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的为官从政之道.docx
《狄仁杰的为官从政之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狄仁杰的为官从政之道.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狄仁杰的为官从政之道兰台世界杂志2014年第S3期一、唯才是举,胸襟宽广武则天是一个爱惜人才的君主,狄仁杰身为一朝宰相,为国举才 是理所当然的事。他活跃在官场时,秉着“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的原则,为国家推举了大量人才,真正做到了唯才是举。他的“荐贤 为国,非为私也”的举才目的,一方面为国家的强大提供了人才基础, 另一方面,也真正做到了 “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收获了好人缘 和好名声。在他举荐的人才中,其中最有名的张柬之、桓彦范、敬晖、 姚崇、李楷固、骆务整、狄光嗣等人,甚至做到了公卿的位置,这也 为狄仁杰的万世流芳起到了传承的作用。狄仁杰对人才的举荐,有两 个特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从国
2、家利益出发、不谋私、不谋利的开阔 胸襟。例如对李楷固的举荐。李楷固原本是李尽忠和孙万荣手下的部 将,李尽忠和孙万荣谋反时,李楷固骁勇善战,指挥有方,多次打退 朝廷军。李、孙二人死后,李楷固投降。有人认为他没有早日投降、 杀死了太多朝廷军,建议杀掉。狄仁杰却认为“:楷固等并骁勇绝伦, 能尽力于所事,必能尽力于我,若抚之以德,皆为我所用矣。”很多 人都无法接受李楷固,狄仁杰却在奏折中对他说尽了好话,终于被武 则天采纳。后来武则天封李楷固左玉铃卫将军,李楷固很快带兵平定 了契丹的叛乱。凯旋而归之时,武则天封他为燕国公并赐姓武,在庆 功宴上,武则天将此功劳都归于狄仁杰。狄仁杰谦虚地说“:此乃陛 下威灵
3、,将帅尽力,臣何功之有? ”狄仁杰敢于举荐降将,且不计功、 不图名,充分体现了他的开阔胸襟和一心为国的豁达。二是内举不避 亲,外举不避仇。狄仁杰对人才的举荐,真正做到了唯“才”是举, 不顾其他。例如他对狄光嗣的举荐。狄光嗣是狄仁杰的儿子,当武则 天命宰相各举尚书郎一人,狄仁杰就推荐了狄光嗣。一般爱惜名节的 大臣若遇到此事,为了避嫌,肯定不会直接举荐自己的亲生儿子,或 者至少让其他人开口举荐。如果说对狄光嗣的举荐做到了 “内举不避 亲”,那么狄仁杰对霍献可的举荐就体现了 “外举不避仇”的原则。 狄仁杰被贬时曾路径汁州(今河南开封市),因为当时生病,他想在 汁州停留半天治病。当时的开封县令霍献可认
4、为此举有违朝廷规制, 坚决逼迫狄仁杰当天就离开汁州地界,狄仁杰只得抱病离开。狄仁杰 复宰相位之后,有一次武则天需要从御史中挑选一个任中丞,狄仁杰 就举荐了霍献可。这是狄仁杰“外举不避仇”的典范。二、以智为盾,老谋深算1 .机智过人。武则天掌权之初,为了打击反对势力,重用了一批 酷吏。这些酷吏为了邀功,除了用酷刑打击反对势力外,对一些正直 人士也痛下毒手,狄仁杰就被酷吏来俊臣诬陷谋反,被抓进监狱受尽 了酷刑。狄仁杰知道,若不承认谋反,就会被来俊臣活活整死,若承 认谋反,会有辱士大夫的气节,但根据当时的法律条款“一问即承反 者例得减死”,起码能保住自己的性命。既要保住自己的名节,又能 活命,这需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狄仁杰 为官 从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