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时跟踪训练.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时跟踪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时跟踪训练.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候时龈稼制株(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 .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百家是指一百个思想流派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他们彼此对立攻击,没有融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A.B.C.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把握能力。“百家争鸣”中的“百家” 是泛指,并不是指一百家,所以错误。诸子百家之间既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 收、融合,所以错误。答案:C2 .(2012苏州检测)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 为:“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土派”“专制 君主的参谋集团”
2、。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A.儒、道、法B.儒、法、道C.法、儒、道D.道、法、儒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各派基本观点的理解。“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与 儒家“仁”的思想相吻合,儒家思想提出“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主张;“归服自 然的隐土”符合道家思想的要求,清静无为,知足寡欲,希望社会回到小国寡民的状 态;法家提出“法治”,主张君主专制,是“专制君主的参谋”。答案:A3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闻名世界的教育家。他提出了 “有教无类”的思想, 实质上是指()A.教育的内涵要丰富B.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教育适应现实需要D.人人都有做教师的资格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
3、知识的理解与认知能力。“有教无类”是指教育的对 象没有贵贱之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机会。答案:B4 .下面两幅图选自蔡志忠漫画,它们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 的思想主张()A.法家、道家B.儒家、道家C.墨家、儒家 D.墨家、法家解析:本题要求学生能依据漫画材料再现史实分析判断问题。图一体现了 “威武能不 屈”出自孟子的言论,属于儒家;图二体现了 “清静无为” “顺其自然”的思想,属 于道家。答案:B5 .某同学为了记忆方便,称我国古代历史上某位著名思想家在思想上“矛盾”,在政治上“无为”。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老子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矛盾”和“无
4、为” o老子的思想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他 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老子倡导政治上“无为 而治”,以“无事取天下”。故选D。答案:D6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O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老子主张“天道自然”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A.B.C.D.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材料的关键信息“文化” “和谐” o孔子主张“仁者爱 人“,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墨子主张“兼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必修 单元 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 形成 课时 跟踪 训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