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文档第2课李白诗四首.docx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文档第2课李白诗四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文档第2课李白诗四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课李白诗四首【学习目标】1.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是他对黑暗现实消极反抗的表示,也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慢性格。 2.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即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和极度的夸张。3.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自主 预习区自知常识 梳理基础0诗海拾贝上手包李白大鹤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歌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诗意解读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代的作品。李邕在开元七年至九年前后,曾任渝州(今重庆市)刺史。李白 游渝州谒见李也时,因为不拘俗礼,且谈论间放言高论,纵谈土霸,使李也不悦。史称李曲“颇自矜”,李白 对此不满,在临别
2、时写了这首态度颇不客气的上李匿一诗,以示回敬。诗中李白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在这前 四句诗中,诗人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个力簸沧海的大鹏形象也是年轻诗人自己的形象。诗的后四句,是对李邕怠慢态度的回应。李白的宏大抱负,常常不为世人所理解,被人当作“大言”来耻笑。 李白显然没有料到,李邕这样的名人竟与凡夫俗子一般见识,手是,就抬出圣人识拔后生的故事,反唇相讥: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名句识记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考点演示 诗中“大鹏”这个意象如何理解?答案大鹏是李白诗赋中常常借以自况的意象,它既是自由的象征,又是惊世骇俗
3、的理想和志趣的象征。W文本卡片一、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生于中亚碎叶城,后随家人迁居绵州彰明县青莲乡(今 四川江油青莲乡)。李白自言“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青年时期出蜀漫游, 天宝元年(742)奉诏入长安,供奉翰林,但因得罪权贵而被“蜴金放还”。此后漫游于梁宋、齐鲁、吴越等地, 安史之乱起入永王李璘幕,而此时肃宗李亨已在灵武即位,王室争权过程中永土被杀,李白被株连入狱,流放 夜郎(今贵州桐梓)。乾元二年(759)行至白帝城遇赦返,流寓南方。宝应元年(762)卒于当涂(今属安徽)。6 .结合全诗,分析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
4、表达的思想感情。答:答案(I)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2)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3)对怀才不 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遇的激愤。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7 .下列对这苜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整首诗情景交融,情真意浓。8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C. “过五溪”说明诗人既言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
5、的怀念和同情。E.诗歌想象奇特,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答案BC解析B项“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C项中“痛惜之情”理解错误,“闻道” 表示“惊惜”。8.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答:答案 “我”要将自己的这一片忧愁之心托寄给明月,让它陪伴着好友一直跟随到夜郎西。诗人运用奇特的想 象直抒胸臆,十分恰切地表达了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李白的诗歌关注时局安危,抨击黑暗现实,同情民间疾苦,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他漫游各地,歌颂祖国的壮 丽山川:他有浓厚的道家思想,诗中常表现出饮酒求仙及
6、时行乐的心态。他的诗想象奇特,风格豪放飘逸,是 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二、写作背景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 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 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 苏秦不下机。”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一是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二是玄宗仅把他看作词臣, 并不重用他:三是受到权贵的排挤,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他
7、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 全破灭。李白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随后又同游梁、末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同 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杜甫西入长安,李白南下吴、越故地。这已是他离开长安后的第二年,这首诗就是 他行前写的。政治上的失意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哭晁卿衡天宝十二载,晁衡以唐朝使者身份,随同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团返回日本,途中遇大风,传说被溺死,李白 就在这时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失友之痛。丁都护歌天宝三年,李白毅然离开长安,开始游历山川,期间,他清醒地认识到了政治的黑暗和百姓的疾苦。天宝六 年,李白漫游于丹阳横山一带,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了这
8、首诗,反映纤夫之苦。越女词五首(其三)诗人李白在年轻时就立下了 “安社稷,济苍生”的宏愿,为了实现理想,诗人远游求仕。本诗就是作者就途 中见闻写下的一首诗,是一首描写江南采莲少女的诗,表现了少女的年轻多情、善良美丽。a自主梳理.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浑水荡漾清猿啼(皿(2)熊咆龙吟段岩泉(yin)(3)水淮澹兮生烟(出in)(4)忽魂悸以魄动(ji)(5)洞天石牌,匐然中开便i)(6)里惊起而长嗟(huAng)(7)吴牛?|月时(chuAn)(8)君看石芒像i(d&ng)(9)见客椁歌回(zhQ.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1)烟涛微茫停难率。信:破实求:寻找(2)势域五岳掩赤城。拔:超过脚着谢
9、公屐,身登青云梯。着:塞上(4)云青青兮欲雨,水漫铮兮生烟。澹澹:水波摇动的样子(5)云阳上征去,两岸货商贾。饶:炙(6)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佯:假装.填空。(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谑主义诗人,人称“送仙” O(2)谢公宿处今尚在,仁水荡漾清猿啼。(3)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4)青冥浩荡不见底,口月照耀金银台。(5)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6)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互动探究区交流互动探究疑难一、结构图示r凄清幽静来到判溪(景色渲染)梦游天姥吟留别5高峻雄奇梦游(我欲烟霞)v登山游历,T而面方、(正面、侧面)光怪陆离忽
10、遇仙人1(铺叙、正面)I梦醒(世间开心颜)蔑视权贵(直抒胸臆)末两句:纤夫之苦没有尽头眼前(现实)一将来(想象)前六句:暑天拖船之苦七、八句:纤夫心情丁都护歌M九、十句:行役艰巨,照应末两句:纤夫之苦没有尽头眼前(现实)一将来(想象)越女词五 前两句:越女采莲(摇船唱歌)愉快首(其三)后两句:越女假装害羞天真活泼二、要点赏析.阅读梦游天姥吟留别,回答卜.列问题:(I)李白这首诗是为“别东鲁诸公”而作的,简要回答为什么要采用“梦游”这种形式。答:答案 用“梦游”的形式,更便于超脱现实,更便于发挥他想象和夸张的才华,随意挥洒,吐尽胸中块垒。1 2) “一夜飞度镜湖月”中的“飞”与“送我至知溪”中的
11、“送”有何妙处?答:入梦之由(海客东南倾)高大雄伟(对比、衬托)哭晁卿衡K首句:辞官返国次句:路途遥远艰险 I第三句:晁衡遇难丁都护歌H沫句:悲痛之情前六句:暑天拖船之苦七、八句:纤夫心情九、十句:行役艰巨直陈其事- 眼前f想象 比喻抒情 V借景抒情答案 “飞”、“送”两字先后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梦游路上那种急切、兴奋、轻快、神往的心情。(3)诗中梦境的描写与诗的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关系?答:答案 梦境的描写是为诗末的抒情服务的,梦境和污浊的现实形成对比,抒情则展示了诗人政治理想难以实现、 个性受到压抑的愤懑。2 .阅读哭晁卿衡,回答下列问题:(1)标题中的“哭”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 粤教版 选修 唐诗宋词 散曲 选读 文档 李白 诗四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