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促织》与《变形记》异化主题比较群文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14《促织》与《变形记》异化主题比较群文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促织》与《变形记》异化主题比较群文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促织与变形记异化主题比较群文教学设计一、促织和变形记的主题相同之处:都是描写人性的“异化”,表现了人性扭曲的悲哀,揭示了人在强大的社会现 实面前的渺小无力。“异化”从广泛的意义上理解是:在环境的压力下,人失去自我,失去价值,尊严、地位乃至躯体,成为非人。 按照马克思的表述就是“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 生产者的统治。”其含义是指人被“物”(例如金钱、机器、产品、生产方式 等)所驱使、所胁迫、所统治而不能自主,成为“物”的奴隶,进而失去人的 本性,变为非人。促织中的成名之子变身“蟋蟀”和变形记中的格里 高尔变形为“甲虫”正是人异化为非人这一哲学命题的文学表现。蒲松龄在促 织
2、中,通过描述主人公成名因为朝廷征收促织而经历的精神折磨和丧子之痛, 由此批判了统治者贪婪残暴、自私自利的本性,表达了作者对底层百姓艰难处 境的深深同情。小说开篇写道:“宜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里胥 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虫价值连城,人却一文不 值,人的地位与虫的地位差距悬殊,这是多么的悲哀。成名是一个下层知识分 子,在科举考试中屡屡落第,而且还缺乏应付纷繁复杂事务的能力,却被狡猾 的小吏报到县里,被授予里正的职位,他绞尽脑汁想要推脱这件差事,却无济 于事。不到一年的时间,本来贫穷的家庭因受牵连而变得更拮据,又遇到朝廷 征收蟋蟀更是雪上加霜,成名感觉陷入绝境,苦
3、闷忧愁,想要寻死,因为他既 没有敲诈勒索老百姓的胆量,也没有多余的钱财来作为补偿。只好早出晚归到 处寻觅促织,还是一无所获。由于未按规定期限完成任务,成名就被官府打得 遍体鳞伤,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痛苦折磨得他几欲放弃生的希望。后来在巫婆的 帮助、鬼神的启示下终于捉到一只俊美健壮的促织,夫妇俩十分高兴,把促织 视为珍宝,可天有不测风云,年幼的儿子懵懂无知,促织被一不小心弄死了, 造成的结果是:妻子吓得面无人色,自己急得全身拔凉,儿子害怕得跳井自杀。 接连不断的挫折折磨得成名失去了人格尊严,意志变得十分薄弱。作为父母, 虽然怀着丧子之痛,但一想到失去促织将要迎接更大的惩罚和灾难,丧子之痛 在此刻变得
4、微不足道了。弱小的促织掌握着成名一家人的命运,人命远远抵不 上虫命,让人感到悲恸。成名在没有上缴促织时,家境贫穷,身体和精神都备 受煎熬,而在成功献虫之后,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功名利禄纷至沓来。 可见封建统治者腐朽到了极致,小人物的旦夕祸福,完全由统治者的喜怒哀乐 来决定。卡夫卡的变形记主要写的是主人公格里高尔变形为甲虫后的种种体验和 感受。“一天早晨,格里高尔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 一只巨大的甲虫。”由此,他的悲剧开始上演,格里高尔虽然变形为虫,但仍 然保持着人的心理和思维,而且还能听懂家人的话语。然而一开口,却只能发 出虫子叽叽的声音。面对自己的变形,他非常恐惧,
5、但只要一想到自己深爱的 家人,心里又充满温暖。而家人对待甲虫的态度怎么样呢?变形之初,家人的 态度是分化的,母亲恐惧,一见到甲虫就会晕倒;父亲只是大怒,追打儿子, 居然把一个苹果砸进甲虫的背壳里,任其腐烂;格里高尔最疼爱的妹妹格蕾丝 开始还尽心尽力的照顾甲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妹妹也越来越不那么尽心了, 更可怕的是,在发生了吓走房客的事件后,格蕾丝终于愤怒了,甚至绝情的宣 布:“对这个怪物,我没法开口叫他哥哥,所以我的意思是。我们一定得把他 弄走。”和家人对待甲虫的态度相比,格里高尔对待家人的态度在变形前后是 完全一致的。变形前,他早出晚归,“长年累月的到处奔波”,养家糊口,不 敢生病,没有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促织 变形记 14 变形 异化 主题 比较 文教 设计 2021 2022 学年 高中语文 统编 必修 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431190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