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弘一法师:华枝春满天心月圆.docx
《2023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弘一法师:华枝春满天心月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弘一法师:华枝春满天心月圆.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介绍人物李叔同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 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是天津城的殷实盐商李筱楼的第三子。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 -0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 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李叔同生于1880年,彼时太平天国刚偃息,西北边疆和东南边疆仍与俄日两国冲 突不断,清廷大厦将倾,内忧外患不断。政治的不稳定一点点蚕食着中国奉行了数千年 的社会秩序,动荡之下,新的思想文化、英才人杰不断涌现。另一边,李筱楼在李叔同 五岁时撒手人寰,李叔同的母亲独
2、自拉扯年仅五岁的幼子,在纷争不断的大家庭中开始 了长达20年的守寡生活。”我的母亲很多,我的生母很苦。”多年后,每每忆及在深宅 大院里禁锢青春,饱受鄙夷和刁难的母亲,李叔同往往泣不成声。在这种独特的成长环境下,李叔同的情感格外敏锐纤细,因而也背负了比旁人更多 的心理负担:李家富贵依旧时,年仅十余岁的他即有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 霜”之语,虚无悲凉的颖悟在天真烂漫的年岁里就已经如藤蔓般,密密麻麻地爬满了李 叔同幼小的心灵。李叔同青少年时期走的是科举取士的道路。他7岁从仲兄启蒙,9岁入学堂,又受 教于天津名师,学习诗词书法篆刻,浸润在浓厚的儒家文化氛围中,具有相当扎实的国 学基础。然而,在那
3、个风云变换的年代,传统儒学”修齐治平”的理想在西方思想文化冲 击下逐渐式微。面对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交融、碰撞,李叔同在经历了痛苦的矛 盾与挣扎后,选择东渡日本。1910年,李叔同从日本回国,三年后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 第一师范学校,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前身)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 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他用七年时间让音乐和 美术为人重视,并创造出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五四运动前夕,受佛法感召,李叔同毅然出家,从浮华顶点到青灯古佛,穿破衲、 咬菜根,饱含对世间万物的关爱之情,最终成为律宗第十一代祖师。一生坎坷1珍惜生命探求价值
4、丰子恺说,人生三层楼,李叔同用短暂的一生完成了物质生活一一精神生活一一 灵魂生活的攀登。年少时,他是富贵人家的风流少爷,十里洋场,风花雪月,笔下温柔绮丽;中年时, 他是如日中天的风华才子,音乐、美术、戏剧、书法方面多有建树,实为不可多得的艺 术奇才;晚年时,他是超然绝世的大德高僧,穿破衲、咬菜根,对世间万物饱含无限的 慈悲之情,实现对生命奥义的探索与追寻。在那个风雨凄凄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或麻木不仁贪生怕死、或卖国求荣贪恋富贵、 或激进愤慨盲目呼号的世间百态,李叔同能抛却已有成就,凭借强烈的“人生欲”走出这 么一条道路,实属不易。以西方艺术破传统儒学之枷锁,以声声梵呗探寻心灵归依,李叔同在人生每
5、个阶段 的顶点都能够不囿于、不依恋已有成就,毅然实现断舍离,以永不知足、无所畏惧的姿态投身新的领域,不断追求去探寻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犹似西山日”的人生里创造出 独一份的灿烂云霞。运用示例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人生短暂,世人当珍惜此间,在短暂岁月 中寻找到自己的价值。李叔同斗鸡走马的幸福少年时期的浮华如泡沫般易破,他的中年不断在 困厄中挣扎、在无常中反抗、在如朝露草霜般易逝的人生中寻找,最终通过 佛法实现生命的意义。我们青年人应当从中学到:唯有增加自己生命的厚度、不断探索生命的 无限可能,不断努力、不断探寻,秉持炽热的对理想的追求,才能实现华枝 春满的生命境界。爱国情怀2念佛、爱国两不误有
