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3套附答案.pdf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3套附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3套附答案.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时间:90分 钟 满 分:100分一(46 分)一、看拼音写词语,请书写规范。(8分)r an fan gt o n g x i aob i c ib d i t an()()()()l u d t u oh es ej i d o b anw u y a()()()()二、选择题。(18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蜜 饯(z h an)正月(z h e n g)骡 马(l u 6)B.唾 沫(t u b)即胀(z h o n g)期 下(g e)C.札 札(z h d)机行(z h u).牙(l i d o)2.下面词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2、)A.蜡月一律彩绘沸腾B.小贩元宵鞭泡搅合C.浓稠粉碎浪漫解释3.下面诗句中画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轻烟散入五侯家(泛指权贵豪门)B.纤纤擢素手(伸出)C.皎皎河汉女(银河边上的汉家女孩)4.下面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B.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C.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从天降”“福气盈门”。D.建筑上有“云”的图案,寓意“风起云涌”。5.下面和“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一句写法不同的一项是()A.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B.天一擦黑,鞭炮就迫不及待地挤上来凑热闹。C.在这些粗壮的甲虫中间,它们好
3、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6.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特的艺术形式,比如安徽的()、河南的()、浙江的()、四川的()都非常有名。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豫 剧 黄 梅 戏 越 剧 川 剧B.越 剧 黄 梅 戏 豫 剧 川 图 JC.黄 梅 戏 越 剧 豫 剧 川 剧D.黄 梅 戏 豫 剧 越 剧 川 剧三、填空题。(4 分)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不同的节日吟诵不同的诗句。寒食节时我们会吟诵韩翔的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七夕节人们会吟诵 迢迢牵牛星中的诗句:盈盈一水间,;重阳节人们登高赏菊时会吟诵孟浩然的诗句:待到重阳日,;中秋节我们会吟诵王建的诗句:今夜月明
4、人尽望,O四、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8 分)1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的意思)(2 分)2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二,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害藜金蜉,思雨在跳远比赛中脚彳寻桂独,宁宁在游泳比赛中以得头筹。(仿照例句写句子,注意用上2 个以上加点的词)(2分)3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2 分)4 .这不易粥,西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用上加点词语仿写句子)(2 分)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8 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情况图表一1.你从图表一中获得了什么信息?(2分)2.你从图表二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5、(3分)3.把这两份图表结合起来看,你产生了怎样的想法?(3分)_ _ _ _ _ _ _ 一(2 4 分)六、阅读。(2 4 分)(-)阅读选段,完成练习。(1 1分)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1.用“”将这段话分为两层,划分的依据是()(3分)A.先总体写除夕的特点,再具体叙述除夕的活动。B.先说在家的人如何过除夕,再说在外边做事的人回家吃团圆饭。2 .填空。(
6、3 分)这段话从视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全方位地描写了除夕之夜的热闹:“到处是酒肉的香味”是从_ _ _ _ _ _ 的角度描写的;“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是从 的角度描写的;“鞭炮声日夜不绝”是从_ _ _ _ _ _ 的角度描写的。3 .这段话具体介绍了除夕的哪些活动?(3 分)4 .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真有意思!古人也有描写中国传统佳节的诗句,如:,o(2 分)(二)阅读选文,完成练习。(1 3 分)除 夕(节选)斯妤头一天照例是熬夜,然后照例是睡懒觉睡到阳光灿烂,市声嘈杂。眼睛睁开后下意识地望了望窗外,复又下意识闭上。再次睁开眼时想到的是儿子。躺在身边的儿子却早已
7、醒来,自己睁着眼睛望着天花板。不像在玩也不像发呆当然更不是在思索。他就是那么躺着静静地眼珠黑黑地看着天花板。我朝他一笑。他也回报我嫣然一笑。我说今天怎么这么乖,醒了也不叫妈妈,不吵妈妈,今天真是特别地乖。儿子应付似的笑笑,然后说妈妈今天是星期天吧,今天咱们不上幼儿园对不对?我于是猛地想起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记忆中的这个日子在老外婆手里是从凌晨三点开始的。凌晨三点外婆就赤着脚下床,然后开始佝偻着腰紧张而麻利地忙着。今天是腊月二十九。是围炉的日子,迎新送旧的日子。在闽南老家,这一天是大忙特忙的日子。要擦桌擦床擦门洗地板,要蒸桌面那样大的白糖年糕、红糖年糕、咸味年糕,要炸成缸的“炸枣”,做整盆的五
8、香肠,还要换上新浆洗的窗帘床单,铺上雪白的台布。然后,要开始热气腾腾她忙围炉的年饭。夜幕降临时,大家使团团围坐在圆桌前。外婆开始求福,舅舅们开始祝酒,小孩子们开始整段整段地往嘴里塞五香肠。妈妈和老外公开始悠悠扬扬地哼起乡剧来。于是,除夕哪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噂里啪啦大笑着离去。1.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2分)2.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3分)3.作者是怎样具体写“这一天是大忙特忙的日子”的?(3分)4.本文结尾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 的感情。(2分)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度过这个特别的日子的。(3分)臬妙笔生龙(3 0 分)七、习作与表达。(
9、3 0分)题目:难忘的 节提示:我国有许多有趣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端午节、儿童节、中秋节、教师节、国庆节、重阳节等。其中哪一个节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你难以忘怀呢?请把它写下来,和你的朋友一起分享吧。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晰,不少于5 0 0字。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参考答案一、燃放 通宵 彼此 摆摊 骆驼 褐色 搅拌 乌鸦二、1.C 2.C 3.C 4.D 5.C 6.D三、寒食东风御柳斜脉脉不得语还来就菊花不知秋思落谁家四、1.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蜡烛,袅袅轻烟在王侯贵戚的府第飘散开。2.示例: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中,一小组在演讲中拔得头筹,二小组在
