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电化学复习(选择题).pdf





《2023年高考电化学复习(选择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电化学复习(选择题).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考电化学复习(选择题)1.(2023山东潍坊统考一模)铝一石墨双离子电池是一种全新的高效、低成本储能电池,电池反应为AlLi+C、P R.芸:Al+xC+LT+P琮,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U合 金 石.O ti印;A.AlLi合金作原电池的正极B.放电时P琮移向正极C.充电时,电路中转移1 m ol电子,阴极质量增加9g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xC+P耳-e =QPR【答案】D【解析】根据电池反应为AlLi+Q P R.黑;Al+xC+LT+P琮,L i化合价升高,因此AlLi作负极,C P E 中 P 化合价降低,C、PE 作正极。A.根据前面分析AlLi合金作原电
2、池的负极,故 A 错误;B.原电池“同性相吸”,因此放电时P琮移向负极,故 B 错误;C.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Li+e-+Al=AILi,电路中转移1 m ol电子,阴极生成linolA lL i,其质量增加7 g,故 C 错误;D.放电时正极反应为C*PR+e-=xC+PE,则充电时,阳极反应为xC+P琮-e =C*PR,故 D 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2.(2023广东茂名统考一模)一款低成本高能效的新型无隔膜钝铅单液流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用石墨毡做电极,可溶性铀盐和铅盐的混合酸性溶液作电解液。已知电池反应为:Pb+2Ce41 舞 Pb2+2Ce3+o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B.该电池可
3、用稀硫酸酸化电解质溶液C.充电过程中,a 电极发生的反应为C e-e =Ce4+D.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的CH3SO3向 a 电极移动【答案】D【解析】A.由题中方程式可知放电过程是Pb-2e=Pb”,发生在a 电极氧化反应,A 错误;B.硫酸根离子会与铅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铅沉淀,所以不能用稀硫酸酸化电解质溶液,B 错误;C.充电过程中,a 电极发生的反应为Pb2+2e=Pb,C 错误;D.放电过程中,内电路电流的方向是a-b,所以电解质溶液中的CH3SO;向 a 电极移动,D 正确;故选Do3.(2023安徽合肥统考一模)某科研机构研发的NO空气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B.电池工作时H,透
4、过质子交换膜从右向左移动C.b 电极的电极反应:NO-3e+2H2O=4H+NO;D.当外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时,a 电极处消耗O2 1.12L【答案】C【解析】NO空气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氧气发生还原反应,故 a 为正极、b 为负极;A.由分析可知,a 电极为电池正极,A 错误;B.原电池中氢离子向正极移动,故电池工作时H+透过质子交换膜从左向右移动,B 错误;C.b 电极上NO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硝酸,电极反应:NO-3e+2H2O=4H+NO3,C 正确;D.没有标况,不能计算氧气的体积,D 错误;故选C。4.(2023 安徽黄山 统考一模)电解废旧锂电池中的LiMn/
5、)示意图如下(其中滤布的作用是阻挡固体颗粒,但离子可自由通过。电解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A.电极 A 的电极反应为:2LiMn2O4-6e-+16H+=2Li+4Mn2+8H2OB.电极B 为阳极,发生还原反应C.电解结束,溶液的pH增大D.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中Mi?+浓度减小【答案】C【解析】A.电极A 镐元素化合价降低,还原反应,电解时做阴极,电极反应为:2LiMn2O4+6e-+16H+=2Li+4Mn2+8H2O,A 错误;B.电极B 锦元素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电解时做阳极,B 错误;C.2 LiMn2O4+4 2 Li+Mn2+3 MnO2+2 H2O,电解 后
6、 H+浓度变小,溶液的pH 增大,C 正确;D.2LiMn2O4+4 H+丝 2U+MM+3M nO z+2 H2 0,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中Mn2+浓度增加,D 错误;故答案为:C。5.(2023 湖南邵阳 统考一模)一种电化学固氮的原理如图所示,已知N三 N 的键能为946kJ m or,N-N的键能为193kJ-m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 b 电极上,电 被氧化B.金属Cu可作为a 电极的材料C.电解过程中,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中一数目保持不变D.M 分子中,兀键数和b键数为2:1,且 兀键键能小于。键键能【答案】c【解析】由装置可知,b电极的N 2 转化为N H 3,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
7、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因此b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N 2+3H 2 O+6 e-=2 N H 3+3O a 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O2-+4 e-=O2o A.由分析可得,b电极上N 2 转化为N H“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即 N 2 被还原,A错误;B.a 为阳极,若金属C u 作 a的电极材料,则金属C u 优先失去电子,B错误;C.电解过程中,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 N 2+6 H?O+1 2 e-=4 N H3+6 O2-,阳极电极反应式为6 O2+1 2 e=3O 2,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中0 2-数日保持不变,故 C正确;D.$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兀键数和b键数为2 :1,
