血指出友人的不足,乙 文“贤哉,回也”表达孔子对颜回的赞许。C两组文字都到涉及到“反思”:甲文“惭”“弓I”表现友人经提醒后知错能改,乙文中曾子以“日三省吾身”修身正己。D两组文字都谈到为人修身之道:甲文告诉我们做人要正直诚信
6、,乙文告诉我们为人需尽忠尽信,鄙夷一切富贵,坚定志向。第H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诗 文 默 写(共6分)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请用课文原句填空。(任 选6句写,如果全写,将按前6句判分。)(6分)正是江南好风景,o (杜 甫 江南逢李龟年),风正一帆悬。,山岛竦峙。,小桥流水人家。,闻道龙标过五溪。不知何处吹芦管,。,应傍战场开。,花枝招展的,笑着,走四、课内现代文阅读(共9分)(王 湾 次北固山下)(曹 操 观沧海 )(马 致 远 天净沙秋思)(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 益 咸夜上受降城闻笛)(岑 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朱 自 清 春 )阅 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
7、屋节选内容,完 成 第1 0-1 2题。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
8、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不知从哪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 曰 怪 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
9、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领一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 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 念“笑人齿缺臼狗窦大开”的,有 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 念
10、“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 坐 皆 惊 呢 金 叵 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畸Z Z.,o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 荡寇志和 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为要钱用,卖给了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
11、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10.“我”在三味书屋经历过哪些事?请分条概括。(3 分)【参考答案】拜师行礼,提 问“怪哉”,读书习字,后园寻乐,看先生念书,课堂 画 画(每件事0.5)11.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划线句子。(3 分)【参考答案】运用动作描写(1分),“仰”“摇”“拗”生动地写出了先生念书时的 姿 态(1 分),表现了先生念书时的投入与陶醉(1分)。12.选文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3 分)【参考答案】选文最有一段写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作画,而曾经的画作如今无一留存。(1 分)内容上:丰富文章内容,增添三
12、味书屋的趣味(1 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文章戛然而止,表达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怀念,对失去的童年的惆怅之情(1分)。结构上:和文章首段形成对比,文章首段表达了对三位书屋的抗拒,末段却表达了对三味书屋的留恋。(1分)五、作 文(共60分)13.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请 以 留一点 给 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6 0分)要求:要有真情实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13、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B卷(共50分)一、诗 歌 鉴 赏(共6分)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1-2题。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两句诗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2.诗人连用“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答案】1.描绘了一幅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的美丽画面。2.连用五个地名,不着痕迹地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巧妙。(连用五个地名,让人感到行船之书书快,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二、课外
14、文言文阅读(共1 2分)任末好学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 ,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选自王嘉志怪小说集 拾遗记)注释:任末:字叔本,东 汉 繁 人(今属成都市新都县),少 习 齐诗,学识渊博,游京师,教授十年。笈:书箱。庵:茅草屋。荆:灌木名。麻蒿:植物名,点燃可以照明。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B )(2分)A袋笈从师 负:背着 B吸依林木之下 或:有的人C门徒
15、忧其勤学 悦:喜 欢,欣赏 D更以净衣易之 易:交换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每 题3分,共6分)(1)人若不学,则何以成?译文:【参考答案】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2)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译文:【参考答案】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像活着;不学的人,即便是活着,也是庸碌无能!5.任末好学 的故事与以下哪个观点匹配?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4分)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C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参考答案】与A相匹配,A项强调兴趣于热爱对学问和事业的重要性(2分)。文中任末说“夫人好学,虽死犹存”并编茅为庵,削荆为
16、笔,刻树汁为墨,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好学。(2分)与B相匹配,B项意为十五岁时立志在学习上。(2分)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怎么会有成就呢?与 之 相 匹 配(2分)与C相匹配,C项意为把所见所闻记在心上,努力学习从不满足(2分)任末“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与 之 匹 配(2分)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 0分)(-)名 著 阅 读(4分)6.下面是卓不群读了 朝花夕拾后做的读书笔记,请补全内容。(2分)朝花夕拾又 名 旧事重提,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中,我们感受到鲁迅儿时生活的乐趣;在(篇目)中,我们了解到他在日本留学时与授业恩师交往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人教版 初中语文 年级 上册 期中 检测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