10、手抄报制作上勇夺第一,四小组在实践操作上摘得桂冠。3 .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4.示例:这不是学校,而是人间的仙境。五、1.大部分学生都愿意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且积极支持法定节假日增加中国传统节日。2 .愿意积极参加宣传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活动的学生不到四分之一,大部分学生态度一般,还有小部分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3 .示例:我们所有的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到宣传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中来。六、(一)L A 2.嗅 觉 视 觉 听 觉3.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祭祖、守岁。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1.腊月二十九,我 回忆闽南老家做年夜
11、饭、吃团圆饭的情景。2.按时间顺序写的。详写的是白天的部分。略写的是凌晨三点和夜幕降临的部分。3.通过具体写打扫卫生、蒸年糕、炸“炸枣”、做香肠、换窗帘床单、铺台布、忙年饭,来表现这一天的“大忙特忙”。4.拟人对除夕的喜爱5.示例:这一天我会穿上新衣,和爸爸妈妈回老家,跟爷爷奶奶一起放鞭炮、烟花,吃团圆饭。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训练时间:9 0 分钟 满分:10 0 分积累与运用一、用行楷抄写下面的句子,注意书写美观。(3 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1.下列
12、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这涕(q i)细腻(n i)型子(11)B.汤题(s h i)愁汤(ao).月(zh e n g)C.津盈(y i n)褐色(h e)吞噬(s h i )D.搅和(j i ao)公俅(h o u)耀马(l u 6)2.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纤纤擢素手(白皙)B.春娥无处不飞花(春天的京城)C.泣涕翠如雨(落下)D.中摩地白树栖鸦(家庭里)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B.双方随心所欲,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C.唐东杰布成为藏戏的开中界很。D.奶奶摇着蒲扇,理小心、移地给我讲起
13、了牛郎织女的故事。4.下列句子中,对破折号的作用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一一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表示解释说明)B.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一一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表示意思的递进)C.“口 通 一一啪一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不断响起。(表示声音的延长)D.枣子必大了三四倍一一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表示话题的转换)5.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B.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C.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D.纤
14、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6.下列习俗与其包含的寓意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B.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C.建筑上雕刻蝙蝠一一寓意福气盈门D.中秋节吃月饼一一寓意背井离乡三、按要求完成字词练习。(1 1 分)1 .结合语境,看拼音写字词。(5 分)每年腊八,母亲总会熬一锅n 6 n g ch o u ()软糯的腊八z h O u ();到了除夕,全家一起吃j i i o z i (),放鞭炮,t o n g xi ao ()守岁;正月初一,人们穿上新衣,彼 此 地()新年。2 .品味“京味儿”语言的特点,写出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2 分)(1)从一擦黑儿
15、,鞭炮就响起来。擦黑儿:_(2)小虎子长得虎头虎脑的,看上去僧儿精神。倍儿:_3 .根据示例,用不同的表示“看”的词语填空。(4 分)他站在山顶(仰望)飘动的白云,()涧底苍翠的青松,()银带似的河流,()壁立的山岩,()四周,被大自然的景色吸引住了。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 分)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改为双重否定句)3.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 5 8 座铁索桥。(缩句)梳理与探究五、根据所学知识填空。(8 分)1 .夏日夜晚,望着夜空中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我不禁
16、想起诗句“迢迢牵牛星,;月圆之夜,诗人王建不由得感慨”今夜月明人尽望,;诗人韩姗用“,”写出寒食之夜一派承平气象。(4分)2 .古人告诫我们:“少壮不努力,!”少年是做学问的最好时期,切勿荒废。(1 分)3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作家 在 北京的春节一文中,用“京味儿”语言,描绘了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其中详细描写的日子有:、(3 分)六、综合性学习。(8分)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中小学生人文素养,某校开展了“国粹进校园”活动。请阅读 说唱脸谱部分歌词,完成后面的练习。“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1 .京剧脸谱色彩含
17、义丰富,我知道红色表示(),白色表示(),黑色表示()。(3 分)A.阴险奸诈 B.忠勇侠义 C.耿直无私2 .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剧种?请至少列举两种。(2 分)3 .有些人说中国传统戏剧已经过时了,继承它没多大意义,你怎么看?写一写。(3 分)7阅读与鉴赏七、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1 1 分)元 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
18、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 红楼梦或 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1 .语段中的语言不仅口语化,而且多样化。请 在 第 1自然段中找出“一律”的三个同义词:、o (3 分)2.把正确答
19、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1)作者写元宵节时,详 写 的 是(),略 写 的 是()和()。A.燃放花炮 B.吃元宵 C.赏灯(2)作者在写元宵节的彩灯时,主 要 写 了 灯()和()的特点。A.数量多 B.种类多 C.颜色多3 .作者对元宵节进行有详有略的描写,好处是o (2 分)4.老北京春节的习俗真有意思!古代有很多描写春节的诗句,其中我知道: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一 单元 综合 检测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