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研讨发言材料六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度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研讨发言材料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度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研讨发言材料六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度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研讨发言材料六篇第1篇,共6篇2023年度关于学牙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 验的讲话稿2018年2月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 案正式印发,明确提出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 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 表和路线图。随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专门安排一章对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出部署;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列为重点工作 目标之一。不久前,中办、国办转发了中央农办、农业 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 告,要求各地认真
2、领会,积极推进;今年两会期间,习 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树牢绿 色发展理念。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扎实推进 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 村污染防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我们要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要求,扎实推进农村 不仅形成了省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建设的经典案例,也为其他区域推进城乡融合和共同富裕 提供了规律性认识和实践启示。学习领会“千万工程”的重 大意义,有助于我们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 作的重要论述和实践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进而转化为全 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资政建议
3、。“千万工程”的实践也表明,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幅改善 人居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是可行的。从其规律性 认识来看,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把农村环境整 治、乡村建设与发展乡村经济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一些可操 作可复制的经验,获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同。2018年9月, “千万工程”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其经验和做法为其 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乡村治理和减贫事业, 提供了中国样本和中国智慧。第3篇在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 工程经验发言材料近日,中央有关部门赴浙江开展专题调研,深入提炼 总结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 的经验做法,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走深走实具有深刻意义。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20 周年,广大党员干部应把“千万工程”作为主题教育的生动 教材,续写初心不改、实干为要、担当在前的“时代篇章”。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惠及“千家万户”, 续写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初心篇章,。“千万工程”以解决 群众最关注的人居环境问题为起点,以“村里的事情大家 商量着办”的协商模式为路径,不仅改善生态“提颜值”,而 且数字赋能“增智慧”,更是拓新业态“涨价值”,最终实现 从“脏乱穷散”到“点绿成金”的华丽蝶变,无数个“余村们”在 绿水青山中端起了“金饭碗”,无数个“下姜村”走进了“梦开 始的地方党员干部当读懂其中“强党性”
5、的初心篇章,始终 奉行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顺应居民和村民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既要能理顺城市的那一端,又要能顾好乡村的这一 头,既要扮靓城乡“颜值”,又要为美丽“增值”,不光让村 民“鼓起口袋”,还要让村民富了脑袋”,走出一条城乡深 度融合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持从问题中来,回问题中去,理清千头万绪”, 续写栉风沐雨奋劲蹄”的实干篇章。“千万工程”是习近 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 一个村一个村地深入考察,充分掌握省情农情民情后,作 出的科学决策部署,也是浙江一任又一任领导班子,基于 广泛深度的调研工作,契合时代发展和群众需求,接续奋 斗深化推
6、进的战略成果。党员干部当读懂其中“重实践”的作为篇章,守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坚持从实际 出发来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 到基层直奔着问题去、瞄着困难上,不被“虚情假象”迷惑, 不畏“浮云阴暗”遮蔽,真正摸清摸透一线情况,找准“症 结”,精准“开方”,坚守,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的匠心精神, 保持政策实施的连续性和系统性,确保“病除”。坚持从发展中来,向发展中去,踏破千难万险,续写弄潮儿向涛头立的担当篇章。国家和城市发展是 螺旋向上、创造辉煌的过程,二十年来,浙江始终把“千 万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捍守“不畏艰险,永不停步”的 战略定力,保持“敢为人先,永不满足”
7、的进取姿态,坚持 “一根红线党建引领、一张蓝图科学贯彻”,一件事情接着 一件事情办成,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跨越,最终实现从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 未来、万村共富”迭代蝶变。党员干部当读懂其中“建新功” 的担当篇章,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 节,勇于在思想观念上“破冰”,善于在行动本领上“破局”, 主动跳出“舒适区”,积极适应“新角色”,既做“大管家”又做 “店小二”,冲破能力瓶颈的“天花板”,始终准确把握前进 的方向,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跃升。2023年专题学习学牙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交流发言材料“千村示范、
8、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 时亲自谋划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总结推广“千万工程”的有益经验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 实,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基层的年轻干部要善于学牙阡 万工程”的经验,解锁山乡巨变的“三大密码”,走好新时代 赶考路。常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真心,真情实感、真心实意,解锁人民至上的“民本密码。浙江在实施“千万工程”过 程中,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 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始终从农民群众角度 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服 务人民群众乃“国之大者”,基层的年轻干部也应
