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讲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学案.pdf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讲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讲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学案.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讲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细化课标素养要求1 .识记乡村的土地利用特点及空间结构特点。2.掌握城镇主要功能区的形成及布局特点。3.理解城镇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4.掌握城镇的区位分析及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分布图,判断分析城乡的土地利用差异及分布特点。2.综合思维:结合某城镇规划图,综合分析评价城镇功能区的布局。3.地理实践力:了解学校所在城镇的功能区分布状况,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4.人地协调观:结合乡村和城镇的区位特点,理解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问题梳理读图应用 基础知识会学会用H问题梳理H一、乡村的土地利用1.什么是乡村?乡村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2.乡村的农业
2、用地类型及分布是什么?(1)农业用地类型:农业用地可分为耕地、林地、莫地、水域等不同类型。(2)农业用地分布:一般分布在枝蕊的周围。3.乡村的土地利用有何特点?(1)乡村以农业用地和同隹为主。(2)村落内部土地利用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主要有哪些类型?一般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2.城市功能分区是如何形成的?其主要类型及特点是什么?(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2)主要类型及其分布。类型分布住宅区
3、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工业区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特 点。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特别提醒 城市功能分区W城市用地类型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用地类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商业用地不等同于商业区,商业用地是指商业活动占用的土地,而商业区中除了商业活动外,还有其他活动,即用地类型除了商业用地外,还有住宅用地、交通用地等。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1 .什么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作城市地域结构。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4、有哪些?(1)经济因素地租的高低!交通便捷程度 距离市中心远近I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收入(2)社会因素/知名度 导致住宅区的分化.种族或宗教.(3)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后来的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特别提醒高级住宅区房价较高,但是高级住宅区并不是布局在地租最高的城市中心区域,而是分布在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城市外围,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1.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是什么?合理规划城乡空间有利于建立可持续的人地关系,为生活提供便利,利于文化传承等,对于优化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2.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主要措施有哪些?(D通过
5、发展卫星城、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和河湖等生态涵养空间,可以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2)通过合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3)通过规划,确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建筑物、街区或村落等,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读图应用1.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02/15(1)若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分别对应图中数码、和 对应的区域。(2)a、b、c、d四处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一,原因是。(3)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
6、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最佳地点应选在_ _ _ _ _ _ _ 答案 (2)b 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受工业废气污染少;依山傍水,位于河流上游,环境优美;交 通 便 利(3)甲地2.下图中有A、B、C、D四座城市,试从地形、气候和河流等区位因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从地形考虑,_ _ _ _ _ _ _ 城市区位具有一定优势,因为它们位于 o从气候考虑,城市区位较为有利,因 为 它 们 位 于(3)从河流因素考虑,水对城市的意义表现在:一 是 可 以 作 为 重 要 的,二是能满足。城市位于干支流的交汇处;城市位于河口;城市所在河流通航条件最差。(4)综上所述,城市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7、答案(D B、D 平 原(2)B、C、D 水热条件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区(3)交通通道 生产生活用水C D A (4)D 曲频考点 互动探究 高考考点活学活用考 点 一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成原因H典题研析H 例1 (2 0 2 0 北京新高考)下图是采用手机信号定位获取的某市新建城区工作日人口分布变化示意图?,图中甲地最可能是()甲人口密度H 万A/千米2!o-城市道路 轨道交通?千米A.办公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生态区 思维流程第一步:提取信息?图示为新建城区工作日的人口分布变化。?图中显示甲地位于轨道交通线附近,白天人口密度大,到夜间时人口密度小。第二步:调用知识在城市的功能区布局中,商