8、已知N 三 N的键能为94 6 kJ mo r,N-N 的键能为1 93kJ mo ,则n键键能为946kJ mo J1 9 3 kJ.m o=37 6 5 kJ mo 尸,兀键键能大于b键键能,故 D错误;故选C。26.(2 0 2 3 山东济宁 统考一模)芳香较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分子骨架,利用电化学方法,芳香煌与C O?选择性的C-H键竣基化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 成 1 mo l芳香竣酸,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 N,、B.电池工作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IC.不同的取代基-R 影响路径I 或 I I 的选择路径D.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 0 0%【答案】B【解析】电解池中连接电源
9、正极的是阳极,连接电源负极的是阴极,由图可知,阳极电极方程式为:2 h 2 e=l2,阳极 R得 到 1 个电子生成和 CO2反应,后续产物再得1个电子最终生成。A.由图可知,芳香煌通CO2H过路径I 生成芳香竣酸共得到2 个电子,则生成1 mol芳香竣酸,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 A 正确;B.由图可知,在转化过程中 可以循环使用,电池工作过程中不需要补充,故 B 错误;C.由图可知,不同的取代基-R 影响路径 或 的选择路径,故 C正确;D.该反应的总方程式为: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故 D 正确;故选B。7.(2023山西校联考一模)高电压水系锌-有机混合液流电池的
10、装置及充、放电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 区B.充电时,每转移2 m o ie l阴极增重65g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Q-2e+2H*=FQHzD.放电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答案】B【解析】高电压水系锌-有机混合液流电池工作原理为:放电时为原电池,金属Z n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Zn2+,为负极,则 FQ所在电极为正极,正极反应式为2FQ+2e-+2HFQH”负极反应式为Zn-2e+4OH=Zn(OH):充电时电解池,原电池的正负极连接电源的正负极,阴阳极的电极反应与原电池的负正极的反应式相反,电解质中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A.锌的价层
11、电子排布式为3甲。4s2,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A 错误;B.因为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Zn-2e-4OH=Zn(OH)j,每转移2moi电子,理论上负极减小Im olZn,质量为m=n-M=lmolx65g/mol=65g,所以充电时,每转移2moi阴极增重65g,B 正确;C.放电时为原电池,金属Z n为负极,负极反应式为Zn-2e+4OH=Zn(OH)3 C 错误:D.放电过程,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但同时会有热量散失,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转化,D 错误;故选B。8.(2023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三中校考一模)一种电化学“大气固碳”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在充电时,通过催化剂的选择性
12、控制,只有Li2cO、发生氧化,释放出CO,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聚合物电解质膜A.该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为2Li-2e+CO:=Li2CC)3B.该电池既可选用含水电解液,也可选用无水电解液C.该电池每放电、充电各4 m oi电子完成一次循环,理论上能固定1 mol CO,D.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为C+2LiO3-4e-=3COz+4Li+【答案】C【解析】A.该电池放电时L i为负极,电极反应为2Li-2e-+CO:=Li2CC3,故 A 错误;B.L i为活泼金属能与水发生反应,因此该电池不能用含水电解液,故 B 错误;C.根据放电时正极反应:3CO2+4Li+4e-=C+2Li2CO3,可
13、知转移4m oi电子,可以吸收3moiC O 2,根据充电时阳极反应:2Li2CO3-4e=2CO2 T+4Li+0,T,可知转移4 m oi电子,释放 2m oicC h,所以每放、充 4moi电 子-次,理论上能固定1 mol C C h,故 C 正确;D.充电时阳极只有Li2c03发生氧化,释放出CO2和 所 以 电 极 方 程 式 为2Li2CO3-4e=2CO2 T+4Li+O2 T,故 D 错误;故选:C,9.(2023江苏南通统考一模)一种将CO2催化转化为C?也的电化学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伯电极质子交换膜玻碳电极A.该装置工作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伯电极发生的反应
14、为2c0?+12H+-12e-=CR4+4H,OC.工作过程中玻碳电极区溶液的pH增大D.每产生标准状况下1 1.2 L 时,理论上有2moi H*通过质子交换膜【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C0?催化转化为C2H,同时水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反应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解析】A.由分析可知,反应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 错误:B.钠电极二氧化碳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乙烯,发生的反应为2co2+12H+12e=GH4+4Hq,B 错误;C.工作过程中玻碳电极反应为2Hq T e N H+O j,反应生成氢离子,溶液的pH减小,C 错误;D.每产生标准状况下11.2L 02(为0.5m ol)时,则