9、始终心怀 人民,从“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出 发,让“呼声”在耳、“诉求”在心、“愿望”在行,善于做群众 的“泥腿子”,让工作带有“泥土味”,在与群众面对面、心 贴心的交流中“察其言,观其色”,真抓实干、真情实感去 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用“人民至上”这把 “密钥”解锁山乡巨变的“民本密码”。常葆“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决心,循序渐进、真抓实干, 解锁久久为功的实干密码。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指出,要不断丰富“千万工程”内涵。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紧盯“千万工程”不动摇,每5年出台一个行动计 划,每个重要阶段出台1个实施意见,与时俱进、层层递 进。基层的年轻干
10、部亦是如此,要发扬求真务实、注重实 效的优良作风,在细枝末节上见行动,在大事难事上看担 当,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状态,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干。 要发扬不畏艰难、披荆斩棘的斗争精神,敢于跨越“雪 山”“草地”,敢于征服“娄山关”“腊子口”,敢挑“最重担子”、 敢啃“最硬骨头”、敢接“最烫山芋”,用“久久为功”这把“密 钥”解锁山乡巨变的“实干密码”。常葆深处种菱浅种稻的细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解锁量体裁衣的“地域密码。浙江在实施“千万工程”过 程中,立足山区、平原、丘陵、沿海、岛屿等不同地形地 貌,着眼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 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因地制宜地发展。基层工作亦
11、要 “因地制宜,年轻干部要学会“入乡随俗”讲群众喜闻乐见 的“百姓话”,在讲方言、说土话、拉家常中打开群众的“话 匣子”,融入群众、融化冷漠、融通隔阂,用“接地气”收获 的“高人气”,“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作为“千条线”下面的 这“一根针”,将上级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政策往通 俗、简洁了说,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用“量体裁衣”这 把“密钥”解锁山乡巨变的“地域密码”。第5篇2023年开展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 习的交流发言材料2018年9月,浙江“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结合农村人居环境 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
12、推广浙江 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深入贯彻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近日,中央有关部 委下发了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对此,学 习中获得以下认识:一、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意义重大1、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 想的重要举措。浙江经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 践,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贯彻落 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多举措改变 农村脏乱差现象,多渠道打通“绿水青山响“金山银山”的 转化路径,多形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 局,才能实现农村生态美与百姓
13、富的统一。2、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浙江省在推进“千万工程”中,始终把实现 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不 断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深入学习浙江经验,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 施条件,才能持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3、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浙江省通过“千万工程”,创新升级、与时俱进建设美 丽乡村,走出了一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城乡融合发展协 同推进的新路子。深入学习浙江经验,下大力气改善农村 人居环境,补齐农村建设这块突出短板,切实解决农村发 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才能为乡村振
14、兴打下坚实基础。4、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的重要保障。浙江省坚持循序渐进,有重点 有步骤地推进“千万工程”,治理农村垃圾、污水,实施农 村“厕所革命”,全面改造村容村貌,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大 改善、大提升。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借鉴浙江美丽乡村建 设的路径和方法,先点后面、先易后难,从规划示范到全 面推开,才能确保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 标任务。二、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有七大要点1、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 治理。15年来,浙江省通过深入学习和广泛宣传教育, 让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 成为推进“千万工程”的自觉行动
15、。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 展理念贯穿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扎实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绿色产业,为增加农民 收入、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奠定基础,为农民建设幸福 家园和美丽乡村注入动力。2、始终坚持高位推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习近 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每年都出席全省“千万工程”工 作现场会,明确要求凡是千万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地方 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过问。浙江省历届党委和政府坚持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把手”责任制,成立由各级主要负责 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全省高规格现场推进 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到会部署。全省上下形成了 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
16、抓、一级抓一级、层 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省委省政府把农村人居环境整 治纳入为群众办实事内容,纳入党政干部绩效考核和末位 约谈制度,强化监督考核和奖惩激励。注重发挥各级农办 统筹协调作用,发展改革、财政、国土、环保、住建等部 门配合,明确责任分工,集中力量办大事。3、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浙江省注重规划 先行,从实际出发,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历史性与前 瞻性相协调,一次性规划与量力而行建设相统筹,专业人 员参与与充分听取农民意见相一致,城乡一体编制村庄布 局规划,因村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注意把握好整治力 度、建设程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 系,不搞千村一面,不吊高群
