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命》教案(新人教版九下)3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生命》教案(新人教版九下)35.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谈生命教案(新人教版九下)35教学理念:1、木文是文质兼美的哲理散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和文体对话,品味优美的 语言文字,从而达到领会文章内容的目的,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2、通过适中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采用自主、会做、探究的学习方式,联系学生自己的生 活实际和体验,探讨对生命的理解,加深对生命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端正良好的阅读态度。 3、课外延伸、实践运用。在领会文章主旨的同时,培养学生感受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感受语文学科以情育人,以美怡人的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1.)体会文中的联想、想象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思维,
2、 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本质认识。2)体会文中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2、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课文,分析文章的层次,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2)运用跳读、精读,品味文中最能表达作者人生感悟的句子,在分析品味中加深对生命本 质的认识,加强合作,探究鼓励,学生畅谈自己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达到领会文章主旨的目 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关键语句的品味,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积极、休观的人生态 度。重点: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2、揣摩文章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缢。难点: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
3、的情感基调。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1、回忆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与雄键的国民、贝多芬、张海迪、霍金的等名人传奇故事。2、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浓郁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多媒体播放一组反应 万物生机勃勃的画面:春天、长江、黄河、黄山松,启发学生思考,分享交流看到 画面都产生了那些联想。二、多种方式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1、多媒体配乐朗读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音,并圈点勾画自己喜欢的语句。3、学生自由练读,教师组织挑读,跳读,精读并谈读后心得感悟。4、放声齐读课文,力求声情并茂。三、再读课文,品读课文,把握文意。(一)感知文章脉络结构(学生合作,交流,教师小
4、结)三层或四层三层:一层、开头一句,总领全文,提示话题引起下文。二层、形象比喻阐述(生命像一江春水;生命像一棵小树。)三层、总结全文,抒发感想, 阐述哲理,生命中快乐和痛苦相生相成(点睛、深化主题) 四层:一、开头一句。二、生命像-江春水(描写生命像春水东流的状态)三、生命像一棵小树(描写生命像一棵小树成长状态)四、议论、抒发感想、阐发哲理。四、小结:作者将抽象的生命形象化、人格化,将生命的流程物象化,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生动的图画, 倾注自己的满腔深情。让我们在充分感受意境美的同时,领悟、认识生命的本质。第二课时一、回忆上节内容,检查学生有感情诵读情况。二、精读课文,研读探讨。引导学生结合常见
5、题型设计问题,预设问题如下:1、作者为什么不敢说生命是什么,只能说生命像什么?2、作者将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的写作意图?3最后一层在全文结构和表达主旨方面起什么作用?三、美点寻踪,鉴赏哲理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品味关键语句,理解其深层含意。预设美点:(1)她(大海)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又多么光明,多么黑暗!(2)她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3)不是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变成了死湖!不是每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变成了空壳!(4)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四、联系实际,体验反思。1、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2、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3、生命、苦耶?休耶?为活,说一段话,表达自己的人生信念。五、仿句练习。例句: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另写两句。五、学习心得小结,对照课后题反思本课学习效果。六、拓展延伸,指导课外阅读。1、阅读赵丽宏的生命2、阅读张承志生命3、阅读冰心的散文霞,比较霞与谈生命,说它们的异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