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中必修2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高中必修2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物高中必修2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生物中学必修2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本文关键词:基因工程,教学设计,必修,及其应用,中学生物中学必修2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本文简介:“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作者:郗媛媛第1课时简要介绍“基因工程的原理”,第2课时介绍“基因工程的应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平安性”。一、课标解读:1、本节教学内容的三维目标:(1)学问性目标:a、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b、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c、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d、举例说生物中学必修2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本文内容:“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作者:郗媛媛第1课时简要介
2、绍“基因工程的原理”,第2课时介绍“基因工程的应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平安性”。一、课标解读:1、本节教学内容的三维目标:(1)学问性目标:a、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b、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c、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d、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环境爱护等领域的应用。(2)实力性目标:a、通过对课本插图的视察,培育学生科学的视察方法;b、培育学生收集“转基因生物的转基因食品的”相关信息的实力;c、培育学生科学处理信息的实力、获得新学问的实力、逻辑推理的实力。(3)情感目标:a、通过基因工程的简介,激励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和科学创新;b、通过了解基因工程的成果及发展前景,激发
3、学生学习爱好,关注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相互作用;c、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平安性。2、本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1)教学重点: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概念、工具、操作步骤);基因工程的平安性问题。(2)教学难点: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转基因生物与转基因食品的平安性。3、老师对课标的分析与理解:在学习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之后,学生已经了解的培育生物新品种的不少的方法,但第1节所介绍的方法均有一个约束:那就是物种的限制。所以本节内容“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为学生开创的一片新的想象空间,通过学习能较好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真知的爱好。通过分析本节课标和教学重难点,但本节内容涉及面较广,老师在教学中应
4、很好地把握深度和广度,对有更多爱好的学生可让其在选修3中进一步学习。对此,我认为本节内容学习层次以识记层次为主,少数学问为理解和应用:(1)识记层次:包括基因工程概念、基本工具、基本操作步骤;能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环境爱护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等。(2)理解和应用层次:基因工程这一科学技术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可能造福人类也可能为人类带来危害。即关注转基因生物与转基因食品的平安性问题。二、教材分析:基因工程是现代四大生物工程之一。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两课时讲授。第1课时简要介绍“基因工程的原理”,第2课时介绍“基因工程的应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平安
5、性”。第1课时的内容是“基因工程的原理”。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相识、了解基本工程的基本概念、基因工程的工具、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等基本原理。由于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驾驭了不少培育生物新品种的方法,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等方法都局限于同一物种进行的操作。能否跨越物种的界限呢?通过“问题探讨”可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引入基因工程的概念。由于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生物工程,在中学阶段不行能干脆让学生进行相关试验和操作,所以老师应在备课时作打算充分,如打算相关的课件通过电脑动画来表现这一动态过程。A、B、C类生源学校还可以支配驾驭制作相关模型的活动来模拟基因工程的“剪、拼、接、转
