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说》谈中小学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师说》谈中小学学习.docx(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从师说谈中小学学习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述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 变风气的作用。这次仅从文章中摘取一句话,来个断章取义,谈谈中小学学生的学习,主要论述科目是数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开篇点明了,老师的作用。这个作用的对象是学生,也就说明学生 的问题是道、业、惑,站在现代社会的角度,道和业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化,对中小学生来说,我们可以理 解为道理和学业,也就是说要掌握一些社会通用规则和常识,并且要把自己的学习搞好,考上理想中的学校。惑”依然还是那个惑,什么时代都存在,不论学不学都有疑惑,差别在于疑惑解决的程度和多少。对老师来说升学是
2、诱惑,能够赢得名和利;对学生来说升学是压力,这个压力主要来自于父母,部分来自于老 师。在升学面前,只有业是重要的,只要考出分,管你会不会,不理解就背,逐渐地,传道没有了,授 业”变成了 填装,解惑 ?哪有时间,背去吧,刷题去吧。看出问了吗?跑偏了!授业重要的是授,把课本念一遍,不叫授”,答案抄一遍也不叫授,个人认为:把课本、知识点深刻思 考之后,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讲出来,串联起前后知识,并加以引导,才是授对学生来说,就是要通过课前 预习、课堂听讲、课后练习,理解知识点,串联起前后的内容,并通过练习,找找做题思路,捋捋做题方法,再用别人 能看懂的方式答出来,这就是学会了,这就是老师和家长眼中
3、的好学生。这个过程必然会出现各种疑问,毕竟现在所学 内容居多是外国人发明总结的,经过翻译,才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既没有当时当时那些环境,又没有足够的时间 思考,也没必要搞清前世今生,能够熟练应用到解题中,就能成为好学生,另外这些知识很大概率以后都用不着。中小学阶段学生的疑惑大多出现在文字上,不会做或者做不对题的原因,深入分析都是题意没读懂,或者根本不知 道题目说的是什么。你会发现,当你给孩子读题的时候,他就能做对,自己读题就不行。英语题不会做,都知道查单词, 查语法,分析句子结构,用中文写成的别的题目你都读懂了吗?你都能明白意思吗?你都能正确断句,找出文字中隐含 的条件和知识点吗?所以,中
4、小学阶段的重点必须是:概念!每天都在引入新的知识点,新的概念、定义、名词一大堆,都搞明白了吗?为什么叫这个名字,看到这个名字我需要想 起哪些相关内容?比如:实数,为什么叫实/实的反义词虚,有没有虚数?什么叫虚数?不需要知道太深, 这些只是个引子,学到后面的知识点才能串起来。再如:绝对值,有没有相对值? 绝对这个意思的理解和语文中有 没有差别?为何要引入这个绝对 ?这些看似无聊的话题,都是在勾起回忆知识的回忆,解题思路的回忆,最 怕考试时脑子一片空白,记忆里空空如也,回想不起任何与解题相关的内容,字都认识,组合到一起就是不知道什么 意思这是普遍现象。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题读懂了,也知道要干什么,但
5、是不知道用哪个方法,或者说课本上哪个知 识点。学生学的时候这些都是惑,都需要解惑,提不出疑惑的,老师和家长需要引导如何找出问题。老师和家长讲解 的时候,更不要照本宣科,知识书上都写的有,自己看的更快,重点要放在引导和理解“上。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 其明也。最终会发现,所有的课都是语文课,甚至英语也是,语言是相通的,考的全是理解力和知识点串联转化的能力,简单读 背的时代早已结束,学好语文才是成为高手的必经之路(以后再写一篇有关语文的,不过有点难)。其中道理在下面这本书中有提及,几何的故事:从古巴比伦测量师到达芬奇中提到:我们只会算正方形的面积,甚 至不会算长方形的面积,更别说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面积的定义就是正方形,没定义别的图形。 这段话包含了如何学习的根本思路。抽空会写一篇有关这本书的才巴适合学生理解的知识摘出来,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