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化学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化学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化学试卷(附答案详解).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 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化学试卷1 .下列物质中属于耐高温酸性氧化物的是()A.CO2 B.S iO2 C.M gO D.N a202 .硫酸铜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 u元素位于周期表p区 B.硫酸铜属于强电解质C.硫酸铜溶液呈酸性 D.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3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 8的氯原子:lClIs 2s 2PB.碳的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向 五 田|C.B F 3的空间结构:&(平面三角形)D.H C 1 的形成过程:H:、-。:-H+:C 1:4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S O?能使某些色素褪色,可用
2、作漂白剂 B.金属钠导热性好,可用作传热介质C.N aC l O溶液呈碱性,可用作消毒剂 D.F e z。?呈红色,可用作颜料5 .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A.N a和乙醇反应可生成“2 B.工业上烟烧黄铁矿(F e s?)生产S O?C.工业上用氨的催化氧化制备N O D.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反应可制备N O?6 .关于反应2 N H 2 O H+4 F e 3+=限。T+4/加2+4 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I mo/%。,转移4 mo i电子 B.%。是还原产物C.N H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若设计成原电池,F e 2+为负极产物7.下列反应
3、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C%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以2 +20H-=Cl-+CIO-+H20B.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 l2O3+20H-=2A IO 2+H20C.过量C O 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2N a+C0l-+C02+H20=2N aHCO3 ID.H 2 sO 3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S O j-+Ca2+=CaS O3 I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都是多羟基醛及其缩合产物B.蛋白质溶液与浓硝酸作用产生白色沉淀,加热后沉淀变黄色C.水果中因含有低级酯类物质而具有特殊香味D.聚乙烯、聚氯乙烯是热塑性塑料9 .七叶亭是一种植物抗菌素,适用于细菌性痢疾,其结构
4、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存在2种官能团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C.Imol该物质与足量漠水反应,最多可消耗2m0出 丁2D.I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3moiNaOH10.X、Y、Z、M、Q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2s轨道全充满,Y的s能级电子数量是p能级的两倍,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Q是纯碱中的一种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负性:Z XB.最高正价:Z 丫1 1.在熔融盐体系中,通过电解及G和Si。2获得电池材料(TiSi),电解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电极为阴极,发生氧化反应B.电极 A 的电极反应:8/+TiO
5、2+SiO2+Se-=TiSi+4W20C.该体系中,石墨优先于C厂参与反应D.电解时,阳离子向石墨电极移动1 2.共价化合物2。6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Al2Cl6+2NH3=2 4(N“3)C,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他4的 结 构 式 为J I A IcrB.闻2。6为非极性分子C.该反应中N%的配位能力大于氯D.人。比加2 a6更难与N“3发生反应13.甲酸(H C O O 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废水中的甲酸及其盐,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含固体活性成分R 3 N,R为烷基)因静电作用被吸附回收,其回收率(被吸附在树脂上甲酸根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废
6、水初始p H 关系如图(己知甲酸K a =1.8 x 1 0-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承、得早回废水初始pHA.活性成分R 3 N 在水中存在平衡:R3N +H2O R3NH+0H-B.p H =5 的废水中c(H C。-):c(H C O O H)=1 8:1C.废水初始p H 5,离子交换树脂活性成分主要以R 3 N H+形态存在1 4.标准状态下,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能量与反应历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2(9)和c (g)的相对能量为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E6-E3=E5-E2B.可计算。-C l 键能为2(%-E3-)kJ-m o r1C.相同条件下,。3 的平衡转化率:历
7、程团 历 程 ID.历 程 I、历程I I 中速率最快的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G O(g)+0(g)=。2(。)+Cl(g)A H=(Fs-EkJ-m o L1 5.碳酸钙是常见难溶物,将过量碳酸钙粉末置于水中达到溶解平衡:CaCO3(s)Ca2+(aq)+C。歹(a q)已知Ks p(Ca CC 3)=3.4 x 1 0-9,Ks p(CaS 04)=4.9 x IO-5,%。3 的电离常数Ka i =4.5 x 1 0-7,K a 2 =4.7 x l Q-i i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层清液中存在c(Ca 2+)=c(CO f-)B.上层清液中含碳微粒最主要以H C0 5