6、”的主要过程。而对于D、E、F类生源学校老师可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让学生了解基因工程的大致过程。个人认为“七巧板”就是一种不错的模拟器材。第2课时的内容是基因工程的成果与发展前景,属于基因工程的实际应用问题,所以教材中的大量内容是基因工程发展近几年的成果,相对其他章节来讲该内容比较新奇和超前,而且该内容是一个动态的学问体系,其内容不断地更新、发展和改变。本节课假如根据传统的方法,仅仅以课本为参考,必定导致学生对学问的机械记忆,不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和素养实力的提高,这明显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建议本节课时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尝试让学生在课前先进行相关打算,
7、利用网络和图书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因此本节课的信息量将比较大,具有较大的开放性。老师在教学应着重于调动学生的爱好,重点引导学生探讨基因工程应用的利与弊,关注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生物平安性问题,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来收集有用信息的实力。本节内容A、B、C类生源学校可在课堂上模拟“听证会”的方式进行教学;D、E、F类生源学校可实行“正反方辩论”的方法进行教学。三、学生状况分析:本教学设计面对的学生为第1课时可针对全部学校,让学生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第2课时为开放性教学,所以对A、B、C类生源学校要求更高些,采纳“听证会”的方式,要求学生供应的证据必需符合自己扮演的身份;而对D、E、F组学校的学
8、生,该类别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理解和分析实力较差,因此,可实行“正反方辩论”的方法进行教学,只要求学生表明自己是站在支持或反对一方,相对来说身份范围更广,证据只要支持观点即可。四、教学策略第1课时老师可通过对“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特点复习入手,结合课本P102页的“问题探讨”引入基因工程的概念。在教学中可结合学生熟识的详细事例来讲解并描述,如儿时大家都玩过的“七巧板”嬉戏等。本节的侧重点是基因工程的原理,因此在教学深度的把握上应定位在让学生了解基因工程的过程和方法,不必用太过专业的术语,更要求语言的形象生动。第1课时结束时还应对学生布置相关课后打算,收集有关基因工程的资料。第2课时可
9、先让学生把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总结归纳,列举出基因工程在各方面的应用。同时以“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平安性”为题,可让学生进行自由辩论,建议A、B、C类生源学校模拟听证会的方式,D、E、F类生源学校采纳正反方辩论式进行。本节课开放性较强,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励学生主动参加,尽可能让学生站在不同角度思索问题并做出推断,使学生体会到参加社会问题的探讨和决策的方法,老师在学生探讨中不必刻意将学生的争辩引向一样的结论,关键是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第2课时结束前,老师应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小结,特殊应强调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带来危害,同时作为新时代的公民,应当关注科学技术
10、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阶段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引入新课1、提问: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有什么特点?2、通过课本P102“问题探讨”引入基因工程这一新概念。1、复习回忆2、思索“问题探讨”通过复习引入新课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爱好基因工程简介1、展示基因工程相关图片,如转基因种子、水果、药物等。2、指出基因工程的概念,3、老师小结:相识杂交育种存在的局限性,并指导学生思索怎么样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干脆定向变更生物视察并回忆自己身边有没有见过、听过这些生物和食品。思索并设想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生物的可能方法从详细事例动身,集中学生留意力发挥学生想象力,培育创新实力相识基因工程须
11、要的特定的工具可用形象生动的比方等方法引导学生思索基因工程所需的基本工具:1、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2、针线:DNA连接酶3、运载体:质粒和动植物病毒等跟随老师的引导,思索基因工程所需基本工具的运用方法和特点联想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这些工具有什么相像之处。让学生通过老师引导和自己的联想,体会基因工程基本工具的运用方法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思索基因工程的大致步骤:1、提取目的基因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3、将目的基因(如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4、目的基因的表达和检测引导学生相识基因工程就像是一种“剪刀加浆糊”式的“嫁接,又有些象生活中的裁缝做衣。分组探讨:参阅课本P103页图6-6
12、探讨如何利用基因工具顺当达到人们定向变更生物性状的方法。通过探讨进一步相识和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类比能使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基因工程操作中的“剪、接、导、检”等过程举例讲解讲解:以EcoRI为例,构建重组DNA分子模型,体会基因的剪切、拼接、缝合的道理。1、EcoRI的特性:它是限制酶的一种,但它可以特地识别DNA分子中含有的“GAATTC”这样的序列,一旦找到就可以从G和A之间剪断。2、用同种限制酶切割后的DNA片断就可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碱基可互补配对,末端的骨架缺口可以用连接酶来缝合。这样就可以通过“剪切拼接”形成重组DNA分子。3、重组后的DNA分子还须要特别的搬运工具如运载体送入到受