8、业区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其外围布局住宅区,城区外围布局工业区。第三步:综合判断读图可知,甲地白天人口密度大,夜间人口密度小,最可能为办公区(注意关键词“工作日”,白天办公,夜间人们回住宅区休息);相较于办公区而言,商业区不是最可能的功能分区(商业区多位于城市中心地带、交通最便利的地方);住宅区白天人口密度小,夜间人口密度大;该区域人口密度昼夜差异悬殊,且有轨道交通经过,不可能为生态区。尝试解答 A 例2 (2 0 2 0 全国卷)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下图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
9、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据此完成(D 题。(1)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1【的是()04/15自由排布纵向错列排布A.B.C.D.(2)相对居住片区I I,居住片区I 的建筑布局宜()建筑密度大建筑密度小以高层建筑为主以多层建筑为主A.B.C.D.(3)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A.春季盛行风 B.夏季盛行风C.秋季盛行风 D.冬季盛行风 思维流程第一步:提取信息?居住区的建筑物为高层和多层,布局规划要达到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图中示意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图示城市位于我国的东北平原,风频图显示该地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
10、北风。规划图中显示该居住区分为两个片区;两个出入口中一个朝西,一个朝南。第二步:调用知识住宅区是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广的功能区,一般要建在当地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并且应注意居民的出行、购物的方便。第三步:综合判断第(1)题,东北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区,由风频图可知,该地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材料中提到建筑布局要求是“冬季防风、夏季通风”,和冬季防风效果差,夏季通风效果和冬季防风效果都差,夏季通风效果和冬季防风效果都较好,且每栋楼都能有较好的采光条件,故选。(可以在每个图中画出西南风和东北风)第(2)题,I I 区在西南方向,位于夏季风上风向,由材料可知,夏季为了获得通风效果,所以n
11、区建筑密度应较小,以多层建筑为主,而 I 区是为了阻挡冬季风,应规划布局高层建筑,建筑密度应较大。第(3)题,由图可知,出入口位于该居住区的西部和南部,此地位于东北平原,冬季寒冷且风大。出入口的设计避开了冬季的东北风。尝试解答(D B (2)A (3)D要点突破M-1.系统把握城市功能分区及特点(1)城市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及区位选择。功能区形态特征区位选择及原因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商业区活动繁忙,昼夜人口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2)“六看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呈点状或条状分布数量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原因: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12、,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原因:减轻对市区的污染;交通便禾 1 1,降低成本住宅区占地面积大,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中1国级住宅区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连。原因: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人口素质高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连。原因:便于工人上下班;收入低,文化教育程度低看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
13、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2.全面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成因(1)全面分析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区分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地租的高低在经济因素中又占据主要地位。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直亚卜代线斜率域大,距市中心远近对商业影响妓大水 n南
14、 二 直 线 较 平 缓,住 宅 付 租 能 力 因 距 市 中 心 距平1离交大而减小”一卢 亚1,统i料率最小,距离巾而心远近:-Tv*/1-厂 对 工 业 影 响 展 小J L|商业区=;一 距市中心距高|传 甄|工业区二靠近市中心但占地面积最小,接近鼓大消费群体,商业付租能力最高靠近商业区和工业区.既方便购物,又方便工人上卜.班,而同住宅付租能力在此段最高远南市中心,商业、住宅活动只愿意支付很低租金,只有I:业付出租金最高交通通达度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城市不同区位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0 6/1 5着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工
15、业区|商业区|.X.;多条公路穿过施达:远离城市交:;通达度较好-:通线,通达度::地稹次庙:度最好.地机城高-I商业区i:热地机最低:施布睨爵T 商业区|5从城市中心延伸疝来的交通线交会处(2)全面掌握主要功能区的规划布局要求。工业区。工业区的合理布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住宅区。考虑要素布局要求主导风向对大气有污染(有害气体、烟尘等)的工厂,如石油化工厂、火力发电厂等,应布局在城市主导风向下风向的郊区或与冬、夏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河流流向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工厂,如印染厂、农药厂、化肥厂等,应布局在远离生活区和生活用水取水口的下游河段环境效益无污染、规模小但劳动力需求量大的工厂,如电子装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城镇 内部空间 结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