8、形式存在C.向体系中通入。2气体,溶液中c(Ca2+)保持不变D.通过加Na2s。4溶液可实现以。3向CaS内的有效转化16.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方案现象结论A往FeC%溶液中加入Z n片短时间内无明显现象Fe2+的氧化能力比Z小+弱B往Fe2(SQ0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加入少量七$。4固体溶液先变成血红色后无明显变化Fe3+与SCAT的反应不可逆C将食品脱氧剂样品中的还原铁粉溶于盐酸,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浅绿色食品脱氧剂样品中没有+3价铁D向沸水中逐滴加5 6滴饱和尸eCU溶液,持续煮沸溶液先变成红褐色再析出沉淀Fe3+中先水解得尸e(
9、0H)3再聚集成Fe(0H)3沉淀A.A B.B C.C D.D17.硅材料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请回答:(l)S i(N 4)4分子的空间结构(以Si为中心)名称为,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i(N42)4受热分解生成S JM 和N/,其 受 热 不 稳 定 的 原 因 是。(2)由硅原子核形成的三种微粒,电子排布式分别为:Ne3s23P2、Ne3s23p】、Ne3s23Pl4s,有关这些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A.微粒半径:B.电子排布属于基态原子(或离子)的是:C.电离一个电子所需最低能量:D.得电子能力:(3)Si与 P 形成的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该 晶 体 类 型 是,该化合
10、物的化学式为1 8.化合物X由三种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0 8%1195 g0 500g浅黄色固体白色踹体AARNO,黄色固体Agl无色溶液G无色溶液F已知:白色固体A 用0.0 250 m o H C 7溶解后,多余的酸用0.0 150 m o/NaOH 恰好中和。请回答:(1)X 的 组 成 元 素 是,X的 化 学 式 是。(2)写出B-C 溶液呈棕黄色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o(3)写出生成白色固体H的离子方程式 o(4)设计实验检验溶液I 中 的 阳 离 子。19.“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之一,C 也 还原。2是实现“双碳”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相关的主
11、要反应有:I :CH。+。2(9)=2。9)+2H2(gH=+247kJ m o r1,&I I:。0 2(9)+/(9)=。(9)+“2。(9)4“2=+41幻 山。厂1,K2请回答:(1)有利于提高C O2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 oA.低温低压B.低温 曷压C.高温低压D.局温局压(2)反应C/C g)+3C O2(g)U 4c0(g)+2H 2。(9)的4H =kJ.mol,K=(用出表示)。(3)恒压、750 时,C4 和。2按物质的量之比1:3 投料,反应经如图流程(主要产物已标出)可实现C O2高效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A.Fe304可循环利用,CaO不可循环利用B.过程ii,Ca
12、O吸收CO2可促使/=3。4氧化CO的平衡正移C.过程ii产生的“2。最终未被CaO吸收,在过程ii被排出D.相比于反应I,该流程的总反应还原1m。%。2需吸收的能量更多过程ii平衡后通入H e,测得一段时间内CO物质的量上升,根据过程i ii,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O物质的量上升的原因 o(4)C 4还原能力(R)可衡量。2转化效率,R=(同一时段内。2与 的 物 质 的 量 变 化 量 之 比常压下C/和。2按物质的量之比I:3 投料,某一时段内C a 和。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 1,请在图2 中画出400 1000 之间R 的变化趋势,并标明1000 时 R 值。MO*IMt图2催化
13、剂X 可提高R 值,另一时 段 内 转 化 率、R 值随温度变化如下表:温度/480 500 520 550C%转化率/%7.9 11.5 20.2 34.8R2.6 2.42.1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OA.R值提高是由于催化剂X 选择性地提高反应II的速率B.温度越低,含氢产物中为。占比越高C.温度升高,C%转化率增加,。2转化率降低,R 值减小D.改 变 催 化 剂 提 高 转 化 率,R 值不一定增大2 0.某研究小组制备纳米Z nO,再与金属有机框架(M0F)材料复合制备荧光材料ZnOMOF,流程如图:商 丽滴加/ns。,溶 液 搅 气 卫 冰 洗 涤-I n-J in-已知:含锌
14、组分间的转化关系:Zn 等 Zn(0H)2 暮 Zn(O H)-H+H+-Z n(0“)2是ZT I(O“)2 的一种晶型,39以下稳定。请回答:(1)步 骤 I,初始滴入ZnSO,溶液时,体 系 中 主 要 含 锌 组 分 的 化 学 式 是。(2)下 列 有 关 说 法 不 正 确 的 是。A.步 骤 I,搅拌的作用是避免反应物浓度局部过高,使反应充分B.步 骤 I,若将过量NaOH溶液滴入ZnSQj溶液制备-Z n(0 H)2,可提高ZnSC)4的利用率C.步骤H,为了更好地除去杂质,可用50的热水洗涤D.步骤m,控温煨烧的目的是为了控制ZnO的颗粒大小(3)步骤I H,盛 放 样 品
15、的 容 器 名 称 是。(4)用Z M C/C。)?和过量M“4)2。3反应,得到的沉淀可直接控温煨烧得纳米Z nO,沉淀无需洗涤的原因是 o(5)为测定纳米ZnO产品的纯度,可用已知浓度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Z 1+。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理的仪器和操作,补全如下步骤“一”上填写一件最关键仪器,内填写一种操作,均用字母表示。()用(称量ZnO 样品xg)t 用()-用()-用()T 用(盛装EDTA标准溶液,滴定Z/+)仪器:a.烧杯;b.托盘天平;c.容量瓶;d.分析天平;e.试剂瓶操作:/.配制一定体积的Zn2+溶液;g.酸溶样品;儿量取一定体积的Zn2+溶液;i.装瓶贴标签(6)制备的Zn
16、OMOF荧光材料可测C&2+浓度。已知ZnOMOF的荧光强度比值与飙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关系如图。某研究小组取7.5 x 10-3g人血浆铜蓝蛋白(相对分子质量i s x1。5),经预处理,将其中Cu元素全部转化为C“2+并定容至1L。取样测得荧光强度比值为10.2,则 1个血浆铜蓝蛋白分子中含 个铜原子。eete!紫剧0 01 02 03 0.4 0,5 06c(Cu24)/00 X,所以电负性:Z X,故 A 正确;B.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因为0、F 元素非金属性很强,不易失电子,所以没有正化合价,Z、M 分别是N、0 元素,故 B 错误;C.Q、M 形成的化合物有Na2