15、玻碳电极生成2moi氢 离 子,故理论上有2moi H+通过质子交换膜,D 正确;故选D。10.(2023山东蒲泽 统考-模)我国科研团队在同一个反应腔体中耦合两个连续的电化学反应,大大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以 S、Zn为电极,CuSO4溶液为电解液来构建水系级联电池,原理如图所示。己知:第一步反应为S+2Cu+2Zn=Cu2s+2 Z/+,当正极的硫完全反应生成Cu2s后,继续高效发生第二步反应Cu+Zn+xO?=(14x)Cu+2xCu2O+Zn2+(单独构建该步电池时效率较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质量一直增加B.步 骤 1 的放电产物Cu?S可能对步骤2 的放电过程起催
16、化作用C.放电时,第一步反应的正极反应式为2Cu2+S+4e-=C%SD.用此电池对粗铜电解精炼,理论上相同时间内两池电极上析出铜的物质的量相等【答案】D【解析】第一步反应为S+2Cu+2Zn=Cu2s+2 2/+,由图可知,Z n为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S 为正极,电极反应为:S+2Cu2+4e-=C u2S,当正极的硫完全反应生成Cu2s后,继续高效发生第二步反应Cu2+Zn+xO2=(14x)Cu+2xCu28Zn2,Z n 为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r2+,S 为正极,电极反应为Cu2+xCh+2e-=(l-4x)Cu+2xCu2O,单独构建该步电池时效率较
17、低,可能的原因是步躲1 的放电产物Cu2s对步骤2的放电过程起催化作用。A.分析电池工作原理可知,正极的硫完全反应后仍然没有脱离电极,正极质量一直增加,故 A 正确;B.单独构建第二步电池时效率较低,耦合两个连续的电化学反应时效率较高,可能的原因是步骤1 的放电产物Cu2s对步骤2 的放电过程起催化作用,故 B 正确;C.第一步反应为S+2Cd+2Zn=Cu2s+2 Z/+,由图可知,Z n为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S 为正极,电极反应为:S+2Cu2+4e-=C u2S,故 C正确;D.该电池分两步完成,且只有第二步反应才析出铜,所以相同时间内两池电极上析出铜的物质的量不相
18、等,故 D 错误;故答案选D。11.(2023 上海一模)有关如图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电解KC1溶液A.溶液中粒子中心为黑球的是水合K+B.X 与电源的正极相连,Y 与电源的负极相连C.KC1溶液能导电,所以KC1溶液是电解质D.KC1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答案】C【解析】K+离子半径小于C h 则黑球为K+,灰球为C h K+向 Y 极移动,则 Y 极为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c r 向 X 极移动,则 X 极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A.据分析可知,溶液中粒子中心为黑球的是水合KL A 正确:B.据分析可知,X 与电源的正极相连,Y 与电源的负极相连,B 正确;C.KC1溶
19、液能导电,是因为KCI为电解质,而 KCI溶液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C 错误;D.K。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KC1在水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钾离子和氯离子,D 正确;故选C。12.(2023 上海一模)有一种纸电池只需滴上两滴水即可激活,为一个带有L E D 的闹钟供 电 I 小时。如图所示,该电池的纸片上分布着氯化钠晶体,正面印有含有石墨薄片的油墨,反面印有含锌粉的油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导体 血含NaCI的 纸 片 口 Water纸电池模型纸电池A.石墨上发生还原反应B.电流从石墨经闹钟流向锌C.NaCl不损耗D.该电池有质量小、柔韧性好、可重复利用的优点【答案】D【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正面石
20、墨薄片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e-+2H2O=4OH,反面上的锌粉为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4OH=Zn(OH);-o A.由分析可知,石墨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2+2e+2H2O=4OH,即石墨上发生还原反应,A 正确;B.由分析可知,石墨为正极,锌粉电极为负极,故电流从石墨经闹钟流向锌,B 正确;C.由分析可知,反应过程中NaCl仅为电解质,参与导电,并未参与反应,故 NaCl不损耗,C 正确;D.该电池有质量小、柔韧性好的优点,但由于上述反应不可逆,故不可重复利用,D 错误;故答案为:Do13.(2023广东汕头统考一模)我国科学家利用Zn-B iO I电池,以Zn1水溶
21、液作为锌离子电池的介质,可实现快速可逆的协同转化反应。如图所示,放电时该电池总反应为:3Zn+6BiOI=2Bi+2Bi2O3+3ZnI2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BiOI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放电时,ImolBiOI参与反应,转移3moi e-C.充电时,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Zn极移向BiOI极D.充电时,阳极发生反应:Bi+Bi:O,+3 r-3 e=3BiOI【答案】D【解析】A.由总反应可知,放电时,Z 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 A 错误;B.由总反应可知,6moi BiOI反应时生成2moiB i,转移6moi电子,Imol BiOI参与反应,转移Im o le-故
22、 B 错误;C.充电时,Z n 电极作阴极,BiOI极作阳极,溶液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则Zn?+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BiOI极移向Zn极,故 C 错误:D.充电时的总反应为:2Bi+2Bi2O3+3Znl2=3Zn+6 B iO I,阳极发生反应:Bi+Bi,O3+3 r-3 e-=3BiOl,故D 正确;故选:D。14.(2023安徽淮北统考一模)一种新型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钳电极 离子选择隔膜 银钻电极B.II区的Na+通过a 交换膜向I 区迁移,C通过b 交换膜向H I区迁移C.该装置工作时总反应:N;H4+4OH-+4H=N2 T+4H,OD.该装置工作时还利用了中和能【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电化学 复习 选择题

限制150内