6、人将李叔同的出家看作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或者只是单纯地为了个人的修为与发 展,其实并不准确。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西方思潮的冲击令传统的道德观念和政治秩序逐步瓦解,国 家处在一个旧的名教尚未除尽、新的纲常已经铺面而来的尴尬局面。无数的人民群众和 知识份子面临着价值体系分崩离析的痛苦,犹疑、摇摆、无所适从,中国的文化自信遭 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传统的意义建构动摇后,必然要于废墟上重建生命意义的价值体系。李叔同的出 家,实则是为了通过求诸佛法,重建文化自信,在遍布荆棘的乱世里开出一条救亡图存 之路。他试图用对世间万物饱含深情的爱恋,不忍伤害一只路过的蚂蚁,通过现身说法的 方式,在国人日益麻木荒芜的内
7、心里实现最底层的精神构建,去”唤醒那沉沦于悲惨恶 浊的醉梦中的人群”。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觉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 精进,救护国家“。他手书的“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在福建泉州开元寺仍在陈列;他在日军侵 略逼近厦门时”不避枪弹,誓与厦市共存亡”的故事依然流传;晚年诵经时,他因食中华 之粟却不能共纾国难而流泪,直至临终前依然流泪不断。李叔同圆寂前留下”悲欣交集“ 的绝笔,实为悲悯山河流离、众生苦难,亦实为欣慰在寻求生命意义的同时也能救国报 国。运用示例纵观李叔同的一生,爱国二字贯穿始终。年少时,面对国家积贫积弱, 受制于西方列强,他积极支持维新变法、力破传统糟粕;中年时面对传
8、统与 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碰撞下世人迷茫、颓丧的状态,他割舍凡尘,用佛法来 帮助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唤醒醉世人的爱国良知;直至老年时,他仍 为,食中华之粟却不能共纾国难、为国家命运的坎坷而流泪不止。在那个颠簸的大时代里,他巧妙地实现了个人追求与时代命运的完美契 合,用独特的方式践行着对祖国最深挚的爱。1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 先生,即后来的弘一法师。那时,我是预科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我们上他的音乐课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严肃。摇过预备铃,我们走向音乐教室,推进门去,先吃一惊:李先生早已端坐在讲台 上;以为先生总要迟到而嘴里随便唱着、
9、喊着、或笑着、骂着而推进门去的同学,吃惊 更是不小。他们的唱声、喊声、笑声、骂声以门槛为界、限而忽然消灭。接着是低着头, 红着脸,去端坐在自己的位子里;端坐在自己的位子里偷偷地仰起头来看看,看见李先 生的高高的瘦削的上半身穿着整洁的黑布马褂,露出在讲桌上,宽广得可以走马的前额, 细长的凤眼,隆正的鼻梁,形成威严的表情。扁平而阔的嘴唇两端常有深涡,显示和爱 的表情。这副相貌,用“温而厉”三个字来描写,大概差不多了。讲桌上放着点名簿、讲义,以及他的教课笔记簿、粉笔。钢琴衣解开着,琴盖开着,谱 表摆着,琴头上又放着一只时表,闪闪的金光直射到我们的眼中。黑板(是上下两块可 以推动的)上早已清楚地写好本
10、课内所应写的东西(两块都写好,上块盖着下块,用下 块的把上块推开)。在这样布置的讲台上,李先生端坐着。坐到上课铃响出(后来我们 知道他这脾气,上音乐课必早到。故上课铃响时,同学早已到齐),他站起身来,深深 地一鞠躬,课就开始了。这样地上课,空气严肃得很。有一个人上音乐课时不唱歌而看别的书,有一个人上音乐时吐痰在地板上,以为李先生 不看见的,其实他都知道。但他不立刻责备,等到下课后,他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郑重 地说:“某某等一等出去。”于是这位某某同学只得站着。等到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又 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向这某某同学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或者:“下次痰 不要吐在地板上。”说过之后他
11、微微一鞠躬,表示“你出去罢工出来的人大都脸上发红。 又有一次下音乐课,最后出去的人无心把门一拉,碰得太重,发出很大的声音。他走了 数十步之后,李先生走出门来,满面和气地叫他转来。等他到了,李先生又叫他进教室 来。进了教室,李先生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向他和气地说:“下次走出教室,轻轻地关 门。”就对他一鞠躬,送他出门,自己轻轻地把门关了。最不易忘却的,是有一次上弹琴课的时候。我们是师范生,每人都要学弹琴,全校有五 六十架风琴及两架钢琴。风琴每室两架,给学生练习用;钢琴一架放在唱歌教室里,一 架放在弹琴教室里。上弹琴课时,十数人为一组,环立在琴旁,看李先生范奏。有一次 正在范奏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放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作文 素材 积累 法师 华枝春满 天心 月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