13、体细胞。4、用图片或课件动画展示质粒的结构及特点,以及其必需具备运载体的一些条件。5、对基因工程是否胜利的检验:目的基因的表达和检测加深对基因工具和步骤的进一步相识和理解。关注限制酶的专一性和质粒的结构特性等。思索如何送入受体细胞理解基因工程不是操作结束就算胜利,还要看能否产生目的基因的产物。工具和步骤可以通过详细的实例让学生达到预期目的,同时让学生为什么须要这么去操作的缘由。A、B、C类生源本项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实施:可参考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P6“重组DNA分子的模拟操作”,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发给所需材料(或由学生课前自备)模拟重组DNA分子。学生动手操作模拟基本过程分组操作便于合作沟
14、通。动手做同时也需动脑想,才能突出模拟制作的教化价值。结课1、老师小结本节内容2、布置学生课下收集基因工程应用的信息,包括事例、应用价值、现代探讨状况、以及人们对基因工程的看法,特殊关注与平安性方面有关的报道、法律法规等资料。3、课堂作业:基础题1、2、3完成基础练习探讨课后打算用何种方法获得信息(如网络、图书、影像、实地调查等)为第2课时的学习和探讨做好打算第2课时阶段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打算1、布置学生课下搜集基因工程应用的事例及其价值的资料;2、搜集有关基因工程技术平安性方面的报道、法规等的资料。课下打算为下节课的学习和探讨做打算。基因工程的应用1、复习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和重
15、要工具。2、检查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基因工程应用的资料。3、导入新课:基因工程的应用。让3-5名学生汇报,其他人补充。学生阅读教科书P104的内容。老师总结,并从详细事例引入关于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平安性的争议,启发学生对其平安性问题进行探讨。汇报并沟通课前收集资料的状况。在医药卫生方面,基因工程有哪些应用和前景?在农业和食品工业方面,基因工程有哪些应用和前景?在环境爱护方面,基因工程有哪些应用和前景?你想像中将来的基因工程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学生参加总结和评价。驾驭学生课前打算的状况。基因工程的应用最好由学生自己列举,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记住它有哪些应用,而在于引发他们进一步进行课外探究的爱好。老
16、师总结归纳。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生物安全性学生分组探讨教科书P105资料分析的两种观点进行思索、探讨。老师强调支持某一观点的论据要充分,留意科学性、客观性和逻辑性。模拟听证会议题:某些公司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细菌生产牛的生长激素(BST),然后定期给奶牛注射BST,使奶牛分泌更多的乳汁。但是,注射BST的奶牛,乳房感染更为频繁,必需运用抗生素治疗,结果导致乳汁中含有抗生素。因此一些市民和媒体呼吁市政府制定条例对转基因生物及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加以限制。请你作为A-G中的任一角色参与听证会,就是否应当对转基因生物与转基因食品加以限制发表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留意科学性,客观性和逻辑性
17、。老师依据教科书P106的本章小结,对本章内容进行简要总结。每个小组选择其中一个角色,A基因工程研发人员B奶牛公司代表C环保志愿者D消费者代表E食品与药品检测监督部门F决策部门主管G法律专家打算陈述提纲和辩论材料,做到敬重科学、体察民意、以理服人、客观公正、民主决策。听证会程序:1.决策部门的主管陈述听证会议题及议程(规则);2.控辩双方分别陈述各自的主见;3.辩论阶段;4.法律专家代表陈述我国和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法律法规;5.表决有关条例决议案。师生共同总结,对活动过程和结果做出合理评价。通过探讨,激发爱好,引起学生的关注。探讨平安性不在于引导学生得出一样的结论,而应着重在于激发学生
18、关注社会问题,参加社会事务的探讨的热忱。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摆事实、讲道理,培育学生的民办法识和应用所学学问参加公共事务决策的公民意识。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达到激趣、引思、导辩、表达、沟通、倾听等效果。客观公正的评价和总结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参加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主动性。老师帮助学生理出本章的主线,强化STS教化。结课基因工程起先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学们假如有爱好课后可以进行深化探究和探讨。并设计一则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平安性的公益广告,形式不限。表现出较大的探究热忱。为课后接着学习作好铺垫。六、教学反思:本节内容不管是对A、B、C类学校或者对D、E、F类学校的学生均有肯定
19、难度,因为其内容不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可以干脆了解和相识的,不少学生对基因工程的相识还只是停留在间或在电视、新闻中的相识,而对其原理、工具、操作过程一窍不通。但本节内容对学生来说会感到内容新奇,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期得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率。但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活动以及课后收集相关资料,对A、B、C类学校和D、E、F类学校还是应当赐予区分对待。依据学生实力的差异,在第1课时A、B、C类学校可参考选修3加做“模拟操作试验”;在第2课时A、B、C类学校可模拟较为困难的“听证会”,而D、E、F类学校可模拟较为简洁的“正反双方的辩论”(两者难度差主要在角色的转变上)。本节内容对老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老师不断学校,了解、熟识各类高新技术,同时也要留意合理回答学生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如有学生就会问到“抗虫棉能杀死害虫,这样的棉对人有没有毒害,我们怎么也用啊,假如我们都不也用,抗虫棉的培育就没什么用处了”。所以老师正确的引导应当是第2课时的关键。第16页 共16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