17、众胃口,不提超越发展阶段 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针对不同 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和阶段性 工作任务。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区分不同经济社会发展 水平,分区域、分类型、分重点推进,实现改善农村人居 环境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协调发展。4、始终坚持有序改善民生福祉,先易后难。浙江省 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 民生福祉,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做起,到 改水改厕、村道硬化、污水治理等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的便 利性,到实施绿化亮化、村庄综合治理提升农村形象,到 实施产业培育、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美丽乡村创建提升农 村生活品质,先易后
18、难,逐步延伸。从创建示范村、建设 整治村,以点串线,连线成片,再以星火燎原之势全域推 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实 现了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再到美丽乡村升级版的跃 迁。5、始终坚持系统治理,久久为功。浙江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充分发挥规划在引领发展、指导建设、配置资源等方面的 基础作用,充分体现地方特点、文化特色,融田园风光、 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坚决克服短期行为,避免造 成“前任政绩、后任包袱”。推进“千万工程”注重建管并重, 将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同步抓实抓 好。坚持硬件与软件建设同步进行,建设与
19、管护同步考虑, 通过村规民约、家规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实 现乡村文明提升与环境整治互促互进。6、始终坚持真金白银投入,强化要素保障。浙江省建立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 量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 市级财政配套补助、县级财政纳入年度预算,真金白银投 入。据统计,15年来浙江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村庄整治 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超过1800亿元。积极整合农村水 利、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各类资金,下放 项目审批、立项权,调动基层政府积极性主动性。7、始终坚持强化政府引导作用,调动农民主体和市 场主体力量。浙江省坚持调动政府、农民和市场三
20、方面积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就下一步如何建设美丽乡村,借鉴浙 江“千万工程”经验,我想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一是问题导向。问题是实践的起点、创新的起点,抓 住问题就能抓住推动工作的“牛鼻子”。建设美丽乡村,是 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哪里切入,如何尽快打开局面, 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浙江“千万工程”正是从解决农最终造就了千万个美丽乡村。当前,我们就是要从农村改 厕、畜禽粪污废弃物处理、河塘沟渠清淤、生活污水处理、 不良卫生习惯改变等出发,以建成美丽乡村为目标进行系 统谋划,以突破重点问题来带动全局。二是规划引领。谋定而后动,整治村庄应规划先行。 建设美丽乡村,需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扎实有
21、序推 进乡村建设。没有规划或规划不统一的乡村建设,会在后 续暴露出许多问题,浪费更多人力物力资源。借鉴浙江 “千万工程”建设的头一条,就是要借鉴规划先行的经验。 在修编规划时要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 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诸多要素, 力求保持乡土风貌,方便居民生活,留住乡情乡愁。今年 农业农村部把加强村庄规划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 指导多地修编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为推进美丽乡 村建设绘制蓝图。极性,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资助、 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政府发挥引导作用, 做好规划编制、政策支持、试点示范等,解决单靠一家一 户
22、、一村一镇难以解决的问题。注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从“清洁庭院”鼓励农户开展房前屋后庭院卫生清理、堆放 整洁,至美丽庭院”绿化因地制宜鼓励农户种植花草果木、 提升庭院景观。完善农民参与引导机制,通过“门前三包”、 垃圾分类积分制等,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造性。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贴近农村、 贴近农民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市场主体 参与。同时,通过宣传、表彰等方式,调动引导社会各界 和农村先富起来的群体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广泛动员 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的大格局。2023年关于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研讨交流
23、材料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同志们:“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 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 农村的面貌。总的感到,20年来,浙江持之以恒实施“千万工程”,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千万工程”充分彰显了习近平 总书记以非凡魄力开辟新路的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全面 展现了人民群众伟大实践同人民领袖伟大思想、伟大情怀 相互激荡形成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总结推广“千万工程”的 有益经验,对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
24、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走深走实,完成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具 有特殊重要意义。基本情况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广 泛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立足浙江省情农情和发展阶段特 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必然趋势,审时度势, 高瞻远瞩,作出了实施“千万工程”的战略决策,提出从全 省近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 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在浙 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亲自制定了“千万工程”目标要求、 实施原则、投入办法,创新建立、带头推动“四个一”工作 机制,即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全面落实分级负责责任制;成立一个“千万工程”工作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度 学习 浙江 千万 工程 经验 案例 研讨 发言 材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