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初中九上语文《创造宣言》教案.pdf
《2023年人教版初中九上语文《创造宣言》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初中九上语文《创造宣言》教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 0 2 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九上语文 创造宣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演讲辞的文体特点。2 .掌握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3 .树立创造意识,培养敢于创造的精神。【教学重点】学会从分析题目、把握文体的角度来整体感知课文。【教学难点】1.快速阅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 .选用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教学方法】讨论法、比较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明确教学目标:从文章题目和文体入手把握文章内容。一、导入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创造”,再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或别人的经历具体说说你对“创造”的理解。那么生活在2 1世纪的我们的教育家,又是怎样理解“创造”的呢?如果
2、让大家来学习一篇关于“创造”的文章二、分析文章题目,了解全文“宣言”是一种演讲辞,既是演讲,那它一定具备演讲稿的特点文词优美、感情充沛、说理生动、鼓动性强。那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样一种文体,他演讲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对 于“创造”他又有着怎样精妙的话语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近陶行知和他的创作。三、作者简介陶 行 知(1 8 9 1 1 9 4 6),安徽歙县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
3、上的一座丰碑,是为世界所知晓的中国教育家。四、快速自读课文,把握关键信息1 .看完整篇文章后的感觉是什么?答:大量的人、事和很多经典的句子。材料涉及哪些方面?答:文中的材料取自古今中外,涉及图画、雕塑、文学、音乐、数学、物理、地理等领域。2.作者的观点和感情是怎样的?从文中找出能表明作者感情的句子,并说明在文中什么位置。答:作者认为“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且他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即使我们走两步退一步,也应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它在文章的中间部分。(让学生体会抓住关键句子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1)文章如何划分层次?划分依据是什么?答:第 一 部 分(
4、1段)总领全文。第 二 部 分(2 5段)我们的人类最值得崇拜的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事物。第三部分(6-12段)作者驳斥了几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得出结论。第 四 部 分(13 15段)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根据每段开头的句子来划分以上层次。(2)第一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答: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美术家(罗丹)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学生先生合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3.“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
5、别比喻什么?这句话怎么理解?答:“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万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全句的意思是: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材。4.第二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答:八大山人朱聋挥毫画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法国企业家雷塞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不识字的惠能据说本是目不识丁的樵夫,偶听人讲经,顿悟佛理,后来成为禅宗的南宗开创者;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作者用这些例子来驳斥五个错误观点:环境平凡,生活单调,年纪大小,太无能了,陷入绝境。说明处处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造宣言 2023 年人教版 初中 语文 创造 宣言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