17、。、Na2O2,Na?。?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过氧根离子中存在0-。非极性键,故 C 正确;D.Y、Z 分别是C、N 元素,非金属性:Y Y,故 D正确;故 选:BoX、Y、Z、M、Q 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的 2s轨道全充满,为 Be元素;Y 的 s能级电子数量是p 能级的两倍,为 C 元素;M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 0 元素;Q 是纯碱中的一种元素,为 Na元素,Z 元素原子序数介于Y 和 M 之间,为 N 元素,即 X、Y、Z、M、Q 分别是Be、C、N、0、Na元素;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B.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但
18、0、F 元素除外;C.Q、M 形成的化合物有Na2。、Na2O2;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但 0、F 元素除外。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侧重考查阅读、分析、推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正确推断元素并灵活运用元素周期律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1.【答案】C【解析】解:4 由分析知,石墨电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故 A 错误;B.由分析知,电极A 的电极反应式为:TiO2+SiO2+8e-=TiSi+402-,故 B 错误:C.由分析知,石墨电极中碳失去电子,因此该体系中,石墨优先于C厂参与反应,故 C 正确;D.电解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因此电解时,阳离子
19、向电极A 移动,故 D 错误;故选:C。通过电解。2和友。2获得电池材料(T iS i),则冗。2和Si。?电极作电极A,为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TiO2+4e-=Ti+2O2,SiO2+4e-=Si+2 0?-,总反应为:TiO2+SiO2+8e-=TISI+W2,石墨电极为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2 e-+02-=CO?,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本题主要考查电解原理,掌握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一般。12.【答案】D【解析】解:4 4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共价化合物山2c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 电子稳定结构,则分子中A1、
20、。原子间存在配位键,导致每个A1与 4 个 C1原子形成4 个共价键,所以的Cl ci CI结构式为,故 A 正确;cr、口CL ci ciB.4zC,6的结构式为,则4 26分子是对称性分子,为非极性分子,故 B 正确;cr c i,(3.4206分子中A l、C1原子间存在配位键,4(N,3)C,3分子中N“3是配体,并且能发生反应A l2Cl6+2N H3=2A l(N H3)Cl3,则N%的配位能力大于CI原子,故 C 正确;D.Br的原子半径大于C L 则键能:4 一 Br键 4 一 C1键,导致4 一 Br键更易断裂,且N也 能与A1原子形成配位键,则山2B&比4 2 cl6更易与
21、N%发生反应,故 D 错误;故选:D。A.A1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共价化合物川2以6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 电子稳定结构,则分子中A l、C1原子间存在配位键;B.由 的 结 构 式 可 知,分子是对称性分子;C.A1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则分子中A l、C1原子间存在配位键,(N“3)C,3分子中N“3是配体;D.Br的原子半径大于C 1,则键能:4-B r 键 5时,溶液中c(O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离子交换树脂活性成分主要以R3N形态存在,故 D 错误;故选:D。A.根据图知,业废水中的甲酸及其盐,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后,溶液pH值增大,说明R3N呈碱性;B.pH=5时,c(H+)=1
22、0-5mol/L,Ha(HCO O H)=x c(H+),=;C.废水中pH值越小,c(H+)越大,HCOOHUHCOO-+H+平衡逆向移动:D.活性成分R3N在水中存在平衡:R3N +H2O W R 3N H+O H:废水初始pH 5时,溶液中c(。-)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侧重考查图象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明确水解原理、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外界条件对平衡影响原理内涵是解本题关键,注意B 中分式的变形,题目难度不大。1 4.【答案】C【解析】解:4由图可知,c i 原子是历程n的催化剂,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反应热,则历程I、II的反应热相等,即=区-邑=%一
23、E 2,故 A正确:B.C,2(g)的相对能量为0,由图可知c g)的相对能力为(E 2 -后3)口/小。1,断裂化学键吸收热量,优(g)-2 C2 Q)吸收能量为(%-EkJ/mol,则C2 -。键能为2 限-EkJ/mol,故 B 正确;C.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始态和终态,不能改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即相同条件下。3 的平衡转化率:历程团=历 程 I,故 C 错误;D.由图可知,历程H 中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小于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的活化能越低,反应速率越快,则历程I、历程H 中速率最快的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ZO(g)+0(g)=02(g)+Cl(g)A H=(F5-EkJ-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浙江省 普通高校 招生 化学 试卷 答案 详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